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吉利大學創新培養模式將實訓基地引入教師餐廳

2020-12-25 手機鳳凰網

嶄新的桌椅乾淨整潔、櫃檯一塵不染、種類繁多的菜餚讓人眼花繚亂、高大的綠色植物分布在餐桌周圍,整個餐廳生機勃勃散發著溫馨的氛圍,就餐的老師按順序排隊,服務員和廚師全部由學生來擔任,這不是電影裡的情節,而是發生在北京吉利大學產學結合的真實案例。

作為一所創新型大學,北京吉利大學的特色之一在於產學結合,作為產學結合典範的旅遊學院,把學校的教職工餐廳作為實訓基地,確實是一個創舉。目前中國沒有一所大學把學校的教職工餐廳作為實習實訓基地,此舉的目的和意義何在?為此我們採訪了北京吉利大學旅遊學院、商學院「雙料院長」林一鳴,由林院長為我們暢談一下學校開展產學結合、學科發展、學生創業等方面的情況。

學生服務  老師光顧  職工餐廳  學生經營

記者:據我所知,把學校的餐廳作為烹飪和酒店專業學生的實訓基地,這在中國的大學裡是第一個,學生通過實際的餐廳經營獲得經驗和收入,學校省去了管理和外聘職工來管理餐廳的環節,學校的教職工獲得了比較好的飲食環境,這樣三贏的格局,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創新,您是怎麼想到種模式的呢?

林院長:這需要兩個方面的條件,第一是酒店管理和旅遊管理專業是實踐性很強的專業,必須有一個非常硬的實踐環境,我們國內大學的實訓室有很多,但是大部分都是模擬的,模擬的環境和真實的環境差別是很大的,真實的環境才更有意義。學校的教職工餐廳面向全體教職工,每天為教師服務,是一個非常真實的實訓環境。其次是學校創新的定位,如果沒有這個定位,沒有具有創新思想的校領導的支持,把學校的這樣一個餐廳交給學生來經營,這在中國的任何一所大學都是不可想像的,有了這兩個條件,就有了現在的教職工餐廳。

記者:經營這個餐廳的都是哪些專業的學生呢?

林院長:我們的設想是分兩步走,目前除了廚師以外,其他的工作都是由學生來完成的,學生已經可以進行飲品製作,下一步計劃開設與烹飪有關的專業,比如食品營養,由這些學生來擔任廚師並做更多的工作。

記者:您認為這樣對學生有什麼意義?

林院長:這樣做的意義有三個,首先作為旅遊學院的產學實訓基地,學生在這裡可以體驗到真實的酒店經營管理環境,自己是服務或管理人員,老師是顧客,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勞動獲得一定的收入和實踐經驗;第二就是搭建了一個與企業交流的平臺,企業單位在用人的時候,會對員工的素質和技能有一定的要求,那麼怎麼了解學生的素質和技能呢,企業通過參觀教工餐廳,就可以看到學生所具備的素質和能力,就可以選拔到合格的人才。第三是給老師搭建了一個平臺,比如雙師型人才,如果長時間讓老師去學校外面掛職鍛鍊,會有時間、經歷、交通等方面的影響,如果實訓基地在學校的話,老師就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去觀察、分析學生的情況,更直接的指導學生。

