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萱辰語N.55《孩子最需要的不是旅行,而是同伴》

2020-09-21 俞陶一萱

「不要帶兒童去旅行」,看到這個題目時,有些驚訝,怎麼會這樣說呢?不都說讓孩子多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所謂的不去觀世界,何來世界觀?真的嗎?

之前教書閒聊時會問孩子,去過哪些地方?回答總是很踴躍,我去過這!我去過那……等再問能介紹去過地方的特色,印象最深的景點時,能說個頭頭是道的,確是寥寥無幾。

孩子們最需要的是什麼?真的是不停地帶他們出去旅行嗎?

魚兒8歲時,和同事們帶著孩子去新疆,當我們感嘆天山的秀美,火焰山的神奇,敦煌的神秘,月牙湖的遺憾,沙漠的廣袤時,問孩子們哪裡最好玩時,得到的答案卻是驚人的一致:在蘭州的賓館裡最好玩!多年過去了還是這個答案。

原來那段旅程多出了半天時間,大家只能逗留在蘭州自由活動,孩子們就在賓館裡玩起打仗遊戲,每個孩子都發揮了自己的創造力、想像力,在那邊玩得不亦樂乎!房間的床成了陣地,床沿和窗沿成了戰壕,窗口成了瞭望臺,對面的車站成了「敵人」的陣營,就連那個鐘樓塔成了孩子主攻的據點……總之差點把我的房間給掀翻天了,只是我太累了,迷迷糊糊躺在床上做起了他們演繹的「諜戰夢」。

而在之後的旅途中,大人們玩得盡興之時,孩子們卻不停地說:這有什麼好看的,又沒有好玩的,我們還想到那個賓館去……

第二年又一起去內蒙,還是一大幫小孩,舊景重演,在任何可以玩的景點,他們都玩得很開心很盡興,但一旦到欣賞美景,遊覽名勝時,就都沒了興致。只不過因為孩子多,每到一個落腳點,每一個賓館,每一個飯店的沙發,都成了他們遊戲的場所,只要不趕路,只要有場所,他們都會見縫插針的玩他們自己的遊戲。問他們這次旅程哪裡最好玩時,他們往往異口同聲說是在某個賓館裡,在哪個飯店的沙發上……

第三年去廣西的桂林和北海,相同的場景又再一次演繹,讓他們最難忘的是在綠皮火車上的遊戲,灕江裡嬉水,做飛機時和夥伴們一路的閒聊……

記憶中,似乎年年如此……

我們常會說出門旅行,不在於那裡的景致如何,而在於和誰在一起。在孩子們身上更體現出這點,他們不在乎去哪裡玩,不在乎能看到什麼,不在乎有什麼名勝古蹟……他們在乎的是有玩伴,哪怕只有一個小小的場所,對他們來說也足夠了。

真的是這樣,小時候魚兒特愛回雙溪老家,記得有次因為颱風影響,不能到去遊泳嬉戲,幾乎天天窩在家裡,範圍就是家、院子還有旁邊的山路,生活中沒有電視,沒有手機,沒有電腦,可是兒子還是不想回臨平,因為老家有小朋友,哪怕只有一個、兩個。從早到晚,他們就在家裡躲貓貓,玩玩具,玩他們自創的遊戲。沒有小朋友時,魚兒也會拿把大砍刀,去砍砍路邊的雜草和竹子……總之每天都會大汗淋漓,每天都會興奮地告訴我,還想待在這裡……

是呀,對孩子來說,他們更多的不是要出去旅行,而是要和同伴玩耍嬉戲,到此一遊的旅遊,可能會讓他們有在同學們面前炫耀的資本,我曾經過哪裡……

和同伴的玩耍才能真正培養他們的協同、合作、交際、解決衝突等能力。想起了孩子還在讀小學時,別人也許要求孩子放學了先完成作業再去玩,我總是會對孩子說:看看操場上還有沒有小朋友在玩,有的話趕緊去玩,玩好了我們再回家……也許那時我想的只是儘可能讓魚兒能多一個玩伴,童年有多一份記憶罷了。

因為孩子最需要的不是旅遊,而是玩伴,當明白了這些之後,每年寒暑假總會優先安排孩子去參加夏令營,再考慮旅遊。也許有一天,當孩子們自己真的想要去某個地方的時候,那樣的旅行對他們來說才有真正的意義。

俞陶一萱寫於 20150811

修改於20200920

假如這篇分享對你有觸動,邀請可以分享出去,讓更多的朋友看見,謝謝!

