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鏡消毒液的現狀分析:各類內鏡消毒劑的優缺點

2020-12-23 朗索消毒

隨著內鏡診療技術的發展,軟式內鏡廣泛運用在腫瘤的篩查、疾病的診斷和治療。軟式消化內鏡通過口腔、肛門或人工通道進入人體消化道進行各項檢查和治療,使用後不可避免的有微生物和有機物殘留,而軟式消化內鏡屬於重複使用性醫療器械,使用後必須進行清洗、消毒或滅菌的再處理以防止交叉感染。

針對廣大醫務工作者如何選擇合適的消毒用品,如何擺脫選擇綜合症帶來的糾纏,如何在高速發展的醫療時代保持思想不退伍、認知不空白、意識跟得上,保持個人進步與社會發展同步的效果等問題,結合臨床實踐及規範要求,與大家進行全方位探索分析。

一、目前市場上內鏡消毒液的現狀分析

1.《規範》對消毒滅菌劑使用的要求

高水平消毒:鄰苯二甲醛消毒液、戊二醛消毒液、過氧乙酸消毒液、酸性氧化電位水、含氯消毒劑,也可選用其它符合規範的消毒劑。

滅菌:戊二醛消毒液、過氧乙酸消毒液,也可選用其它符合規範的滅菌劑。

2.內鏡消毒劑的優缺點

01.酸性氧化電位水(AEOW)

酸性氧化電位水特點:有效氯含量60mg/L±10mg/L.PH值範圍2.0-3.0,氧化還原電位(ORP)≥1100mV,殘留氯離子<1000mg/L,消毒時間≥3-5分鐘,即時生成,及時使用,注意水質,適用於手洗,可以直接降解成水,環保安全。

酸性氧化電位水缺點及注意:需要使用專用連結管連結內鏡與酸化水生成器,流動灌注。消毒內鏡時,需要控制好PH值和有效氯濃度,每次使用前都需要檢測,時間工作中PH值和氯濃度很難控制好,故而穩定性差,對內鏡腐蝕性強,內鏡廠家及歐美國家均不作推薦使用。

02.複方含氯消毒劑

複方含氯消毒劑特點:消毒時,按1:4稀釋(五分鐘)或1:10(10分鐘),有效殺菌因子主要是游離狀態的氯(次氯酸),PH值鹼性,使用時間7天。

複方含氯消毒劑缺點及注意:存在對金屬腐蝕性,刺激性氣味,受有機物影響大,消毒或滅菌不穩定。

戊二醛消毒液

03.戊二醛消毒液

戊二醛消毒液特點:濃度≥2%,消毒時間:氣管鏡消毒≥20分鐘,其它內鏡消毒≥10分鐘,分枝桿菌汙染內鏡消毒≥45分鐘,滅菌時間≥10個小時,價格便宜,對內鏡腐蝕性弱,適用於機洗和手工清洗。迄今已使用近30年的歷史,具有廣譜、高效、低腐蝕、易溶於水、穩定性好等優點。

戊二醛消毒液缺點及注意:但由於其可使血液凝固,組織變性,對皮膚和黏膜有刺激作用,且有毒性和致癌性,可引起化學性肺炎、過敏性哮喘、過敏性皮炎等毒副作用,殘留液可致結腸炎,出現腹痛、腹瀉;有黃染,久用導致內鏡出現生物膜;特別是耐藥菌株的出現,讓戊二醛在軟式內鏡的消毒中受到了挑戰,更有專家講到其「消毒的無效」,及不能安全排放廢液的問題,部分歐洲國家已禁止了戊二醛的使用。

鄰苯二甲醛消毒液

04.鄰苯二甲醛消毒液(OPA)

鄰苯二甲醛消毒液特點:有效濃度:0.5%-0.6%,作用時間:≥5分鐘,對分支桿菌敏感,職業安全性好,PH值中性,穩定性好,腐蝕性輕,適用溫度20-25℃;適用於機洗和手工清洗。

鄰苯二甲醛消毒液缺點及注意:1.灰染「問題」,對皮膚、黏膜、衣服和環境表面灰染;2.對膀胱癌患者反覆接觸後可致過敏;3.價格昂貴;4.接觸眼部時有刺激作用,加重支氣管炎或哮喘症狀;5.不能用於滅菌;6.排廢前需要中和後才能排放。

