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東林夕亭,你有故事,就來找我。點擊上面『關注』,你就是我的人了。
世間所有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涉及到付出,都是有條件的,都是有目的的,哪怕是父母子女之間,亦是如此。
父母養育子女,在子女小的時候是出於義務,但是長大之後,父母的付出就是有條件的,不管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還是想讓子女為自己養老,這些都是條件。
而這些條件要想達成,則必須建立在父母真正付出,並且用心教育子女的基礎上。子女受父母的影響變得懂事,感恩於父母的付出,在此基礎上做出回報,才不會有任何怨言。
反之,如果這些本該有的條件都不滿足,時間越久,矛盾就會越多,真等到一方需要另一方的時候再要求對方付出,有可能就不是那麼容易實現的事了。
父母和子女之間是這樣,婆婆和兒媳之間更是這樣,畢竟兒媳和婆婆之間沒有血緣關係,是由陌生關係發展而來,如果彼此之間不存在「禮尚往來」,只是讓一方無條件去遷就另一方的一切,是不現實的。
下面這個姑娘講述的她大伯母的悲劇,就是因為婆媳矛盾而起,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東林老師:
別的女人結婚後,對娘家人中印象最深刻的可能是父母,而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娘家人,不是我的父母,而是我的大伯母。
我大伯母是我從小到大印象最深刻的悲劇人物,我婆婆對我的好,讓我不由自主想起了我的大伯母。前幾天聽我媽說了有關我大伯母的事,更是勾起了我的回憶,我想跟您聊聊我大伯母的事。
之所以說她是個悲劇人物,是因為她不懂得維護應該維護的關係,從來沒有為自己的晚年著想過,以至於之前造過太多的孽,最終迎來了報應。
按理說,大伯母就我堂哥一個兒子,養老應該由我堂哥這個獨生子負責。可悲的是,她非但沒有維繫好跟我堂哥的關係,還得罪了自己的兒媳,自以為自己到了晚年一定不會老無所依,結果偏偏就老無所依了。
我堂哥結婚的時候,我還沒出來工作,經常會回家,所以經常會聽說或者親眼見到他們家發生的事。
當時我大伯還在世,我大伯是對兒子兒媳都很好,但是我大伯母卻沒有這樣的覺悟。因為我堂哥堂嫂剛結婚就有了孩子,所以為了以後的生活,我堂哥沒辦法在家,常年在外地工作,一年只能回來幾次。
本身我堂哥不在家,我大伯和大伯母應該照顧好我堂嫂和孩子,可我大伯母卻胡作非為,非但不照顧兒媳坐月子,還不幫忙帶孩子,我大伯不方便去照顧兒媳坐月子,所以就只能擺脫我堂嫂的娘家人代為照顧。
本身這樣的安排很合理,可我大伯母還總是沒事找事,不僅總是跟我堂嫂鬧矛盾,還總是跟我堂嫂的母親吵架,覺得她來照顧我堂嫂坐月子讓自己沒面子。
她不僅自己不負責任,還總是慫恿別的做婆婆的不要照顧兒媳坐月子,不要幫兒媳帶孩子,真的不知道她是何居心。
她自以為自己作為婆婆就可以倚老賣老,自以為自己不善待兒媳也必須由兒媳負責養老,可結果卻是:我堂哥在外地賺了錢之後,直接在外地買了房子,遷了戶口,直接把老婆孩子從家裡接走了。
那之後沒多久,我大伯去世了,結果家裡就只剩下我大伯母了。我堂哥料理完我大伯的後事之後就走了,都沒有跟我大伯母打招呼,好像他無父無母了一樣。
一個人生活沒人管沒人問,我大伯母再也囂張不起來了,而且一個人生活老得很快,之後還生病了,在之後沒辦法,只好住進養老院。這整個過程中,我堂哥始終都沒有露面,從他的所作所為來看,他對我大伯母的恨,肯定比我堂嫂還要嚴重。
在這裡,我要提醒全天下的婆婆:兒子記「月子仇」,才是對婆婆最狠的報復。你最好不要仗著自己是婆婆就欺負兒媳,不然你得罪的可能不只是兒媳,一旦把自己的兒子也得罪了,那可就不是鬧著玩的事了。
婆婆想讓兒媳養老,必須得善待兒媳!
婆媳之間也講究「禮尚往來」,即便不是那種看得見摸得著的禮尚往來,彼此的善意和對對方的善待也還是要有的。別的不說,光是給對方留下好印象,讓對方認可你,尊重你,這就是你對對方的善待。
這其實並不是多難做到的事,只要堅持做對的事,做合情合理的事,別做錯的事,別做觸犯對方原則和底線的事,都會有很正常的婆媳關係。
而上面那個姑娘的大伯母跟她兒媳之間的關係,就算不上正常的婆媳關係。雖然她沒說太多關於她堂嫂的話,但光是從她大伯母的所作所為來看,不管她堂嫂有沒有問題,她大伯母的做法都是有問題的。
她大伯母沒有善待過兒媳,沒有付出過真心,沒有鋪墊好婆媳關係,這就很難得到兒媳的認可和尊重。兒媳不認可不尊重,連帶著兒子也不認可不尊重,一旦兒子兒媳從婆家獨立出去,對婆婆來說必定是損失,到了晚年你就知道了。
婆婆想讓兒媳養老,必須得善待兒媳,不然兒媳不給你養老是你的損失,給你養老卻不用心,同樣是你的損失。與其在自己晚年的時候才後悔莫及,才想要去彌補,不如提前做好鋪墊工作,提前跟兒子兒媳處好關係。#情感#(文/東林夕亭,你有故事,就來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