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一生很瘋狂的一首奇詩,是炫技偷懶,還是另有深意

2020-12-13 壺山居士

大文豪蘇軾一生成就不俗,眾所周知,不需在此贅言。蘇軾寫了無數的詩詞,每一首都有其特點,也神深見其爐火純青的藝術功底,和對文字駕馭的熟練程度。

在蘇軾所作的詩類中,有一首很與眾不同。這首詩既不是蘇軾很拿手的迴文詩,比如《題金山寺》,也不是蘇軾的《題西林壁》名句盡出,流傳千古。這首詩全詩只有三句,為什麼這樣說?只因詩中的首尾句竟然完全一樣,嚴格意義上來講,重複的,化二為一。這首詩如下:

廬山煙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到得還來別無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古人作詩有一個講究避諱,詩中忌用同字,這不僅是為了讓全詩各自出彩,還考慮到音律平仄問題。以這樣的規矩看蘇軾這首詩,完全是違逆。理論上就行不通。難道這是蘇軾在炫技?偷懶?才思枯竭了,對不出下句了?或者是另有深意。

大家也知道,蘇軾一生信奉佛教,對佛教的禪悟有自己的見解。相傳他每每出行必將佛像隨身攜帶,以敬佛祖。有一個傳說,蘇軾的前世是五祖戒禪師,他轉為凡人後,大肆飲酒吃肉,妻妾成群,以掙脫前世的束縛,徹底將自己的生性解放了出來。而他的才華又成了他「狂」的資本。

這當然是個傳說。不過蘇軾信佛誠懇確實真的,他有一個叫佛印的佛門好友,倆人插科打諢的佳話也成為了美談。再回到詩中,這首詩大意是說,廬山的煙雨,浙江的潮,不看就會留下遺恨在心中,看了之後又覺得也沒有什麼不一般,廬山的煙雨還是廬山的煙雨,浙江的潮還是浙江的潮。

看著詩意,是不是感覺很繞口,有一股怪怪的味道,感覺話裡有話,似有似無。有這種感覺就對了,禪宗的味道。沒錯,這其實是一首禪詩。類似於他的「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一樣看似平淡,實則句句哲理。

這首詩通過對廬山浙江景別的不同角度的書寫,闡述了「慧念以息想,極力以攝心」的禪宗思想,其實也是在勸誡自己要放下心中的躁動妄念,以一顆平常之心面對世俗之事,豁達超然以求得心間的涅槃。了解了這些,頓時覺得蘇軾好厲害,能在平凡中創造不平凡,句句看似無味,句句卻又十分值得玩味。

