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前-10-5以色列人是我們的鑑戒5
(JP文字組—beloved整理)
分享的題目: 以色列人是我們的鑑戒 (5)——不要試探主
先來做一個禱告:
天父,感謝讚美你!謝謝你預備這麼美好的時間,讓我們一起查考聖經,系統地認識你的話語,每一個人不停的,不斷的聆聽你話語,得著你的供應,幫助來尋求你的弟兄姊妹,帶領我們這段時間,讓每一個人都有所得著!奉主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哥林多前書十章9節:也不要試探主,像他們有人試探的,就被蛇所滅。
第十章有很多都是一節經文,但實際上說的事情還是比較多的。我們需要透過查考舊約相關的經文,看一看這一段當中所描述的是什麼。這段也不要試探主,像他們有人試探的,就被蛇所滅。這是民數記裡邊,關於以色列百姓,在曠野被火蛇所咬的那一段故事。以色列人試探主,其主要原因是不信。有必要給大家強調一下,這裡所說的不信,不是說他不信有神,也不是說他們不得救。這裡所說的不信是指在某一件事情上他們不信神。
按民數記十四章22節裡邊所說的,神對摩西說,這些人雖看見我的榮耀和我在埃及與曠野所行的神跡,仍然試探我這十次,不聽我的話。照民數記的記載來看,以色列人試探神,意思是指他們對神的話語和神的作為不相信。他們雖然看見了很多神跡,天天領受神的供應,可是心裡邊還是信不過神,很快就會忘記神的作為,活在私慾當中,其實這種態度就叫做試探神。
出埃及記十七章7節,他給那地方起名叫馬撒,就是試探的意思,又叫米利巴,就是爭鬧的意思。因以色列人爭鬧,又因他們試探耶和華說,"耶和華是在我們中間不是?"
在這裡,保羅特別說出了以色列被火蛇咬傷致死的事件,來做一個鑑戒,提醒我們不要做試探神的事情。
看一下民數記二十一章4-9節的內容,看看以色列百姓被火蛇咬的這段故事,
他們從何珥山起行,往紅海那條路走,要繞過以東地。百姓因這路難行,心中甚是煩躁, 就怨讟 神和摩西說:「你們為什麼把我們從埃及領出來、使我們死在曠野呢?這裡沒有糧,沒有水,我們的心厭惡這淡薄的食物。」於是耶和華使火蛇進入百姓中間,蛇就咬他們。以色列人中死了許多。
百姓到摩西那裡,說:「我們怨讟耶和華和你,有罪了。求你禱告耶和華,叫這些蛇離開我們。」於是摩西為百姓禱告。 耶和華對摩西說:「你製造一條火蛇,掛在杆子上;凡被咬的,一望這蛇,就必得活。」 摩西便製造一條銅蛇,掛在杆子上;凡被蛇咬的,一望這銅蛇就活了。
保羅引用的是這段經文,保羅想透過這段經文,給現在的哥林多人傳達一種什麼信息呢?當時是他們從何珥山起行,往紅海那條路走,要繞過以東地。在曠野,實際上那條路並不太好走。那裡邊天氣很熱,在熱的情況下就容易心煩氣躁。百姓又覺得這路太難行了,心裡邊開始煩燥。人在煩躁的時候,一般說話就有點離譜了,所以百姓就把心裡邊,原來沒有表達出來的全給說出來了,就怨讟神以及摩西說,"你們為什麼把我們從埃及領出來,使我們死在這曠野呢?
