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25日,武漢中學、武漢十四中學、武漢一中、武漢四中等都舉行了校園開放日活動,家長帶著孩子和心儀的學校面對面接觸,參觀校園,了解招生政策和計劃。記者了解到,為應對2018年進行的新高考改革,應運而生的「選課走班制」成為家長們關心的熱點問題,學校的「新高考」應對能力成為了家長考察的重點。
湖北省高考改革方案今年將全面實施,走班制教學模式將成為教學新常態,家長們對此卻有些焦慮。25日,在武漢中學「踩場」的家長王女士表示,孩子自主學習能力偏弱,「走班」後,如沒有「行政班」,沒有老師的管束,害怕孩子「放飛自我」。
為了解答家長的疑慮,武漢中學校長楊定成就「學生從什麼時候開始走班?」「還保不保留『行政班?』」「走班會不會導致學生管理『亂套』? 」等作了回應。楊校長說,學校目前已引入了中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 學生在明確自己的興趣和發展方向後,進行至少半年的全科目體驗式學習,讓學生更加了解自己的優勢所在。在進入高二前,完成高考選考科目。「選課走班制」雖然淡化了「行政班」,但為了方便對學生的管理,肯定會存在。校方也正在探索和完善相關制度和規範,如學生選課打卡考勤等,為迎接「新高考」做好全方位的鋪墊和衝刺。
十四中招辦主任李豔霞也表示,校方也積極為新高考在做準備,但「走班制」什麼時候開始實施還沒有明確時間表,湖北省高考改革方案細則實施後,會進行全面對接。
記者了解到,為了應對新高考改革,有學校已經開始對「選課走班制」進行試點。
2016年,華師一附中高一試行「選課走班」。 學生有五大類選課模式,包括文科、理科、藝術、體育和留學。上午前3節課為語文、數學、英語,同班學生有著相同的課表。第四節課開始「走班」,學生根據自己制定的課表,到相應的教室去學習其他課程,包括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技術、藝術、體育、心理、綜合實踐等課程。同時,學校還設置了『走班』導師,幫助學生規劃選課和人生。
市十六中2016年起也開設「生涯規劃課」,提前為「選課走班」等新模式「探路」。去年秋季開學,該校在高二年級試點數學學科「走班制」。 「走班制」讓教師在同一節課上面對同一層次的學生,教學更具有針對性,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鬥志。高二學生數學成績普遍進步明顯。但大規模選課「走班」,也給學校教學管理帶來挑戰。市十六中試點「走班制」後,高二年級數學老師明顯不足,目前該校正在自主研發管理系統,用於監控學生「走班」狀況並實時向班主任反饋。(記者 楊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