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習大大宴請素食者莫迪:酸辣湯紅豆飯(圖)

2020-12-23 手機鳳凰網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陪同印度總理莫迪參觀西安大慈恩寺。中新社/盛佳鵬

印度外交部發言人曬出的菜單

昨天下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他的家鄉——西安,會見了來華訪問的印度總理莫迪。這是習近平第一次在他的家鄉接待外國領導人。去年9月習近平訪問印度首站即到訪莫迪的家鄉古吉拉特邦,當時習近平邀請莫迪下次訪華時到他的家鄉西安看看。昨天下午的會見後,習近平和莫迪一起參觀了大慈恩寺並登上紀念玄奘西行的大雁塔。據了解,莫迪是於昨天上午抵達西安的,他先後參觀了秦始皇兵馬俑、大興善寺等。昨晚,莫迪從西安出發前往此訪第二站——北京。

會見

習近平提中印關係四建議

「今天,我們如約在我的家鄉相會,感到格外高興。這是我第一次在我的家鄉接待外國領導人。」昨天下午的會見中,習近平開場白時就提及這次「打破慣例」的活動。「希望你在這裡度過愉快時光。」習近平對莫迪說。中國最高領導人在首都北京以外的城市專程會見外國首腦,儘管這樣的安排在中國外交史上並非首次,但仍屬罕見。

習近平為此提出4點建議:一要從戰略高度和兩國關係長遠發展角度看待和處理中印關係,加強國際和地區事務中的戰略協作,攜手推動國際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雙方可以就「一帶一路」、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等合作倡議以及莫迪總理提出的「向東行動」政策加強溝通,找準利益契合點,實現對接,探討互利共贏的合作模式,促進共同發展。二要更加緊密地對接各自發展戰略,實現兩大經濟體在更高水平上的互補互助,繼續成為地區乃至世界經濟增長「雙引擎」,攜手推動地區經濟一體化進程,為全球經濟增長作出積極貢獻。要重點推動鐵路、產業園區等領域合作,探討在新型城鎮化、人力資源培訓等領域拓展合作。中方鼓勵中國企業赴印投資,希望印方積極為此提供便利。三要共同努力增進兩國互信,管控好分歧和問題,避免兩國關係大局受到幹擾。四要鼓勵兩國各界加強交往,增進了解,實施好中印文化交流計劃和印度旅遊年活動,繼續加強智庫、媒體、青年交流,擴大地方友好往來,推動構建兩國全方位、多層次的人文合作大格局,使中印友好和合作成為兩國社會共識。

印方視中國為偉大的鄰居

莫迪表示,很高興去年接待習近平主席訪問印度特別是訪問我的家鄉古吉拉特邦,也很高興此次訪華如約來到同印度有著悠久歷史聯繫的中國古城西安。印方視中國為偉大鄰居,致力於增進兩國互信,密切戰略溝通,拓展各領域合作,深化人文交流,妥善處理有關分歧。印中關係發展潛力巨大,我們願同中方共同努力,將兩國關係提高到新的歷史水平。

莫迪說,印度希望繼續加強同中國的經貿關係,密切同中方在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內的合作,相信亞投行將為本地區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發揮重要作用。印度歡迎中國加大對印投資。印方願加強同中方在國際地區事務中的協調,密切在多邊領域溝通合作,共同促進公正合理的國際秩序。

習近平強調,中國和南亞關係密切,積極支持南亞各國保持友好關係,願同包括印度在內南亞各國加強互利合作,促進本地區和平、穩定、繁榮。

莫迪表示,印中兩國都向南亞有關國家提供著幫助和支持。中方提出了「一帶一路」倡議,印方同樣重視南亞地區互聯互通建設,認為這將促進本地區的發展繁榮。印方願加強同中方在這一領域合作。

>>今日行程

將見證中印合作協議籤字

今天,莫迪將開始在北京訪問行程,在京期間,莫迪將與李克強總理舉行會談,並將出席中印雙方合作協議籤字儀式。今天下午,莫迪將赴清華大學訪問,並將發表演講。此外,今天下午,莫迪還將與李克強總理一起出席在天壇舉行的有關瑜伽和太極的推廣活動。今晚莫迪將離京,赴上海訪問。