相關焦點

  • 一萱辰語N.45《是什麼綁架了孩子的學習》
    「只要你幸福,我什麼都願意放棄」……這些簡單的系統排列呈現就讓我們深深地看到,當我們可以為了孩子的未來完全忘了自己的時候,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花在孩子身上的時候,心中只有一個期待:期待孩子可以更好的時候!殊不知,孩子比我們更願意犧牲他自己,讓父母幸福快樂,因為父母不幸福快樂,孩子就沒有資格幸福快樂。對於孩子來說他最最關心的是父母的幸福,最最不關心的是學習!
  • 一萱辰語N.62《破解孩子的心靈密碼》
    ,只想用自己想要的和會的方式去和孩子交流,忘記了孩子最需要什麼,最在乎什麼? 同時這份愛更包含了一分尊重和接納,尊重孩子自身的成長規律,我們作為父母只是需有效地推動他,而不是代替他成長。也就說在孩子更小的時候,需要父母全然照顧和陪伴的時候,就去全然地照顧和陪伴,當孩子日漸長大,慢慢離開我們的時候,我們就帶著一份祝福和愛目送孩子。最重要的是在孩子成年之前,父母可以更有效地培養孩子可以照顧自己,獨立面對自己人生的能力,因為所有的愛中,只有親子之愛是漸行漸遠的。
  • 一萱辰語N.11《愛上學習的秘密一》
    對於學習這件事來說,有學習者、學習過程和學習材料構成,家長很多時候最關注學習材料,也就是那個考試的分數,卻常常忽略學習者(孩子)本身,生命大於教育。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父母之所以焦慮是因為發覺自己操控不了孩子,覺得在孩子面前無能為力,原來一直以為對的東西,對的模式、對的道理卻應對不了孩子成長的腳步,HOU不住孩子。所以當孩子不如我們所願的時候,就會覺得自己好挫敗、好委屈、好無奈。
  • 一萱辰語N.12《愛上學習的秘密二》
    或者所有的改,你期望的不是自己有變化,而是期望對面的那個孩子,那個人有變化?當所有的改有一份另樣的目的和操控的時候,也許那只是成了一份交換,那又是怎樣的一份感覺?時刻覺察自己,覺察自己生命的形狀,是不斷地向前擴展延伸,向更好更高的自己前行,還是一馬平川,永遠緩緩而去,或未到中年,早已看到生命的盡頭,只等枯燈燃盡,或者只願待在谷底,因為維持痛苦永遠比改變來得容易,待在原地只需對抗一份痛苦,而改變則需要面對未知的恐懼和自己
  • 一萱辰語N.64《遇見愛》之二
    而是取決於你是否能夠理解孩子的感受,是否能夠理解孩子的特別暗示。當孩子面臨負情緒困擾時,告訴孩子所有的感受都是正常人所要經歷的一部分,所有的擔心、恐懼、不安、憤怒……都是正常的,父母也曾經經歷過。千萬不要愚蠢地在孩子面前扮演救世主的角色,適當示弱,會讓孩子更有能力去承擔他所經歷的挫折、困惑,最終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 一萱辰語N.27《兒子小升初的蛻變之旅》
    ☘質疑☘ 在育才實驗小學做智慧父母成長工作坊已經兩年多了,歷時45期,有家長走進課堂,最先也許會問:誒,一萱老師她的水平到底怎麼樣?接著就是她的兒子成績咋樣?我常被同事們戲稱最不關心孩子的媽媽,我知道我只是不以他的考試成績定論孩子,我更多的關注孩子的情緒,孩子是否快樂,身心是否健康!
  • 一萱辰語N.39《假如愛,請允許……》
    這樣高頻率的催促,讓孩子處於一種急迫、被動甚至焦慮的一個狀態,因為我們過多的催促,往往使孩子失去了自主安排時間的機會和實踐,破壞了孩子自我成長的節奏。也許就是這一個個「快一點」,讓我們緊緊地拽住了孩子前行的腳步,使他變得更慢,使他把成長的主動權託付給了家長,老師!
  • 一萱辰語N.57《請把孩子當種子》
    可是到了那時,又需要有多大的勇氣和毅力,把所有的重新推翻,從頭再來!但假如沒有那勇氣和毅力呢?那只能在那條既定的航道上隨波逐流…… 所以,請把每一個孩子當作一顆種子,家就是土壤,父母可以做的,也是最有能力做好的也許就是先賦予孩子一顆怎樣的種子。
  • 一萱辰語N.30《安全感,生命綻放的基石》
    誰懂孩子心!誰懂……懂!最終歸結到一個詞「安全感」,如果有了那份安全感,很多事情就會變簡單,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會變得輕鬆自在了。 昨晚又聽了武志紅《媽媽是嬰兒最好的一面鏡子》,歸結到最後也是一份安全感,是一份全然的接納,當一份安全感得到全然的滿足,孩子就會得到一份幸福快樂,從這個角度來說,親子關係,伴侶關係
  • 一萱辰語N.31《生命中的多和少》
