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家長需要知道的三個「放手」

2020-08-27 Sunny陽光天使


很喜歡的一部電影《三傻大腦寶萊塢》裡有這樣一句經典的臺詞:為什麼從一生下來,父母就要幫我們決定長大後要做什麼,卻從來沒人來問過,我們到底想做什麼。


記得一位著名的心理學家曾經說過:一個孩子,在父母的溺愛中長大,是對他最大的傷害。


所以,其實,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愛,就是學著放手。


放手,讓孩子學會選擇


我聽過很多父母在跟我抱怨,明明已經把最好的給了孩子了,為什麼孩子還是會叛逆,還是很不理解自己。


給孩子的最好的?是你認為的最好的,還是他所想要的?


很多家長習慣性將孩子未來的路安排好,就像從小到大,讀什麼學校,學文科還是理科,大學讀什麼專業,他們都會給你安排好1


他們會經常跟孩子說的一句話就是:爸媽是過來人,不會害你的。


但是,你在為孩子做這些決定之前,你有考慮過孩子真正想要的是什麼麼?



我們要知道養育孩子,不是讓孩子讓孩子成為我們希望成為的那一類人,而是讓孩子成為他們自己。


每個孩子也都有屬於自己的人生,作為父母,只有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選擇,孩子才能過上自己想要的人生。


如果只是一味的按照父母設定好的路線去走,最終在自己不喜歡的領域做了不喜歡的事,感受不到一絲幸福和快樂。


放手,讓孩子解決問題


我高中時,遇到一個同學,她的成績非常好,但是,她的生活自理能力很差。


她母親專門辭職了,在學習旁邊陪讀,幫她照料好一切生活起居,跟她說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你只要好好學習,別的什麼都不用你管。


以至於她除了學習,其餘什麼都不知道,問她,她也只會說:我不知道,你可以去問問我媽媽。


難道,這就是你所要孩子成為的模樣?



但是,你有沒有想過,終究有一天,孩子會離開你獨自生活,等她遇到一些問題時,她該怎麼解決?


我們要知道,畢竟家長們不能時刻陪伴在孩子身邊,去替他們解決每一件事,所以只有他們自己學會去解決,才能處理好每件事。


對孩子來說,只有從小學會了解決問題的能力,未來他才能去面對生活的一切考驗,才敢面對任何一個問題。所以作為父母,要從小培養出孩子的這項能力,讓孩子受益一生。


放手,讓孩子獨立生存


突然想到,很久之前,朋友圈有一個特別火的短片,《世界再大,大不過一盤番茄炒蛋》,大致內容講的是:


男孩在美國留學,朋友來家中做客,他想做一個番茄炒蛋,卻不會,於是打電話求助國內的媽媽。


媽媽語音告訴他,他依然不會,最後沒辦法,媽媽現場為他做。


但是,別忘了,他父母跟他有12小時的時差,但是母親還是很耐心的指導。



不能獨立生存的孩子,始終無法離開父母,一旦離開父母,他們的生活就會陷入一片混亂中,父母最後也會變得很累。


小時候,孩子們在我們的身邊,我們可以照顧他,可是終有一天,他們要離開父母的懷抱,去過自己的生活。


此時是否擁有獨立生存的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


如果有一天,父母無法給孩子幫助,那麼他們該怎麼生存呢?有沒有考慮過這一點。


所以,作為父母的我們,一定要早早學會放手,讓孩子擁有獨立生存的能力。


父母放手,孩子才會有更有出息


曾在網上看到一句話:父母最大的成功,不是活成孩子的鎧甲,而是讓孩子長出屬於自己堅實的鎧甲。


其實,就像溫室裡的花朵,它被保護很好,開的也很豔,但是只要失去保護,它將無法成長。


所以,我們要學會適當的放手,讓他們自己去選擇需要什麼樣的生活,要經歷什麼的人生。


註: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侵權請告知刪除

相關焦點

  • 放手不撒手,培養孩子責任心,家長真正需要增加的是信任感
    孩子需要管教才能成才,這是不變的真理,但是如何管教則需要家長對孩子有正確的了解和認知,並且要掌握正確的教育方法才行。有的家長等到孩子青春期才意識到自己當初的教育方式錯誤,其實想要改變未必孩子能夠給家長機會。
  • 家長在這三個方面越懂得放手,孩子將來會越優秀
    導讀:家長在這三個方面越懂得放手,孩子將來會越優秀!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家長在這三個方面越懂得放手,孩子將來會越優秀!!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放手而不撒手」,智慧家長在教育孩子時懂得張弛有度
    當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已得到家長、學校和社會的廣泛認可。但是在具體家庭教育過程中,家長往往有困惑:應該管什麼不應該管什麼?怎麼把握家庭教育的「度」以達到好的教育效果?如何掌握對孩子既放手又不撒手的分寸,真正幫助而不束縛孩子的成長?這些都是值得每一位家長在家庭教育中思考的命題。
  • 做到以下「三個放手」和「兩個抓緊」,孩子一定會越來越優秀
    優優媽媽最近參加一個聚會,一位媽媽和她兒子的相處模式引起我的注意:男孩大概六七歲的樣子,但似乎還沒三四歲的孩子懂事「小孩子都這樣,管太嚴對孩子不好,家長要放手,孩子才能成長。」把「放手」當做什麼都不管,導致「放手」成了沒有規矩和界限的代名詞,本意是為孩子好,最後放縱孩子惡。
  • 家長感悟:放手讓孩子成長
    家長放手,孩子才能長大   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有一次到武漢大學講教育,進教室的時候抱著一隻母雞,聽講座的人都莫名其妙,不知道老先生要幹什麼。陶行知這才開始了演講,他說教育跟餵雞一個原理,如果強迫孩子去學,他是不願學的;如果放手,不但願學,還學得很好。
  • 教育孩子覺得很累時,學會放手
    這個孩子因為一直是隔壁班,從剛上學時就是爸爸媽媽輪留找家長,老師的頭號傷神人物。爸爸媽媽每天都能看到嘆息的身影。今天 跟爸爸聊了幾句,我說孩子小時,孩子 出現的問題都是出在家長身上,你教育方法錯了,可以換個方法。家長說還能有啥方法呆,打也打了罵也罵了。該送輔導的地也都送了,班主任家去輔導也不成。很多父母都覺得這樣就是盡到義務了。我就跟他說你知道名師跟普通的老師的區別嗎?
  • 李玫瑾:教育孩子也分階段,小時候立規矩青春期放手,順序別顛倒
    ,家長既要給孩子立規矩,對孩子嚴加管教,又要學會放手。有些家長總是覺得,孩子還小,立規矩還太早。可他們不知道的是,想要立規矩,就要在孩子小的時候立。因為這個時候的孩子還只是一張白紙,他們需要家長的正確指引。只有家長告訴孩子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孩子才能在這個時候形成正確的三觀。
  • 給孩子最好的愛:放手讓孩子獨立,家長要學會「狐狸法則」
    來源:小寶育兒課堂小鋒是個上幼兒園的孩子,可是老師卻發現好多問題,比如:在學校的小鋒自己不會穿衣服,有事情馬上喊老師,甚至連上個洗手間都要老師的幫忙。老師將這個情況告訴了小鋒的媽媽,小鋒媽媽表示她也很煩惱,因為小鋒從小就是這樣子了,平時在家裡也擔心他會做不好,所以乾脆全幫他做了。
  • 培養優秀的初中生,家長需要鍛鍊孩子的自理能力,抓好這三個方面
    培養優秀的初中生,家長需要鍛鍊孩子的自理能力,抓好這三個方面現在的孩子生活在優越的環境裡,一切生活瑣事都無需自己動手,缺乏獨立生活的磨練。初中,是孩子各種能力形成的重要階段,家長為了鍛鍊孩子的自理能力,需要抓好以下這三個方面。