相關焦點

  • 北京吉利大學:「訂單教育」為學生創造美好未來
    聚攏一流師資,創新培養模式     「辦好學校,最重要的就是擁有優秀師資。」吉利大學校長江樹人經常這樣說。因為在他看來,「訂單式」的培養模式不是拍拍腦袋就能決定的,還需要基於對中國高等教育的深入了解以及對就業市場的獨到把握才能果斷而準確地做出判斷和調整。
  • 優化教學模式 創新實訓方式 培養高素質技能技術型人才
    他強調,要加快完善基礎設施配套,進一步優化教學模式、創新實訓方式,不斷提升辦學能力水平,全力建設具有人工智慧特色的高水平民辦大學,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能技術型人才。作為華為5G新型智慧校園示範項目,重慶智能工程職業學院規劃用地500畝、校舍面積30萬平方米,依託華為技術優勢立足打造「大學校園+科研機構+產業園區」融合發展共同體,將華為(永川)聯合技術創新中心作為華為新技術研發與成果轉化推廣的科研平臺,華為參與學院辦學的多功能平臺,學生的創新創業和實習實踐基地、教師的培訓基地、學院的科研成果轉化基地,並以此推動相關產業發展,助力地方經濟建設。
  • 北京吉利學院:打造高質量應用型本科大學
    霍偉東表示,立足「產教融合、企業辦校」,我校致力於打造高質量、高水平的應用型本科大學。 霍偉東介紹,北京吉利學院是企業家李書福2000年創辦,當時創校的時候叫北京吉利大學。學校是一所以工科為特色,經濟學、管理學、文學、教育和藝術六大學科群協調發展,擁有23個本科專業的教育部批准全日制統招普通高等學校。
  • 北京吉利大學「311就業導向教育模式」
    2月24日下午14時許,西安華商報教育專欄部穆同主任等一行5人來我校交流參觀,他們相繼走訪了汽車學院實訓工廠、圖書館及旅遊學院,並同旅遊學院林一鳴院長就該院教育改革等一系列問題進行了探討。參觀結束後,穆同主任對旅遊學院獨特的教育模式和方法表示讚揚及肯定,同時對我校的辦學規模、硬體設施及校園環境等給予了高度的評價。
  • 用創新性實訓踐行新工科 – 山東人工智慧人才培養基地首期培訓班
    New Engineering & Innovative Engineering7月19日,山東省人工智慧人才培養基地首期培訓班圓滿結束。齊魯工業大學齊魯英才學堂特色班2019年的主題為「用創新性實訓踐行新工科」,本次培訓班面向齊魯工業大學第一屆齊魯英才學堂特色班的所有學員,進行人工智慧應用型人才實訓。在為期3天的實訓中,同學們第一次體驗使用人工智慧算法實現真正的業務預測。
  • 藍點數據攜手北京大數據產業人才實訓基地培養大數據人才
    產學研聯合起來,共同推動大數據人才培養,將是解決大數據產業人才瓶頸的一次模式創新。符合國家倡導的創新戰略,也將引領國內的大數據人才培養。  北京宏福大數據基地鄭寶林總經理表示,作為北京市的大數據產業基地,在促進高新技術發展上一直處於國內領先。2014年,即被科技部認定國家級孵化器。截止到2016年,宏福已累計孵化企業600家,其中包括新三板掛牌企業6家,高精尖企業20多家。
  • 全國首個機器人智慧餐廳創業實訓基地在穗落成
    該項目旨在探索新型的政校企合作模式,搭建促進就業的優質平臺,提高大學生的職業技能,激發大學生創新能力,孵化創業團隊,打造定向的人才培養和輸送機制,實現大學生穩定創業、精準就業。  大學生創業新玩法,千璽餐飲機器人成為好夥伴  「2020年7月,千璽集團和國強公益基金會一道,開始謀劃這個項目。
  • 北京吉利大學財經學院:校企合作與訂單培養助推就業
    日前,中國網特邀北京吉利大學財經學院院長彭於壽講解了北京吉利大學財經學院今年的招生錄取、學校辦學特色以及人才培養情況。中國網:各位中國網的網友大家好,這裡是中國網2014高招訪談的現場,今天我們非常榮幸地邀請到了北京吉利大學財經學院的院長彭於壽老師接受我們的一個專訪,彭老師您好,首先跟我們中國網的網友打一聲招呼吧?
  • 民辦高等教育——吉利集團旗下7所大學
    一、四所本科大學。1、吉利學院吉利學院創建於2000年,地處北京昌平。原名北京吉利專修學院,2001年,升格北京吉利大學,為專科院校;2014年升格為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並更名為北京吉利學院。2020年3月,經教育部批准,同意北京吉利學院整體搬遷至成都市辦學,校名變更為吉利學院。
  • 吉利汽車定向培養,浙江汽車職業技術學院2020招生政策出爐
    辦學背景和學校概況  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始建於1986年,97年進入汽車行業,一直專注實業,專注技術創新和人才培養。現資產總值超過3300億元,員工總數超過12萬人,連續八年進入世界500強,是一家集汽車整車、動力總成和關鍵零部件設計、研發、生產、銷售、並涵蓋出行服務、數字科技、金融服務、教育等全球創新型科技型企業集團。
  • 北京吉利大學林一鳴:民辦教育要思考它的使命
    北京吉利大學校長助理林一鳴先生接受了本站記者採訪由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舉辦的「2013年中國教育家年會暨2013年度中國好教育頒獎典禮」於12月12日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辦會上,北京吉利大學校長助理林一鳴先生接受了本站記者採訪。中國網:大家好,這裡是2013年中國教育家年會暨2013年中國好教育盛典的現場,今天我們特別榮幸邀請到了北京吉利大學校長助理林一鳴先生接受本站採訪。林先生您好,2013年是《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十周年,您作為民辦高校的代表,十年間民辦教育的變化您有什麼樣的切身感受?
  • 招辦面對面 | 計劃招生1500人,吉利汽車定向培養,浙江汽車職業技術...
