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受紅色情懷 傳承革命精神
此次調研活動採用共同觀看視頻、調查問卷、面對面交談以及走訪紅色革命根據地四者結合的方式,從身邊全面的了解紅色文化精神,更好的傳承紅色文化精神。值得注意的是,據此數據,發現對於紅色文化教育的意義的看法,96.73%的人認為是「發揚紅色文化精神,弘揚紅色文化」;87.85%的人認為是「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無論是前者還是後者,兩者都體現了紅色文化對中國文化的重要性。由數據可得,在對於紅色文化教育改進的問題上,有82.24%的人贊同增強紅色文化的實踐教育,增強其與學習生活的聯繫,據此也說明紅色文化教育在現實生活中缺少實踐性。
-
銘記光輝歷史,傳承紅色基因
為弘揚蘇區精神,傳承革命文化,講好紅色故事,夯實黨建基礎,引導師生黨員從「銘記光輝歷史,傳承紅色基因」中汲取砥礪前行的力量,2020年8月1日,應用外語學院黨總支師生黨員一行人先後前往梅州市五華「銘記光輝歷史,傳承紅色基因」紅色體驗館、紅色教育主題公園獅山公園參觀學習。
-
徽州區:接受紅色教育 銘記歷史 傳承紅色精神
今年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日,在黃山市徽州區巖寺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當地就舉行了一場特殊的紀念活動,傳承紅色精神,激勵大家勿忘國恥,珍惜和平,奮力開創美好新生活。
-
河南大學生三下鄉:感受紅色文化,傳承革命精神
無論在血雨腥風、戰火紛飛的革命年代,還是在生機勃勃、革故鼎新的改革發展年代,紅色文化一直激勵著中國人民奮勇前進。為傳承紅色基因,汲取革命精神,增強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7月7日河南科技學院資源與環境學院「弘揚紅色文化,傳承革命精神」紅色資源調研團來到了河南省鄭州市二七區連雲路附近進行走訪、宣講等活動。從中汲取昂揚奮進、團結拼搏的精神,凝聚起為中華之崛起,為民族之復興而發奮讀書的力量。
-
銘記紅色歷史傳承紅色基因 砣磯鎮駐島官兵走進紅色文化展覽館
銘記紅色歷史傳承紅色基因 砣磯鎮駐島官兵走進紅色文化展覽館 2020-12-31 16: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開展「紅七軍轉戰湖南」課題研究 湖南挖掘紅色資源傳承革命精神
開展「紅七軍轉戰湖南」課題研究 湖南挖掘紅色資源傳承革命精神 2020-12-23 16:21:30嚴潔 攝 中新網永州12月23日電 (唐小晴 嚴潔)在紀念「紅七軍轉戰湖南」90周年之時,由湖南省中共黨史學會、永州市黨史聯絡組和永州市委黨史研究室聯合舉辦的「紅七軍轉戰湖南」學術研討會,23日在湖南東安縣舉行,來自湖南、廣西、廣東等地的專家學者追憶那段千裡轉戰的鏗鏘歷程,緬懷老一輩革命家和無數革命先烈的歷史功勳,挖掘紅色資源的同時傳承革命精神
-
南航「紅色築夢旅」暑期實踐:傳承紅色精神,弘揚紅色文化
實踐簡介:團隊名稱: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傳承紅色精神實踐概述:團隊成員在各自的家鄉實地調研紅色基地,討論思考,加強當代青年的愛國主義思想,學習和繼承民族精神、革命精神,並更加了解中國優秀的歷史,增加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從自身出發,向外宣傳,讓更多人了解歷史,同時擴大黨的影響力。
-
重遊紅色基地,傳承紅色精神
為了培養自身的愛國主義精神,學習老一輩革命家的崇高品質和精神風範,體會革命先烈的艱苦歷程,加深心中的紅色記憶,宣傳紅色文化,傳承紅色精神,2020年8月8日至2020年8月11日,河南工業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紅色火炬」暑期社會實踐團隊開展了以「重遊紅色基地,傳承紅色精神」為主題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
紅色研學 ‖ 探訪大別山區 傳承紅色精神
《探訪大別山區,傳承紅色精神》——大別山研學課程課程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在信陽新縣地區的紅色歷史遺址的參觀、體驗學習,瞻仰革命先烈英雄事跡,加強學生對大別山地區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歷史文化的了解;
-
日照職業技術學院大學生「三下鄉」:傳承紅色印記,激發奮然前行的力量
自7月24日至今,實踐團成員通過拜訪老黨員、觀瞻紅色主題展館、尋訪革命遺址等多種形式追尋紅色印記,學習革命英雄事跡,接受紅色精神洗禮,提升愛國熱情,傳承紅色基因,踐行新時代文明。據悉,日照職業技術學院社會實踐團大學生分別在家鄉拜訪了身邊的老共產黨員典型人物,他們有參加過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老兵、有帶領全村發展致富的村支書、有企業勞模、也有堅守平凡崗位的夫妻黨員。
-
古氏宗祠傳承珠縱精神打造紅色陣地
