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蘊琦 李劍 趙寧寧 劉瑞 魏豔靈/揚子晚報
2017-03-24 09:45
高郵姑娘顧婧考上淮陰師範學院時,內心是失望的,因為這個結果與她平日成績實在不匹配。
進入大學後,顧婧並未放棄,一路從本科念到碩士、博士,完成博士後的工作後被四川大學破格錄用為教師。如今37歲的顧婧,已經是川大經濟學院的一位碩士生導師。
孤獨選擇:奮戰考研一紙通知書擺在眼前,大紅的絢麗未能掩蓋顧婧眼中飛快閃過的失望。顧婧說:按照自己原來設計,發揮正常考上知名綜合性高校應該沒問題,但是結果卻讓自己與淮師結緣。
而短暫的失落只是一劑調味品,踏入淮陰師範學院的那一刻起,她便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踏上更高的臺階!「大學是一個繼續向上的平臺,只要我為了理想努力奮鬥,在淮師,我也一定可以過我想要的生活。」在和同學的交流中,顧婧如是說。
轉眼到了大三,在絕大部分同學都在為尋找工作而奔波時,顧婧已經暗暗下定了考研的決心。2002年時的淮師,每個班的考研人數很少。為了實現理想,顧婧成了圖書館的常客,除了吃飯休息,她把幾乎所有的時間都花在了那裡。
同學們眼中積極參加活動、開朗而樂於助人的顧婧變了——整日整日地沉在書本中,廢寢忘食。
「太可怕了,好像就只知道學習了,她要是不能如願考取研究生,簡直沒了天理。」談及顧婧考研準備的狀態,舍友用「可怕」形容。
憶及考研種種,顧婧至今記得:「很感謝舍友的理解與照顧,為我打開水,配合我的作息時間,她們給了我家一般的溫暖。父親堅定的支持,讓我消除了一切後顧之憂。但最讓我感激的,是陳學華、孫建武等數科學院老師。」顧婧說,備考期間,沒有專業輔導,那時網絡也沒有那麼發達,遇到問題,只能找老師。一年多來,從圖書館到老師辦公室,她跑了無數趟,陳學華等老師都一直耐心為她解答,從未拒絕。
深造畢業成大學老師功夫不負有心人,顧婧如願考取研究生。就讀研究生後,顧婧未曾懈怠。她緊接著就讀理學博士,理論經濟學博士後,也正是因為她在學術領域取得的成果,2009年被四川大學經濟學院破格錄用為教師。在川大,她的研究之路也越走越寬闊,越走越平坦。
近年來,她主要聚焦創業金融、供應鏈金融的研究工作,以及金融資產評價理論和決策方法的教學工作。2014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的資助,2015年獲得四川省傑出青年項目資助。其間撰寫並發表多篇學術論文。學術研究是一個枯燥乏味又其樂無窮的過程,在我看來,這恰恰與我的個性相符,只要堅持下去奮力拼搏,終將迎來成功的喜悅。
■人物檔案顧婧,女,37歲。理學碩士,管理科學與工程博士,理論經濟學博士後。現任四川大學經濟學院金融工程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四川省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
畢業中學:高郵市第一中學
畢業高校:淮陰師範學院
說說我的成長人生應該是一個奮力拼搏、努力進取的過程,自踏進大學校門的那一刻起,我就暗暗下定決心,要讓大學時光變成奮鬥的青春印記,為自己的人生書寫絢麗篇章。因此,在過去的日子裡,我一直用「天道酬勤」這句話激勵著自己,勇於挑戰,奮力拼搏,執著前進。
學校這樣說淮師是一個讀書學習的好地方淮陰師範學院是一所具有深厚歷史文化底蘊和優良校風的江蘇省屬知名高等學府。多年來學校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始終堅持用周恩來精神辦學育人,為基礎教育和經濟社會發展培養了一大批骨幹教師和應用型人才。「堅守樸實,追求崇高」的淮師精神深入人心,學校每年均有500多人考取碩士研究生。中科院院士祝世寧,全國勞模、原洋河酒業集團董事長楊廷棟,老舍文學獎、魯迅文學獎獲得者徐則臣,「江蘇省人民教育家培養工程」培養對象張元貴、戴銅……都是學校傑出校友。
(原題為:《一考定終身?還這麼想就太落伍了》)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川大,高郵,碩士,讀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