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餃子竟是做給病人吃的藥,並不叫做餃子。而且外國餃子很魔性

2020-12-20 愛吃的很好吃

餃子是每一個人都耳熟能詳的食物,一張麵皮,一塊鮮美的餡料,經水一煮,就變成了餐桌上不可多得的一道中華經典傳統美食。

現在人們逢年過節都要吃的水餃已經在國外也火爆了起來,說實話,當外國人第一次見到這個帶著餡料的小巧玲瓏的麵食的時候還是非常好奇我們怎麼把餡料整進去的,自己驚奇一想,是不是外國人早些了解中國的餡餅就不會有披薩的出現了呢?

話題還是回到我們要說的餃子,餃子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歷史了,作為中國傳統美食,餃子又名"嬌耳",源於古代的角子。為什麼叫嬌耳呢,因為第一次出現的時候它的外形很像一個耳朵,顧名思義,大家就這麼叫它了。

那麼餃子到底為什麼是作為要出現的呢,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它是被我國鄧州人醫聖張仲景用來給病人們增強體質發明的。在古時候條件不比現在,人多體弱,飽受疾病折磨,張仲景見狀,就將可增強體質的食材包在麵團裡用水煮熟給大家服下,結果不成想味道竟如此鮮美,餃子,啊不,嬌耳自此開始出現。

打那起,餃子到現在也是延伸出了許多特色吃法,比如蒸餃,煎餃,水晶餃,湯餃等等,老外們也是將其改為更適合自己的口味擺上了他們的餐桌。接下來我們就欣賞一下外國人的水餃吧!

這個是韓國的餃子,韓國作為中國的臨近國,不得不說餃子的外形還是很中國的,但是韓國人吃泡菜餡的餃子就很難理解了,咋啥都離不開泡菜了呢,再一煮熟,那味道難以想像。

這個是印度老兄的餃子,看樣子好像糖三角,而且外皮感覺還是炸好的,旁邊那兩碗靈魂醬料一個是瑪莎拉,在印度瑪莎拉蘸東西吃就同中國人吃餃子不能沒有醋一樣的,另一個黑黑的就,還是有待考證的,不過看起來感覺還是不錯的,乾淨又衛生,吃就完了。

接下來出場的是美國的水餃,但是這個給人看起來像是經人的胃口加工過的似的,整得像一碗漿糊,裡面都是一些不知名的小碎塊,看著好沒有食慾。

這個就是日本的餃子啦,不得不說,日本的餃子是最為接近中國的感覺,無論從製作手法還是蘸料都非常符合中國味道的,而且日本人非常講究衛生精緻,怎麼樣,是不是非常想嘗一嘗呢。

這個力量型水餃就是來自我們的友好鄰國俄羅斯的,從外形來看樣子好像一個元寶,個頭也比較大,並不是我們做的耳朵的形狀。而且俄羅斯人都喜歡搭配著胡椒粉和果醬來吃餃子,額,又甜又鹹,不知道他們是怎麼吃下去的。

最後不得不說餃子已經被大眾所認可,儘管每個地方都會有些差別,但還是沒逃離它的本體的,上圖這個就是蛋糕設計師根據餃子的靈感設計出來的餃子蛋糕,在日韓等地還是非常風靡的,自己第一次做餃子的時候也是把餃子做成了外國餃子呢,好了,你們是對餃子抱著怎樣的評價呢,接下來一起投票討論下你最喜歡哪個國家的水餃吧。