、市委黨校,認真梳理我市現存革命遺址、歷史資料等紅色資源,並深入開展實地考察調研,最終形成了4條現場教學路線。我市已將古氏宗祠作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紅色教育現場教學路線之一,將通過現場學習不斷增強黨員幹部對本地紅色資源傳承的自覺性,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幹部從紅色文化中汲取奮勇前進的力量。■現場走訪 群山環抱著的紅色根據地從城桂路轉入檳榔山路,前行約1.1公裡就能看到古氏宗祠。
-
雲遊紅色足跡,傳承紅色精神
8月8日,洛陽師範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蒲公英陽光支教隊和永信班社會實踐隊以抖音的形式聯合舉辦了主題為「以紅色之名,與教育同行」的線上直播,旨在追尋紅色足跡,傳承紅色精神。 直播開始,永信班社會實踐隊一名隊員先帶領觀眾參觀了位於洛陽的八路軍駐洛辦事處紀念館,該館革命氣息十分濃厚,館藏豐富,最大程度還原當時場景,十分逼真,劉少奇等同志認真工作的場景更是深深打動了觀眾。接下來另一位永信班實踐隊員帶領觀眾雲遊參觀了位於焦作的十二會村,該村是著名的紅色教育基地,保留了舊址。大山中一個隱蔽的村莊,在那些年艱苦的戰爭歲月裡,卻發揮了不可磨滅的作用。
-
弘揚紅色文化,傳承革命精神
紅色文化是在革命戰爭年代,由中國共產黨人、先進分子和人民群眾共同創造並極具中國特色的先進文化,蘊含著豐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歷史文化內涵。 8月6日,河南師範大學物理學院暑假實踐隊舉辦了紅色文化宣傳活動,活動有物理學院實踐部主辦,參與成員包括在家的初高中生及其家長。本次活動的成功舉辦提高了在家的初高中生對紅色文化的認可,產生了十分積極地影響。
-
東華理工大學:雲遊感悟紅色精神 走讀傳承紅色基因
東華理工大學在江西省高校「紅色走讀」競賽活動中,以「學院+團隊+特色」的方式,創新思路舉措,抓好用活載體,引導全校學生重溫革命歷史,指導學生結合專業創作作品,取得喜人成效。
-
傳承紅色經典 發揚革命精神
7月14日河南科技學院資源與環境學院「紅色資源調研團」赴下魏村、抬頭村進行紅色文化的調研活動。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在維護國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歷史進程中敢於流血、敢於犧牲和敢於鬥爭的頑強精神的高度融合。紅色代表了勇敢、頑強和奮鬥,紅色文化作為中華文化的一部分,也應該是綿延不斷,被更多的人了解和學習的。
-
97處革命遺址 講述廈門紅色往事
,中共福建省委機關就曾設在廈門…… 2010年起,市委黨史研究室組織各區普查人員,歷時三年時間對全市革命遺址進行普查。至今,廈門仍保存著97處彌足珍貴的革命遺址,見證了那段難忘的崢嶸歲月。 每一處革命遺址,都是這座城市的「精神地標」,是紅色歷史的濃縮和紅色文化的載體。在這些革命遺址上,羅明、王德、陶鑄、葉飛、方毅等革命先輩,以及羅揚才、楊世寧、王海萍、劉惜芬等革命烈士,用鮮血和生命為後人鋪就了一條通往理想境界的道路。
-
【文明實踐快報-1779期】日照職業技術學院服務隊開展「追尋紅色印記,傳承紅色基因」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志願者們通過對話老黨員、走訪革命遺址、參觀紅色展館等不同形式,聆聽革命故事,緬懷革命先烈,將紅色基因代代相傳。尋訪革命遺址,傳承紅色精神實踐小分隊的隊員來到山東省政府暨八路軍115師司令部舊址,深刻認識到革命之艱辛,要珍惜革命來之不易
-
福建農林大學:尋訪蘇區紅色足跡,傳承先輩革命精神
來到紅軍橋前,黃翰楠駐足觀望,踏著莊重的步伐走過先輩走過的路,感受革命的足跡。她走過紅軍橋,發出感嘆:「我們的國家之所以能夠發展的如此之快而有今天的成就,離不開一代又一代革命先輩的無私奉獻,我們要時刻銘記。」她把紅軍橋走了一遍又一遍,遲遲不肯離去。 通過此次探尋紅色歷史之旅,黃翰楠參觀了金坑鄉作為中央蘇區的革命過程簡介,並學習了中國革命的發展歷史,收穫萬千。
-
傳承紅色文化③|革命後代劉婧:傳承紅色精神 讓紅色基因永不褪色
編者按:為廣泛宣傳革命先烈、挖掘推介革命事跡,傳承紅色文化,中共墾利區委宣傳部與大眾網·海報新聞將圍繞「追憶紅色歷史,傳承紅色精神」為主題,共同推出《傳承紅色文化》專題。劉婧繼續說道,「當我第一次帶上耳麥,面對100名孩子時,看著他們對紅色故事又好奇又嚮往的臉龐,我仿佛看到了童年的自己。」墾利區永安鎮被譽為山東的「小延安」,這裡「埋藏」著許許多多的革命事跡和英雄人物,劉婧為了講好墾區的紅色故事,傳承紅色精神,也為了肩上的這份榮耀和責任,她走遍墾區19處抗日根據地舊址,採訪近百位老革命、老黨員,整理近十萬字讀書筆記。
-
中山古氏宗祠:擦亮紅色印記 傳承革命精神
南橋村黨支部書記甘少光表示,近年來,他們通過修繕、派專人管理等措施,加強保護革命先烈浴血奮戰的舊址,以鼓舞年輕一代學習革命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古氏宗祠始建於清道光年間、距今已有近200年歷史,這裡曾經是珠江縱隊司令部活動之地,也是共產黨領導珠江三角洲抗日遊擊戰爭的指揮中心。走進宗祠便能看見,四周牆壁上展示的抗日戰爭期間的圖文資料。1943年7月,南(海)、番(禺)、中(山)、順(德)遊擊區指揮部從禺南遷入五桂山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