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要陽光、勇敢、自信和積極向上,父母的激勵與陪伴是樂土

2020-10-04 洋媽數學課堂

教育孩子好似一門大學問,其實父母只要將愛融入進去,激勵和陪伴孩子成長,孩子陽光、勇敢、自信和積極向上的好品質就會一應俱全。教育孩子也就達到了得心應手的成效。

一路陪娃成長,我們仿佛在鳥語花香中走過,瀰漫著愛與溫暖。

陪娃成長的過程是幸福的,每一個畫面都是那麼的溫馨甜蜜,那麼的回味無窮。

享受愛和溫暖的陪伴

用愛的主線貫穿始終,帶娃走出去開闊眼界,鼓勵與小朋友交流溝通,架起友誼橋梁,提升自信力和勇氣。

2007年春天爸爸帶我們去北京科技館參觀。科技館像一個大迷宮,深深的吸引著孩子。孩子對每一個事物都非常的感興趣,左看看、右看看,非常的好奇。那時候她還是幼兒園階段,對一些科技沒有定義,只覺得好玩。爸爸帶她去這裡,就是想在潛意識裡埋下一粒種子,刺激她的大腦皮層,讓她對新事物有意識、有記憶,激發她的科學興趣。

在這裡她見到了第1個外國人,第一次主動和外國小朋友打招呼。邀請她一起合照留影。這是第一張與外國小朋友的的照片,永遠珍藏的照片。

當時,外國小朋友一直在彩色球堆裡玩耍,女兒也加入她的隊伍。那個小朋友大女兒幾歲,一頭金黃色的捲髮,白皙細嫩的皮膚,穿著棕綠相間的迷彩服,粉嘟嘟的確實可愛。

她們沒有言語的交流,彼此的陪伴玩得特別開心。快要走的時候,我察覺到女兒有些不捨得離開,我看懂了孩子的心事,於是萌生了一個念頭,為她倆拍一張合影,留作紀念。

女兒成長的每個瞬間

因為我英語說得不好,所以我鼓勵女兒自己去打招呼邀請。女兒鼓足勇氣,主動去牽英國小朋友的手,邀請她一起拍照留念。這是給女兒一次挑戰自我勇氣的機會。能夠用英語交流,不管她當時英語說得好不好。又或者具體說了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倆成功牽手,並且留下了這張珍貴的照片。

拍這張照片,我甚至還有一個想法,多年後能夠尋找到曾經合影的小女孩兒。給自己留下一個想像的空間,一個創意的空間。彼此成長環境的不同,機遇和挑戰也不同。不一樣的國情,不一樣的教育和培養方式,最終是怎樣的兩種人生?期待著重逢那一天的揭曉。

第1次和外國小朋友玩耍。沒有什麼不一樣的。用愛心去交流,善意的表達自己,就會贏得對方的同意,建立信任和情感根基。

就像拉勞士福古說的:我們對自己抱有的信心,將使別人對我們萌生信心的綠芽。

孩子們沉浸在盡情玩耍的喜悅中,遺憾的是沒有留下彼此的聯繫方式。

至今回憶仍然是一種幸福。我想孩子的回味可能會更有一番意義。

2016年十一國慶節,將近10年後,我們帶女兒和泰國交換生去西安旅遊。

俗話說100年看上海,500年看北京。5000年看西安。

西安是魅力之城,有著強大的文化底蘊。置身西安的大街小巷,仿佛穿越時空,夢回大唐的感覺。我們去西安,接受一場文化盛宴的洗禮。

去逛美食一條街,去大唐不夜城,去華清池,去秦始皇兵馬俑……

秦始皇兵馬俑

印象最深的是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人山人海,接踵摩肩,進入、進出都需要排成長長的隊伍。

第一次帶孩子去秦始皇兵馬俑。裡三層外三層的隊伍等候,當我們觀看完已經是晚上。期間我們從一處準備到另一處的時候,看到兩名外國人,在和工作人員交流,久久的未能得到解決。我們猜測應該是詢問參觀的去向,迷路了,不知道怎麼走。

