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在聲樂歌唱訓練中有什麼特點和作用?

2020-12-14 聲樂網快訊

歌唱是一門藝術,是一門學問,也是滲透在我們生活中的與人息息相關的一種藝術門類。演唱者都希望將歌曲演唱的聲情並茂,動聽感人。所以,在歌唱時要經常保持「微笑」狀態,這是很多聲樂教師經常在教學中提到的問題,特別是我國戲曲界的藝術家們在道白和演唱時大都保持「微笑」狀態,因此「微笑」對於民族聲樂的演唱更有其重要的意義,但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歌唱著並不了解「微笑」在歌唱中的重要性,總是不願做或做不到位。

在聲樂培訓教學中,「微笑唱法」被列為聲樂教學的基本方法之一。也是我們常說的抬笑肌。這裡我們提到的「微笑」與我們平時所說的「微笑」相差甚遠。歌唱時的「微笑」主要是指要把笑肌要提起來,使整個面部口腔興奮起來,使歌唱處於積極的狀態。而對於「微笑」也是有要求的:首先下巴、舌頭、嘴唇、後槽牙都要放鬆,上下分開,張口微笑。其次更加重要的是這個狀態要始終貫穿在整個演唱過程中,所有的字和音之間的轉換都應保持這種狀態。許多時候我們在歌唱時只知道「微笑」,卻不知道如何正確的「微笑」,以至於對整個歌唱並沒有起到很大的作用。又或者身體依舊很「懶惰」,意識不夠集中,想起來的時候就「微笑」一會兒就忘記了「微笑」導致不夠連貫。

那麼,在聲樂歌唱中「微笑」著唱有哪些作用呢?

一、「微笑」有助於呼吸

氣息作為歌唱技巧的基礎,是尤為重要的。只有呼吸正確,才能為你後來的技巧做鋪墊。成為你歌唱這個大樓的堅實的地基。而「微笑」有助於捲起會厭,使氣息流通。口鼻一起呼吸,利於自然深呼吸,而只有這樣喉嚨才便於打開。便於歌唱。這樣我們才能有充足的氣息去完成每一逗、每一句。有時我們看似吸進了氣,其實並沒有,所以常常覺得氣息不夠用,感覺唱起來很費勁,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來。這都是因為「吸錯了氣」所導致的。所以運用「微笑」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吸對氣」、「吸足氣」去幫助我們歌唱。

二、「微笑」有助於快速獲得有效的共鳴

我們都知道歌唱的另一重要元素那就是共鳴,共鳴主要包括頭腔共鳴,胸腔共鳴,鼻腔共鳴。在歌唱時,把我們所能用的共鳴腔體都調動起來才能使得我們的聲音有張力,有根基,渾厚而且明亮,使得我們的音色更加集中。正如二胡,小提琴這些有音箱的樂器,而身體也是我們獨特的樂器,各種腔體就好像樂器的音箱。利用好身體的共鳴,才有唱出自己獨特的味道。「微笑」則是我們頭腔共鳴的關鍵。因為「微笑」提高了我們的面部肌肉,從而提高了我們的面罩位置,使聲音可以集中在一個點上,在歌唱的同時獲得共鳴,聲音就變得更加明亮,也有了甜美感。

三、「微笑」有助於調節音色

音色也是我們去欣賞作品判斷好壞的一個重要的要素。只有歌唱者演唱出來的音色讓大家舒服,聽眾才會願意去聽。而「微笑」能夠使嘴巴運用靈活,位置也容易保持在口腔上半部分,聲音位置也可以靠前,這樣出來的音色色彩也比較明亮,富於集中感。對於歌唱技巧的訓練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巧妙嫻熟的運用「微笑」這種方法。長此以往,我們只要正確的鞏固他,我們的音色就會隨之改變,聲音變得集中了,明亮了,也感覺更靈活更甜美了。

四、「微笑」有助於緩解歌唱中的緊張

許多歌唱者在上臺表演時會遇到緊張的問題,會出現手腳冰涼出汗、雙腿不由自主顫抖、口乾等問題。那麼這個時候我們不妨「微笑」著去歌唱,一方面正如我們前面提到過的「微笑」可以讓我們氣息舒暢,獲得更多的氣息。同樣也可以幫助我們獲得共鳴,保持位置,使我們歌唱時不受到緊張的影響,降低了我們的演唱質量。另一方面,「微笑」著歌唱也可以從心理上給我們以暗示,可以緩解一部分的緊張,從而使我們發揮正常。也不會讓聽的人覺得我們緊張,而更多看到的是我們甜美的笑容、自信的表現。

