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鼓樓醫院取消便民門診

2020-10-18 十大熱議內容

(健康時報記者徐婷婷、實習記者譚琪欣)健康時報記者從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獲悉,醫院的"便民門診"服務窗口已關閉,恢復時間未知。而取消便民門診,讓江蘇鎮江的劉女士等一些慢病患者體會到了大醫院就醫的諸多不便。

記者不完全統計發現,十餘家大型三甲醫院都曾開設過類似可直接開藥的"便民門診",然而從2012年開始,這些"便民門診"都因政策要求、人手不足等諸多因素,相繼關閉。

資料圖片。來自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官網


患者:便民門診取消後,慢病患者開藥面臨三大關卡

劉女士是一名心血管病患者,需要長期服用溶栓用藥曲克蘆丁片。"6月份的時候,我就想過來南京市鼓樓醫院這邊的方便門診取個藥,但到了南京市鼓樓醫院之後,被告知方便門診已經取消,凡開藥均需掛專科號,重新看診開處方。"

"導醫臺的工作人員讓我到掛號窗口排隊,但當時門診大廳電子屏就已經顯示當天心血管內科上下午的號均已掛滿",劉女士說,旁邊有個已經掛上號的病人提醒她,由於心血管內科患者太多,現場一般都不好排號,自己都凌晨0點準時預約掛號,才能掛上號的。

"我之前都在醫院的便民門診服務窗口複診拿藥,不用重複掛號請醫生重開處方,憑藉之前的院內處方就能在便民窗口一次性購買到足夠下一周期來複查的藥,特別方便,小半天就夠從家裡到醫院跑一個來回",劉女士說。

便民門診,是醫院為了方便複診患者開處方拿藥以及進行一些簡易醫療處理而設置的服務門診,不用掛號看病,患者直接可以開單拿藥或者進行複查化驗。醫院開設開藥門診一般主要針對三類病人:一是針對一些患慢性病需要長期吃藥或定期檢查的老病人;二是對於只需要做簡單檢查或前來複查的病人;三是一些需要做特殊檢查的外地轉院病人。

劉女士告訴記者,方便門診取消後,掛專科號就是慢病複診患者要過的第一關;醫院就診患者人數多,排隊時間長是第二關;即使能順利通過前兩關,藥房到點即關門也會讓許多遠道而來的患者錯過最後一班窗口。


醫院:取消了便民門診考慮的是用藥安全

南京鼓樓醫院醫患溝通中心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在看病難的當下,醫院的方便門診確實發揮了快速通道的作用,節省了看病的時間成本,故而也深受醫院慢性病患者特別是異地就醫患者的喜歡。但最終綜合考慮醫院用藥管理和患者用藥安全問題,應上級主管部門要求,醫院取消了便民門診,且應該不會再開設。

對此,南京市衛健委醫政處相關負責人回應記者稱,疫情期間,出於管理需要,確實要求各綜合醫院、中醫院等醫療機構取消便民門診服務窗口,但早在疫情之前,取消便民門診服務窗口就是近幾年來的醫改政策導向,"關停最主要的還是出於對安全的考量,負責拿藥的大夫未必全面了解患者具體病況,一旦開藥有誤,就會危及患者的健康。即使是慢性病患者,病情也會發生變化,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服藥,避免漏診或延誤治療,醫生不能精確把控配藥的劑量,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便民門診雖然方便,但它不安全。"

"很多患者都來跟我們反映過這個問題,實際上,讓患者在家門口就有藥可用才是真正方便的選擇,因此我們這些年來也一直很積極地向上級部門呼籲擴充社區醫院的用藥目錄。"上述南京鼓樓醫院醫患溝通中心的工作人員說。


專家:保障社區用藥,權限應大膽放開

"溶栓用藥曲克蘆丁片,在我們當地的小醫院是開不到的。"因此,對劉女士來說,即使不再方便,守著零點搶號,接著去大醫院找醫生開處方拿藥仍然是她至今的第一選擇。儘管有"小病到社區,大病到醫院"的政策導向,像劉女士這樣的慢性病患者還是得去大醫院排隊取藥。