從含氯消毒劑(酸化水、複方含氯製劑等)對內鏡的腐蝕性及受有機物幹擾性強等特點,繼而戊二醛被眾多客戶認可,迄今使用30年的歷史。但為應對耐戊二醛消毒液分枝桿菌的出現,鄰苯二甲醛消毒液順勢推出,專門針對分支桿菌進行殺滅,和戊二醛消毒液一樣,鄰苯二甲醛消毒液同樣具有廣譜、高效、低腐蝕等優點;鄰苯二甲醛消毒液的劣勢同樣明顯,對內鏡的灰染通常是老師們不願忍受的,同時,作為5min可快速高水平消毒且價格昂貴的鄰苯二甲醛消毒液即不能滿足新規範的滅菌要求,也不能滿足目前中華醫學會消化內鏡分會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形勢下對消化內鏡中心提出的清洗消毒方案中的要求(所有內鏡都需要滅菌處理),使我們陷入了新的沉思。

過氧乙酸消毒液

05.新型過氧乙酸消毒液

過氧乙酸消毒液在新規範出臺後順勢而出,很好的滿足了對軟式內鏡的高水平消毒和滅菌要求;可實現5min快速高水平消毒和10min滅菌,是面對日益增長的就診量絕佳解決方案,滿足目前中華醫學會消化內鏡分會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形勢下對消化內鏡中心提出的清洗消毒方案中的要求(所有內鏡都需要滅菌處理)。

但市面上新型過氧乙酸品種繁多,酸性的PH值及高濃度的過氧乙酸對內鏡損傷顯而易見,如何正確的選用新型過氧乙酸?我們一起從下面方英老師的課程中尋找答案!(課程來自2019年10月25日第十二屆全國內鏡感染控制與內鏡護理技術新進展研討會暨第六屆國際內鏡護理高峰論壇在浙江杭州舉行;大會期間,中國衛生監督協會消毒與感控專業委員會常委兼《內鏡感控學組》組長方英老師就《軟式內鏡消毒與滅菌》這一課題展開了深入講解。)

如何選擇一款高水平消毒劑,首先要對器械沒有腐蝕性,不損傷器械,且具有滅菌性。其次,我們應該選擇PH值為中性的或弱鹼性的,而不是選擇酸性的,還有就是對環境的汙染,所以我們應該選擇環保型的中性的過氧乙酸,可以直接排放到下水道且對器械無損傷。像戊二醛由於其有毒性,在歐美國家都是嚴令禁止使用的,鄰苯二甲醛、戊二醛因為其不能直接排放,必須稀釋或處理後才可以排放,這樣無形中就增加了成本。所以如何提高使用效率,降低成本,這些問題都與我們的臨床工作息息相關。