弟兄姊妹,這是以色列百姓對神的認識,他們認為,「神你為什麼把我們救出來,叫我們死在這曠野呢?我們沒有讓你把我們救出來啊。」好像這一切都是神的錯。你們有沒有想過呢?我們的神,讓以色列百姓出來,是讓他們死在曠野嗎?並不是這樣。當時神給亞伯拉罕所立的約,以及到後來的時候神告訴了摩西,說,我要把你們從埃及領出來,使你們進入流奶與蜜之地。
但是現在這群百姓對神是怎麼說話的?他們忘記了神對他們的應許。認為神把我們從埃及領出來,就是要讓我們死在曠野。這並不是神的心意。而且他們對神所供應最好的東西看不上。他們說,"我們的心厭惡這淡薄的食物。"以色列百姓到底厭惡的是什麼呢?嗎哪。這嗎哪,是神把最好的供應給了以色列百姓,可是以色列百姓卻認為這是淡薄的食物,沒有味道,不喜歡。好像看起來並不是太嚴重的事情。第六節緊接著就說,耶和華使火蛇進入百姓中間,蛇就咬他們。
如果照一些人的說法,「如果我們現在不聽神的話,神就會用各種方式來管教我們,而管教的方式,就類似於以色列百姓不聽話,神就放蛇去咬死他們。」有許多人把神想成了這個樣子。我們的神真的是這個樣子嗎?真的是只要你不聽話,就放蛇咬死你嗎?透過環境,透過意外,透過一些問題,最後讓你死嗎?不是這樣的啊。
那怎麼樣來透過這段經文,看到神對以色列百姓的心意呢?其實以色列百姓這麼去做,完全是因為他們根本就不相信,神能給他們供應好的。才會如此去試探神,就像一開始讀的經文一樣,難道耶和華能夠把這所有的肉,都弄出來給我們吃嗎?他們不相信。說,難道神能在曠野裡邊給我們吃肉嗎?不相信神有這個能力。
雖然過去見過許多神跡,還是不相信。以前給大家講過說,這段經文,實際上是以色列百姓厭煩神給他們的供應,所以神鬆開了祂的手。第六節說的是耶和華使火蛇進入百姓中間。聖經當中有很多這樣的一些詞,耶和華使……臨到以色列百姓身上。和今天的句子結構是一樣的。
耶和華使火蛇進入百姓中間,死了很多人。實際上神要表達的意思,是當你們試探我,不相信我,不要我的供應的時候,就讓你們看一下,如果離開了我的供應,會是什麼樣子。如果真的照你們口中所說的,給你們成就,結果會是什麼樣子的。
神鬆開了祂的手,那些保護就沒有了,火蛇其實一直都在曠野當中。當神的保護一拿開,火蛇就進去了,就開始咬他們。很多人覺得神醫治了自己,成就了自己的某個禱告,覺得神特別好。可在平安的時候,好像看不見神的作為一樣,實際上在平安的時候,在沒有事情的時候,更應該感謝我們的主。
當神收回祂的手,允許這事情發生的時候,不再保護百姓的時候,蛇就咬他們了。百姓知道錯了。就說,"我們怨讟耶和華和你有罪了,求你禱告耶和華,叫這些蛇離開我們。"這恰恰是人性最直接的表現。多數人在平安的時候覺得,"沒有你給我的供應,我照樣可以活得很好。"甚至會試探神,神真的會為我成就這個事情嗎?我才不信呢。但是有一天,真的一些不好的事情臨到的時候,開始向神禱告,悔改說,"主啊,你幫助我,帶領我,你醫治我。"
無論是舊約還是新約,還是現在的我們,只要是真心去尋求神,神總是接納我們。不是懷著試探的意思,神總是會給你成就,甚至比你想的更好。但是你去試探的時候,神一般不會給我們成就,抱著試探的心就是不信。保羅是想透過這段經文告訴哥林多人,你們如此去試探神,懷疑神,違背神的話語,究竟想幹什麼?難道真的想讓神不再保護你們,不再供應你們,讓你們像過去一樣生活嗎?當人心裡邊試探神的時候,就會忽略神的作為,甚至忘記神的作為。
詩篇七十八篇8-11節:
不要像他們的祖宗,是頑梗悖逆、居心不正之輩,向著 神,心不誠實。以法蓮的子孫帶著兵器,拿著弓,臨陣之日轉身退後。他們不遵守 神的約,不肯照他的律法行;又忘記他所行的和他顯給他們奇妙的作為。