我們就這樣遠遠的看著,他們交流了半天似乎沒有進展。情急下我鼓勵女兒發揮自己英語的專長去主動溝通,幫忙解答。

女兒先是遲疑了一會兒,沒有立即行動。她可能是擔心自己解決不了。先生也在一旁鼓勵:外國友人到咱們國家參觀遊玩,語言卻成為交流的障礙。孩子發揮你的英語優勢,看看他們到底遇到了什麼麻煩,這也是一種文化的交流,你代表的是國家,是中國青年軟實力的象徵。


女兒與外國友人交流

孩子高興地邁出了與老外英語成功交流的第2步。飛奔過去,微笑著和外國人打招呼。詢問他們遇到了什麼問題,幫助工作人員和外國友人翻譯。解決了他們商討半天的難題。工作人員豎起大拇指,外國友人也開心的笑了。女兒則流露出自豪感,開心回歸我們的隊伍。

通過自己的努力,挑戰自我,把心裡那個懦弱的自我打敗。發揮自己的優勢,舉手之勞解決了他人的難題,何樂而不為呢?為自己的改變感到高興,學習英語更有了後勁。

勇敢的走出去你就成功了一半!這是對自己的認可,賜予自己力量。不管事情解決到什麼程度,善意的幫助,勇氣可嘉,精神可貴。

對於英語的學習交流來說,這是很好的學習場景素材,是難得的交流學習機會,現場進行了免費的學習和溝通。

幫助別人的同時也能收穫知識和幸福。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只是太匆匆,沒有留下他們的聯繫方式。多年後,女兒回憶起這件事情,也是感慨萬千。

去上海參加ACT英語寫作大賽,與總裁對話交流,推介展示自己,是自信力的表現。

2017年寒假,算是初三最後的衝刺階段,我們卻利用寒假的時間,參加了ACT英語寫作大賽。

依常規,這個時間還是以學習為主。我們卻打破了常規,參加了這次大賽。與其說是我帶女兒,不如說是女兒帶我。我只是和女兒做個伴。用女兒當時的話說,下次再有這樣的比賽,就不需要您陪同了,我自己能行。

大賽是安排在上海,1月7日下午我們從浦東機場落地,開啟了上海的魔都之旅。魅力無限的上海深深地吸引著我們。上海給人的感覺就是不一樣,到處都散發著清新的氣息,青春的活力,真是生命力旺盛的城市。

上海外灘夜景

到達上海的第1晚,老師帶隊遊玩了外灘。接下來就是比賽,穿插遊玩活動。他們第二目的地是上海迪士尼樂園。由於女兒去過美國的迪士尼,所以她不想參加。於是就有了我們母女之行的機會。

女兒作為嚮導,全程的帶我遊玩。按照事前做好的旅遊攻略,規劃好遊玩路線,就近安排好就餐事宜,一切都井然有序。

此次母女行是我最開心的一次旅行。我們母女倆突然轉換了位置,互換了角色,我完完全全的依賴於她,甚至聽命於她。意見的統一,讓我們彼此非常的開心,旅途非常的愉快順利。

女兒上海博物館前留影

參觀首站是上海博物館,女兒手機導航帶我來到上海博物館,遠遠地都能感受到它的典雅和莊重。置身大廳,四層雄偉的展館,更加讓我震懾,體會它的博大精深、氣宇軒昂的氣勢。各個展館參觀完,已是下午1點多。

參觀完博物館享受美食

按照女兒的旅遊攻略,重慶高老九就進入了我們的視線。民以食為天!填飽肚皮,補充體力,休息好才能玩得更好。女兒點了兩人套餐,在自選區拿了免費的水果和蔬菜,這頓午餐是我們吃到的最豐盛的美味,沒有之一,只有最好。吃完又休息,足足有兩個小時。

下午女兒帶我又去了城隍廟和豫園,時間太緊,想去的上海交大也遺憾的錯過了。在豫園,這座江南園林的藝術瑰寶,深深地打動和影響著我。

韓國青年幫忙拍攝的豫園母女合影

在這裡我們欣賞園林風光,初見梅花綻放,並遇到了一位韓國友人。這一次女兒主動走過去和韓國人打招呼,讓他幫我們拍照。初一時女兒學過一些韓語,簡單的對話還是可以的。那張合影也成為永久的珍藏。

