「醫院應該方便病人就診、尋醫問藥,可為什麼不少大醫院都不願再設『方便門診』?」近日,本報熱線陸續接到多位市民反映稱,市人民醫院、市中心醫院等多家醫院都陸續取消了「方便門診」,一些慢性病患者不得不排隊掛普通門診或專家門診號,才能讓醫生開處方,這對一些老年患者,尤其是行動不便患者很不方便。
市民:醫院不設「方便門診」患者拿藥多有不便
市民沈先生稱,自己80多歲的老母親患有慢性病,此前常去市中心醫院的「方便門診」開處方拿藥,前幾天,他再次攙扶老母親前往該院時卻發現醫院的方便門診已取消。無奈之下,沈先生只好幫母親掛了一個普通門診號,最終排了一個多小時的隊才拿到藥。
市民張女士前往市人民醫院掛「方便門診」號時也遭遇了同樣問題。「原先人民醫院設有『方便門診』,只需掛一個號就可以把所有需要的藥都給拿了,很方便。」張女士說,她患有風溼性關節炎和高血糖、高血脂等慢性病,每個月都會找醫生開處方拿一些藥,如今醫院沒了「方便門診」,她每次去開藥都必須掛普通門診或專家門診號,然後跟其他患者一樣排很長的隊候診才能把藥拿到。「不是聽說醫院都要設立『方便門診』的嗎?為什麼要取消呢?這對我們這些上了年紀且行動不便的患者來說確實太不方便了。」
調查:詩城多家醫院未開設「方便門診」
記者從市衛計委了解到,為方便複診或者單純拿藥的市民看病,本市在多年前就鼓勵醫院開設「方便門診」,目前,詩城「方便門診」開設的情況究竟怎樣?
4月3日、7日,記者對此問題進行了調查。4月3日上午,在十七冶醫院門診大廳,記者看到「方便門診」掛號標牌就設置在掛號窗口旁的醒目位置。「目前,我們醫院專門安排了4位副主任醫師輪流坐診,每天都能接診不少病號。」該院院辦胡副主任告訴記者,不少病號都已進行過詳細檢查,再次來醫院只是為繼續拿藥,此外,還有一些患者只是患感冒等小病想直接開點藥,因為方便門診掛號只需1元錢,而且不需要排隊,所以這部分患者都愛選擇「方便門診」。
而在市人民醫院,記者並沒發現「方便門診」標牌。「之前我們一直都有『方便門診』,但去年年底就已停了。」市人民醫院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解釋,該院開設「方便門診」期間,前來掛號的患者多半以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為主,一些前往「方便門診」就診的病人往往會在醫生開藥過程中就醫療和病情等問題問長問短,若當班醫生回答了就超出了「方便門診」的工作範疇,如不回答則又輕視了患者,容易製造矛盾。
「一般來說,『方便門診』只負責為患者開藥,不負責重新診斷。如果病人的病情有所好轉或者已經惡化,我們的醫生還依舊按原來的處方開藥,會耽誤病人的病情。本著對病人負責的態度,我們才暫時將『方便門診』停掉。」該負責人表示,近段時間,該院正在謀劃重新開設「方便門診」的相關事宜,「目前正在對『方便門診』這個事進行調研,規划具體方案,既要考慮方便病人就診開藥,還要減少不必要的麻煩,等相關舉措更完善後,會重新開起來。」
4月7日,記者又走訪了市中心醫院、市婦幼保健院、市中醫院等四家醫院,除市中醫院開設有「方便門診」外,其他三家醫院均未開設「方便門診」。隨後,記者就相關問題採訪了市衛計委相關科室負責人。該負責人表示,對於醫院設不設簡易門診,沒有明確規定,也未作強制要求,「我們只是提倡醫院要為病人提供儘可能便捷的就診環境。」
民聲:不少市民贊同開設「方便門診」
詩城多家醫院取消「方便門診」,市民們對此看法如何?4月7日下午,記者在街頭採訪了多位市民。
家住大北莊的市民胡先生表示:「醫院的宗旨就是救死扶傷,應一切以病人為中心。既然患者有這個需求,醫院就應當將『方便門診』開起來,以方便大家。」家住健康路某小區的市民梁女士說:「多年來,老年人看『方便門診』成了一種習慣,『方便門診』給他們帶來很大方便,醫院如果不開設『方便門診』,一些患者會很不方便,如果單單為了開一次藥而掛一次專家號,那樣也會浪費醫療資源。」
家住雨東村小區的市民李先生表示:「患者前往醫院就醫都想圖個方便,許多慢性病患者需要長期服藥,這就少不了要經常前往醫院開處方。這部分病人如能分流至『方便門診』,既可避免自身長時間等候之苦,也可為其他病人節省看病時間,並在一定程度上減輕門診壓力,提高醫院醫療效率,因此,應該鼓勵更多的醫院設立『方便門診』。」(皖江在線-皖江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