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媳生下女孩,婆婆轉身就走」月子間結下的仇,該不該原諒?

2020-12-25 騰訊網

坐月子期間,是女人身體最脆弱、最虛弱的日子。月子裡落下的毛病,據說沒有什麼靈丹妙藥可以醫治,除非再生一個孩子,再好好做一次月子才行。

現實是,女人第一個月子沒做好的話,根本沒有勇氣生第二個孩子,自然不存在月子病月子治的可能性。身體落下的毛病每每發作時,女人都會想起自己的月子是如何度過的,也就恨上了那個人。

都說月子之仇,不共戴天,女人該原諒那個人嗎?

多數情況下,能被女人在月子裡恨上的人不是婆婆就是老公。原諒談何容易。

01

朋友月兒前兩天給我打電話,有件事想問問我的想法。每當遇上這種情況,我都覺得自己壓力山大。

月兒的故事主要和她婆婆有關。

婆婆家是農村的,經濟條件不怎麼好,月兒和老公結婚時婆婆家只出了三萬塊,其餘什麼都沒有。

月兒的婚房是她父母付的首付,為了避免老公難堪,月兒在房本上也加了他的名字。

新婚初期,月兒與老公的小日子過得很幸福。

半年後,婆婆小住了兩三個月,婆媳產生了很多矛盾,誰看誰都不順眼。

月兒懷孕後,婆婆對她特別順從,哪成想胎兒不到兩個月流產了,婆婆因此怪上了月兒。她說月兒什麼都幹不了,連個孩子都保不住。

月兒小產的第三天婆婆就回老家了,說是住樓住不慣。月兒不想母親擔心,自己做的小月子。那陣子她總是流淚,哭婆婆的無情,哭孩子的逝去,以至於月兒現在的眼睛也不太好。

月兒第二次懷孕時,婆婆又來了,說是來照顧月兒的。可她做的飯菜月兒根本吃不下,不是太油了就是太鹹了。

月兒跟婆婆商量炒菜少放油、少放鹽,婆婆壓根不理她,依舊我行我素。十月懷胎,月兒剖腹產生下女兒,婆婆一聽是個女孩子,連孫女都沒看一眼就回家了。

月兒和婆婆生氣,孩子的奶水一直不夠吃,明明應該哺乳一年的,六個月就沒什麼奶水了。可想而知,她心裡對婆婆是有恨的。

前段時間,婆婆跟兒子商量想到他們這裡來養老,月兒堅決不同意。她和老公吵了起來,老公埋怨她,"以前的事情過不去了?"他根本不懂,婆婆對月兒的傷害有多深。

月兒問我,怎麼辦才好呢?

02

月兒的小月子、大月子婆婆都沒管,換成任何一個兒媳婦,心中都難免會有恨。如今,婆婆的養老問題橫亙在她和老公之間,如果處理不好,婚姻關係岌岌可危。

我給月兒的建議是:

1、 不要攔著老公盡孝

婆婆是老公的親生母親,與月兒只是裙帶關係,所以月兒可以不管,但不能攔著老公盡孝。

夫妻倆可以共同商量如何為婆婆養老,她的年齡畢竟大了,需要人照顧了。百順孝為先,這是做子女的本分,無可厚非。

不過,盡孝的主力軍是月兒的老公,這點不能弄錯。

2、 不要生活在一起

如果月兒和婆婆生活在一起的話,難免會想起以前那些不愉快的事情。和婆婆相處時不夠熱情、不夠親切,一定會被婆婆挑理的。既然如此,就不要生活在同一屋簷下了,月兒可以讓老公給母親別租一套房子。至於房子的位置、大小、房租等等,讓老公與婆婆去決定,月兒就不要管了。

3、 不要強迫自己原諒婆婆

沒有經過月兒的苦,就不要輕易勸她原諒婆婆。沒人能夠做到感同身受,所以,月兒有權不原諒婆婆,也沒必要強迫自己必須原諒婆婆。這與善良與否無關,強迫自己的結果是難為自己。

相信每個人心裡都有過不去的一道坎兒,時間會是最好的良藥,無法釋懷的時候說明時機未到。坦然處之,欣然接受。

4、 不要因為婆婆與老公冷戰

夫妻想要把婚姻繼續下去,一定不能選擇冷戰的方式,哪怕兩人大吵一架都行。只要把彼此的心裡話都說出來,問題就解決一半了。

月兒應該好好和老公溝通一下,把她的感受與看法通通告訴老公。明確自己暫時做不到與婆婆和顏悅色,但老公如何盡孝她都不介意。月兒需要時間,她的老公應該體諒。

03

生活中,有些女人在月子裡和婆婆結了仇,等到婆婆需要養老的時候,女人通常會說,"我做月子的時候你都沒管我,現在我為什麼要給你養老呢?"