晚上我們拖著疲憊、沉重的身軀,可是收穫了滿滿的喜悅。這是我們最成功的一次旅遊。

女兒ACT寫作獲得的銅獎

比賽也很順利,女兒獲得銅獎!作為家長我沒有過多的擔憂,參加這樣的比賽,就是多嘗試體驗、多開眼界。我深信參與的過程就是一種提升,一種進步。

比賽結束後,ACT的大區總裁做了演講。以他女兒為例講述了什麼是最好的大學,孩子適合的才是最好的。她女兒當時沒有入讀頂尖大學,而是選擇了一所自己喜歡的文理學院。

在總裁演講結束後,安排了一個互動答疑環節。這一環節女兒積極主動的去參與了,現場舉手和老師互動。同學們給予熱烈的掌聲。隨之我請求帶隊老師幫忙,讓她鼓勵孩子去和總裁單獨交流。

女兒與ACT總裁互動

當老師去鼓勵孩子的時候,孩子說已經做好了和總裁單獨交流的準備,請老師放心,我會抓好這次機會。總裁演講結束,孩子三步並作兩步來到主席臺前。自我介紹後就和總裁聊起了未來的留學計劃。

可能是有了前兩次的交流基礎,自己更有信心,走出去展示自己;可能是自己英語學習的積澱,更有把握和能力駕馭這場對話。為女兒這樣的改變而高興。從被動變為主動,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並努力去爭取。在以後的成長中,這樣的機會,孩子一直在努力把握和掌控。

語言是交流和溝通的基礎,自信是跨越自我,實現成功交流的保障。功到自然成!

