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鼻尖上的小白點,真是因為孕期鹽吃多了?媽媽別急著處理

2020-10-21 糖果媽媽

新生兒皮膚屏障脆弱,汗腺尚未完全發育,因此經常會出現一些常見的皮膚問題。

執筆:胡蝶

編輯:胡蝶

定稿:歐陽比文

成為媽媽以後,對自己的寶寶是發自內心地想親近,但寶寶太過幼小,媽媽們只敢安安靜靜盯著寶寶,卻也仍然是怎麼看都看不夠。

細心的媽媽總能發現新生兒身上,有一些和成年人不太一樣的地方,由此開始憂心,是不是寶寶健康哪裡出了問題。

新生兒鼻尖上的小白點,為啥總也洗不掉?

小夏剛剛榮升為寶媽,看著眼前小小的一個娃娃,小夏總覺得像做夢一樣,沉浸在當媽的喜悅中。

寶寶的胎脂逐漸褪去,露出可愛的小臉,比剛出生時可愛多了,但是在給寶寶洗臉時小夏發現,不知怎麼回事,寶寶的鼻尖上有許多小白點,怎麼洗也洗不掉。

小夏疑心孩子該不會是得了什麼皮膚病吧?她趕緊叫婆婆過來看。婆婆卻沒有像小夏一樣緊張。

婆婆告訴小夏不用擔心:「這都是因為你在懷孕時可能吃鹽吃的有點多,在寶寶臉上沉積了,吃幾天奶就好了。」小夏聽了無比自責,早知道就一點鹽都不要吃了,讓孩子白淨的臉變得醜醜的。

小白點看起來和成年人臉上的脂肪粒差不多,小夏琢磨著,怎麼給孩子處理一下才好呢?

小白點的出現,和孕期攝入鹽量過多沒有直接聯繫

40~50%的新生兒的臉上都會出現呈現白色或淡黃色的小點,鼻尖、腦門、臉頰是多發部位,尤以鼻尖最為常見。

目前沒有科學依據證明這些小白點,和孕期攝入鹽量過多沒有直接聯繫。因此媽媽不要因此自責,有這些小白點也稱不上是寶寶發育好的表現,只能說是正常生理現象。

新生兒汗腺還未發育完全,但此時皮脂已經開始分泌了,不能正常進行代謝的皮脂就會堆積在汗腺口,看起來就是一個一個小白點。

「小白點」在影響顏值?這些處理方法可別再用了

1. 用手擠

許多媽媽對寶寶也有「強迫症」,認為這些小白點實在是有礙觀瞻,因此總是想方設法要把它們弄下去。甚至會像給自己擠痘痘一樣,試圖擠掉小白點。

儘管有時寶媽確實能通過擠壓的方法把沉積的皮脂剝離皮膚表面,但對寶寶嬌嫩的肌膚也同樣造成了嚴重損害。尚在發育中的皮脂腺和汗腺也同樣容易在擠壓過程中受到傷害。

2. 使勁擦

小白點不痛不癢,看起來像是堆積在毛囊口,媽媽們也知道擠按傷皮膚,多給寶寶擦擦,保持清潔是否可行?

首先要明確的一點是,小白點的產生不是因為髒,也不會對皮膚有任何影響,不論是用紙巾擦還是溼巾擦,都會破壞肌膚表面屏障。

擦掉寶寶皮膚表面有保護作用的皮脂,寶寶的皮膚很容易因此過敏、發紅甚至感到疼痛。

3. 塗藥塗油

有些寶媽看到寶寶皮膚有了小瑕疵,一門心思想快點治好,按照某些民間偏方,給孩子塗各種液體或油,反而容易引起感染症狀。

有些擅自做主,給孩子塗抹一些皮膚藥膏。藥膏中含有大量激素,在沒有用藥需求的情況下,塗抹在寶寶皮膚上,反而不利於皮膚健康。

為了寶寶皮膚健康,媽媽可以做點什麼?