行程

1秦兵馬俑

莫迪贊秦兵馬俑保護得好

昨天上午,莫迪訪問行程的首站即來到了著名的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參觀了一號坑、三號坑和修復中心,還參觀了珍貴出土文物銅車馬。

將秦始皇兵馬俑比作「世界第八奇蹟」最早是法國總統席哈克提出的,並得到全世界的公認。據統計,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已累計接待中外遊客6000多萬人次,外國元首近200位。

上午,身穿印度民族服裝的莫迪進入博物館參觀,其一行較為全面地參觀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一號坑、三號坑和銅車馬坑。在秦兵馬俑一號坑,莫迪一行感受始皇威儀,「對話」千年秦俑,氣勢磅礴的「地下軍事博物館」令他們印象深刻。

記者在現場看到,莫迪對千年秦俑表現出很高的興趣,大多時間沒有選擇「觀而不語」。步入文物修復區,他圍著呈現半碎片化的陶俑、陶馬,仔細欣賞,頻頻提問。在秦代兵器展廳,他駐足許久,對2000多年前的青銅寶劍,依然閃爍著鋒銳的光芒而讚賞不已。

莫迪一行所處的貴賓平臺,比一般遊客通道約低3米左右,長約60米。莫迪在此拍照留念,並配合現場記者進行拍攝,面帶微笑。

參觀行將結束之時,莫迪欣然提筆,在留言簿上用英文題寫:兵馬俑是世界遺產,它是對中國文明成就的一個見證,你們把兵馬俑保護得這麼好,確實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2大興善寺

個人官微「秀」獲贈「佛影」禮

昨天中午12點左右,莫迪一行來到位於西安南郊的大興善寺,全程由寬旭方丈接待。在此間停留了半個多小時。大興善寺是當時長安翻譯佛經的三大譯場之一,中國佛教密宗的發源地,也是中印文化交流史上一個值得紀念的地方。

據了解,莫迪訪問大興善寺期間全程微笑隨和,不時提問寺院情況。在「開元三大士」殿中停留了較長時間。大興善寺方丈寬旭大和尚向印度總理莫迪贈送了兩份禮物,一份是30釐米高的黃楊木製印度僧人不空法師像,另一份是由西北大學佛教博物館藝術家嶽鈺創作的「佛影」。據嶽鈺介紹,這幅畫作是借鑑明、清時在佛教文化中流行的用菩提樹葉繪製「佛影」的方法來畫的:「我用從印度購買的象徵智慧的菩提樹葉,在其上用水墨線描繪畫出長安漢傳佛教北周時期的佛頭,再加上用毛筆書寫的魏碑風格書法,以體現『東方智慧』的主題。」

嶽鈺說,菩提樹在佛教和印度教中都是聖樹。釋迦牟尼當年就是在菩提樹下悟出了佛教超然「四苦」以解脫煩惱的方法,因此菩提樹的意義已經超出了它自身的存在。而對於這份禮物,莫迪也不忘在他剛開不久的微博上「秀」了一把,並留言道「我永遠珍惜」。

莫迪一行離開時,看到熱情的西安市民,他特意讓司機停車,他下車後向熱情的西安市民招手致意。這一幕令不少西安市民回味不已。

而對於中國人民的熱情,莫迪也在微博上留言:「非常高興看到中國人民的熱情。人文往來總是非常特殊。」

3大慈恩寺

與習近平一同登上大雁塔

1300多年前,玄奘從長安出發前往印度取經,開啟了中印佛教文化交流的序幕。昨天,印度總理莫迪就職後首次訪華,第一站即抵達西安,並在大慈恩寺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一起登上紀念玄奘西行的大雁塔。

昨天下午,身穿印度傳統服飾的莫迪步入大慈恩寺山門,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此迎候。兩國領導人握手寒暄,親切互動。

在般若堂,莫迪欣然提筆,題詞留念,並向大慈恩寺贈送了一株菩提樹苗。大慈恩寺方丈增勤法師代表寺院接受,並回贈印方一尊玄奘法師銅像。

玄奘是中印文化交流史上影響力最大的人物。在「玄奘西行路線圖」前,莫迪與習近平駐足聽取了玄奘在古吉拉特邦遊歷的有關章節,和在印度學佛、講經、辯經的經歷,並根據「路線圖」簡要提及玄奘法師西行概況,繞行一周。