在詩篇七十八篇裡,是要給我們做一個警戒,說不要學習以色列百姓,他們是頑梗悖逆居心不正之輩,向著神心不誠實。神並沒有說,你們的行為改好了,我就覺得你很誠實,神是看重我們的心,看我們的心到底是不是相信祂。
以法蓮他們幹了什麼事情?以法蓮的子孫帶著兵器,拿著弓,馬上要上陣了,結果跑了,退後了,這就是不相信神的話嘛。神說你們過去,我與你們同在,我必帶領你們戰勝敵人。他們到上戰場的時候跑了。這就很明顯是不相信。有很多的人平安的時候說,"沒問題,我們相信神。" 等真正上戰場的時候,用著信心的時候,就開始埋怨了,"神你為什麼這樣對我,神你去哪了?"其實這才是你使用平時領悟的那些真理的時候。
以法蓮的子孫們,真正讓他們去施行神的話語時,臨陣脫逃了,其原因是他們不相信神的約定,不肯照祂的話語去行。神對他們最後的評價是,他們忘記祂所行的,還有顯給他們奇妙的作為。所以我們不要忘記神的作為了。
不要去想你過去的失敗,要想的是過去神怎麼樣去帶領你的。神怎麼樣去帶領亞伯拉罕,帶領以撒,帶領雅各,帶領之前的那些聖經當中的人,同時我們也要相信,神不會背約,祂不會丟下我們不管的。我們千萬不要試探神,說,"我就不信了,你還能給我成就這個事?"其實這就是試探,不相信。其實試探不是從神來的,試探那是魔鬼的心思。
馬太福音四章1-7節:
當時,耶穌被聖靈引到曠野,受魔鬼的試探。 他禁食四十晝夜,後來就餓了。 那試探人的進前來,對他說:「你若是 神的兒子,可以吩咐這些石頭變成食物。」 耶穌卻回答說:「經上記著說: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 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
魔鬼就帶他進了聖城,叫他站在殿頂(頂:原文是翅)上, 對他說:「你若是 神的兒子,可以跳下去,因為經上記著說:主要為你吩咐他的使者用手託著你,免得你的腳碰在石頭上。」耶穌對他說:「經上又記著說:『不可試探主—你的 神。』」
藉著這個機會,給大家解開其中的一些啟示:當時,指的是耶穌剛剛受了聖靈的洗之後,耶穌就被聖靈引到曠野去了。先解決第一個問題,耶穌為什麼去曠野?其實能想得出來,曠野的那段路程,一定是不好走的,以色列百姓在曠野的那段路程,實際上他們失敗了,那是以色列百姓失敗的例子。那現在耶穌為什麼去曠野呢?
祂要擔當我們的軟弱,我們做不到的部分,祂要替我們完成。所以那一段痛苦的,孤獨的,那段軟弱的路耶穌替我們走過了。以色列人在那裡失敗了,但耶穌在那裡得勝了。我們不必效法以色列人,學他們的樣子,我們要以耶穌基督為榜樣,因為祂勝過了曠野的那個環境,這是耶穌為什麼去曠野的原因。
第二個原因:祂要接受魔鬼的試探。
為什麼耶穌要接受試探呢?而且還是接受魔鬼的試探呢?我們如果相信耶穌,總得知道耶穌有多大的能力吧?在那些時候,耶穌就先勝過魔鬼的這些試探,也讓我們有信心,不要覺得魔鬼有多可怕,有多厲害,那都不算什麼,我能夠勝過牠。而且耶穌真的勝過了魔鬼所有的試探。祂禁食四十晝夜的時候,餓了。
就證明身體最軟弱的時候,魔鬼是知道的,也看見了。那試探人的進前來。試探,就是不相信祂能勝過。其實魔鬼的意思,是以前都有多少人失敗了。夏娃失敗了,亞當失敗了,以色列百姓失敗了。你如果是神的兒子,就吩咐這些石頭變成食物吧,來證明一下你是神的兒子。耶穌知道自己是神的兒子,祂對試探祂的魔鬼回答是,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祂沒有否定人不需要食物。