相關焦點

  • 糖尿病人這樣做餃子、吃餃子,餐後血糖不會超標!
    從上面可以看出,粗雜糧做原料的餃子皮,其熱量要比小麥粉等做成的餃子皮的熱量更低一些,而且營養方面更為全面,可以說是更適合糖尿病人的。 接下來,咱們再來說說餃子餡的熱量,也可以從肉餡、素餡、混合餡等方面來聊聊。
  • 小年為什麼吃餃子?小年吃餃子的由來及包餃子小妙招
    冬至吃餃子,為什麼小年也吃餃子?在北方地區,小年除了要吃灶糖外,還要吃餃子。北方人的很多節日都能有餃子的存在,那麼小年為什麼吃餃子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吧!上供時,餃子要端端正正擺上供臺。此外,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每逢新春佳節,餃子更成為一種應時不可缺少的美食。餃子的由來餃子古代叫「嬌耳」,民間有一個傳說,說的是東漢末年,災害嚴重,很多人患病,很多人患爛耳朵病。
  • 冬至吃餃子的由來的故事 冬至吃餃子的寓意、諺語及順口溜
    「立冬」到,「立冬」峭,立冬來了吃餃子。轉眼間又到了「立冬」節氣的開始,每到這個時節,就意味著,冬天就要到了。為什麼冬至大家都要吃餃子呢?冬至吃餃子的由來是什麼?小編為您整理有關冬至的諺語俗語順口溜。冬至吃餃子的由來的故事  餃子原名「嬌耳」,相傳是我國醫聖張仲景首先發明的。
  • 冬至必吃餃子,你知道餃子的來歷麼?歷史上第一個包餃子的是誰?
    好吃不如餃子……說起餃子,那是中國的一道特色美食!尤其是中國的北方人,逢年過節必定有餃子!尤其是到了冬至這一天必須吃餃子,聽老一輩人說,冬至這一天吃餃子不凍耳朵!這個不是一個傳說,而是 擁有一千八百多年的歷史了!
  • 中國傳統美食「餃子」是怎麼誕生的?
    俗話說「餃子配酒越吃越有」,意思是吃餃子吃的越多日子過得就越紅火。在南陽地區有個被稱作是「神醫」的醫生,名字叫做張機,字仲景,他從小就熟讀醫書,長大後刻苦學習醫術,實踐能力很強,醫術十分高明,治好了很多人的疑難雜症。他不僅醫術高明,而且醫德高尚,不管是貧窮的人還是有錢人,他都認真醫治,從不區別對待,把很多人的病都治好了。
  • 冬至吃餃子原來有這樣的緣故!人參餃子更不能錯過!
    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日,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每年農曆冬至這天,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 張仲景的藥名叫「祛寒嬌耳湯」,人們吃下祛寒湯後渾身發熱,血液通暢,兩耳變暖。吃了一段時間,病人的爛耳朵就好了。 張仲景舍藥一直持續到大年三十。大年出一,人們慶祝新年,也慶祝爛耳康復,就仿嬌耳的樣子做過年的食物,並在初一早上吃。人們稱這種食物為「餃耳」、「餃子」,在冬至和年初一吃,以紀念張仲景開棚舍藥和治癒病人的日子。
  • 為什麼吃餃子-吃餃子習俗
    相對南方來說,雖然他們也吃餃子,可是與北方卻有著很大的區別,南方人將餃子當一種美食吃,所以就沒有那麼多的講究,這也是南北方對於吃餃子的最大區別。在北方,很多重大的節日都會有吃餃子的習俗,一般除夕要吃餃子,大年初一要吃餃子,正月初五要吃餃子,元宵節要吃餃子,頭伏要吃餃子,立秋要吃餃子,立冬要吃餃子,冬至要吃餃子,元旦也要吃餃子,甚至過生日還要吃餃子。
  • Dumpling|餃子是醫生發明的?而且還是藥用的?
    餃子dumpling [dmpl](美)(也可以音譯成jiaozi)是深受中國人喜愛的傳統特色食品,又稱做水餃,是中國的民間主食和地方小吃,也是過節過年的必備食品。餃子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歷史,據記載,餃子的最初用途並非食品,而是藥用!
  • 好吃不過餃子|好玩不過餃子的來歷
    好吃不過餃子!餃子源於古代的角子。有「牢丸」「扁食」「餃餌」「粉角」等名稱。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歷史了。漢末三國時期,餃子已經成為一種食品,被稱為「月牙餛飩」。藥名叫「祛寒嬌耳湯」,每人兩隻嬌耳、一碗湯。人們吃下祛寒湯後渾身發熱,血液通暢,兩耳變暖。老百姓從冬至吃到除夕,抵禦了傷寒,治好了凍耳。人們便把這種食物稱為餃子。民俗解釋,「除夕」這一天是人、鬼、神交戰之日。
  • 又不是年三十,冬至吃餃子也就算了,為什麼連立冬也要吃餃子?
    立冬與立春、立夏、立秋和稱四立,在古代社會中是個重要的節日。古時此日,天子有出郊迎冬之禮,並有賞賜群臣冬衣,矜恤孤寡之意。後世大體相同。並且古代農耕社會,勞動了一年的人們,會利用這一天好好休息,犒賞一家人一年來的辛苦,故而有句諺語「立冬補冬,補嘴空」。