位於大慈恩寺內的大雁塔,距今1360餘年,是取經歸來的玄奘法師為保存由天竺經絲綢之路帶回長安的經卷和佛像而修建。參觀期間,中印兩國領導人一同登上大雁塔,遠眺西安市景。

值得注意的是,莫迪曾表示自己執政以來歷次出訪幾乎離不開「拜廟」,無論是此前的日本、斯裡蘭卡之旅,還是這次的中國之行,都把參觀當地著名寺廟列入重要日程。此次到西安,莫迪與習近平在大雁塔會面,印度民眾也會藉此了解唐僧取經、唐朝盛事等中國歷史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亮點。

4進城晚宴

持通關文牒進城喝酸辣湯

昨天傍晚6點30分左右,在結束大雁塔的參觀後,印度總理莫迪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陪同下,來到西安南門廣場。

此時的西安城牆已被點亮。在南門廣場,西安以仿古入城式歡迎印度總理莫迪「入城」。仿古武士和宮女列隊迎接,身著唐朝服飾的「官員」致歡迎詞。陝西省省長婁勤儉向莫迪贈送「通關文牒」,西安市長董軍贈送城市「金鑰匙」。吊橋落下,城門緩緩打開,莫迪走進城門,象徵著進入中國國門。

在隆重盛大的仿唐入城儀式中,莫迪步入南門甕城。入城儀式後,在南門甕城,習近平主席、莫迪總理觀看歌舞表演《夢長安》。演出結束後,莫迪登上城牆與習近平主席一起共進晚餐。

據了解,去年9月,習近平到訪印度,莫迪用150道全素美食招待。眾所周知,印度是素食者王國,民眾多半不喜葷腥。早在莫迪來訪之前,眾多媒體已經迫不及待推薦了多款西安美食,榆林豆腐、biangbiang面、春筍等特產。

昨晚8點左右,謎底終於揭曉,印度外交部發言人維卡斯·史瓦盧普更新社交媒體,曬出晚宴菜單。據了解,這頓晚宴結合了中印特色,第一道菜既有西安特色的酸辣湯又融合印度烤麵團的吃法,西安土特產荸薺也是主菜的材料。第二道菜什錦蔬菜煎餅和紅豆飯,然後還有蘑菇豆腐湯、豆瓣荸薺、紅燒蘆筍和竹蓀炒蓮藕。主食和甜點還有麵條、水餃、薄煎餅和水果冰沙。

解讀

經貿和互信是莫迪此訪主線

昨天,印度總理莫迪到訪西安,正式開啟訪華行程。作為亞洲最大兩個發展中國家,印度和中國的互動備受關注。專家認為,加深經貿合作、提升政治互信將成為莫迪此次訪華的主線。

>>投資

印度首條高鐵值得關注

印度目前對投資需求很大,莫迪這次訪華對吸引更多來自中國的投資充滿期待。兩國去年籤署多項合作協議,並就中國在未來五年對印度工業和基礎設施投資200億美元達成共識。莫迪此訪期間預計雙方將對具體合作與投資方案進行溝通協商。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中心主任趙幹城表示,印度即將進入新一輪建設期,需要大量資金,特別是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所以印度對中國倡議的亞投行、絲路基金等項目都十分積極。近年來,印度對華貿易赤字上升較快。在印度看來,進一步縮小對中國的貿易逆差是急需解決的問題。

此外,印度目前還沒有自己的高鐵,但卻很希望儘快建成一條示範性的高鐵,各國就相關建設項目的競爭十分激烈,莫迪此訪是否能促成兩國在高鐵項目上成功聯手值得關注。

>>互信

尋求東海南海問題共識

專家指出,中印兩國關係正經歷有史以來最好的時期,兩國經貿呈現增長勢頭,政治關係相對穩定,政治互信不斷加深。但應該客觀看到,中印兩國關係依然面臨不少挑戰。此前,中國海軍一艘潛艇訪問斯裡蘭卡港口以及中國據報導有可能在吉布地建立軍事基地的問題引起印度方面關注。趙幹城表示,由於這些活動所涉及的都是印度洋國家,而印度在這一區域有很大影響力,自然比較關注。莫迪此次訪問雙方或許會就相關問題展開溝通。