所以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千萬不要搞得自己很屬靈,我不是在這個世上活著的,所以我不需要富足,不需要你們給我的誇獎和鼓勵。勇敢的承認我們需要這些,需要從神而來的供應、能力,也需要人給我們帶來的鼓勵、安慰,這些都是我們需要的,但是不單單是這些,最重要的是,還要靠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語。
所以耶穌並沒有上魔鬼的當,透過把石頭變成食物,來證明我是神的兒子。那魔鬼一看,這個方法不行啊,已經識破了。就帶祂進了聖城,站在殿頂上,其實那是聖殿頂上,那是最高的地方了,下面全是黑壓壓的敬拜者。這裡面要說明的是什麼呢?人的權力。那如果你從這跳下去,所有的人都會敬拜你,而且你從這跳下去,你的父不會把你給忘記的,祂會用手託著你的,免得你的腳碰在石頭上。
弟兄姊妹,如果耶穌真的這麼做了,那就叫做試探祂的主了。今天很多人老是喜歡做一些這樣的假設,人家彼得曾經在海面上行走過,有些人說,"你如果有信心,你也在海上行走一個看看,你如果這麼走下去了,我就信你的神。" 其實這就是試探了。在很多事情上總是用這樣的一些例子說,「主啊,你給我做成這個事情,我就信你。」很多人在這樣事情上確實有類似的見證,但那是神對你的憐憫,絕對不可以把這個,當成禱告蒙應允的一個途徑,那是兩回事。
以色列百姓一開始在曠野試探神,神給他們成就了,可是他們一次一次變本加厲,越來越放縱,所以耶穌不做這個事情。我們不要用試探,讓神來給自己成就某一件事情。比如說,魔鬼對耶穌說,"你從這跳下去吧,你看你們經上不是都說話了嗎?祂不會讓你死的。祂會保護你的,祂會託著你的腳的,你沒事的。" 如果我們相信這個話呢,那就真出問題了。
魔鬼是斷章取義,前後文說的根本就不是這個。一定要分辨出來。信心再大,你從樓上跳下去,說沒事,我的主會接著我的,你依然會死的。這其實就是試探。所以耶穌對牠說,"經上又記著說,不可試探主,你的神。" 耶穌就已經看透了魔鬼的心。這也是讓我們勝過魔鬼試探的方法,經上記著說。所以耶穌知道聖經,我們也需要對神的話語至少你得做到一點,得知道,雖然記不住,讀了多少遍之後,至少心裡有印象了,等有需要的時候,那麼聖靈就會提示你,讓你想起某些話語。
耶穌為什麼接受試探呢?透過一段經文來解開,希伯來書二章18節: 祂自己既然被試探而受苦,就能搭救被試探的人。
這是給我們的盼望。耶穌知道我們不可能勝過所有魔鬼的試探,知道我們的軟弱,所以在這裡的時候,耶穌就說了,你看我,我能夠勝過,你也可以。我能夠勝過試探,並且我為這個事情受苦,我就能搭救你。當你掉進網羅,掉進魔鬼試探當中的時候,我會拯救你,不要灰心。這是我們的盼望。
就算你不經意之間還是掉進了魔鬼的網羅了,不要灰心。在網羅當中,要來依靠耶穌,轉身去依靠神,這才是方法。而不要說,我怎麼這麼悖逆呢?你看我連以色列百姓都不如啊。"不是的,耶穌知道你會軟弱。
所以主禱文裡面就提到不叫我們遇見試探,緊接著後面那句是救我們脫離兇惡。如果前面那句就已經成就了,後面那一句就不存在了,如果前面的時候,我們不遇見試探,你又如何能掉進兇惡裡面去呢?那其實就是魔鬼的網羅,牠專門給你設了一個網,要把你套住。我給你們講的是,就算你掉進網羅之中了,也不要灰心,因為耶穌已經勝過了一切試探!我們剛剛看到的是魔鬼對耶穌的試探。緊接著我們來看法利賽人和撒督該人對耶穌的試探。
馬太福音十六章1-4節:
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來試探耶穌,請他從天上顯個神跡給他們看。 耶穌回答說:「晚上天發紅,你們就說:『天必要晴。』 早晨天發紅,又發黑,你們就說:『今日必有風雨。』你們知道分辨天上的氣色,倒不能分辨這時候的神跡。 一個邪惡淫亂的世代求神跡,除了約拿的神跡以外,再沒有神跡給他看。」耶穌就離開他們去了。