1. 經常洗澡清潔

小白點的成因主要是皮脂分泌旺盛,汗液分泌較少引起的。在寶寶出生後,經常為寶寶清潔身體包括面部,能有效減少皮脂堆積,留存肌膚水分,清潔過後記得擦乾即可。

2. 等待自然消失

通常情況下,在幼兒汗腺功能逐漸完善後,小白點就會很快消失,多數幼兒在出生2~3周內會自行消失。

在此期間,媽媽需要做的就是靜靜等待,不去碰這些小白點,避免嬰兒皮膚破潰,引發其他皮膚類問題。

糖果媽媽叮囑:寶寶身體出現異常情況,寶媽們一定不要自行用藥或迷信偏方,防止對新生兒造成傷害。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

相關焦點

  • 新生兒鼻子周圍為何有那麼多小白點,難道是孕期媽媽吃鹽太多?
    難道真的像老一輩所說是因為孕期吃鹽過多,媽媽們往往都很疑惑。其實剛初生的寶寶都有這樣的症狀,家長門不用太過擔心,這與嬰兒寶寶的皮脂腺還未完全發育有關。新生兒臉上長的小白點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痱子,學名叫做粟粒疹。粟粒疹是嬰兒常見症狀,沒什麼大礙,大約40%的新生兒都會長粟粒疹。
  • 【我來解憂】新生兒鼻子周圍為何有那麼多小白點,難道是孕期媽媽吃...
    難道真的像老一輩所說是因為孕期吃鹽過多,媽媽們往往都很疑惑。其實剛初生的寶寶都有這樣的症狀,家長門不用太過擔心,這與嬰兒寶寶的皮脂腺還未完全發育有關。新生兒臉上長的小白點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痱子,學名叫做粟粒疹。粟粒疹是嬰兒常見症狀,沒什麼大礙,大約40%的新生兒都會長粟粒疹。多發於嬰兒的額頭、面頰、下頜和鼻子等部位,有的寶寶只有幾個,有的寶寶則可能有很多。
  • 剛出生寶寶鼻子上就長脂肪粒?小白點到底是什麼,媽媽別盲目處理
    不知道新手父母有沒有關注過寶寶的皮膚,如果觀察仔細,便會發現他們的鼻子上會有很多的白點,就像我們經常所說的脂肪粒一樣。只是寶寶才出生,他們的皮膚上為什麼會出現脂肪粒呢?這些"脂肪粒"又應該如何去處理呢?
  • 新生寶寶鼻子上有很多小白點,密集恐懼症都犯了,到底該不該擠?
    不過有些父母卻發現異常,寶寶的小鼻子上,怎麼會有很多小白點呢?寶爸寶媽別擔心,小白點並不是疾病,通常發生在新生兒時期,只要正確護理小白點,都是可以自行消退的。,是孕期鹽吃太多?很多老人認為,寶寶之所以出現小白點,是因為準媽媽在孕期鹽吃的太多,而導致的。但寶寶臉上長小白點,主要是寶寶皮脂腺堆積、堵塞造成的,是跟孕期攝入的飲食沒有任何關係,而且也沒有任何科學依據能夠證明是孕媽鹽吃多了導致的。
  • 新生兒鼻子上的小白點是什麼,難道是脂肪粒?媽媽可別盲目處理
    新生兒鼻子上的小白點,不是什麼脂肪粒,雖然它們會和脂肪粒有相似之處,但卻也和脂肪粒截然不同。 因為新出生的小寶寶,身體各個方面都沒有發育完善,這也包括皮脂腺功能,若是寶寶的皮脂腺發育不完善,就會讓寶寶皮膚上的小汗腺被嚴重堵塞,因此才會長出一些小小的白點。
  • 剛出生嬰兒鼻子上有小白點,是「溼疹」嗎?新生兒護理方法要掌握
    每個寶寶對於家長來說,都是手上的心頭肉,所以孩子的一舉一動,以及他們所有事情,家長都非常的操心,生怕因為自己的疏忽,而讓孩子受到了傷害。同事小文最近就遇到了一件令她非常擔憂的事情,她發現她家寶寶鼻子上面,有很多小白點,生怕是孩子生了什麼病。