相關焦點

  • 小和尚在牆上寫了一首詩,蘇軾也仿寫一首,相比之下,蘇軾敗了
    即便是文學大家蘇軾,在模仿這方面也是有翻車的時候,即便是有人因為他的模仿走進了世人的視線。那麼究竟是怎樣的高人,能夠讓蘇軾都能夠在作詩方面都能夠自愧不如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賞析一下這首奇詩吧。厲害到什麼程度呢,就連蘇軾有一天路過寺廟的時候,看見了這首孤獨的作品,都是嘿嘿一樂。感嘆這麼好的作品怎麼能只被寫在牆上,而且還那麼可愛。於是蘇軾就順手寫出了一首模仿的詩,便有了傳世的下面這兩首。
  • 蘇軾寫下一首口吃奇詩,能一次讀通順的人,考普通話絕沒有問題
    那,如果把聲母相同的字大量安排在一首詩裡,讀起來會怎樣呢?這樣的詩稱為「雙聲詩」或者口吃詩、吃語詩、結巴詩、繞口令詩,相當考驗一個人的發音能力。今天要介紹的就是蘇軾的一首代表作,可以考驗你的普通話是否過關。 這首詩的名字叫《西山戲題武昌王居士》,蘇軾早些年因為「烏臺詩案」備受打擊,被貶到黃州(今湖北黃岡)。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年),蘇軾的弟弟蘇轍去黃州看他,兄弟倆一起到武昌西山上的九曲亭遊玩,蘇轍寫了篇《武昌九曲亭記》。
  • 清代的一篇奇文,共56個字有4種讀法,本來是詞改改標點又變成詩
    事實上在李煜寫完此詞後,蘇軾、秦觀、辛棄疾都曾寫過這個詞牌,但都無法超過李煜。到了清代,納蘭性德更是一連寫下了三首《虞美人》。相較於蘇軾、辛棄疾等人的作品,納蘭性德這三首詞算得上是十分出彩了,其中「已是十年蹤跡十年心「和」紅箋向壁字模糊「都算得上是絕美了。除上以上名家之作,文壇是否還有值得一提的《虞美人》呢?有的!比如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別具一格之作。
  • 蘇軾寫給佛印的一首開悟詩,看似上不了臺面,實際大有深意
    有一次,兩人一起打坐論佛。蘇軾問佛印「你看我像什麼?」佛印答道:「你就像一尊佛」。蘇軾沒想到自己在佛印眼中竟是如此高大,心中得意,又想捉弄對方,便道:「你在我眼中就像一坨牛糞」。佛印聽後笑而不答。蘇軾自以為終於勝過佛印,回到家後,向蘇小妹誇耀此事。
  • 蘇軾最俗裡俗氣的一首詩,通篇大白話,卻揭示了人生哲理
    眾所周知,蘇軾是個有名的吃貨,走到哪兒吃到哪兒。「東坡肉」應該算是他發明的最知名的一道菜。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他還曾為此寫過一首詩,這首詩名為《豬肉頌》。淨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這在蘇軾看來簡直是暴殄天物。這四句不僅寫出了他對貧者不解煮的惋惜,更有一絲為自己解鎖豬肉的吃法的得意之情,這樣複雜的心態,若非吃貨,還真無法體會。最後兩句淋漓盡致地展現了他對豬肉的喜愛。早上起來就吃兩碗,自己吃飽了就好,管別人說啥呢。
  • 蘇軾隨手寫下一首奇詩,順著來讀是千古絕句,值得收藏!
    無論是唐詩還是宋詞,針對中國漢字的運用都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當然,這也產生了一個難題,就是現在想要把唐詩宋詞譯成別的文字,對翻譯而言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想要翻譯中國的古代詩詞,不僅必須具備非常深厚的文學功底,還要有豐富的想像力。說到想像力,古時候那麼多作家中,最令人尊敬的應該就是蘇東坡了。很有可能有有些人要說,蘇東坡怎麼會是作家呢?他本來是詞人啊。
  • 蘇軾贈友人小妾一首詞,如今成微博上的流行語,其實原句更有深意
    就如高曉松曾經說過的那樣:"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來到這個世界,為找到那片海不顧一切。"這一句非常的美,但很多人卻不知道它其實是化用了蘇軾詞中的一句,原句比這一句更有深意。蘇軾聽完之後,感嘆於這個女子有情有義,更是被她的勇氣所感動。於是,向寓娘贈送了這一首《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寫出了"此心安處是吾鄉"的千古絕句。
  • 陳與義水平很高的一首詩,可與蘇軾《海棠》媲美
    今天就來讀一首他的經典詩作——《春寒》,這首詩名字雖曰「春寒」,實則為詠海棠,而說到詠海棠,自然就不能不想到蘇軾的《海棠》:東風嫋嫋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陳與義此詩堪與蘇東坡詩媲美。
  • 蘇軾一首很有趣的詩,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充滿哲理
    北宋雖然有很多的文人被貶過,可是蘇軾的人生之路走得最為艱辛,貶得最遠,也受到了最為沉痛的打擊,這也使得他對於人生有著更為深刻的認識,創作出來的作品也自然是與眾不同,以這首《洗兒詩》來說,那就是一首看似很普通,但是充滿了哲理的精品之作,通篇用一種調侃的口吻來描寫,結合自己的人生經歷,從而寫下了對於人生的感悟。
  • 陶淵明一首很有趣的詩,寫了四個不同的季節,最後一句還充滿哲理