難道耶穌行不了神跡嗎?所以第一節提到法利賽人和撒督該人。先給大家講法利賽人的特點是什麼,聖經當中提到的法利賽人,是對自以為義這些人的表達,提到這些法利賽人,就應該知道是以守律法為主、自誇、驕傲這樣存在。撒督該人實際上,對神過去的那些話語,是部分性的相信,不相信復活,說從我理性上能過去了,我就相信。在這點上不如法利賽人,法利賽人雖然教條化,但是至少還是相信復活的。
現在的問題是,這兩種人他們都來試探耶穌,就說,"耶穌,你從天上給我們顯個神跡看看唄。"這是什麼意思呢?我用另外一個表達方式來告訴大家,"耶穌,來,弄個神跡看看。"是真心想看耶穌有什麼能力嗎?不是,不是真心尋求的。就像把耶穌當做耍猴的,「來來,弄個神跡看看,變個戲法給我們看看,樂呵一下。」這就叫做試探。
耶穌一看就知道他們的心是什麼樣子了。耶穌回答說,晚上天發紅,(其實耶穌是給他們講一些自然現象)你們就說了,天必要晴。你們明明連這個自然現象都能看出來,能分辨天上的氣色,倒不能分辨這時候的神跡。
其實他們是知道的,他們壓根就不是真心尋求的人,他們就是說,」來來,耶穌來個神跡看看。」耶穌看出了他們這個心的時候,就說了,一個邪惡淫亂的世代求神跡,沒有。不是說耶穌不能行神跡,是因為他們根本就不是真心尋求神跡,只是鬧著玩的。
所以耶穌說除了約拿的事。為什麼這個時候耶穌提到了約拿的事呢?約拿有什麼特點呢?其實約拿跟法利賽人和撒督該人,一開始的時候有一拼。我說的意思是什麼呢?約拿一開始神給他話語,壓根就聽不進去,他是照著自己的意思去行的。神說,你去尼尼微去拯救我的百姓。他說,我不去,那群百姓就該死。對神的話語是持有懷疑的態度。他知道神能夠拯救那群人,可是他就是不想去。
所以就像法利賽人和撒督該人來找耶穌一樣的,「來來,行個神跡。」他們明明知道耶穌是能行神跡,就類似於說,「來一個,我們看看唄。」耶穌說除了約拿的神跡。約拿一開始確實不願意聽神的話語,可是後面的時候他改變了。三天三夜在魚肚子裡面,約拿改變了,人家的改變是三天就迴轉了。耶穌的意思是你們都這麼久了,什麼時候迴轉啊。只要你迴轉了,你就能夠看到神跡了。
如果心不迴轉,行再多的神跡,也會有理由說,「這是巧合,是碰巧給遇上了。這是醫生的功勞。這是某人幫忙的結果。」總會有很多藉口的。除非心轉向神的時候,就像約拿一樣,我願意去尼尼微。心轉向主了,神就把他帶領到正確的地方了。所以耶穌一看這群人壓根就不是尋求的心,就是試探,所以耶穌就離開他們去了。
在這裡也是給大家一個智慧,遇到試探的人,沒必要給他們多講什麼,直接離開即可。當人懷著試探之心的時候,即便你行出神跡,依然不會信,甚至會在其中找把柄。所以我們的基點是以信開始,而試探是以不信開始。
羅馬書一章16-17節:
我不以福音為恥;這福音本是 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猶太人,後是希臘人。 因為 神的義正在這福音上顯明出來;這義是本於信,以至於信。如經上所記:「義人必因信得生。」
這段經文其實是告訴我們,我們的信仰是以信開始,以信結束。神的義在福音上顯明出來,怎麼顯明出來?是靠著你的信。你相信神能做這個事情,相信神能拯救你,相信神能幫助你,能供應你,這是最基本的東西。如果把這個給忘記了,不相信神的話,不相信神能做這樣的事,沒有用。
所以本於信,以至於信的意思就是以信心開始,以信心結束。我們的生命,因為相信耶穌在十字架上,給我們所成就的救恩,得著了,我們的生活,也是相信耶穌的恩典而發生改變和更新。一切是以信開始,而試探就是以不信開始。不相信,才需要試探嘛。如果信了,就不是試探了,那就是尋求了。
