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買菜破局市場,蘇寧菜場818期間售出豬肉過8000斤

2020-12-23 砍柴網

砍柴網訊 最近一段時間,豬肉價格漲幅明顯,迭創歷史新高。即將邁入需求更旺的秋季,肉豬依舊供不應求,消費者紛紛選擇購買牛、羊、魚、雞等同類替代品。根據蘇寧超市、蘇寧小店的銷售數據,該四類商品同比增長分別達到了82.5%、75.7%、54.8%、78.1%。

(圖:蘇寧菜場加工工廠人員包裝商品,並有品控監督)

豬肉市場供不應求的現狀歸結於當前生豬的存欄量較低且貨源少,同時下半年是豬肉銷售旺季,供需之間的缺口會進一步推高豬肉的價格上漲。今年4月份至今,全國已有多個省份啟動了價格補貼聯動機制,保證供應、穩定價格。

作為新晉網際網路買菜業務,蘇寧菜場成為蘇寧破局社區生鮮市場的重要武器,也在此次「豬肉價格保衛戰」中打響名頭。以「先訂後採」的銷售模式,蘇寧菜場有效地降低了生鮮訂單的履約成本,維持肉類價格優勢的同時,原產地直發到店也將保證了菜品的質量。

818期間,蘇寧菜場累計上線門店已超過200家,覆蓋上百萬用戶,共計售出豬肉8000餘斤、南美白蝦超過16萬隻。目前蘇寧菜場已規劃蔬菜、肉禽蛋、水果、水產海鮮等品類共計近200個SKU,一次性填滿用戶的菜籃子。

(圖:蘇寧菜場商品全程冷鏈運輸到店)