  • 吃餃子
    可我並不感覺冬至是個「節」,就像「小寒大寒,凍死老漢」,只是一個節氣,算不上一個節日。因為在我的記憶裡,只有過節才吃好吃的。冬至吃餃子只是近幾年才聽說的事,小時只知道大同人過冬至又放炮又吃餃子,我們村兒的人只知道正月初一才吃餃子,至於為啥吃餃子也不大明白。只隱約說是紀念醫聖張仲景的,可又疑惑餃子是北方人的飯王,一個東漢南陽人為何吃餃子以作紀念就不太清楚了。
  • 為什麼冬至不吃餃子會「凍掉耳朵」?
    在冬至這一天,中國北方人有吃餃子的習俗,而且還有一句俗話,叫做「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為什麼冬至不吃餃子會凍掉耳朵?餃子最初竟是一味藥膳?醫棚在冬至那天開張,一直施藥到年三十。說也奇怪,在這段時間裡,那些耳朵凍爛了的百姓,天天吃「祛寒嬌耳湯」,凍瘡就慢慢好了。百姓們為了感謝張仲景的恩德,就仿照「嬌耳」的模樣做成食物,在冬至和大年初一吃。後來,人們把「嬌耳」又叫成「餃兒」、「餃子」。
  • 東北老話,好吃不如餃子,地道的東北水餃
    餃子在原先叫的角子。而且是我國非常有名的醫聖做出來的餃子。你現在已經有1800多年的歷史了。這個餃子非常受中國人的喜愛是一個非常傳統的一個美食。而且它是中國北方民間的一個主要的食品和地方的小吃,也是過年的時候吃的一個東西。
  • 餃子在古代是醫聖張仲景發明的一種驅寒藥,拯救了無數人的生命
    其實餃子這種食物最早不是作為一種食物存在的,而是以一種藥物存在的,那麼其實最早的時候出現在東漢,我們都知道古代有一位名醫叫做張仲景,張仲景此人所處的時代是東漢末年,當時政治動蕩,百姓民不聊生,那麼當時因為連年戰亂,幾乎沒什麼人種地,那麼百姓們都成了災民,然後災民聚集就很容易誘發疾病,所以當時就爆發了瘟疫,當時的瘟疫有百分之七十是因為傷寒,為了能夠驅寒,當時的張仲景就發明了一種藥
  • 冬至吃餃子,餃子會升高血糖?學會4個方法,糖友也能放心吃餃子
    冬至大如年,冬至你吃餃子了嗎? 餃子是一種大家耳熟能詳的傳統食物,過年那天北方人都會煮上一鍋餃子,一大家子人在一起熱熱鬧鬧的說笑聊天。但是對於糖友們來說就要注意啦,用精面做成的純肉餡餃子對糖尿病人來說就是讓血糖失控的主要原因。
  • 外國帥小夥自製包餃子「神器」,輕輕一推,1分鐘包好餃子
    外國帥小夥自製包餃子「神器」,輕輕一推,1分鐘包好餃子!你喜不喜歡吃餃子呢?我相信很多人都會回答喜歡,但是如果問你願意自己動手做餃子嗎?很多人都會回答,不願意。說實話包餃子真的不是一個簡單的工作,每次我家包餃子都是早上吃完飯就開始忙,三四個小時才能做好一頓餃子。
  • 外國人:我吃中餐餃子要搭配什麼菜?瞧瞧外國網友的回答
    中餐餃子不同西餐烹飪的餃子講究餡大皮兒薄,而且中餐餃子裡面的肉餡種類非常多,有蝦仁,大肉,韭菜,蘿蔔等等種類,而且我們吃的餃子有酸湯,幹拌配以辣醬等種類,所以我們在吃餃子的時候通常也不會選擇什麼配菜。更有意思的是竟然有很多外國網友給出了自己的回答,而且這些回答也是亮點十足,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外國網友是什麼回答的。有外國網友回答道:「就我個人而言,我最喜歡的配菜是中餐餃子。
  • 外國餃子什麼樣:朝鮮餃子半月形站著 越南餃子仰面朝天躺著
    義大利餃子餃子在宋代的時候,從我國北方傳入蒙古,並很快受到蒙古人奔放性格的影響而變得有了當地特色。餃子在蒙古語中讀音類似於「匾食」,餃子的樣式也由中國式的餡小皮薄變成了餡大皮厚。隨著蒙古帝國的徵伐,餃子也隨之傳到了世界各地。朝鮮餃子以牛肉為餡,並特別喜歡在牛肉餡裡加上大量辣椒,包的餃子是半月形站著。越南餃子以魚肉為餡,在餡裡加大量橙皮、豬肉、雞蛋,餃子一個個仰面朝天躺著。俄羅斯的餃子餡有牛肉、胡蘿蔔、雞蛋、洋蔥、鹽和味精,但他們還在餃子餡中加一些辣椒末,而且包的餃子個頭大。他們煮餃子用的是牛骨熬成的湯。
  • 冬至要吃餃子嗎?吃餃子的寓意是什麼?吉祥如意哦
    在我家這邊,冬至一般都是要吃餃子的,不過冬至畢竟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節日,很多家庭都沒有怎么正經的對待過。雖然冬至吃餃子這個習俗也不是固定的,有很多地方冬至這天會吃湯圓啊、餈粑、糯米飯或者餛飩等等其他食物,但是吃餃子還是最為普遍的習慣,那麼大家知道冬至為什麼要吃餃子嗎?
  • 外國人:我怎麼區分餃子和餛飩?瞧瞧外國網友的回答
    中餐麵食多種多樣,對餃子而言還有一個餛飩在做法上有點相似,都是用麵皮包裹餡料用煮的方式烹飪。但對我們來說餃子和餛飩是很好區分的,因為餃子填充的餡料要比餛飩多得多,而且餃子的吃法也有很多種,而餛飩講究喝餛飩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