如何能夠勝過試探呢?需要在信心裡勝過,就是你首先你得有信心。如果你不信,是勝不過試探的。要先相信神的話語。如果我們軟弱掉入了試探當中,此時要學習的是忍耐的功課。有人說,我實在是在這個事情上信不了啊。那就先學習忍耐的功課吧。在這個過程當中,神會把這個試探變成試驗,最終讓我們得生命的冠冕,不要害怕試探。你說,"靠著神的話語,我能夠勝過試探。" 這是最好的,如果沒有勝過,掉進試探當中了,我要說的是,你仍然是有福氣的人。因為你可以在這個過程去依靠神,還能得著神的賞賜。
雅各書一章12-14節:
忍受試探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經過試驗以後,必得生命的冠冕;這是主應許給那些愛他之人的。 人被試探,不可說:「我是被 神試探」;因為 神不能被惡試探,他也不試探人。 但各人被試探,乃是被自己的私慾牽引誘惑的。
魔鬼為什麼能夠試探一些人呢?有一些人是反覆掉在試探當中,其原因又是什麼呢?因為心裡有私慾啊,有私慾,才被魔鬼不斷的誘惑。如果壓根就沒這個想法,魔鬼是誘惑不了你的。以夏娃失敗的例子來說明一下。如果夏娃心裡壓根,就不想著吃那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連想都不想這個事情,魔鬼再誘惑都沒有用。恰恰是有這個想法,那魔鬼就正好給她一個機會去引誘他,去誘惑她。
我們要相信神的應許,就可以勝過魔鬼的試探了。剛才提到了,如果掉進去了,忍受試探的人是有福氣的。在這個試探的過程當中,先忍受。我說的忍受,不是讓你痛苦的煎熬的等待,是你相信,雖然這個壞事出現在我身上,但仍然相信神能夠拯救我,祂能夠幫助我勝過目前的環境,能讓我的生命得到新的提升,會對神有新的認識。
前面說的是試探,可能魔鬼或你的對手希望你是跌倒的,沒想到,經過這事,反而提升了你。看一些電視劇,或者宮鬥片,一些英雄是怎麼被造就出來的?就是一開始,對手總是想打壓他,沒想到每一次都成為他的機會。結果讓他不斷的提升,不斷的提升,這就是把試探變成了試驗,這是神讓我們看待事情的方式。
不要在這個試探當中說,"我完了,我完了,我要死了,神不要我了,神不管我了,我再也勝不過了。"即便不好的事情臨到你,你也要說,"我在環境當中,相信你仍然與我同在!你會幫助我勝過我軟弱,勝過之後,就不會再掉進這個試探裡去了。反而能得著神的冠冕,你的品格被造就出來了。這是主的應許,主知道我們會軟弱,也知道我們會掉入試探。所以祂給我們有應許,你是有福氣的人。
人被試探,在這裡,我們的主耶穌告訴我們試探到底是怎麼樣發生的。不是神要試探你,神不試探人的。因為神不能被惡試探。很明顯魔鬼試探我們是藉著我們心裡的惡欲,或者私慾來引誘我們,目的是讓我們跌倒。但是在應許當中,就算你跌倒了,也不要定罪自己,要在這樣的環境當中悔改,轉向神,仰望祂的恩典,神會能把咒詛變成祝福,把不好的最終變成對我們有益的事情,經過這事之後,我們的品格會提升,會結出義的果子來。阿們!
不要試探神,也不要試探人,因為試探中就帶著惡意,帶著不信。雅各分析得很清楚了。我希望透過另外一段經文,再來給大家詳細解釋一下,試探神也好,試探人也好,都是不好的,都是帶著惡意的。
馬太福音二十二章15-18節:
當時,法利賽人出去商議,怎樣就著耶穌的話陷害他, 就打發他們的門徒同希律黨的人去見耶穌,說:「夫子,我們知道你是誠實人,並且誠誠實實傳 神的道,什麼人你都不徇情面,因為你不看人的外貌。 請告訴我們,你的意見如何?納稅給凱撒可以不可以?」 耶穌看出他們的惡意,就說:「假冒為善的人哪,為什麼試探我?