所有兒媳都該明白,首先,婆婆照顧兒媳坐月子不是責任不是義務,是她可以主動選擇的。

早在生孩子之前,夫妻倆就該針對這個問題做個決定,而不是認為婆婆理所應當做這一切。

其次,伺候月子與養老之間沒有絕對聯繫。儘管月兒的婆婆做事不夠坦坦蕩蕩,但是,為母親養老仍舊是子女的義務,必須做到。

月兒與婆婆有矛盾,但人家母子倆可沒有矛盾。

最後,月子裡的仇,男人不能要求老婆必須原諒,你不是她,不知道她經歷了什麼。把母親照顧好,這是做兒子的本分。把妻子照顧好,這是做老公的本分。

做到這兩點,男人就成功一半了。

我自己與婆婆也有一些矛盾,我一直秉承的原則是,老公對母親怎麼好我都不介意。但是,他不能要求我為婆婆做什麼,他沒權力,更沒資格。

相關焦點

  • 兒媳產後4天,婆婆就鬧著走,只因生個閨女,從此結下「月子仇」
    休產假時,跟老公商量,把婆婆從老家接過來。這樣老公上班不在家時,如果肚子突然發動,還有個可以送她去醫院的。於是就給婆婆打電話,結果婆婆說:「還沒生呢,我去幹啥呀,咱村裡的孕婦沒生娃前還都下地幹活呢,我不去。」與婆婆商量不通後,嘟嘟把自己的媽媽接來了。5天後的下午,嘟嘟生下了一個漂亮的閨女。
  • 兒媳坐月子,婆家「掉價」的4種行為,添了孩子卻結下「月子仇」
    其實導致寶媽們有這種想法和行為舉動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在月子是女性最為脆弱也最需要照顧的階段,若當婆婆的不能很好地去體諒或者給予一定的幫助,那麼,就有可能會導致婆媳之間產生較大的矛盾,最後甚至讓兒媳產生了報復的心理。我們老家的張大媽就是如此,她在兒媳坐月子的時候就各種的不耐煩,不情願,甚至讓兒媳自己去做月子餐。
  • 婆婆摔斷腿要求兒媳照料,反被懟:我忘不了22年前的「月子仇」
    我聽到這句話的時候頗有點震驚,怎麼就有了月子之仇,我也是生過孩子坐過月子的女人,可是為什麼月子之仇,就成了不共戴天的。 這句話固然有些偏激,但是也透露出一個事實: 女人在月子裡受的苦,往往會記了一輩子。多少年之後,回想起來,月子裡怎麼過得,一切都歷歷在目。
  • 「月子仇你要記多久?」6旬婆婆含淚控訴,兒媳執意要送進養老院
    這時候的寶媽很多事情做不了,需要其他人來照顧,而這個任務就交給了婆婆。再加上生完孩子寶媽情緒都不穩定,很容易就會產生矛盾,從而婆媳間結下「月子仇」。今天故事的主人公王阿姨,快65歲了,原本是享受天倫之樂的時候。卻被兒媳「送」進養老院,每次提及此事,老人總是不住的抹眼淚。其原因就是因為媳婦在坐月子的時候,跟婆婆結下了「月子仇」。
  • 婆婆伺候月子是啥體驗?過來人:第一天就攢下月子仇,沒熬過一周
    過來人:第一天就攢下月子仇,沒熬過一周小芸的閨蜜最近剛坐月子,去看望她時,發現家裡請了個月嫂照顧,既妥當又放心。忍不住想想自己當年坐月子的那段時間,真是有苦難言。當年生完孩子,老公工作忙不能休息,娘家遠跨大半個中國,只能讓婆婆來伺候月子。
  • 婆婆伺候月子是啥體驗?過來人:第一天就攢下月子仇,沒熬過一周