抓住每一次鍛鍊提升語言的機會,展示自己,推銷自己。未來你們是民族的希望,國家的棟梁。

敬愛的周總理曾經說:我們愛我們的民族,這是我們自信心的源泉。

牢固樹立自信心,增強民族使命感。在父母的陪伴和激勵下,孩子擁有陽光、勇敢、自信的性格,奮發向上,託起明天永遠不落的太陽。

相關焦點

  • 激勵孩子、讓孩子自強自立、勇敢的60句話,終於找齊了
    這60句話涵蓋積極向上、充滿自信、學習優秀、品行高尚、熱愛勞動、自強自立、勇於糾正錯誤等孩子各方面的引導。一、激勵孩子積極向上的6句話5、你大膽去鍛鍊一下不是很好嗎---積極培養孩子的勇敢精神?6、拿出大膽勇敢的勇氣,闖過來---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意志力。7、你自己解決這個問題---讓孩子學會直面挫折和困境。
  • 陳武民:如何培養孩子勇敢自信的特質?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質,父母要用心去觀察和發現自己家孩子的特質,儘量挖掘出孩子的特長,通過發展這些特長,孩子很容易解決他面臨的問題。從而能夠建立自信。在自信的基礎上孩子就會勇敢和堅強。我國的人給人一種謙虛、中規中矩的感覺,而美國小孩總是一副陽光、自信、勇敢的樣子。因為從孩子們出生開始,美國的許多父母就會有意識地告訴孩子:無論你是高矮胖瘦,是健康或者疾病,聰明還是笨拙,你都是我們的最愛,最獨特的孩子,我們都會永遠愛你。
  • 父母怎么正確陪伴孩子?運用「Peere法則」,給孩子幸福的童年
    若是孩子的童年長期有父母的陪伴,那麼孩子將會變得十分的自信勇敢,與父母的關係變得十分親密。但若是孩子的童年缺失了父母的角色,那麼他們就很難跟父母建立親密無間的關係,嚴重影響了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親子關係。孩子容易學壞孩子的人生需要父母的引導,但若是父母不在孩子身邊引導鞭策,孩子很容易跟社會上的壞孩子混在一起,思想上被他們所影響,最終變壞。
  • 孩子自不自信,與父母的家庭教育方式可能有關,家長需重視
    有些家長認為,孩子自不自信,和家庭條件有關係,也有的家長認為是和孩子的外貌有關,孩子如果外貌很好,就會很自信,否則就會自卑。但這些都是錯誤的想法,孩子是否自信,其實是和家長的教育方式有關。心理學家研究發現,父母的家庭教育方式會直接影響孩子的性格形成。如果父母總是用高標準去要求孩子,甚至是去嘲笑、諷刺孩子,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自卑。只有不斷去鼓勵和支持孩子,孩子才會變得越來越自信。所以說要在孩子小時候就開始培養他的自信心,這一點家長需重視。
  • 勵志陽光的句子,積極向上,激勵我們要成為最好的自己
    這樣都不行,我們需要的是——勇敢的奮鬥。早安!2、是努力,讓我們擁有舒展的生活、寬闊的路;是努力,讓我們得到喜歡的人,並和喜歡的人一起,過上喜歡的生活。早安!3、人生已多磨難,要學會為自己鼓掌。不苛求、不虐待、不折磨自己。無論遇到何種困境,學會對自己說:算了吧,沒關係,會過去的。
  • 教育男孩子,父母應該堅持這4個原則,讓孩子長大更優秀
    應該怎樣教育男孩子才能讓孩子長大了更加陽光向上、有擔當呢?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原則男孩子總有一天會離開父母,獨立去闖蕩外面的世界。一個在家裡什麼事情都依賴父母,全然依靠父母照顧的孩子又怎麼會有獨當一面的能力呢?
  • 激勵與呵護讓孩子勇敢
    相信許多孩子都有類似的經歷:一遇到陌生人就躲在父母后面不出來;在幼兒園從不當眾表現自己;不願意用淋浴洗澡;不敢玩滑梯,不敢騎兒童車等等。相信許多孩子都有類似的經歷:一遇到陌生人就躲在父母后面不出來;在幼兒園從不當眾表現自己;不願意用淋浴洗澡;不敢玩滑梯,不敢騎兒童車等等。有些是需要父母的激勵與讚揚,有些是需要呵護與鼓勵。就拿我的兒子吉吉來說吧,他兩歲以前很少與生人說話,在外邊與小朋友玩也不說話,在家裡卻很能說。比如我的同學來家裡玩問他「幾歲了,叫什麼名字」他不說。
  • 孩子的自信、情商和抗挫折能力,你的陪伴養育藏著孩子未來的優秀
    父母陪伴—孩子自信心養成父母陪伴孩子成長的一路,是一個十分漫長的過程,而自信心的培養,對孩子的未來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性。有研究表明自信的孩子外在表現會更加勇敢、活潑和敢於嘗試。斯科特·派克也曾在《少有人走的路》一書中寫道:「自信須從幼年培養,不然成年後再作補救,往往事倍功半」。
  • 孩子缺乏勇氣和自信咋辦?父母多給孩子陪伴從而讓娃感受到安全感
    孩子缺乏勇氣和自信咋辦?父母多給孩子陪伴從而讓娃感受到安全感怎樣做,才能讓孩子更加有勇氣和自信感覺自己的孩子缺少自信和勇氣,平常的時候孩子都不和別人打招呼的,就在這個時候你就會變得胡思亂亂想了,總會感覺孩子沒有勇氣或者是膽小。