    大家對於陶淵明比較熟悉的還是那篇千古美文《桃花源記》,其實除了這一篇文章之外,他還有很多優美的詩作,譬如這首《四時》,那就是一首很有趣的作品,整首詩看似平淡無奇,只不過是寫了四個不同的季節。但是陶淵明深入到生活中去,仔細觀察四個季節不同的變化,從中感悟生命,所以這首詩也是充滿了哲理,每一句都另有深意,這樣的作品最是值得我們一讀,只要讀懂了自然會有所收穫。春水滿四澤,夏雲多奇峰。秋月揚明暉,冬嶺秀寒松。
  • 朋友寄來的包裹被郵遞員破壞,蘇軾寫下一首討伐詩,引人大笑不止
    蘇軾以一句「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總結了自己倥傯的一生,這其中的惠州是今天廣東省南部的一座城市,在宋代屬於冷僻地域,蘇軾在惠州謫居的三年時間裡,留下了很多有趣的文學梗兒,今天我們就來講一個關於蘇軾因快遞被破壞而寫詩討伐的故事。蘇軾被貶惠州時早已聲名在外,在全國各地都擁有眾票詩迷,時任廣州知州的章質夫就是其中一個。
  • 蘇軾大醉後寫下首千古奇詞,不用一個梅字卻成詠梅名篇,大寫的服
    讀了許多詩詞後,大家會發現很多文人都是愛炫技的。他們不但發明了迴文詩、疊字詩、數字詩、頂針詩、諧音詩等,還喜歡刻意地避諱所詠之物,創作了一首首寫雪不帶雪字、寫月不帶月字、寫花不帶花字的作品。雖然如此「賣弄」的文人不少,但真的寫出精品的卻不多,這是一件需要極考驗水平的事。
  • 蘇軾把「老牛吃嫩草」寫成了一首詩,其中一句名揚千古!
    古人寫詩可是有很大意境的,他們的詩時而豪情奔放,時而熱淚盈眶,總之古人對於詩來說,大多都是信手拈來的,只要腦中一想,醞釀片刻,一首千古名詩就出來了,什麼唐詩三百首,這都是扯淡,連李白據說是上萬首,不過真正屬於他的也有千把來首吧,所以古人對於詩詞那是情有獨鐘的。
  • 蘇軾流傳的一首詩,前半句被人曲解,後半句無人知曉?
    蘇軾流傳最廣的一首詩,前半句被人曲解,後半句無人知曉,真絕了在古裝劇中,我們經常聽到一句詩:春宵一刻值千金。一般都是這樣的場景,都是一對新婚夫婦,在交拜完天地後,司儀就會飽含深意地說一句:春宵一刻值千金。
  • 李煜最深意的一首詞:全篇無一愁字,卻盡顯愁意,值得仔細品味
    李煜最深意的一首詞:全篇無一愁字,卻盡顯愁意,值得仔細品味文/鬧騰的歷史我國的古詩詞文化還是很博大精深的。我國古代詩人在表達感情的時候,都不會說的太過直白,都是用古詩來表達或寄託什麼情感。所以,我國有很多著名的詩人,但是會寫詩,文採有相當好的皇帝卻是很少,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介紹的就是一位文採很很好的皇帝。他就是五代唐李後主李煜。他的最炫計的一首詞:全篇無一個愁字,卻道盡了愁意,值得大家細細品味。究竟是怎樣的一首詞能夠有這麼高的評價,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番。李煜,他的一生是不幸的,他是自己王國的最後一個皇帝。
  • 40歲蘇軾為博取12歲小妾的歡心,寫了一首詩,現成男人的花言巧語
    蘇軾是中國文學史上可與屈原、李白、杜甫相比肩的偉大文學家,宋代的詩、文、詞、書、畫在他的手裡達到了巔峰,婉約豪放雙派"通吃",詩詞書墨百花齊放。然而蘇軾一生雖然豪放,但也是性情之人,蘇軾一生有過三位妻子,對待每一位妻子都用情至深。
  • 蘇軾人生最後一首詩,三個地名,開頭兩句嚇死人
    更何況是人生坎坷的蘇軾呢。錢穆說:蘇東坡詩之偉大,因他一輩子沒有在政治上得意過。他一生奔走潦倒,波瀾曲折都在詩裡見。今天,小編要跟大家推薦的是蘇軾人生中的最後一首詩,寫下此詩時,是公元1101年6月,兩個月後,蘇軾便與世長辭,這首詩可以看作是蘇軾的絕筆詩。這首詩就是《自題金山畫像》,詩開頭兩句嚇死人,只讀這首詩的開頭兩句,你一定不會想到會是蘇軾的作品。
  • 蘇軾和高僧鬥詩屢戰屢敗,一氣下寫8首詠雪詩,硬是沒用一個雪字
    蘇軾一生「懟天懟地」,似乎永遠一副逍遙自在的樣子,但其實他心裡一直有個十分「忌憚」的人,此人名叫佛印。佛印是蘇軾的多年好友,雖出家為僧,卻在詩壇頗有名氣。佛印3歲會讀《論語》,5歲就能背3000首詩,從小就被稱為神童。
  • 蘇軾寫給兒子的最後一首詩,自己畢生經歷,短短四句話,終生受益
    在我們大家的認知當中,蘇軾可以說非常有才華的一個人,也是一個懂得如何去吃的詩人。現在大家所熟知的東坡肉就是他發明的。跟據歷史資料記載,蘇軾仍然是一個非常對感情專一的男人,尤其是對他的妻子來說。然而,蘇軾的一生卻過著艱苦的生活,他多次遭受到朝廷的放逐,他所經歷種種坎坷的命運造就了他豪放的性格以及氣勢磅礴的詩歌。同樣,這些蘊著蘇軾豐富的人生經歷含的詩歌值得我們仔細去品讀!
  • 蘇軾最有趣味的一首詩,順著讀是日出,倒著讀是日落,妙不可言!
    這期間朝代更迭,才子輩出,不論是到了明清還是現代,詩詞文化已經融入到了中華兒女的血液之中,成為了我們不可或缺的文學盛宴。即便我們對唐詩宋詞知之甚少,但總那麼幾首詩是耳熟能詳的。歷代雖說湧現出了很多詩詞大咖,但是其中有一個人很特別,他不是帝王將相,卻被後人稱作「千古一帝,千古一相」,此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蘇東坡。我們翻看蘇東坡的詩詞,讀上幾首後,就能看出他的性格。沒錯,蘇東坡的性格是豪放豁達的,他總能在人生的低谷中,找到生命的真諦,去迎接新的未來。蘇軾一生經歷過一個大案,就是著名的「烏臺詩案」,從而被貶黃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