南京市衛健委醫政處工作人員提到,目前南京正在積極推進"三級醫院-社區-家庭緊密型醫聯體"建設,南京鼓樓醫院等綜合三甲醫院跟社區醫院的基本藥品目錄逐步實現互通,但部分醫保目錄中臨床限制使用的藥品確實難進社區,"基層社區醫院以用藥安全為前提,首先要保障的是基本的、日常的用藥需求。"

記者在醫保目錄裡看到,不少藥品後面都加上了後綴,限二級以上醫院或三級以上醫院使用。這意味著這部分藥,與社區基層醫療機構"無緣"。想要開這些藥,就得直接去大醫院了,如用於治療心血管疾病的冠心寧就被限定在二級以上醫院方可報銷。

對此,北京大學醫藥管理國際研究中心主任史錄文認為,對部分藥品進行醫院限制,處方需由二級以上醫院處方。這部分品種的特殊性在於二級及以下醫院不利於治療或不具備治療條件。如果從醫院層面限制,有利方面是便於管理,專科專用,對於專科藥專科處方,促進合理用藥有益。不利之處部分基層患者在二級醫院治療將無法報銷,如此一來,基層醫療機構便不會購買醫保不予支付的藥品,因此基層社區醫療機構的藥品目錄一般比大三甲醫院藥品目錄小。

"但對於慢性病患者常用藥物來說,藥物臨床使用已不會遇到很大問題,藥品配備、使用權限應該大膽放開,方便基層患者。"史錄文表示,保障基層社區用藥是醫改的導向之一,未來隨著醫保支付機制的完善和統籌能力的增強,基層醫療機構的藥品目錄肯定會根據群眾的需要、醫保基金的承受狀況、醫療水平的提高等諸多因素不斷擴展。