    當年生完孩子,老公工作忙不能休息,娘家遠跨大半個中國,只能讓婆婆來伺候月子。自打結婚後,小芸和婆婆雖然稱不上多麼親密,但也相敬如賓,沒想到經歷這個月子發現兩人真的合不來。坐月子的第一天,婆婆就左嘮叨一句「奶水不夠」,右囉嗦一句「不會帶孩子」,小芸反駁只會引來更多的責怪,把初為人母的小芸委屈得夠嗆,這月子仇第一天就結下了。
  • 有一種委屈和放不下,叫「月子仇」
    有這樣的說法:婆媳矛盾,百分之八十是從「月子仇」開始和發展起來的。深以為然。我們有「坐月子」的傳統,女性不辭辛苦十月懷胎後生下孩子,升級為新手媽媽,此時心理和身體的承受達到極限,理應受到全家的呵護和長輩的關懷。
  • 6旬老人被兒媳送養老院,只因婆婆一句閒聊,網友:這「仇」夠深
    這時候的寶媽很多事情做不了,需要其他人來照顧,而這個任務就交給了婆婆。再加上生完孩子寶媽情緒都不穩定,很容易就會產生矛盾,從而婆媳間結下「月子仇」。今天故事的主人公王阿姨,快65歲了,原本是享受天倫之樂的時候。卻被兒媳「送」進養老院,每次提及此事,老人總是不住的抹眼淚。其原因就是因為媳婦在坐月子的時候,跟婆婆結下了「月子仇」。
  • 婆婆「重男輕女」不伺候兒媳坐月子,女人反問一句話,婆婆拎清了
    有句話是這樣說:「月子之仇,不共戴天」。因為月子期間,往往是女人最脆弱的時候,也更容易激化婆媳矛盾。就拿我身邊的朋友來講,她們日常跟婆婆相處的還算融洽,但是在坐月子期間,因為育兒理念不同,甚至是生活觀點矛盾,導致關係惡化的也不再少數。
  • 奶奶去兒子家吃飯,被4歲孫女的話氣走,月子仇要延續到下一代?
    今日話題:坐月子期間,婆媳該如何相處,才能避免月子仇呢?懷孕期間,大多數孕婦在家庭的地位都相當高,作為「重點保護對象」的她們,往往會被家人格外關注,很多需求都能被第一時間滿足。但生下孩子後,寶媽的地位就可能出現大翻轉,全家都開始圍著孩子轉,對需要關懷的媽媽不管不問,有時還會吐槽她們事多。
  • 寶媽月子中為何多數會和婆婆結下月子之愁?
    許多女性在月子之中無論是身體還是心理都是最敏感脆弱的,所以關於婆婆的一言一行都會銘記於心,加倍償還,反之會耿耿於懷記恨一輩子。月子之仇不共戴天,不是空穴來潮,無理取鬧。每一個剛嫁入婆家的女人都會把公婆當做自己的父母來真心對待,到最後心越來越冷那些都是失望攢夠了才會心寒。
  • 沒有躲過「月子仇」,老公替母親質問寶媽:你要記一輩子嗎?
    原因是,婆婆重男輕女,當初知道她生的是女兒,就不想伺候月子。然後故意一天三頓飯,頓頓做的都像餵豬。清湯寡水不說,關鍵還有剩菜剩飯。對待女兒,也是睜眼不看,完全讓虛弱的她一個人帶。而且,婆婆還指桑罵槐,嘲諷她沒用,只會生女兒,寶媽嘴笨,吵不過婆婆,只能偷偷抹淚。出了月子,她留下渾身酸疼的月子病,因為月子裡經常哭,視力也下降嚴重。
  • 坐月子兒媳給婆婆做飯,婆婆嫌她洗尿布的手髒,兒子:不吃滾出去
    ,儘管兒媳要叫婆婆一聲「媽」,但這個稱呼並不能引發其本質上的深刻含義。因為,在很多婆婆眼中,兒媳永遠是外人。都說「月子之仇,不共戴天」,兒媳與婆婆在月子裡結下的恩怨,有的兒媳能忍,有的兒子卻忍不了。坐月子兒媳給婆婆做飯,婆婆嫌她洗尿布的手髒,兒子:不吃滾出去李想是一個內向的女子,父母重男輕女,她在原生家庭就不被重視,因此她的性格十分軟弱,從來不敢發表自己的意見。大多數情況下,人家怎麼說,她就怎麼做,毫無主見。
  • 月子仇真的無法原諒嗎?我媽帶著小姨上門照顧,婆婆直接甩手就走