在供應鏈層面,蘇寧持續與國內多家優質產品基地達成合作,背靠大數據管理與物流冷鏈系統,整合商品運輸鏈路,節省成本讓利農產地與消費者。

在銷售渠道方面,蘇寧通過線上網頁端、移動端平臺,與線下近6000家蘇寧小店與前置倉鋪設點位獲得訂單流量,保證優質商品的及時流轉,助力全國各地直採產品銷往全國。

可以看見,除了正處於市場風口浪尖的豬肉、雞蛋,蘇寧正全面滿足消費者日常的高品質生鮮消費需求。

相關焦點

  • 蘇寧易購:818期間網際網路銷售同比增107%
    8月19日凌晨,蘇寧易購發布818超級戰報,數據顯示,7月31日至8月18日期間,蘇寧易購網際網路銷售同比增長107%。其中家電品類網際網路銷售同比增長129%,家裝品類網際網路訂單量同比增長330%,蘇寧超市訂單量同比增長達到141%,新增SUPER會員超過100萬。
  • 讓你知道年輕人有多「懶」:網際網路買菜新體驗
    近日,生鮮傳奇、叮咚買菜獲得融資, 美團買菜、誼品生鮮、蘇寧菜場再增布局城市,生鮮零售行業動作頻繁,門店不約而同地成為了多數平臺的場景核心。雖被行業稱為"網際網路買菜",但APP、小程序端與門店之間的用戶流量鏈路,逐漸成為了影響甚至有機會決定生鮮零售平臺盈利的勝負手。門店自提的模式讓人想起了14年成立的許鮮網。外界認為,許鮮網預售自提的模式,沒有將"懶人經濟"做到極致。而如今,消費升級的趨勢,體驗升級的需求已經蓋過了用戶的"惰性"。
  • 蘇寧易購818戰報發布:家裝品類網際網路訂單量同比增長330%
    今日凌晨,蘇寧易購發布了818戰報,戰報顯示,蘇寧易購網際網路銷售同比增長107%,其中,家裝品類網際網路訂單量同比增長330%。今年818作為蘇寧三十周年慶的關鍵節點,蘇寧易購與品牌合作夥伴合力共贏,格力、華為、小米、美的、伊利、海信、榮耀、惠氏等品牌位列「倍增俱樂部」,達成翻倍增長。
  • 蘇寧菜場上線「菜場食驗室」頻道 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
    日前,蘇寧小店APP的蘇寧菜場新上線「菜場食驗室」頻道,內設精選、私房菜、快手菜、秋冬進補等12個菜餚分類,配有製作難度、菜品點評、所需用料等信息,以視頻+圖文形式解析烹飪步驟,還有「一鍵」選購食材功能。   蘇寧菜場上線「菜場食驗室」的背後用意也不難理解,就是進一步「討好」平臺的用戶。事實上,生鮮電商的主要用戶就是80後和90後。
  • 記者走訪買菜記:豬肉不難買 菜價穩中有漲
    菜場內,經營海鮮類產品的經營戶楊先生告訴記者,平時他都是到柳市進貨,近期因為柳市管控很嚴,他的車不好拉貨,因此個別海鮮品種如黃山、大鰵魚等出現短缺情況。隨後,記者來到肉類銷售區域,詢問了好幾家經營戶,了解到豬肉的價格基本在45-50元/斤,牛肉70元/斤。
  • 盒馬在上海上線平價菜場,靠「便宜」搶市場,叮咚買菜壓力較大
    盒馬CEO侯毅透漏平價菜場上線首先:競爭激烈,群雄逐鹿,盒馬優勢空間漸漸被擠壓入局生鮮電商的叮咚買菜,成立兩年間,在流量差距如此大的情況下,訂單量能與盒馬PK一下,可見叮咚買菜的復購頻率是大幅超越盒馬的。從而實現訂單總量接近盒馬的態勢!除了叮咚買菜,外賣巨頭美團也挺近了生鮮電商領域。美團利用旗下的小象生鮮及美團買菜,打造大店與前置倉配合的戰略模式,利用美團的用戶輻射能力,大有佔領商圈及社區的趨勢。
  • 蘇寧818 3C 服務超級戰報,只為你專注服務
    今年818恰逢蘇寧三十周年慶,提出了「專注好服務」的蘇寧易購,在3C服務能力上全面提升,818 期間3C以舊換新同比增長303%,手機以舊換新單日訂單量最高峰值達到去年818時期單日峰值的25倍。80%的用戶選擇一站式以舊換新,以舊換新平均每單為用戶額外補貼160元。
  • 蜜桔1分錢、紅薯0.99元,電商巨頭搶奪「菜籃子」,菜場怎麼辦?
    ▲蘇寧菜場▲橙心優選的秒殺產品自建、入股、籌備,電商巨頭扎堆社區團購線上買菜並不是什麼新鮮事,早在叮咚買菜之前,美團、餓了麼、每日優鮮等便成為線上菜場裡最早吃螃蟹的一批軟體,隨後阿里、蘇寧等電商巨頭或是開發專門的買菜軟體,或是在原有APP中內嵌連結提供買菜服務
  • 昨天某網際網路買菜平臺被擠爆了
    線上預訂、配送到家的網際網路買菜模式應運而生。昨天上午11點,快報熱線接到讀者於先生報料:「叮咚買菜支付系統大面積崩潰,明明支付成功了,頁面卻顯示訂單未支付,客服電話打了一個多小時也無人接聽,在線客服排隊人數最高排到5000多,目前仍在排隊中,想請你們幫忙聯繫商家核實下情況。」記者聯繫到了報料人於先生。
  • 貴陽社區生鮮菜場被網際網路大鱷搶佔,線上線下買菜你咋選?
