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能夠為人體提供每日必需的維生素、微量元素、膳食纖維、植物化合物等營養物質,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組成部分。生活中有許多人戲稱自己是「肉食動物」,平時無肉不歡,不喜歡吃蔬菜。如果長期只吃肉食,會引起嚴重的營養不良,還會導致一些慢性疾病的出現。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長時間不吃蔬菜,或者連續一個月不吃蔬菜,會給身體帶來哪些危害吧。
長期不吃或少吃蔬菜會可能影響生命,別不當回事
1、容易便秘
長期不吃或少吃蔬菜,會導致纖維素攝取不足,對腸壁的刺激減少,使得腸道的蠕動能力減弱,致使代謝物及毒素長時間在腸道中停留,因而很容易引起便秘,甚至會增加患結腸癌的風險。
很多研究都表明,新鮮蔬菜中的膳食纖維可以清潔消化道壁和增強消化功能,同時能加快體內致癌物質和有毒物質的排洩,是保護腸道健康、預防結腸癌的好幫手。
2、營養不良
首先,不吃蔬菜會導致人體缺乏維生素、礦物質及植物纖維素,對身體的生長發育極為不利。其次,蔬菜中的植物纖維能夠促進腸道中有益菌生長,同時還可以抑制有害菌的增殖。如果蔬菜吃得少或者不吃蔬菜,就會導致腸道菌群失調,致使腸道的營養吸收功能受到影響,時間長了同樣會引起營養不良。
3、引起肥胖
蔬菜中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熱量和脂肪含量相對低,並且容易產生飽腹,同時還能延緩胃排空的時間,有利於控制體重和維持身形。肉類並不容易給身體帶來飽腹感,如果不吃蔬菜,你會發現,即使吃了很多東西,但還是感覺到自己沒有吃飽,不知不覺中食物攝入量就超標了。而且肉食的脂肪和熱量都不低,這樣就會導致肥胖,不僅影響身材,還有很多健康隱患。
4、皮膚變差
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微量元素和纖維素。其中,維生素A/C/E具有抗氧化性,對肌膚保持年輕活力有著重要的作用;維生素A還是維持正常視力和皮膚黏膜健康的主要營養素。纖維素能夠促進體內毒素的排出,可以防止或改善皮膚粗糙、容易長痘、色斑多等肌膚問題。如果一個人都不吃蔬菜的話,皮膚就會變差。
5、免疫力差
蔬菜是微量元素如鈣、鉀、磷、銅、鋅、碘等的重要來源,尤以綠葉蔬菜最為豐富,是保證人體健康不可缺少的營養素。不吃蔬菜,人體缺乏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營養不全面,體質變差,導致身體免疫力下降。
6、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蔬菜中富含纖維素、維生素、礦物質及其他植物化學物質,如類胡蘿蔔素、有機硫化物、多酚、植酸、黃酮類、植物固醇等,可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風險。與每天不吃蔬菜和水果的人相比,每天吃5份或更多蔬菜水果的人,其患中風和心臟病的風險將降低12%。科學研究證實,如果每天攝取蔬菜的量從150克增加到400克,罹患肺癌的風險可降低50%。
那麼,每天吃多少蔬菜合適?吃什麼蔬菜好呢?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薦,要做到餐餐有蔬菜,保證每天攝入300~500g蔬菜,其中深色蔬菜應佔到蔬菜總攝入量的一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