  • 擁有這三個特徵的孩子,家長要及早改變教育方法,否則多半沒出息
    |文原創:護芽媽媽都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孩子小時候的一些行為舉止,往往就決定了以後孩子很多方面的思想和行為特徵,而這些特徵就反應了孩子究竟有沒有出息。可在一些家長的眼裡,小時候的孩子思想不成熟,什麼都不懂,不需要給孩子太多的教育,而往往正是這種思想,就會害了孩子。
  • 家長懂得放手,讓孩子自由飛翔,才是真正的成長!
    他們大班有個新轉來的孩子,兵兵。來之前朋友聽說,孩子已經轉過很多次幼兒園了,就是每一所幼兒園都待不長。一開始以為是孩子跟小朋友玩不來,後來朋友才知道,是兵兵自理能力太差。三、做放手的父母,讓孩子飛得更高睿智的作家冰心曾說過:「讓孩子像野草一樣自由自在地生長。」
  • 這三個階段的孩子,是來「討債的」,家長教育不好,長大難有出息
    導讀:這三個階段的孩子,是來「討債的」,家長教育不好,長大難有出息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這三個階段的孩子,是來「討債的」,家長教育不好,長大難有出息!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李玫瑾:養育男孩,在「三件事」上該放手就放手,晚了沒出息
    」上該放手就放手,晚了沒出息養育女孩注重的是保護和素質教育,而男孩未來要成為頂梁柱,承擔一個家庭的重任,父母不能像女兒那樣嬌生慣養,要讓孩子儘早料及而社會規則、學會生存技能。我國著名的心理學教授李玫瑾曾表示,養育男孩,在「三件事」上該放手就放手,晚了沒出息。
  • 三點建議幫助家長在教養孩子上學會如何放手
    上帝因為祂獨特的旨意和計劃創造人來到地上,而父母則是從上帝領受了管理的這一使命和責任,孩子最終的所屬權還在上帝的手中。對於我們作為父母者來說,有一天會為著所承擔的這個責任向上帝交帳。很多家長一直以為孩子是屬於自己的,我們的管理、約束他都應該無條件的聽從,甚至會因為兒女聽從我們,而內心中產生一種安全感,會覺得孩子還在我們管理範圍之內,我們在他們生命中依然有決定性的權利。
  • 想讓孩子獨立自主,家長要學會適度放手,否則很難培養
    很多家長一直想知道,最好的育兒方式是什麼?其實,不同的孩子,不同的家庭環境,有不一樣的管教方式,沒有什麼最好的教育。如果說,想要讓孩子變得優秀,那麼,家長需要學會適度的放手,讓孩子自由自在的成長,在沒有拘束的環境下健康發展。
  • 咋讓孩子適應小學生活?孩子上小學 家長應「放手」
    家長簡女士和考學君一樣,孩子還沒開學,就開始緊張擔憂起來,似乎要上學的不是孩子,而是自己。其實,簡女士對待教育還算比較淡定,也比較隨性,她說,當初孩子上幼兒園時,因為適應得太好了,她完全沒有焦慮過。看樣子,需要提前做好準備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長。她說:「一想到女兒要上小學,面對需要端坐45分鐘的課堂,面對可能需要一兩個小時才能寫完的作業……我最近一個月都心神不寧的。」而焦慮的家長,不止簡女士一人。
  • 李娜揭露「中國式教育」弊端太多,教育孩子,父母要學會放手
    但是你知道嗎?李娜不僅網球打的遊刃有餘,在教育子女上也是得心應手。2014年9月,李娜選擇退休。退休以後的李娜把自己的重心投入到了家庭、投入到了對子女的教育中。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李娜總結了很多她的育兒經驗。其中包括她對"中國式教育"的理解。
  • 【入園指導】寶寶入園後家長該放手就放手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擇園攻略>常見問題>正文【入園指導】寶寶入園後家長該放手就放手 2011-07-28 14:07 來源:中國幼兒網
  • 家長除了「適當放手」,還需要讓娃學會「吃苦」
    家長除了「適當放手」,還需要讓娃學會「吃苦」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娃老是尋求幫助?家長除了「適當放手」,還需要讓娃學會「吃苦」!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離開親子共讀,小學生不會自己看書,3個放手閱讀原則分享給家長
    這位家長非常清晰地表述了在輔導孩子閱讀的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想尋求解決問題的訴求也是非常清楚的,不像一般的家長,在面對孩子的學習問題時,自己表達邏輯也有問題,說了半天,老師都不知道家長的訴求到底是什麼。小島老師總結為一句話:離開親子閱讀,小學生就不會獨立閱讀,家長想放手,究竟該怎麼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