  • 寶寶出生後這4個症狀,跟孕期飲食毫無關係
    幾乎所有的準媽媽都期盼著能生一個漂亮的寶寶,可等寶寶出生後一看,黃黃的皮膚,頭上也有厚厚的結痂,屁股上更是有一大片青色的胎記。這時有的人就會說,「你孕期是不是吃了涼的、辣的東西啦,是不是孕晚期沒去胎毒呀,都當媽了,還這麼任性」。
  • 哺乳媽媽乳頭出現小白點,您處理對了嗎?
    很多新媽媽哺乳時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乳房脹痛發硬,乳頭上長有小白點,寶寶怎麼都吸不通。許昌市婦幼保健院乳腺科主任朱雅靜給大家科普一下,出現小白點以後應該怎麼處理。  處理方法:媽媽應選擇正確的哺乳姿勢,並保證寶寶能含住大部分乳暈,而不僅僅是乳頭。另外,乳頭白點處可外塗藥膏,寶寶下次吃奶時用溫水洗淨即可。  2、油脂堵塞乳腺管  症狀:媽媽吃得太油膩,會導致油脂堵塞在乳腺導管裡,使得內壁破裂,出現白點,這也是造成乳汁淤積的原因。
  • 孕期補葉酸多吃涼拌蔬菜,媽媽須知葉酸食譜大推薦
    對於咱們的孕媽媽而言,自從懷孕之後,所有的飲食和都發生了變化。尤其是在孕期營養元素的的攝取方面,那可是讓咱們的孕媽媽「大開吃戒」呀。一般而言,在孕期或者說在備孕期,咱們就一而再再而三睡的強調,希望咱們的孕媽媽能夠補充葉酸,尤其是在平時的飲食中,多多出一些富含葉酸的食物。
  • 新生兒總被黃疸「盯上」,孕期堅持「3不做」,讓寶寶更加白淨
    現在有很多新生兒在出生以後都會有黃疸現象,而且發病率一年比一年增多,嚴重的話寶寶還會因此喪命,殊不知,誘發寶寶黃疸的誘因和孕媽在孕期一些習慣有關係,特別是在孕期吃的一些食物。所以想要新生兒不被黃疸「盯上」,孕媽的孕期飲食就至關重要,在怎麼預防之前,先來認識下什麼是新生兒黃疸。
  • 新生寶寶鼻頭布滿小白點,需要處理嗎?
    還來不及好好感受生命的奇妙,發現寶寶的鼻頭上面有很多的小白點。頓時你就慌了,馬上跑去問醫生。​事實上這個小白點,醫學上叫它粟粒疹。很多新生兒的額頭、下頜、面頰和鼻子上會冒出一些小白點,這是皮下堆積的一些皮脂腺分泌物,不疼也不會感染。大約40%的新生兒都會長粟粒疹,一般的話都會在兩三周後就會自行消失。
  • 嬰兒臉上一粒粒小白點,爸媽真想擠掉,錯!這才是正確的處理方式
    可是這幾天仔細一看,寶寶的臉上有一些小白點,額頭上、鼻子上都有,好像是大人長的粉刺一般。朋友認為有些不正常,這麼小的孩子怎麼會長這個呢?朋友忍不住想用手幫他擠掉,但是又怕影響寶寶的面部皮膚,抬了抬手又放下來。趕緊來諮詢這到底怎麼回事,別是有什麼問題。
  • 母乳期間,乳頭上的小白點小白泡為何妖?
    小白點是乳汁淤積中比較難處理的一種情況,因為小白點具體在什麼位置形成堵塞未知,同時可能存在乳腺導管中多個小白點,排出一個又一個。直徑較小且軟的易排出,大而堅硬的常頑固堵塞在出乳孔處,處理起來尤其費力。當通過寶寶吸吮或是媽媽手擠奶,將小白點擠到了出乳孔時,媽媽可以嘗試像擠痘痘一樣的方式,用兩個大拇指指甲上下錯位對擠,能夠有效把小白點擠出來。
  • 吃香菇得溼疹?孕期怎麼吃能避免引起新生兒溼疹?