    「你看宇宙一開始是一個混沌,就是無,然後誕生了一個細胞,這一個細胞一直孤單的生活,也許因為太孤單了,所以它才把自己分出一塊,變成了另一個細胞,這不就是1-1等於2嗎?」 「好像很有道理!」所以做加法是能力,而做減法恰是智慧,才能達到「所得為樂,所失為學」的境界,真正感受著幸福其實不是得到太多,而是欲求更小。
  • 一萱辰語N.47《我不想長大》
    曾經的自己,期盼著長大,仿佛長大了的自己,就是萬能的;現在的自己,奢望回到童年,因為那有自己最無憂無慮的時光。可以幼稚,可以任性!可以單純,可以放肆!可以任意妄為,可以不知天高地厚……因為身後,父母手中總有一把保護傘,為我們遮風擋雨!
  • 一萱辰語N.26《不設限陪伴是孩子最想要的愛》
    主論壇縱橫經濟大勢,研判產業走向,以面對面訪談和圓桌對話形式,與觀眾分享企業成功案例,研討行業人士最關注的話題。
  • 一萱辰語N.16《媽媽,你幸福了,我才有資格幸福!》
    我從來都不是一個乖孩子,可我從來都是一個懂事的孩子,當身邊的孩子還只知道玩的時候,我已經成了家裡的小壯勞力;當媽媽說著小舅舅7歲就開始搬著小凳在灶臺上煮飯的時候,我也成了那樣的人 即使此刻閉上眼睛,童年的記憶還是看到每每正和小夥伴玩得酣暢淋漓的時候,耳邊馬上會想起媽媽的叮囑:記得燒晚飯哦,記得把羊放一放,拔些豬草採點茶葉……未到盡興就會匆匆離開。
  • 菲律賓旅行:我的潛水同伴竟是55歲的阿姨,她剛學會遊泳
    老阿姨一臉輕鬆:「那有什麼關係,我也是為了陪女兒潛水,才剛學的遊泳,我都55啦!」每年都要找時間去一兩次境外旅行,一方面是度假,另一方面行走國外,總會遇到一些打破思維框框的事,也趁此轉換下思維。但是那次去菲律賓旅行,還是被震撼到了,一切因為一個55歲的老阿姨。
  • 帶萱字的女孩名字大全2018
    帶萱的女孩名字  萱怡 萱彤 瑋萱 涵萱 育萱 裕萱 書萱  雲萱 萱文 語萱 梓萱 萱瑤 子萱 舒萱  淑萱 萱蕊 萱函 蕊萱 萱夢 韜萱 雯萱  萱舞 瑩萱 萱淑 小萱 麗萱 萱涵 致萱>  淼萱 夢萱 琴萱 玲萱 奕萱 雪萱 萱晨  悅萱 雅萱 晟萱 萱琴 萱茹 採萱 心萱  萱語 羽萱 歆萱 泓萱 翌萱 睿萱 曉萱  茹萱 萱瑩 瓊萱 萱琳 芸萱 美萱 萱羽  莉萱 樂萱 文萱 彤萱
  • 那依辰新歌《旅行青蛙》熱播 開年神曲洗腦來襲
    日前,華語實力新星、「悟空姐姐」那依辰攜最新單曲《旅行青蛙》2018全新出發,全新唱作的充滿那依辰獨特領悟的音樂風格,用音樂叫醒你的耳朵,一曲《旅行青蛙》「Travel·自然·The frog」,那依辰用獨特的氣質與音樂感染力,再次從傳統流行中創造了音樂的無限可能,也讓大家近距離聆聽
  • 一萱辰語N.70《這輩子你遇到了怎樣的媽?》
    在高鐵上 才找到位置坐下,旁邊的大人們基本都摸出了手機,玩的玩,看的看,基本最親密的伴侶是手機!而對面一對特別母女深深吸引了我的眼球,讓我情不自禁地關注她們!
  • 最需要學習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這樣的父母往往把孩子視為一個寵物,甚至視為一個實施自己的庸俗抱負的工具,其結果恰恰是扼殺了孩子的獨立人格,使孩子成為靈魂萎縮的不完整的人。既然都是獨立的靈魂,彼此的關係就應該是平等的。平等尤其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親子之間要有商量的氛圍。凡屬孩子自己的事情,既不越俎代庖,也不橫加幹涉,而是懷著愛心加以關注,以平等的態度進行商量。
  • 小孩子和同伴打架怎麼辦?不是教孩子打回去,而是要懂得三不原則
    遇到這個問題時,你怎麼教育孩子?有的家長說:讓孩子打回去!不能讓孩子吃虧,養成懦弱的性格。當然,這樣的說法也對,也不對,分情況看待。如果是遇到「校園惡霸」之類的事情,當然要保護自己的權益。但是遇到小孩子和同伴之間打架,讓孩子打回去就有點過了。
  • 葉辰夏若雪小說{都市極品堂醫神}(已完結,全文)免費
    我認為翻譯對中國學生非常有益,因為他們需要疏離自己,放慢速度,不要總是倒背如流,而是聽聽那些老學者誦讀時如何休止、暫停。」在英語用語上,我終身用『中國文學研究』(Chinese literary studies),而不是『漢學』來自我表述。使用『中國文學研究』這個詞,並不意味著我比那些使用『國學』或『漢學』術語者,對歷史、經典或文字學的興趣來得小。而是試圖將『中國文學研究』從其他學術領域中分離出來。其原因只是戰略性的,而非終極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