另一方面,從中國角度來講,在南海和東海問題上,也對印度有話要說。印度軍艦屢次出現在南海,不僅與日本商定定期舉行軍事演習,還在與美國聯合發表的戰略文件中提出「確保相關地區的海上安全、航行與飛行自由,特別是在南海地區」之類的內容。趙幹城認為,中印雙方在有關問題上需要一定的磋商和溝通,來尋求一些新的共識。

>>未來

中印發展前景充滿潛力

展望未來,專家認為,兩國關係將實現可持續發展,前景可期。未來中印在經貿、民間往來方面的合作以及「一帶一路」、亞投行等國際框架下的合作都充滿潛力。

趙幹城說,莫迪政府的頭號任務是發展經濟,最需要的就是一個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而處理好對華關係對印度來說意義重大。印度精英階層也有共識,只有處理好對華關係,印度才能有和平發展的機會。

另一方面,趙幹城指出,印度奉行了數十年的獨立外交政策,它保證印度在與大國的博弈中可以左右逢源,獨立取捨自己的政策,不受到其他國家的左右。這也是印度積極發展對華關係的一個重要基礎,使得美日等國難以拉攏印度來遏制中國。

相關新聞

中印將合拍《大唐玄奘》

昨天,中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宣布啟動三部表現中國與印度友好交流題材的電影:《大唐玄奘》《功夫瑜伽》和《大鬧天竺》,並即將投入拍攝。

記者從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與印度駐華大使館主辦的「中印電影合作交流新聞通氣會」上獲悉,《大唐玄奘》由香港著名導演王家衛擔任監製,鄒靜之編劇,霍建起執導,黃曉明主演;《功夫瑜伽》由唐季禮執導,成龍主演;《大鬧天竺》由束煥擔任編劇,王寶強身兼導演與主演。上述影片的出品方和主創代表表示將竭盡全力拍好影片,為增進中印電影交流作出更大貢獻。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還就中印兩國相互引進影視節目情況進行了通報。《天將雄師》《一代宗師》《狼圖騰》《夜鶯》等近期優秀中國電影都已經或即將在印度發行。自去年以來,我國已引進4部印度影片在中國影院發行,14部影片在電影頻道播放,其中《幻影車神:魔盜激情》取得了1976萬元的票房。

此外,2012年至今,全國地方電視臺共引進印度電視劇15部230集,題材以家庭倫理劇為主,其中《長女的婚事》《一生的承諾》《娘家情深》《髮際紅》等電視劇引起較好反響。