五、「微笑」也是舞臺表演的需要

在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人們對於藝術、對于欣賞藝術都有了更高層面的需求和要求。在欣賞歌唱表演的時候,不僅會注重這個歌唱者的歌唱水平、演唱技巧。更多的會在意這個歌唱者的綜合素質例如長相、著裝又或者表情動作。所以,我們在歌唱表演中也應該對此多加上心。再表情方面,運用「微笑」去唱無疑是最合適不過的。這樣既符合了我們歌唱技術需要,也給我們的舞臺表演加分。沒有一個觀眾願意看到歌唱者一副苦大仇深、橫眉冷對的樣子。而願意看到歌唱者自信風採的一面。

藝無止境!在歌唱這門藝術裡,有些人的歌唱會讓我們感到美好,而有些人的歌唱我們卻沒有多少感觸,或者感覺難聽,不盡如人意。我們想要將歌曲完美的展現給觀眾,這就要求我們用正確的方法去歌唱,只有在正確的方法下,我們才可以唱的好、唱的對、才可以唱進聽者的心裡去!所以掌握正確的方法後我們就應該把它運用到我們每一次的練習當中,不斷的去鞏固,不斷的去夯實我們的基礎。在平時的練習中,我們就應該有意識的把「微笑」融入進去,讓「微笑」成為一種唱歌的常態,這樣就可以避免我們前面所說的用不對、用不到位的問題。這樣我們不僅在技術方面得到幫助,對於舞臺表演方面也有很大的幫助。

我們要將「微笑」正確的運用在我們每一次的訓練,這樣我們的歌唱才能更自然。當然我們不能只考慮到「微笑」這樣只是考慮到了頭腔共鳴,沒有考慮到身體其他部位的共鳴,就會讓聲樂僅僅限制於我們的頭部,這樣的歌唱聲音是沒有辦法傳得遠的,聲音就會讓人感覺緊、不舒服。一定是將「微笑」揉到每一個技巧中,綜合運用,聲音才能全面!