法利賽人商量了一個毒計,怎麼就耶穌講過的話去陷害祂,這就是試探,因為耶穌在18節已經告訴他們了,為什麼試探我?你想想,前面他們的心是什麼樣子的?就是想去試探耶穌,其實就是想陷害祂。所以當一個人想去試探神就是不信;試探人就是想陷害人。所以我們不可有試探的心。他們一開始裝得挺像的,對耶穌說,"我知道你是誠實人,你傳神的道,不尋情面,不看人的外貌。" 先誇祂一番,然後給祂下了一個套說,那請你告訴我,納稅給凱撒可不可以?如果耶穌沒看出他們的計策,無論你怎麼樣回答,都會掉進他們的圈套裡邊去。
如果耶穌說,不用給凱撒納稅。那麼好了,你已經犯了地上的法律了。他們會告你說,「這個人不遵守凱撒的意思,要違背你的意思。」如果耶穌說需要向凱撒納稅,那麼那些人就會說,你不都得聽凱撒的意思嗎?為什麼還讓我們聽你的意思呢?所以這是一條毒計啊。耶穌看出了他們的惡意,知道他們是試探祂。就說,假冒偽善的人哪,為什麼試探我?耶穌的智慧又一次彰顯出來,耶穌說,拿一個銀錢出來,告訴我那上面的像是誰的?他們說是凱撒的。然後耶穌說,那好吧,把凱撒的給他。把我的給我。我又不是跟他來搶這世上的國的,他造的東西給他好了。耶穌非常清楚的回答了他們的試探,沒有被試探給轄制住,反而勝過了。再次強調一下,試探人的,實際上是被自己的私慾充滿了。
為什麼法利賽人要試探耶穌呢?是因為自己的私慾,覺得耶穌搶了他們的羊,自己的地位受威脅了,所以他們想試探耶穌,想要陷害祂。當一個人裡面充滿了私慾的時候,他是最容易掉進魔鬼的試探當中。甚至有時候當人被惡欲,被私慾充滿的時候,甚至可以做對自己無益的事情,對他人無益的事情也幹,就是損人不利己的事情,也能幹。一定要切記,不要被魔鬼的這些東西給迷惑住。
詩篇七十八篇18-20節:
他們心中試探 神,隨自己所欲的求食物,並且妄論 神說: 神在曠野豈能擺設筵席嗎?他曾擊打磐石,使水湧出,成了江河;他還能賜我們糧食嗎?還能為他的百姓預備肉嗎?
這些百姓的心裏面真是不相信神,而且是被私慾充滿了。他們試探神,試探神是不信神,給大家分享過了。不信神就被私慾充滿了,就隨自己所欲的求食物。你們真的想吃肉,能不能正常的對神說話呢?他們妄論神,就是我想怎麼說神,就怎麼說。他們怎麼說的呢?神在曠野豈能擺設筵席嗎?這個反問句的意思,就相當於是對神說,「你真的能夠在曠野讓我們吃上肉嗎?」如果有一個人找你辦事,還說的是反問句,你是不是聽著很煩這個人呢?比如說有一人需要你幫忙,說,"你有那個能力能幫著我嗎?」這樣的人你還要幫他嗎?
真的尋求別人的幫助,就應該有謙卑的心,有一個尋求的心,說,「我真的有問題,需要你的幫助。」但是我們最煩的就是那群人,「我就看你沒這個能力幫助我,就不相信你能幫助我。」如果我是有個性的人,就不幫你了。其實以色列百姓在曠野裡,有十次這樣妄論神。而且還說的很清楚,你看20節說,你曾擊打磐石,讓水湧出,成了江河嗎?但是那又怎麼樣呢?你還能給我們糧食吃嗎?你還能給我們肉吃嗎?這群百姓真的是被私慾充滿的人,他們裡面充滿了惡欲啊。
而這些事情都是我們的鑑戒。現在哥林多人對保羅的心思就是這個樣子。保羅不是建立了哥林多教會嗎?不是神的僕人嗎?你多能啊,你有什麼能力告訴我們,讓我們必須聽你的?現在保羅如果遇到這群人,可以撇下這群人不管了,但是保羅還是勸他們說,不要學習以色列人,在曠野的方式去試探神,你們這樣對我說話那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們信不過神,這些事情都是我們的鑑戒,對我們毫無益處,神不願意我們像以色列百姓一樣。