相關焦點

  • 莫迪吃了啥?結合中印特色:酸辣湯+印度烤麵團
    結合了中印特色:酸辣湯+印度烤麵團  5月14日晚,習近平在西安設宴款待莫迪。晚上8時左右,印度外交部發言人維卡斯·史瓦盧普(Vikas Swarup)更新推特,曬出晚宴菜單。去年9月,習近平到訪印度,莫迪用150道全素美食招待。眾所周知,印度是素食者王國,民眾多半不喜葷腥。早在莫迪來訪之前,眾多媒體已經迫不及待推薦了多款西安美食,榆林豆腐、biangbiang面、春筍等特產。那麼,到底請莫迪總理吃了啥?一起來看菜單!  這頓國宴可以說結合了中印特色,第一道菜既有西安特色的酸辣湯、又融合印度烤麵團(稱為帕地)的吃法。
  • 「習莫會」西安晚宴菜單曝光:酸辣湯紅豆飯(圖)
    去年9月習近平訪問印度首站即到訪莫迪的家鄉古吉拉特邦,當時習近平邀請莫迪下次訪華時到他的家鄉西安看看。昨天下午的會見後,習近平和莫迪一起參觀了大慈恩寺並登上紀念玄奘西行的大雁塔。據了解,莫迪是於昨天上午抵達西安的,他先後參觀了秦始皇兵馬俑、大興善寺等。昨晚,莫迪從西安出發前往此訪第二站——北京。
  • 習近平在家鄉如約接待莫迪 晚宴喝酸辣湯等
    圖/CFP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陪同印度總理莫迪參觀西安大慈恩寺。中新社/盛佳鵬  昨天下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他的家鄉—西安,會見了來華訪問的印度總理莫迪。這是習近平第一次在他的家鄉接待外國領導人。去年9月習近平訪問印度首站即到訪莫迪的家鄉古吉拉特邦,當時習近平邀請莫迪下次訪華時到他的家鄉西安看看。
  • 「微博控」莫迪的西安行:我永遠珍惜中印友誼
    印度媒體5日撰文表示,印度「向東看」戰略的實施,需要佛教這座天然聯繫東亞及東南亞國家的橋梁。值得注意的是,莫迪曾表示自己執政以來歷次出訪幾乎離不開「拜廟」,無論是此前的日本、斯裡蘭卡之旅,還是這次的中國之行,都把參觀當地著名寺廟列入重要日程。此次到西安,莫迪與習近平在大雁塔會面,印度民眾也會藉此了解唐僧取經、唐朝盛事等中國歷史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亮點。
  • 習大大稱呼怎麼來的?外媒怎麼翻譯「習大大」?
    習大大——這一來自中國民間飽含愛戴的稱呼,如今外媒也不再陌生。那麼,「習大大」稱呼是怎麼來的?外媒都是怎麼稱呼「習大大」的?  「習大大」稱呼的由來  習主席是陝西人,在陝西很多人稱呼自己父親的同輩男性時,用「大大」來稱呼,即「叔叔」、「伯父」的意思。  據新華網報導,「習大大」這個詞的由來可追溯到2014年9月9日,習近平到北京師範大學和全國教師代表座談時,來自遵義的教師劉軼問道:「我叫您習大大可以嗎?」習近平總書記爽快的肯定道:「Yes!」
  • 英國女王宴請習大大吃哪些菜?
    英國女王請習大大吃些什麼菜?根據王室現場公布的資料,中國日報第一時間將菜單翻譯成中文版,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 「習大大」用英文怎麼說?
    習大大、APEC 藍等熱詞不僅在國內頻現,國際上也現熱捧風潮,這些詞用英語怎麼表示,你知道嗎?  「拿中國當頭條,鐵定賣得火」,這句媒體大亨的名言,隨著中國越來越走到世界舞臺中央,也越來越受到外媒的推崇。梳理2014年境外媒體、外國政要學者對中國的關注熱詞,也正是世界讀中國的一扇扇窗口。
  • 關注 習大大的「老友記」
    習大大的朋友可以說是「遍天下」。
  • 黨媒:「習大大」稱謂是人們情感的由衷表達(圖)
    在他和全國教師代表座談時,來自遵義的教師劉軼說:「總書記,我叫您『習大大』可以嗎?」「YES。」聽到總書記的回答,全場都笑了起來。  自習近平掌舵中國以來,民間用「習大大」稱呼他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了。不過,他本人對此做出回應並認可,還是第一次。  這令人不禁回憶起三十年前,國慶遊行時首都民眾打出的「小平您好」的橫幅,那是改革開放年代最經典也最深入人心的標語。
  • 政治傳播學視閾下的「習大大」媒介形象呈現研究——以人民網「習...
    以下結合個案分析由「習大大」所體現出來的新媒體對於國家領導人媒介形象的塑造策略和變化。 首先,從傳播內容上看: 1.更關注政治「軟」新聞。我國以往對國家領導人的報導主要以政治硬新聞為主,普遍嚴肅、莊重,缺乏人情味。但是,從十八大之後,這一現象發生了明顯的轉變,出現各種新鮮、生動、感性的政治「軟」新聞。「習大大」系列報導便是一次政治「軟」新聞的集中展現。
  • 習大大勸年輕人不要老熬夜 盤點習大大霸氣語錄