相關焦點

  • 論練聲曲在聲樂訓練中的作用
    隨著聲樂 藝術 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迷上聲樂這門深奧、高雅的藝術。並且不僅僅停留在欣賞,人們開始自己學習聲樂,表演聲樂。對於聲樂學習者來說,練聲曲實質上決定著聲樂學習者今後的演唱可以達到什麼樣的水平。訓練紮實的基本功,形成一個良好的歌唱狀態,有一個正確的聲音概念,這比多唱幾首作品重要得多。
  • 藝術鑑賞:淺談習曲在聲樂教學中的作用及運用,看完長知識了!
    ,讓學生在做發聲練習的同時,發現調節聲音的方法和歌唱的技巧,掌握從基礎的發聲狀態轉換為技巧性的歌唱狀態再到藝術的歌唱,在聲樂教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歌唱過程中不能長時間地做單一的練習,而是要把相聯繫的各方面協調起來,有的放矢才能使歌唱完美地展現在大家面前。《斯皮格高級聲樂練聲曲集》這部作品根據人聲的五個聲部來編寫,包含男高音、女高音、男中音、女中音、次女高音五本教材,根據五個聲部的人聲特點,非常有側重來編寫的具有綜合的聲樂技巧的練聲曲。
  • 談聲樂專業的知識結構及其訓練
    心智技能主要是大腦對事物的分析綜合和描象概括的能力。它的主要特徵是這種運動形式的動作是在大腦內部實現的;操作技能是指人對一定的對象的控制和運用的能力。它的主要特徵是這種運動形式的動作是在大腦外部實現的。而聲樂專業所需的技能主要是操作技能,它大體可以分為五個方面:歌唱器官的控制運用技能、聽覺技能、音樂表現技能、語言技能和戲劇表演技能。
  • 如何學好聲樂之歌唱的風格
    從共鳴來說,是把歌唱所能用的共鳴腔體都調動起來。這種唱法本身有他自己特有的「味道」,特有的音響特色。美聲唱法所需要的歌唱樂器唱出來的歌聲是有他特有的「味道」的。在美聲唱法中,男聲不存在像老生那樣的唱法,老生用真聲的比例多。女聲更接近青衣,指的是真聲假聲混合的程度,主要區別在共鳴腔體的運用上。
  • 兒童聲樂學唱歌教學培訓啟蒙課 聲音訓練的三個階段
    如果大家都可以在聲音的運用上達到自如,能高能低、音域寬廣,可以變化各種音色,有豐富的表現力,而且很省力,歌唱的能力又持久,演唱的「壽命」很長,你會隨著年齡的增長、時代的發展而永遠立於不敗之地。所以一定要重視基本功的訓練。也就是科學的聲音基本功的訓練。如何進行聲音的訓練呢?有以下幾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自然階段;第二階段,是不自然階段;第三階段,是新的自然階段。
  • 淺談美聲唱法男高音整體歌唱訓練技巧
    許多聲樂界的世界級前輩名家都對歌唱方法做過總結。筆者通過10餘年的美聲演唱經驗及自己聲樂教學實踐得出結論:正確的整體歌唱聲音概念,應該是腔體保持打開,聲音、氣息、共鳴、咬字、吐字都要通暢、流暢、鬆弛、飽滿、圓潤、堅實有力度;柔亮、響亮,如金屬球般;乾淨、平衡、平穩、適度用聲帶;輕巧、清脆、富有彈性。
  • 【聲樂】| 吳碧霞:一切技巧都是為了全身歌唱這個「無」的目標!
    多年來,她在系統的聲樂訓練和大量聲樂作品的探索中不斷更新、升華,並以她過人的天賦和持之以恆的刻苦追求,掌握了演唱中國聲樂作品與國外聲樂作品兩種不同風格的聲樂演唱方法,是中國首位在中國民族唱法和西洋美聲唱法集於一身並獲得最高國際獎項的歌唱家。
  • 不知道怎麼學聲樂?兒童學聲樂教學10大要領,掌握了不虧
    少兒聲樂,是充分利用童聲期的嗓音條件,結合氣息運用等發聲技巧的一種少年兒童的演唱形式。由於少年兒童嗓音條件的特殊性和柔嫩性,訓練中的教學方法就顯得尤為重要;同時青少年兒童處於智力開發的非常重要的時期,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地利用學生的現有條件進行多維度的啟發與訓練,對少年兒童素質的培養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 【聲樂大課堂】陳威廉老師《少兒合唱訓練》觀後感
    聲樂大課堂現場不到兩點半,劇場內已坐滿來自省內各地市的童聲合唱愛好者和對童聲訓練有著濃厚興趣的家長和孩子們。陳老師的講座內容共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為練聲環節。陳老師特別強調聲音訓練的重要性,提出唱出最美妙的歌聲需要充分調動人的潛能,那就是要以經絡,血脈,意念聯動,用氣功的方法歌唱,將人體分為"動力系統","共鳴系統"和"表情系統",這三個系統既可分開又結合來訓練。為了讓孩子們迅速、快捷的掌握髮聲技巧,唱出優美、天籟般的聲音,陳老師自編了許多訓練的口訣,如:「抬頭張口露門牙,喉肩鎖骨松下巴」等。