    新生兒最常見的一種皮膚性疾病就是溼疹,十個新生兒差不多有八個會不同程度的受到溼疹的困擾。看著嬌嫩的寶寶臉上、脖子上長滿了小紅疙瘩讓新手媽媽很焦慮,不知如何下手處理。新生兒溼疹又叫奶癬,多見於2―3個月的小嬰兒,通常在出生後一兩個月起病,也有在出生後三四星期即發生,一般在兩歲左右自動緩解。溼疹一年四季都有,常見於氣候多變的春季。其病因比較複雜,有先天的體質因素,也有後天營養失調、營養過多、消化不良、衣著穿戴不當等原因,室內空氣汙濁和肥皂、花粉、油漆等外部刺激也是該病的誘發因素。
  • 孩子天生體質弱、溼疹反覆,多是因為媽媽孕期吃錯了
    當準媽媽喝一口過熱的水,這些熱水進入體內,胎兒的感受就像有炙熱的開水澆到了自己的身上。想像一下開水澆在我們身上時,皮膚立馬就會燙出水泡,人會痛得跳起來,胎兒在肚子裡也常常會感受到熱湯澆身 的苦。媽媽如果喝冷水吃冷飲,胎兒就像赤身裸體臥在寒冷的冰面上, 刺骨的冰冷會使他痛苦難忍。
  • 新生兒黃疸:這3類食物是我的「剋星」,孕期多吃能有效預防
    不過,有這麼3類食物,堪稱是新生兒黃疸的剋星,孕期多吃就能夠有效預防,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1、銀耳恐怕不少孕媽媽對於銀耳都比較熟悉了,銀耳具有益氣清腸、滋陰補肺的功效,而且還能夠美容養顏,增強孕媽的抵抗力,所謂母子同體,孕期多吃一些銀耳粥或者銀耳湯,不管是孕媽還是胎兒,都有著很大的作用,而且還能有效去除胎毒、預防新生兒黃疸。
  • 《延禧攻略》也逃不過「偽科學」的坑,孕期吃什麼預防新生兒黃疸
    其實這就是簡單的新生兒黃疸。但是那麼多經驗豐富的產娘沒有一個人看出來。甚至連那兩個世代為醫的太醫都沒能看出。這時候真是佩服編劇的「有意為之」啊!後來終於有一個「靠譜兒」點兒的民間醫生說出了孩子的病因。但也只說對了大概的病症原由,最終居然把原因歸結於「愉貴人平常愛吃烤餅,因為過量服用烤餅和糖糕,五阿哥才會天生帶黃。」What?孕婦吃甜多會導致新生兒黃疸?於媽媽創造出了電視劇「偽科學」新的案例。
  • 預防新生兒黃疸、去胎毒,孕期不妨多吃這幾物
    新生兒黃疸讓新生媽媽非常擔心,看著眼前的小黃人,怕會影響寶寶以後的健康。新生兒出現黃疸可以提前預防,懷孕之後,孕婦在孕期可以吃以下四種食物,可有效地防止新生兒黃疸。所以說,孕婦吃紅棗在一定程度上對胎兒有好處,可以降低黃疸的發生。孕婦吃紅棗最好是不要用水煮,否則裡面的維生素就會被破壞掉了,而且每天吃一到兩顆就可以了,不要多吃,否則會影響消化。
  • 月牙、倒刺、小白點,寶寶的小指甲居然隱藏著大秘密 附安全剪指甲...
    甚至,一不小心,寶寶抓到臉上,還有可能破相,真是麻煩!這時候,就有人想到給小寶寶戴手套了,小糰子小時候,我媽也曾一度想給他戴手套,只不過被我給制止了。因為,給寶寶勤剪指甲才是王道啊!什麼,你還不敢給娃剪指甲?好,今天就給大家說說寶寶剪指甲的那些事兒。
  • 嬰兒臉上起小白點是怎麼回事
    新生兒這些小白點叫做粟粒疹,是孩子出生後就存在的,有的會在出生後幾天陸續長出來,也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會長,有的孩子臉上一直乾乾淨淨的。小白點一般長在鼻子兩側、鼻頭、臉頰甚至眼皮處,不會長特別多,也就是幾個,能清晰地數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