這幾年隨著國內消毒與滅菌要求的提高,使用滅菌劑成了我們迫切的需求。而過氧乙酸是目前我們推崇的效率最高的滅菌劑。

相關焦點

  • 第四屆中山大學消化內鏡論壇圓滿落幕
    12月5日上午的內鏡演示直播成為會議亮點,這也是本系列會議第一次進行四家醫院同步內鏡演示手術,包括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附屬第三醫院、附屬第一醫院、附屬腫瘤醫院。上午10點中山六院內鏡演示準時開始,一號直播間是我院李初俊主任為一位多次內鏡下治療的食管良性狹窄患者行「內鏡下狹窄切開術(黏膜下隧道方式)」解除梗阻;二號直播間同時直播郭勤副主任醫師為一位11歲的患者行「經口小腸鏡檢查及空腸息肉切除術」。
  • 與內鏡相比各有什麼優缺點?一文說清楚
    目前胃腸部的檢查,醫生很多時候建議做胃腸鏡檢查,但是內鏡檢查是一個侵入性檢查,很多人覺得做這個很痛苦,所以會問,能不能做個CT檢查看一下胃腸疾病?我們說說這個問題。對於胃腸道的疾病,我們對比來看一下腹部CT檢查和胃鏡檢查各有什麼優缺點?各能檢查出哪些疾病?第一,我們先來看腹部CT檢查有什麼優缺點?通過腹部CT檢查,可以看到什麼胃腸疾病?
  • 害怕做胃腸鏡想選擇膠囊內鏡?你知道膠囊內鏡的缺點在哪嘛?
    胃病患者去醫院做檢查,首先想到的就是做胃鏡,因為在胃腸檢查方面胃鏡檢查是最為有效的;而胃鏡從1868年到現在共有三種類型,分別是:普通胃鏡、無痛胃鏡及膠囊內鏡,膠囊內鏡也是在現在最先進的檢查方法,但很多人對於膠囊內鏡卻並不熟知。
  • 「內鏡精靈」瀋陽上崗 火眼金睛幫醫生「掃盲」
    近日,被專家們親切地稱為「內鏡精靈」的遼寧省首個AI人工智慧消化內鏡落戶中國醫大四院消化內鏡科。它一上崗就引來醫生的讚嘆:「有它在,每次做內鏡,我的身後都相當於站著100多位頂級專家!」它很嚴格:不允許遺漏一個盲區中國醫大四院消化內鏡科主任趙志峰介紹,內鏡檢查是檢測早期胃腸癌的強有力方法,但是目前存在內鏡醫師工作量大,內鏡檢查覆蓋不全,病灶隱蔽識別困難的問題。
  • 開立醫療:國產內鏡智能息肉識別功能上線,將腸癌扼殺在「搖籃」
    以消化道癌中的腸癌為例,國家癌症中心 2019 年發布的《2015 年中國惡性腫瘤流行情況分析》顯示,2015 年我國結直腸癌新發病例數為 38.8 萬人,在全部惡性腫瘤中位居第 3 位;結直腸癌死亡患者 18.7 萬人,死亡率居第 5 位。這意味著平均每天超過 1000 人確診為結直腸癌,每天死亡 512 人,每 3 分鐘就有 1 人死於結直腸癌。
  • 內鏡病房手術患者的飲食種類有哪些?
    內鏡病房手術患者的飲食種類有哪些?收錄於話題#內鏡治療相關護理科普知識67個(上海市徐匯區2019年度科普創新資助項目,項目編號:xhkp2019051)人體吃了食物,就進入了消化系統,因為內鏡微創手術是消化系統的手術,所以飲食就顯得非常的重要。
  • 周平紅:內鏡裡的大醫人生
    周平紅,國際知名消化內鏡微創治療專家,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內鏡中心主任,中華醫學會消化內鏡學分會副主任委員,美國消化內鏡學會國際委員會委員(FASGE),2016 DDW「內鏡世界盃」裁判;入選央視2016「大國工匠」和2019「為了人民健康」專題片,2017年獲評「上海工匠」,2017年獲評首屆國之名醫榮譽稱號,2018年獲評上海領軍人才
  • 「聖都第二屆微創脊柱外科及脊柱內鏡論壇」在濟寧醫學院附屬醫院...
    山東衛生新聞網訊  近日,「聖都第二屆微創脊柱外科及脊柱內鏡論壇」在濟寧醫學院附屬醫院召開。本次學術會議由中國中西醫協會骨科微創專委會脊柱內鏡學組主辦,山東省預防醫學會骨與關節疾病防治分會、濟寧骨科專委會脊柱外科學組協辦,濟寧醫學院附屬醫院承辦。
  • 煙臺毓璜頂醫院婦科內鏡培訓中心第二十二屆婦科內鏡手術手把手...
    齊魯網煙臺8月1日訊為促進婦科內窺鏡手術操作技術的普及與提高,由衛生部四級婦科內鏡手術培訓基地、煙臺毓璜頂醫院婦科內鏡培訓中心舉辦第二十二屆
  • 威海市婦幼保健院消化內科和內鏡中心將搬至門診樓
    護士站出了電梯,左手邊是嶄新的消化內科內鏡中心,是患者接受各種內鏡檢查及治療的場所,使用面積達1000平方米,胃鏡室、腸鏡室、ERCP室、超聲內鏡室、HP檢測室、甦醒室、示教室等一應俱全,每天可為30至50位患者行內鏡檢查與治療。
  • 當代工匠錄 | 中山醫院內鏡中心:最多病人成就最好手藝