如果你真的想吃肉,向神禱告說,"主啊,我們想換一換口味,一直吃嗎哪,覺得肚子裡都沒有肉味了,想吃點肉。相信你能給我成就的,請你幫助我們。" 你有尋求的心,神也是會給你的呀。可是為什麼要像以色列百姓那個樣子。"我就不信了,你能讓磐石出水,成為江河。難道你還能賜下糧食,你還能給我們吃肉嗎?"這是個問題。
所以要先相信神,不要說,"這事神能做嗎?這事神能做到嗎?"如果有這樣的心,建議你先別禱告了,因為你這是試探神,有一天你能說,"我知道你能做這事。請你幫助我。" 我們要在凡事上仰望主耶穌基督的恩典。要相信祂在凡事上已經得勝,絕對可以帶領我們在凡事上得勝。你要相信祂凡事上都能,並且祂願意為我們成就。
希伯來書四章14-16節:
我們既然有一位已經升入高天尊榮的大祭司,就是 神的兒子耶穌,便當持定所承認的道。 因我們的大祭司並非不能體恤我們的軟弱。他也曾凡事受過試探,與我們一樣,只是他沒有犯罪。 所以,我們只管坦然無懼地來到施恩的寶座前,為要得憐恤,蒙恩惠,作隨時的幫助。
大家已經讀過很多遍這段經文了,都知道我們有一位大祭司,已經得著尊榮,已經升入高天了。祂是神的兒子,既然相信這一件事情,就應該持定所承認的道,意思是別再去試探神了,不要說,「神改變不了我,神改變不了我家那口子,神幫不了我。」不要再說這樣的話,因為這都是不信。
應該相信的是,我們的大祭司耶穌並非不能體恤我們的軟弱。祂知道你的軟弱,知道你的問題,祂也曾凡事受過試探,但祂勝過了。祂勝過了,那就是你的盼望。你要依靠的不是某一個凡人,是我們的大祭司,耶穌基督。大祭司耶穌已經勝過了所有的試探,那你就要坦然無懼的來到施恩的寶座前。
為什麼叫施恩的寶座前,而不是十誡面前呢?因為在十誡面前你軟弱了,敢試探神,那臨到的就是咒詛。但是現在我們的主,讓你來到施恩的寶座前,就是白白所賜的恩惠,你來到的是這個寶座前,為要得憐恤,你什麼時候需要憐恤呢?軟弱的時候。蒙恩惠,什麼時候需要蒙恩惠呢?什麼時候都需要恩惠,在軟弱無助的時候,或者說彷徨的時候,都需要神的恩典,做你隨時的幫助。
耶穌的意思是,無論你什麼時候軟弱,貧困,沒有信心,只要能坦然無懼的來尋求我,轉向我,我願意幫助你。祂是我們隨時的幫助。但是不要學習法利賽人和撒督該人,還有那些曠野上的以色列人,不要用反問句去禱告神,要用一顆真誠的心去尋求祂。也願意每一個人,以以色列百姓做為我們的鑑戒,以哥林多人做為我們的鑑戒。哥林多人覺得自己太強大了,覺得自己什麼都能,他們是被自己的私慾充滿了,結果導致自己生活當中一片混亂。
保羅想透過這段經文其實要告訴哥林多人,各位,親愛的弟兄們,不要再這樣了,要以以色列百姓為我們的鑑戒,真心來尋求神吧,祂必然會更新我們,幫助我們!
我們一起來禱告:
天父,感謝讚美你!謝謝你藉著這樣的話語來幫助我們,透過這樣的話語,也成為我們生活當中的鑑戒。我不願意做一個試探主的人,我知道你凡事都能。我也不願意去試探人,因為試探人,首先是不相信這個人,其次是想看他的笑話。我不願意做一個試探人的人。請你幫助我,讓我在凡事上,用耶穌的智慧勝過所有的試探,就算有一天掉進了試探網羅,但我仍然相信你與我同在,你會幫助我,會把試探變成試驗,最終讓我得賞賜,讓我得益處。
在凡事當中,我願意向你感恩,把我的目光,在任何時候轉向你,因為你是向我施恩的那一位,是供應我的那一位,你是我隨時的幫助,感謝讚美你!一切榮耀都歸給你!請你帶領我每一天的生活,讓我在生活當中經歷你的大能,經歷你的同在!生命不斷地成長!奉主耶穌的名禱告。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