相關焦點

  • 南京鼓樓醫院取消便民門診,如何解決慢病患者取藥難
    健康時報記者徐婷婷 實習記者譚琪欣健康時報記者從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獲悉,醫院的「便民門診」服務窗口已關閉,恢復時間未知。而取消便民門診,讓江蘇鎮江的劉女士等一些慢病患者體會到了大醫院就醫的諸多不便。
  • 南京鼓樓醫院「下狠心」!雙休上午門診全開 還有專家門診
    說起看病,很多家庭會遇到此類問題,上班族平時工作忙,老人一人去醫院不方便,而到了節假日醫院門診專科開放得少,也沒有專家門診。近期,為滿足群眾就醫需求,南京鼓樓醫院全面開放了雙休日上午門診,而且絕大部分專科同步開設了專家門診。
  • 南京鼓樓醫院5月6日起開設午間門診
    為進一步加強疫情防控,減少人員聚集,同時也為了更好地為市民就診提供方便,南京又有一家三甲醫院開設午間門診。南報融媒體記者獲悉,5月6日起,南京鼓樓醫院部分專科增設午間門診。目前開設午間門診的專科包括:消化內科、心血管內科、呼吸內科、風溼免疫科、內分泌科、普通外科、骨科、婦科和產科。午間門診時間為中午12點到下午2點,夏令時是中午2點到下午2:30。午間門診主要處理當日上午本專科普通門診及專家門診病人化驗單回報後續處理問題,及少量初診病人的接診。醫學影像科、心電圖室、B超室等檢查科室同步增加中午連班,開展午間檢查、提供預約服務。
  • 鼓樓醫院全面開放 雙休日上午門診
    平日上班看病不好請假,熬到周末去醫院卻發現沒有專家坐診,這樣的困擾將不復存在。為解決廣大病友的看病痛點,南京鼓樓醫院在全面開設雙休日上午普通門診的基礎上,還增開了專家門診,市民在休息日也能看上專家。 利好,周末上午能看專家門診了 周末就診人多嗎?
  • 南京鼓樓醫院一醫生不忍病人白跑,打點滴上門診
    醫德高尚,醫術精湛;懸壺濟世,大醫精誠……南京鼓樓醫院7樓心胸外科的走廊上,錦旗掛得滿滿當當。2002年,在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已經工作了16年的王東進,成了鼓樓醫院心胸外科的「當家人」。   從王東進跨進鼓樓醫院的第一天開始,他幾乎沒離開過手術臺,「一年起碼要做300臺手術。」長時間地站立、低頭,王東進的頸椎病越來越嚴重。在他的辦公室,不僅正骨水常年必備,門後還掛著牽引繩,「只要一有空,我就要牽拉一下。」   去年最嚴重的時候,王東進戴著頸託上了手術,上專家門診時也打著點滴。「真的是疼得沒辦法。」
  • 福利丨鼓樓醫院500例免費宮頸癌篩查,快來預約
    為了關愛女性健康,由中國癌症基金會主辦、全國100家醫院承辦的「為了姐妹們的健康與幸福」大型公益活動將在南京鼓樓醫院等多家醫院舉行。在本次活動中,鼓樓醫院婦產科將為500名待業和進城務工婦女提供免費宮頸病變篩查檢查。
  • 南京各類門診恢復開診情況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根據江蘇省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關於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全面實行預約診療的通知》要求,為滿足群眾日常就診需求,我市各類門診相繼恢復開診,現就各單位門診開診信息告知如下:南京鼓樓醫院(含江北國際醫院)根據蘇防救治[2020]36號文要求,3月
  • 南京明基醫院增設三大門診
    這時候,一旦錯過門診時間,如果想到正規醫院就診,著實讓很多市民犯難。前一階段,一位老人家不小心被魚刺卡了喉,輾轉了多家醫院急診,均求助無果,只能苦苦熬到天亮。近日,記者從南京明基醫院了解到,該院針對生活中的這些小難題,新開設動物咬傷門診、夜間魚刺門診、慢性創面修復三大便民門診,進一步改善群眾就醫體驗,提高患者滿意度。
  • 零加成倆月多數駐濟醫院總收入下滑 便民門診排長隊
    28日,在省城一大型公立醫院便民門診前,不少人排起了長隊。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王小蒙攝  自今年6月1日起,省城58家省市屬公立醫院同步推行醫療改革,其中包括取消15%藥品加成、藥品零差價銷售,提高門診診察費、護理費等醫療服務價格,降低大型檢查費用等。如今,改革已推行近兩個月,改革效果如何?對醫院和患者分別有哪些影響?近日,記者就這些問題走訪了省城多家醫院。
  • 鹽城協和醫院加入南京鼓樓醫院生殖專科聯盟
    中國江蘇網6月10日鹽城訊 6月5日,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與鹽城協和醫院正式籤訂生殖專科聯盟合作協議並舉行授牌儀式,雙方將圍繞生殖內分泌醫學專業的預防、診療、人才培養和臨床研究等方面,開展業務合作和學術交流。
  • 春節南京醫院門診時間安排請收好
    2018-02-15 10:50圖文來源:揚子晚報 記者從南京各大醫院了解到,春節假期,醫院除了急診24小時開放,普通門診也從大年初三起陸續開放。