    原標題:習大大勸年輕人不要老熬夜 盤點習大大霸氣語錄   1月12日,習大大在第一期縣委書記研修班學員座談上語重心長的稱,年輕人不要老熬夜。他還提及自己擔任縣委書記的往事,稱自己當時常熬夜生病,並告誡大家不要熬夜。習大大告誡年輕人不要老熬夜也讓網友感動。
  • 紅豆飯,是我記憶的回放鍵.
    》在收集跟食物有關的故事投稿時,我們看到一個關於[紅豆飯]的故事。等輪到一年後我的畢業典禮的時候,這幫朋友一起來學校看我的熱鬧。我說只有我一個人穿學士服太遜了,最後就變成她自告奮勇穿了我的學士服,還很開心的跟我合了影,看上去就像是她的畢業典禮一樣。雖然不可理喻,但當時的我卻有一種被救了的感覺。
  • 外媒翻譯「習大大」:越媒稱「伯伯」韓媒稱「習大叔」
    2015行至末尾,回看這一年,習近平主席出訪頻繁、足跡踏遍六大洲,「習大大」一詞從中國火遍世界,對這一來自中國民間、盡顯親暱的稱呼,外媒也不再陌生。天南海北的各國人民及媒體,都如何稱呼「習大大」呢?一起來看看。
  • 寧波諾丁漢大學交換生 白金漢宮前迎接習大大
    ,請點擊浙江新聞客戶端「開創黃金時代 聚焦習近平主席對英國事訪問」專題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邵巧宏  10月19日,習大大應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邀請,開始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因為,就在幾個小時前,她在倫敦白金漢宮附近見到習大大和彭媽媽了!小孫告訴記者,這可不是一次偶爾,她早就知道習大大要訪英,這次是專門從諾丁漢坐了3個多小時的車趕到倫敦去迎接習大大和彭媽媽的。「這次,我們一共去了200多人,大家都是諾丁漢大學的中國留學生」,小孫告訴記者,為了趕上迎接,學生們早上5點就從諾丁漢出發了,後來又在白金漢宮附近等了2個多小時。
  • 「習大大」一詞英文如何翻譯
    世界毫不吝惜對中國、對習大大的點讚。且看他們把火遍中國的「習大大」一詞翻成了啥?  1、習大大  Xi Dada / Uncle Xi  這個詞兒的「官方認證」可以追溯到2014年9月9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到北京師範大學和全國教師代表座談時,來自遵義的教師劉軼問道:「我叫您『習大大』可以嗎?」得到了習主席肯定的回答:「YES。」
  • 看習大大引用過的那些古詩文的英文翻譯
    新東方網>大學教育>四六級>四六級資訊>新聞動態>正文看習大大引用過的那些古詩文的英文翻譯 2014-12-30 09:45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 習大大講「馬經」,誦「五音」
    11月23日下午習大大就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論主持了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體學習,習大大強調,「要立足我國國情和我國發展實踐,揭示新特點新規律,提煉和總結我國經濟發展實踐的規律性成果,把實踐經驗上升為系統化的經濟學說,不斷開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習大大具體講了什麼?為什麼要講這些內容?它們又將對今後中國的發展產生怎樣的影響?
  • 習大大訪英 外媒怎麼看(雙語)
    縱觀上周的新聞事件,無論是重要度、話題度、關注度,習大大訪英毫無疑問都是No. 1。習大大訪英期間,國際社會及媒體高度關注、全面報導,多家外媒第一時間對習近平訪英進行跟蹤報導。從英國超規格的王室禮遇,中國領導人首次在英國議會發表演講,到中英籤下總價值400億英鎊的大單,再到習卡泡吧行,外媒又一次被習大大花式刷屏。Wall Street Journal
  • 為宣傳環保,印度總理莫迪跟著貝爺上《荒野求生》了
    在探索頻道《荒野求生》8月12日即將播出的節目裡,貝爾·格裡爾斯(Bear Grylls,暱稱貝爺)與印度總理莫迪將一起出現在印度的荒野中。「你是印度最重要的人,我的工作是讓你活著,」貝爾對68歲的莫迪說道。
  • 2015熱詞「習大大」:外媒怎麼翻譯怎麼用
    2015行至末尾,回看這一年,習近平主席出訪頻繁、足跡踏遍六大洲,「習大大」一詞從中國火遍世界,對這一來自中國民間、盡顯親暱的稱呼,外媒也不再陌生。天南海北的各國人民及媒體,都如何稱呼「習大大」呢?一起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