  • 培養孩子自信 要給足孩子「面子」
    不少家長都羨慕那些自信的孩子。自信的孩子在人群中非常出挑,笑容陽光,落落大方,其實自信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從小培養起來的。想要養出一個自信的孩子,父母們一定要給孩子留面子,尊重和信任孩子,表揚孩子點滴進步。
  • 陪伴孩子的真正意義是什麼?優秀父母一定要明白3件事,很主要
    只有孩子擁有了獨立思考、分辨是非的能力,未來才能更加良好的適應社會。父母應該正確的陪伴孩子,在陪伴裡教會孩子做人、做事,悲觀時為他們託起信念,前進時讓他們站得更高。在孩子探索的過程中,幫他排除可能遇到的危險,在孩子向我們求助時,給與他你的建議和溫暖,做孩子的觀察者和協助者,而不是代勞者。
  • 培養一個陽光自信的孩子
    什麼都不用孩子做,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像公主像少爺,不願孩子受一點委屈,吃一點苦。殊不知,這樣過度呵護長大的孩子由於沒有體驗,更談不到成功的感覺,他怎麼敢試敢做?他怎麼會自信? 如果你的老闆、領導總是拿你和別比,你做什麼都不對,怎麼做都不完美,你崩潰不?自信心受挫不?那面對這樣愛比較的家長、喜歡否定的家長、追求完美的家長,孩子的自信心怎麼能建立起來呢?!
  • 父母看過來:自卑和自信的孩子,一般來自什麼樣的家庭?
    這些帶著威脅,命令語氣的話,也許是父母不經意說出來的,但就是這樣的強勢,也在不經意間傷害著孩子。太多的家長認為自己強勢一點,就能逼著孩子成長,逼著他們自信勇敢。總是恨鐵不成鋼的指著孩子腦袋大罵起來,殊不知,結果適得其反,讓孩子變得更加的軟弱罷了!
  • 父母陪伴孩子與孩子的逆反心理
    例如:孩子3歲前,父母如果能夠及時陪伴孩子,孩子飢餓時,能夠及時餵奶、餵飯;孩子醒的時候,睜開眼能夠看到父母就在身邊;孩子需要看看外部世界時,能夠及時抱著孩子出門;孩子遇到危險時,能夠及時關懷和救助,這些生理心理的滿足,都是順其自然的,而不是等孩子大哭大鬧才能夠得到。這樣,就會給孩子帶來一種生理心理的滿足感和安全感,也會影響孩子未來的性格。
  • 孩子需要陪伴,但更需要「走心陪伴」,很多父母只感動了自己
    現代父母的壓力越來越大,因此父母就會早出晚歸,很少有機會見到孩子。但是其實孩子也是需要陪伴的,他們的童年是最需要父母陪伴的時候。因此在生活中的他們對於別人的親近就會變得無所適從,也不敢主動踏出去跟別人交談,這樣的孩子在未來是非常不好的。父母要是經常陪伴孩子就會讓孩子內心充滿了自信和勇敢,能夠讓孩子變得更好。
  • 教育專家:孩子的自卑感大多是父母誘發的,看看你踩中了幾個坑
    無論孩子將來是成為一名成功人士,還是僅作為一名普通人,培養孩子的自信,都是作為父母的我們必然要做的事情。習慣性和&34;比:今天你告訴孩子,鄰居家的小妹妹彈琴特別棒,明天你又告訴他,樓上的小哥哥畫畫得了獎……你以為自己是在給孩子尋找學習的榜樣,激勵孩子向別人學習,可孩子的內心獲得的信號或許是:&34;。
  • 淺析《海底總動員》:當缺陷的孩子自卑,父母更應該比孩子勇敢
    但她的父母Jenny和Charlie卻從未對於多莉的與眾不同表現出任何不耐煩,他們耐心向她解釋短期失憶症到底是什麼狀況,在她每一次失憶的時候溫柔地提醒,也總在想更多靈活的方式來幫助她、鼓勵她繼續向前。毋庸置疑,他們的愛是完整的、無條件的,他們永遠都是在多莉面前表現勇敢積極自信,但也只有夜深人靜的時候,才露出對於多莉未來的擔憂。
  • 孩子總是自我否定?家長要善用「羅森塔爾效應」,讓孩子重拾自信
    家長在孩子說這些消極的話語時,應該能夠明顯地感受到孩子的難過和沮喪,在這種時候,父母就不可以再用言語打擊孩子,而是要給予孩子正面積極的暗示,幫孩子擺脫負面情緒。久而久之,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也能夠得到提升。
  • 如何培養男孩勇敢自信,聰明的父母這麼做
    男孩子的教育方法和女孩子的教育方法不同,有的人說「女兒要富養,男孩兒要窮養」,其實,都差不多,當我們面對女孩子的時候,可能給她們更多的關懷和愛,從小培養女孩子的安全感、教會她自強、自愛。但是,當我們面對男孩子,就要更多的教會他以後怎樣勇敢自信有擔當等,因為男生以後是要獨立的去闖蕩事業的,而且需要守護整個家庭,所以需要更多的鍛鍊。
  • 當孩子說:「爸媽,我怕黑」!父母這樣做,孩子就會變得更加勇敢
    我家孩子每到晚上就不敢一個人睡覺,即使有人陪伴在身邊,也要讓燈光陪伴著才能入睡。而這也讓我深切的感受到陪孩子的克服恐懼情緒是多麼的重要!所以,家長也可以藉此機會教孩子一些安全知識。當他有能力保護自己的時候,他會更加自信,變得更加勇敢。每次你看一個鬼故事,你就重複被嚇到的經歷。每次你經歷恐懼,加深它。當你的內心和頭腦充滿恐懼時,你怎麼能勇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