    如今,社區菜場生鮮團購已成為不少市民買菜的新方式,在其背後,各個網際網路電商企業也紛紛出動,以注資或入股的方式搶佔各個社區生鮮菜場。然而,另一邊,線下實體超市同樣也在不斷推出便民的優選服務和優惠的購物價格,面對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買菜環節,市民有了種類繁多的選擇。
  • 麥菜智慧農貿系統賦能「網際網路買菜」號角已吹響!
    網際網路「買菜」業務因為巨頭的湧入再一次燃起戰火,而原本在這一賽道裡的創業公司也突然變得炙手可熱:阿里、京東、美團、蘇寧等網際網路巨頭扎堆擠進這一賽道;每日優鮮、叮咚買菜、誼品生鮮、菜老包、優鮮菜場、噠令買菜等平臺備受關注;今日資本、高榕資本、老虎基金等投資機構也紛紛向買菜傾注了更多的注意力
  • 去張斌橋菜場不買菜,一次吃了五家店.
    小時候喜歡坐在媽媽的自行車後座,跟她一起去菜場買菜。不光可以掌握今天晚餐吃什麼的主動權,有時還能獲得一些額外福利。小孩子對於熱鬧的地方有天然的趨向性,菜市場不光滿足這一特點,還兼具小型水族館、田野、果園等各種增值屬性。一次逛菜場的經歷,足以讓五六歲的小孩拓寬很多小知識。寧波的菜場相較其他城市,最鮮明的一大特色就是海鮮種類多。
  • 最嚴818挺進下沉市場 蘇寧品控嚴把拼購質量關
    這是今年「史上最嚴818」的一個縮影。今年818,被稱為史上最嚴,也是電商開始重點把控質檢,推動社交電商往品質路線轉變的的一次重要體現。「社交電商已成為電商界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發展很快,問題很多。我們商戶遇到的問題很大一部分是低品質造成的,行業急需制定相關標準,規範市場行為。」
  • 北京疫情期間超市如何買菜?(網上買菜+出門買菜)
    北京疫情期間超市如何買菜?,「速戰速決」)  》》北京新型肺炎期間各大商場超市營業時間一覽  2、北京疫情期間超市網上買菜  【家樂福買菜攻略】  特點:  ①食物品類較完備  ②小程序含除菌防護專區,餓了麼APP及美團外賣APP含寵物專區  下單平臺:家樂福、
  • 買菜之役,網際網路巨頭的又一塊拼圖
    2019年,網際網路買菜的賽道上,橫屍遍野。 其中既有創業公司的敗局,也少不了網際網路巨頭的試錯。這一年裡,阿里、京東、美團、蘇寧、永輝等巨頭對於網際網路買菜的布局從未停過,而創業公司也在這條賽道上不顧一切地奔跑。 以美團為例,今年上半年,旗下「小象生鮮」從三線城市開始收縮,連續關閉多家門店。但收縮的同時仍然在持續孵化,長出美團買菜、菜大全等業務。
  • 全國網際網路大鱷搶佔貴陽社區生鮮菜場,線上or線下買菜,你咋選?
    如今,社區菜場生鮮團購已成為不少市民買菜的新方式,在其背後,各個網際網路電商企業也紛紛出動,以注資或入股的方式搶佔各個社區生鮮菜場。然而,另一邊,線下實體超市同樣也在不斷推出便民的優選服務和優惠的購物價格,面對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買菜環節,市民有了種類繁多的選擇。
  • 蘇寧銀河物業:「眾人拾柴」燃爆蘇寧818發燒節
    2017年08月25日14:23 來源:蘇寧銀河物業 蘇寧818發燒節期間,蘇寧六大產業體系,圍繞「發燒」精神,
  • 蘇寧大潤發818合作周年慶 以舊換新補貼高
    蘇寧大潤發818合作周年慶 以舊換新補貼高 字號:TT 2019-08-07 18:08作者:細雨 來源:家電網 家電網-HEA.CN報導:今年818期間,蘇寧將網際網路的賦能升級帶到了大潤發家電3C專櫃,除了常規的優惠活動,蘇寧也開啟了大潤發專屬服務活動為消費者帶來與眾不同的體驗。
  • 手機買菜誰家新鮮又便宜?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蘇寧菜場、盒馬鮮生、永輝生活……隨著生鮮電商的發展,網際網路「菜場」已經走進了大家的視野。那麼網際網路「菜場」的菜品新鮮程度、乾淨程度、價格和豐富度又如何呢?現代快報評果PG進行了測評。小芮告訴現代快報記者,之所以在網上買菜,一方面是因為自己住6樓,大箱的礦泉水實在拎不動。另一方面,雖然菜場在小區樓下,但營業時間總是和上班時間衝突。「在網上買菜,雖然比菜市場價格稍貴一些,但是方便又乾淨,而且我一個人吃飯也不會買太多菜,所以貴不到哪裡去。」  迷上網際網路「菜場」的不只小芮這樣的年輕人。今年夏天,家住南京市浦口區的武女士開始在「蘇寧菜場」買菜。
  • 菜價持續「高燒」 阿姨媽媽買菜也"團購"
    昨天,記者來到寧海東路、唐家灣、馬當路等菜場,雞毛菜賣4元-6元一斤,青菜也很貴,每斤3元-5元,黃瓜相對較便宜,但每斤也要2.5元-3.5元。茭白每斤售價4元-6元,很多原先想燒油燜茭白的市民,現在不得不改為炒茭白肉絲。而茼蒿菜的售價因為漲至7-8元/斤,不少市民只能望菜興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