    月子仇真的能原諒嗎?生老大剖腹產,回到家婆婆在他兒子面前一個樣,他兒子上班之後又是一個樣,吃飯按照正常人燒,我還得挺著刀口給孩子換尿布,還說當年她生他兒子沒三天就下地除草了,現在的人就是太金貴,沒有一絲絲的單獨照顧產婦意味,氣的我奶水少,刀口也恢復不好,我姐來看我的時候感覺不對,當天我媽和小姨帶著東西來上門照顧,婆婆藉機甩手就回老家,從此月子裡沒個人影,更不要說電話啥的,現在孩子已經上學,你覺得我會帶孩子和婆婆親嗎
  • 我那生了7個孩子的婆婆,嘲諷老公伺候我坐月子:就不該慣這毛病
    都說「月子之仇,不共戴天」,電視劇《都挺好》中,婆婆為了拒絕照顧剛生產的兒媳做月子,故意謊稱自己身體不適,當兒媳知道這件事後,對婆婆的芥蒂就更深了。 原來之前他們說好以後生孩子全程都由婆婆照顧,但誰知道兒媳懷孕的同時,小姑子也懷孕了,母親哪有不偏心的,最終老太太因為女兒先生產就照顧自己女兒去了,等到兒媳這邊順利生完孩子,由於實在沒人照顧,發小只能讓自己老公請假照顧他。
  • 那些沒照顧兒媳坐月子的婆婆,晚年生活過得如何?過來人道出實情
    但是,還是會有不少女性會選擇讓自己的婆婆來照顧自己坐月子。而婆婆們對於媳婦的這種要求,也並不一定會答應。那那些沒有照顧兒媳坐月子的婆婆,晚年生活過得怎樣?會受到影響嗎?我們一起來看看過來人怎麼說吧。現在,兒媳和兒子也會常常來看望自己,只是兒媳的態度大多很冷淡,並不會照顧自己,只是像完成任務一般地過來看看自己,就走了。
  • 兒媳坐月子,婆婆拒絕照顧,多年後卻後悔莫及
    有些做婆婆的,總覺得自己兒子結婚了,就是娶了媳婦忘了娘,一門心思都在媳婦上,完全不顧她這個媽了。婆婆們心裡也就不平衡起來,看到兒子對兒媳好了,心裡就會不舒服,對兒媳充滿敵意,總想著去為難兒媳。兒媳需要幫助的時候,也選擇冷眼旁觀,不會給出任何幫助,還覺得自己沒有義務去幫你。
  • 人們總說「月子仇,不共戴天」,月子裡對產婦做哪些事容易招恨?
    聽來這樣一個故事,說這位寶媽當初坐月子的時候,婆婆在家裡有外人時對她是一種態度,家裡沒外人時又是另外一種態度。大概是家裡人都比較重男輕女,而這位寶媽生的又是一個女孩,所以在婆婆對她不好的時候,她也沒告訴外人,就自己默默忍下了所有。
  • 兒媳坐月子婆婆沒照顧,婆婆生病兒媳去照顧,兒媳:我是為了老公
    01網上有一個詞叫「月子仇」,也不知是哪個人先提出來的,竟把月子裡那些事,上升到這種深仇大恨的地步,其實何必呢?可能提出這個詞的人還比較年輕,經歷的事還比較少,所以有點委屈就當成天大的事了。人這一輩子會經歷很多事,自然也會有很多委屈。
  • 6旬婆婆被兒媳趕進養老院,委屈哭訴:月子仇,你要記一輩子嗎?
    文丨小哥(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女人坐月子的時候往往很需要照顧,不過這個階段也容易積累婆媳矛盾。如果矛盾積累下來了沒有及時解除,反而對婆媳雙方的關係都不太好。寶媽小張和婆婆就是如此,當初小張在生孩子時,婆婆嫌棄小張生了個女兒,便藉口自己身體不好回了鄉下休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