  • 歌唱發聲自我訓練速成法
    最簡單的歌唱發聲基礎理論和練習方法,就是最科學的歌唱方法。「就這麼簡單」是最有學問的聲樂教師的口頭語。胡國輝教授學習聲樂幾十年,和上百個聲樂教師、歌唱家學習探討歌唱發聲的基礎理論問題,包括很多流行唱法及民歌唱法歌唱家。
  • 合唱訓練對演唱者的作用
    ,懂得在合唱集體裡所發揮的作用,在集體中能協調和控制並達到統一的共性。在十幾年的合唱訓練過程中,我淺淺地總結了幾點訓練的手段,有如下幾點:一、歌唱的狀態歌唱的狀態是打開聲音通道的第一步。在生活中我們的面部表情肌肉往往是處於一種自然的狀態,而在歌唱中所要求的是一種內緊外松,口腔、胸腔、口腔、鼻腔都呈一種膨脹、興奮和積極的狀態。我們把它比作是:哭泣的微笑或者是微笑的哭泣。
  • 如何通過母音訓練提高學生的歌唱能力
    大多聲樂教師在歌唱訓練之初,都是從這五個母音訓練入手;也有教師用哼、嗚或a、o結合入手訓練的。通過在實踐中多年的反覆嘗試、摸索、比較,筆者發現先將開口音和閉口音相結合,進行母音訓練,對學生進行發聲有很多好處,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唱歌能力。
  • 聲樂教學的基礎理論——聲樂藝術的特點與生活表現
    聲樂教學的基礎理論聲樂是用科學的聲音發出美妙的歌聲,從而用聲音這種獨特的方式描述景物、抒發情感,在長期的發展中,聲樂不僅得以流傳同時還得到了進一步地發展,這都得益於我國的聲樂教學藝術。聲樂藝術的特點與生活表現一、聲樂藝術的特徵在對聲樂藝術的特徵做分析之前,首先來了解一下聲樂藝術與其他藝術存在的一些區別。聲樂是一門特殊的藝術。它不同於哲學和社會科學,不是以理服人,而是以言育人,以情感人,以美引人。
  • 聲樂是什麼?如何學好聲樂?
    學習聲樂中,你會發現你唱歌從原來的(自然——不自然——自然)這麼一個階段,這是一個很辛苦,很艱難的過程,而且學習聲樂還不是每天練聲就完事了,你還需要在對的基礎上練聲,這就需要你有一雙會聽的耳朵,否則就越來越壞,肌肉是有記憶的,就如練功是走火入魔一般,很難在糾正回來了。
  • 聲樂知識點歸納:高音、氣息、共鳴這些問題各個擊破
    ,但仍有很多學生苦悶呼吸訓練中做得很好,而發聲時氣息卻不夠用。有關呼吸問題的誤區主要有兩種情況:一是吸氣時氣息到達的深度不夠,即沒有吸到技術所要求的到達「肺的底部」。引起氣息淺的原因和本能呼吸習慣有關,吸氣擴張的狀態只集中在肺的上半部分,和歌唱所要求的「吸到肺的底部」顯然是大有區別的。
  • 歌唱的訓練階段,唱歌愛好者必看!
    我所追求的教學理念是自然的歌唱,這裡所指的自然並非隨意的、本能的、毫無修飾的本嗓、白聲。 任何人學習歌唱,都要經過的一個過程說起,即本能的自然階段——訓練中的不自然階段——升華的自然階段。
  • 松崗聲樂培訓 成人 兒童歌唱培訓 唱歌學習 聲樂考級 音樂培訓...
    成人、兒童沒有音樂基礎能不能學聲樂?能不能學習歌唱?松崗哪個培訓琴行教的會好一點?松崗哪裡學聲樂(音樂)最便宜?等等問題,這些問題一直困擾著很多學員,更有:「我不會音樂,我想做酒吧駐唱歌手,可以嗎?為什麼我不會唱卡拉OK等等?」
  • 孩子什麼階段學聲樂比較合適?學聲樂的最佳年齡可別錯過了
    幾歲開始學聲樂好?歌唱是人的一種天性活動,越天然越好,最佳的聲響是在天然中歌唱。歌唱的辦法與習慣,也應當依賴於身體的天然動作,歌唱也應該是全身的歌唱,並不是某個部位的歌唱,孩子學聲樂的階段也應該不同階段而改變。
  • 聲樂教學中"假聲位置真聲唱法的運用
    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和深入研究,這種「唱法」在聲樂教學中,有著一定的科學性和使用價值。尤其是對聲樂基礎薄弱,真、假兩種聲音打架的聲樂學習者,則是解決這一難題的一條有效途徑。本文從聲樂教學方面闡述了「假聲位置真聲唱法」在聲樂教學中的訓練手段及其作用,與同行們切磋。  一、何謂「假聲位置真聲唱法」呢?  「假聲位置真聲唱法」簡言之就是在欲發假聲的狀態下真聲唱的唱法。
  • 兒童聲樂教學,一定要掌握這十大要領!
    6-12歲兒童的聲音是標準的童聲,這一年齡段的童聲特點:聲音脆亮、稚嫩、可愛,沒有共鳴,音高上不去,沒有氣息支持,白聲,唱歌很隨意,存在「擠、卡、壓、撐」等很多問題。在這個年齡段如果能夠把握時機運用科學的方法進行聲樂訓練,就一定會得到美妙的童聲。嗓音條件好的孩子可以完成兩個八度的音域,嗓音一般的孩子也可以完成一個半八度的音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