    但如今,它確實成了一把鋒利的手術刀:鏡線由人的自然通道進入人體,內鏡把組織的小血管放大三五十倍呈現在屏幕上,操作醫生根據屏幕,判斷病灶是不是腫瘤,繼而直接切除可疑病灶。中山醫院內鏡中心的創始主任姚禮慶教授告訴我們,內鏡技術相較於傳統手術有許多優勢:首先,內鏡是從自然通道進入人體,它造成的創傷比開刀小,且不留疤痕。
  • 聚焦微創脊柱,脊柱內鏡操作訓練局限如何解決?
    近年來,隨著微創技術的快速發展,以脊柱內鏡為代表的脊柱微創技術逐漸被大家所了解,並且已經在臨床上廣泛應用。脊柱內鏡技術在腰椎間盤突出症、腰腿疼痛症狀的治療上已經日漸完善,手術效果已得到越來越廣泛的認可。
  • 內鏡下如何治療消化道早期癌
    這種腫瘤可以通過內鏡下黏膜切除術和內鏡黏膜下剝離術進行治療。 1.內鏡下黏膜切除術:這種手術技術最早是日本治療早期胃癌開始,現在又可以用於早期食管癌、結腸癌、息肉等等的內鏡治療,而且效果都比較好。
  • 傳承百年匠心 以專業締造卓越——揭秘內鏡手術背後的功臣
    在內窺鏡手術中,他們扮演著與醫生同樣舉足輕重的角色——內鏡服務工程師,對於普通人來說,似乎是一個從未耳聞過的名稱。如果說醫生的專業技術和經驗是確保內窺鏡手術診療成功的關鍵,那麼內鏡服務工程師所提供的服務,則是每一次內窺鏡診療背後的有力支撐。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伴隨著光學和圖像技術的不斷演進,多樣化的內窺鏡產品開始運用於各類醫療檢查和手術之中,並成為醫生探索病原的得力幫手。
  • 關於太原市綜合性公安監管醫院建設項目消毒供應中心設備、內鏡室...
    要求細菌附著率極低無衛生使角,滿足衛生部2017版內鏡清洗消毒規範要求,根據衛生部規範要求,按照內鏡清洗標準流程:初洗(酶洗)、漂洗、浸泡消毒、末洗、乾燥等一體化程序,並設計方槽池體達到全鏡浸泡、快速排水、整體大方,不損傷鏡體,並對鏡體有保護作用。
  • 中山內鏡再創紀錄!內鏡取出重達210g、長30cm的腫物
    (健康時報記者 張赫 趙苑旨)12月22日,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周平紅教授領銜團隊,運用ESD技術,成功從患者體內取出長30cm,最粗處竟有6cm,重達210g的腫物,解決了患者長達3年的進食哽咽的痛苦,並且再次刷新了內鏡中心切除食管腫物的紀錄。整個過程由東方衛視播出。
  • 醫生解答:膠囊內鏡的工作流程,它是怎麼發現腸道病變的?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膠囊內鏡,老百姓常說的吃一粒膠囊就能看腸胃,說的就是它。但是,除了做過膠囊內鏡檢查的人之外,大多數人覺得它還是非常神秘的,連它長什麼樣子都不知道。本來今天想發點別的,但是想到我們醫院的膠囊內鏡是我在負責,想著不如趁這個機會給大家說明一下膠囊內鏡是什麼東東,先給大家看一下它的真面目,如下圖!
  • 部分克羅恩病小腸病變可能只有膠囊內鏡才能發現
    膠囊內鏡是一種非侵入性影像檢查技術,發現和評估小腸病變的能力不遜於CTE或MRE。在高度懷疑CD或小腸病變,但腸鏡/影像檢查結果陰性的情況下,可用於初步診斷。 然而,由於膠囊內鏡不能完成組織活檢,而且在不能再懷疑小腸狹窄的患者中使用。因此膠囊內鏡在CD的初始診斷方面,也存在自身的局限性。
  • 博生代表參加世界內鏡醫師大會
    12月13日-18日,博生集團部分高管、衛計委社會辦醫婦科內鏡微創醫師分會部分相關人員及部分醫院婦科內鏡醫生一行27人赴臺灣參加第五屆世界內鏡醫師大會,會後到臺灣著名的中山醫院,長庚醫療集團總部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及禾馨婦產醫院參觀考察,與醫院的相關管理及技術專家進行了深入交流。
  • 膠囊內鏡,如何帶給您輕鬆的胃腸檢查體驗?
    那麼,關於膠囊內鏡,我們需要注意些什麼呢?從吞下膠囊內鏡那一刻起,膠囊內鏡會以每秒2張(甚至更多)的速度拍照,途經整個消化道,邊走邊拍,圖像實時傳送至記錄儀。大約6至8小時後,電池用盡,膠囊就隨大便排出體外。每次會拍攝 5 萬張左右的照片。 如今,膠囊內鏡可藉助機器人的力量,將數以萬計的圖片逐張檢查,精準定位到病灶,準確率大大提升,協助醫生完成70%左右的閱片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