  • 南京鼓樓醫院彭宇竹:這才是百年醫院高質量發展的不二法門
    置身南京鼓樓醫院,仿佛在歷史中穿越。馬林廣場內,十九世紀的1892樓、二十世紀的1號樓及二十一世紀的南擴新大樓,三座標誌性建築三面環繞,靜靜訴說著這裡128年的風雨歷程。 百餘年來,南京鼓樓醫院歷經一代代的積累和沉澱,形成了具有鼓醫特色的價值文化、人文文化、學科文化和品牌文化體系。
  • 南京鼓樓醫院:讓培訓者接受培訓
    2015年7月15日,由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主辦的「中美2015年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師資隊伍建設研討會」在鼓樓醫院成功舉辦。美國霍普金斯大學代表團、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中國醫師協會、江蘇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領導以及鼓樓醫院教學骨幹等在會上分享了觀點並進行了研討,來自全國的醫療業內人士約700人參與了這次研討會。
  • 仙林鼓樓醫院全面開放尚無期
    如果孩子生病了,他們還是會去市區的廣州路兒童醫院或就近的明基醫院。當天下午,記者又來到仙林鼓樓醫院,雖然這裡已經開門營業,且環境優美,但門診大廳內正在掛號的市民還不足10個,相當冷清。記者上前詢問,一位市民家住馬群,當天來仙林金鷹玩,孩子有點拉肚子,於是就近過來開點藥。還有一位是南師大的學生,打球把腳扭了,過來拍個片子。
  • 南京各大醫院全面開啟預約就診!
    南京各家醫院陸續發布信息, 從現在開始可以進行預約就診啦! 鼓樓醫院 圖源:南京鼓樓醫院 3月9日(下周一)起,鼓樓醫院將實行專家門診、普通門診全面預約診療,
  • 南京鼓樓醫院科技創新大會召開,碩果纍纍!
    韓院長重點回顧了鼓樓醫院「十二五」期間醫院科技工作取得的成效,指出了當前存在的問題,並對未來「十三五」科技發展的規划進行了展望。他指出「十二五」期間,在各級主管部門的領導下,在南京大學及南京大學醫學院等院校及多個科研院所的關心和支持下,鼓樓醫院圍繞「科教興院」、「科技強院」戰略,堅持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學科帶頭人和中青年骨幹培養為重點,全面加強多學科、多中心協作,加快科技創新的步伐,科研人才團隊更加完善,突破性科研成果大量湧現,科研成果轉化機制逐漸形成,一大批特色優勢學科和技術推動了醫教研全面發展。
  • 實探鼓樓醫院江北國際醫院,24號就開放
    今天,我從江北新區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大家期待已久的鼓樓醫院江北國際醫院將於本月24日正式開放!未來江北人民看病再也無需過江!上午,我跟隨鼓樓醫院江北國際醫院工作人員實地探訪了醫院內部,觀看了演練,收穫一些猛料,非常振奮人心,和大家一起分享:
  • 探訪鼓樓醫院的周末:解決患者就醫痛點,看病多了選擇
    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楊海龍 柳輝豔 記者 劉峻)復工復產後,為了更好解決患者看病的「痛點」,南京地區部分醫院,都紛紛在周末開設專家門診。自從今年9月份增開雙休日上午所有專科的專家門診和普通 門診後,鼓樓醫院門診量大幅增加。周六和周日上午半天的門診量均達到6000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80—90%。
  • 大型醫療紀錄片《醫心》在南京鼓樓醫院全國首映!
    今天(8月18日)下午,新時代職業精神精彩展示與紀錄片《醫心》首映儀式在南京鼓樓醫院舉行。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十集大型醫療紀錄片《醫心》開篇第一集「初心」的發生地就在南京鼓樓醫院,也是全國六家取景的三甲醫院中所佔篇幅和比重最多的一家。
  • 取消「方便門診」,患者何處方便?
    近日,雲南、山東兩地均有大醫院取消「方便門診」。8月8日,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雲大醫院)宣布取消「方便門診」;8月9日,山東德州市人民醫院公告稱,該院簡易門診於8月15日起不再開具處方藥。據悉,開設「方便門診」多是為了方便患者取藥、檢查,但隨著隱患逐漸顯露,多地大醫院紛紛取消「方便門診」。那麼,患者還方便嗎?(8月30日《工人日報》)  「方便門診」被取消,患者顯然不方便。顧名思義,「方便門診」主要服務於三類患者:一是需長期吃某種藥物的慢性病患者;二是只想開點藥,不需要就診的病人;三是只需要做個簡單檢查(比如查血、查小便、做胃鏡等)或定期複查的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