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王彩雲
編輯:劉穎娟
定稿:蘇子後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嬰兒滿6個月後,就可以添加輔食,嬰兒米粉經常被優先推薦,但也是有餵食期限的——
嬰兒米粉的好處
1、富含多種營養
嬰兒米粉是在大米的基礎上,加入了鈣、鐵、鋅、各類維生素等多種營養物質,能全方面滿足幼兒的生長所需,而且還利於其腸胃消化吸收。
此外,米粉還特別容易與菜泥、果泥、肉泥等相融合,強化各種營養素的攝入。
2、不易過敏
寶寶尚小,免疫系統尚未完善,腸胃功能還比較弱,很多食物都有可能會引起過敏反應,如蛋黃、芒果、菠蘿、乳糖等,而科學研究和餵養實踐表明,米粉是輔食中最不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
3、容易消化
嬰兒米粉是以優質大米為主原料,再加入多種營養物質,經過研磨、粉碎、高溫殺毒並強化營養素而成,口感軟糯,恰好適合咀嚼和吞咽能力尚未發育完全的寶寶。
嬰兒米粉怎麼吃、吃到什麼時候?
1、第一階段(6~7個月):輔食以米粉為主
寶寶在6個月後,就會開始添加輔食,由於吞咽、咀嚼、消化能力有限,這時候建議以米粉為主。
首次添加的時候,可以加入1~2勺米粉,調成汁狀,方便寶寶吞咽、咀嚼,持續一周後,待到完全適應後,就開始加入5~6勺,從汁狀逐漸過渡到粘稠狀,可以邊加水邊攪拌。
半個月後,可以開始逐漸添加各類蔬菜、水果、肉類等煮熟後打成泥狀,與米粉混合在一起,需要注意的是,每次只添加一種,觀察三天後,無任何過敏反應後,再加入下一種。
在確定完幾種食物都可以吃的前提下,才能將他們混合在一起,加入到米粉中,滿足孩子營養攝取的全面性。
2、第二階段(8~9個月):開始引入米粥
經過上一階段,寶寶的吞咽、咀嚼能力都得到了提升,在8~9個月的時候,可以嘗試著給它加入一些米粥,如大米粥、小米粥、蔬菜粥等。
添加原則和米粉一樣,在最開始的階段,少量進行嘗試,而後開始增量觀察三天,無任何不良反應後,正常量添加,而後就可以加入蔬菜、肉鬆、豬肝粉等。
此階段,可以每天添加2頓輔食,一頓米粉,一頓米粥,這樣可以使得寶寶的咀嚼、吞咽能力得到提升,還可以讓口腔肌肉得到充分鍛鍊,有益於語言、牙齒的發育。
3、第三階段(10月後):逐漸擺脫米粉
等到寶寶10個月後,大多數寶寶都已經開始萌生出1~2顆乳牙,這就意味著他們在食物上有了更多的選擇,可以逐漸吃一些塊狀的食物了。
隨著寶寶的咀嚼能力的增強,也會對米粉逐漸失去興趣,這時候就可以選擇擺脫米粉,開始添加軟一點的米飯和固體食物,讓他的口腔肌肉和牙齒得到更好地鍛鍊,也能夠獲取更多的營養元素。
超過這一年齡還喂,會給娃帶來傷害
在寶寶十個月後,若是依舊還一直以餵米粉為主要輔食,就很有可能對寶寶造成傷害。
1、影響口腔肌肉的發育
十個月後,大部分寶寶都已經萌生出一、兩顆乳牙,這時候就已經具備了咀嚼能力,可以通過咀嚼的方式來鍛鍊自己的口腔肌肉,促進牙齒的萌出。
若依舊以米粉為主要輔食,那麼口腔的肌肉不能得到鍛鍊,進而影響口腔、面部肌肉的發育。再加上,牙齒缺乏適當的擠壓和鍛鍊,發育和排列都受到了影響,甚至阻礙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
2、影響消化能力發育
按照正常的人體消化能力的發展趨勢,十個月的寶寶已經可以逐漸消化固定、小塊狀等稍大而硬一點的食物。
可若是在十個月後,依舊讓寶寶吃米粉,就會導致他的消化功能停留在最初的那個階段,致使其消化功能發育滯後。
3、影響更多營養元素的攝入
寶寶十個月後,生長發育所需的營養物質逐漸增多,如熱能、蛋白質、維生素、纖維素、礦物質等。
而米粉中所含的營養成分較少,常見的為鈣鐵鋅,其它營養物質比較少,若十個月後一直吃米粉,勢必會影響寶寶對更多營養元素的攝入,造成發育遲緩、營養不良等情況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