    △ 浙江汽車職業技術學院招生政策解讀  辦學背景和學校概況  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始建於1986年,97年進入汽車行業,一直專注實業,專注技術創新和人才培養。  辦學多年來獲得了諸多榮譽,學校也是國家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全國首批教育創新示範校、省級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臨海市自動化人才培養基地、吉利汽車人才培養基地、領克汽車等人才培養基地。
  • 北京吉利學院與馬來西亞UCSI大學務實推進緊密合作
    北京吉利學院與馬來西亞UCSI大學務實推進緊密合作 發布時間:2019-04-19 11:45:09      來源:北京吉利學院   4月17
  • 天津大學仁愛學院:學思結合強化實踐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各繫結合專業特點將學生參加學科競賽和創業實踐的成果(或成績)替代相應專業學分,一般可替代(轉換)控制在4-5學分。設立創新創業獎,每年專門撥款50萬鼓勵教師投身創新創業教育,對在「雙創」教育中做出突出貢獻的教師和學生進行表彰和獎勵。 四、創新教學方法 學校堅持以學生的學習和發展為中心,力爭使學生在知識、能力和素質上獲得全面提升。
  • 金斯瑞與中國藥科大學共建大學生實訓基地 助力生物科技人才培養
    important}9月9日,金斯瑞與中國藥科大學實訓基地籤約及產學研合作正式啟動,雙方將圍繞本科生實習、研究生聯合培養以及實際案例的教材編寫等方面共建大學生實訓基地。此次實訓基地的建立,是金斯瑞在探索產教融合、進一步提升校企合作層次的重要裡程碑事件,旨在運用金斯瑞自身的產業平臺力量,助力高校提高教學質量和科研水平、提升科研創新能力,並培養和提升學生實踐能力、塑造其創新創業思維與意識,為生物醫藥產業不斷培養後續人才。
  • 北京科技大學以「四個融合」加強創新創業教育
    北京科技大學堅持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學校人才培養全過程,著力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構建完善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注重面向全體、分類施教、強化實踐和文化引領,切實增強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不斷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完善制度保障,推動創新創業教育與綜合改革相融合。
  • 23年深耕不輟,北林大生物學理科基地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原標題:23年深耕不輟,北林大生物學理科基地創新人才培養模式2020年9月,北京林業大學生物學國家理科基地班迎來了新一屆學生。36名經過嚴格選拔脫穎而出的年輕學子,開啟了他們求索之路。1997年,瞄準森林生物學國際科技前沿,面向生物科學技術發展重大需求,北京林業大學成立生物學國家理科基地。
  • 北京吉利大學外國語學院與韓國江南大學籤訂國際交流協議_中國網...
    5月16日下午,北京吉利外國語學院與韓國江南大學國際交流協議籤字儀式在行政樓四層會議室舉行。韓國江南大學稅務學院院長兼學校總務處處長徐熙烈與北京吉利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朱維芳教授籤訂了國際交流協議。雙方將通過開展師生交換、長短期師生留學、舉辦學術研討等相關措施,攜手培養適應中韓交流的國際化、全面發展的人才。
  • 校企共建產業學院,創新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本文以黑龍江農業經濟職業學院會計專業為例,闡述了學院與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產業學院,創新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基本做法。,因此,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必須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此外,大數據、人工智慧、移動網際網路等技術快速發展,正在顛覆傳統商業模式,商業模式的變革必將推動企業管理模式的轉型升級,行業產業的快速變革對會計人才培養提出了提質升級的新需求。在這一時代背景下,2018年我院與新道科技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建了「農經—新道商學院」,校企雙方圍繞著專業共建、師資培育、基地共建共享等方面開展全方位合作,創新了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積極探索產教融合的新路徑。
  • 蘭州新區法院攜手甘肅政法大學共建實訓基地
    蘭州新區法院攜手甘肅政法大學合作共建校外實習實訓基地法治甘肅網 甘肅法制報訊(新甘肅·甘肅法制報記者李洋)近日,蘭州新區人民法院與甘肅政法大學舉行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合作籤約暨「甘肅政法大學校外實踐實訓基地」揭牌儀式,雙方籤署了《共建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合作協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