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有限的朋友,文章最末有「課堂筆記」,簡單明了。每天打卡,成為一個有厚度的人!)
昨晚看美劇,發現片中的一個美國家庭每個星期都要吃三頓中餐。難道中餐在美國真的這麼受歡迎嗎?現在的中美輿論戰打得過於火熱,也不知道美國人對中國人的態度有沒有轉變。但是我相信在短期內,美國人的中餐文化還是不會產生變化的。如果在美國的中餐廳都關門了,美國人還能活得滋潤嗎?
據統計,美國的中餐廳要比很多美式快餐連鎖店的總和還要多。當我試著在電子地圖中搜索美國的中餐廳,那些密密麻麻的定位確實能給大家一個直觀的感受。而且在美國關於中餐的趣聞也比比皆是。比如美國的南極考察站每周會有兩天「中國菜之夜」;美國航天員的食譜中經常會有糖酥排骨和咕咾肉;美國國家歷史博物館會有「在美國的中國菜」歷史展廳;據說美國一本雜誌進行了一次民意調查——什麼國家的菜最好吃?結果90%的人投票給了中餐,而且41%的兒童把中國菜列為他們最喜愛的菜系。真假不說,但我真覺得沒有那麼誇張。畢竟很多在美國的「中餐」不是真正的「中餐」。
01美國人吃的中餐都是什麼鬼?
先來說說美式中餐的老祖宗——李鴻章雜碎。其實就是各種肉絲炒各種青菜,感覺是一道高配版的炒合菜。據說菜品的由來是以前李鴻章出使美國,由私人廚師帶到當地的;也有人說是在美修鐵路的華工廚師發明的。其實這道菜真的跟李鴻章關係不大,只是訪美商人藉助李鴻章之名,進行的一次廣告營銷。還有最受歡迎的明星菜——左宗棠雞。當然這道菜也跟左宗棠沒什麼關係。據說是一位湖南籍廚師為美國海軍上將準備的菜餚,當時靈機一動想到的名字。但實際上這道菜並不被湖南人認同為湘菜。
02美式中餐裡的文化輸出
打開大眾點評,區域調整到美國紐約。你會發現,在美國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正宗中國餐廳。就拿美國的大紐約地區來說,真正受中國人喜愛的傳統火鍋店、烤串店等,都很難看到外國人的身影。美國人真的離不開中餐嗎?我覺得就好比漢堡、披薩或者牛排等西餐離開了中國,也不會對我產生太大的影響。畢竟從小養成的飲食習慣不會那麼容易改變。
但這些餐廳的背後,其實都是中國的文化輸出。以前那些不正宗的假中餐,也逐漸被真正的中餐所取代。這些都會讓外國人更好地了解到中國的飲食文化。我很慶幸我生在了中國,而且生在了一個好的時代。就衝這些天南地北的美食,以及國人飲食中的包容文化,都讓我倍感幸福。
以後我會跟大家一起探索更多的知識和文化,一起成為有厚度的文化人。下面是本次的劃重點筆記:
1、美國的中餐廳將近50000家。其中85%都是美式中餐。
2、中餐在美國人最喜歡的外賣食物中排「第二」。
3、美式中餐的明星菜品:李鴻章雜碎和左宗棠雞
4、無論是火鍋還是烤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正宗中餐廳在美國開店。這些餐廳的背後,其實都是中國的文化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