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新初中生》雜誌)
教室的掛鍾,嘀嗒嘀嗒;兩年的時光,如白駒過隙。三生有幸,讓我在最好的年華裡遇見了最好的你。夕陽透過窗戶照在教室的地板上,順著講臺,映紅了他的半邊身影。
他,韓夢唐
他姓韓,韓愈的那個韓,是韓愈口中「傳道受業解惑」的師者。
他不是一般的語文老師!一般的老師,哪兒有像他這樣愛講故事的。這位「韓退之」對古詩、文言文情有獨鍾,每每講到這些,便會化身為文中的主角。
是的,「韓媽媽」是「帥鍋」
他總把講臺變成自己的舞臺。猶記得《琵琶行》那一課,他以音樂為引,帶我們走進了「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的江南煙雨圖。說時遲那時快,他左手摁住暫停鍵,右手翹起蘭花指,捏起一塊兒不大不小的抹布,半遮半掩地露出一半面容,一隻腳腳尖點地,「鏘鏘鏘」有板有眼、有模有樣。還別說,真有點兒「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的韻味。當時,我們的注意力全放在了這位「琵琶女」的身上,雖然有點兒浮誇,但著實讓人記憶深刻。
陪我們鬧過之後,他放下抹布,給我們講起了那個時代「紅顏不曾見白頭」的悲傷……
長媽媽哪兒有「韓媽媽」好
別以為他一個人演就能過癮,「獨角戲」從來不是他的風格。今天,他又過起了導演的癮。
前一天,我們從語文課代表口中得知要演繹《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文章,還是「有獎竟演」,全班同學熱血沸騰、活力滿滿,紛紛表示自己一定能拿「奧『韓』卡小金人」。
同學們「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有的扮起了《山海經》裡的刑天,有的扮起了找書的長媽媽,有的扮起了想要書的迅哥兒,竟然還有的拿著寫著「山海經」的紙當書……
在這個頹長且惹人睏倦的中午,「韓媽媽」一邊在黑板上讓「演員」寫出自己對「臺詞」陌生的地方,一邊帶著我們品讀文章中的細節。讀書習字不再枯燥乏味,歡聲笑填充著整個教室,我們在愉快的氛圍裡走進了魯迅的童年。
課後,隔壁班的同學以為我們班在表演舞臺劇,紛紛前來觀看。
我們和韓老師相處兩年了。他會給我們千篇一律的學習生活提供不少新鮮感,會在枯燥的語文課上發出爽朗的笑聲吸引我們的注意力,會在帶我們玩的同時,潛移默化地傳授給我們應該掌握的知識。他不像數學老師那麼嚴謹,不像英語老師那麼嚴肅,也不像物理老師那麼嚴密,他就像一個鄰家的大哥哥,親切陽光;像一個無話不談的好朋友,溫暖友好……他有他的「撒手鐧」。
手錶的秒針,嘀嗒嘀嗒,粉筆吱吱呀呀地在黑板上落下最後一筆。斯人倚著講臺,陽光傾瀉在我們的臉上。
西安市西電中學 劉瑩聖雪
(編輯: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