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電商商業模式設計乾貨合集——行業常見踩坑(三)

2020-09-04 社交電商資訊乾貨

【法律法規風險】

網際網路紅利時代的落幕,使得以社交為基底的電商迅速崛起,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傳統電商羸弱的增長節奏,門檻低、易複製的行業發展模式如預期般野蠻生長,受資本追捧,但繁榮背後良莠不齊,伴生的法律風險也鮮少有人重視,花生日記、雲集等眾多大平臺都曾因此繳過天價「學費」。

1. 模式設計風險

了解過社交電商行業的人都知道,一系列自發裂變的背後都有一套完整的「激勵」模式,這個模式就好比產品力,決定著平臺存活率,自然成為每一個社交電商平臺起盤前最為重視的環節,但是企業如果無法把握其中的尺度,則極易觸及傳銷紅線。

(1)拉人頭

拉人頭往往伴隨團隊計酬,本質是拉流量,在資本加持的行業大環境下各類新老電商蜂擁而入,拉人頭的方式也層出不窮。拉人加入成為下線,並且按一定的先後順序組成金字塔結構層級盤剝,團隊人數越多、越靠近金字塔頂端的人收入越高。

(2)入門費

《禁止傳銷條例》中對於傳銷的定義之一是: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交納費用或者以認購商品等方式變相交納費用,取得加入或者發展其他人員加入的資格,牟取非法利益的。

社交電商多以分銷模式為主,一般用戶只有成為會員才能享有自購返利、發展下線、銷售佣金的資格,如果平臺將普通用戶獲得會員資格的方式設置為繳納一定費用或購買特定商品,則可能構成直接或變相收取「入門費」。

(3)團隊計酬

團隊計酬傳銷有兩種類型:一類是經營型,銷售實際商品或服務,以下級的業績作為上級計酬或返利的基準,通俗解釋為「一人購買,多層收益」;第二類是詐騙型,沒有實際商品,以「拉人頭或收取入門費」作為計酬或返利基準,收益完全來自於發展下級。

一般情況下,社交電商平臺常觸及的是第一類。如果企業設置了某一等級用戶可以發展下級,並且根據下級或下下級的銷售業績作為計酬依據,則難以擺脫「層級團隊計酬」之嫌。


(4)三級以上出局

分銷模式必然有層級返利,而對於傳銷組織層級及人數的認定在《關於辦理組織領導傳銷活動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中有提到:傳銷組織內部參與傳銷活動人員在三十人以上且層級在三級以上的,應當對組織者、領導者追究刑事責任,所以平臺需要將分傭層級控制在三級以內(包括三級)。

2.判定核准機制

(1)大禮包

大禮包判定機制主要有幾點:

①是否質次價高?即商品質量差,但銷售價格卻遠超於市場價格;

②非會員能否在平臺消費購買?部分平臺在設定等級晉升條件時會設置為購買某一商品,且其他等級無法購買;或者非平臺會員根本無法購買該商品,完全是平臺構建的閉環銷售場景,外人無法介入;

③平臺收入結構,即普通產品銷售與大禮包銷售佔比情況。通過分析平臺的SKU銷售比重,如果大禮包佔比過多,例如超過80%,則可以判定該平臺純粹是拉人頭發展下線的傳銷模式,已脫離電商賣貨的本質。

(2)分銷裂變機制

在設定等級晉升機制時,平臺以銷售業績作為審核標準是合理的,如果要設置成購買產品也應規避「大禮包」屬性,但是以團隊數量或者團隊總消費金額作為晉升條件的話就有「拉人頭」嫌疑,所以最好避免出現「下級數量」「下級/團隊消費金額」等條件。

(3)是否限定/開發產品的銷售渠道

即某一產品只在一個平臺渠道進行銷售,行業中沒有其他平臺價格可以作為參考,可以視為壟斷商。

(4)是否利用積分、金幣設置門檻

除去大禮包性質的門檻費或入門費,部分平臺是以購買商品所累積的積分或金幣作為入門、晉升門檻,這種方式同樣涉傳。平臺設置購買商品為晉升條件的合理情況,必須是實物商品,且價格符合市場行情,平臺只提供雲倉服務。

​刑法意義上的傳銷犯罪一般是不存在實際產品,而正規的電商平臺或經銷商必須是實際存在的產品或服務,並且經過專業機構質量檢測合格、會被終端消費掉的類型,符合行為或常識意義上的價值。總而言之,如果平臺要規避傳銷風險,應該始終維持賣貨的初心,勿以銷售產品為名,行人頭計酬之實。

相關焦點

  • 社交電商商業模式設計乾貨合集——行業常見踩坑之法律風險(下)
    上一期我們對社交電商行業中極易觸及傳銷紅線的商業模式設計部分作了分析說明,本期將從每一個電商從業者都不可忽視的廣告法和稅務層面進行講解,希望能夠幫助平臺合規經營,形成良性的生態循環鏈。(1)功能誇大虛假宣傳主要包括虛假服務、宣傳與實際效果不符、誇大效果、虛構偽造信息等,中醫藥保健行業一直都是虛假宣傳的重災區,在新冠疫情期間尤為普遍,例如海寧市長安鎮的舒貝母嬰用品商店,就在某商品銷售中提到該產品內的幾種成分可以有效抑制SARS冠狀病毒感染,涉嫌違反《廣告法》相關規定,已被立案調查。
  • 社交電商商業模式設計乾貨合集——行業常見踩坑之法律風險(上)
    網際網路紅利時代的落幕,使得以社交為基底的電商迅速崛起,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傳統電商羸弱的增長節奏,門檻低、易複製的行業發展模式如預期般野蠻生長,受資本追捧,但繁榮背後良莠不齊,伴生的法律風險也鮮少有人重視,花生日記、雲集等眾多大平臺都曾因此繳過天價&34;。
  • 社區團購平臺的十大商業模式解析之社交電商模式
    社交電商模式是什麼?這一期小編繼續給大家帶來社區團購平臺十大商業模式解析,上一期有關社群團購模式的介紹想必大家已經了解了。今天呢我們來聊聊社交電商模式。是目前被譽為最具潛力的商業模式,也是被各大公司爭先結合的商業模式。
  • 知識地圖合集(32套、60份)
    小編整理的這套知識地圖涵蓋運營、新媒體、電商、抖音短視頻、社群、私域流量、百度SEO、餐飲實戰、產品思維、連鎖模式、APP運營、營銷技術、爆款寫作、職場成長、戀愛婚姻、經濟學,甚至還包括用戶、增長、渠道、行業
  • 代理分銷模式的社交電商怎麼做?眼鏡商家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很多社交電商平臺在陸續上線,而代理分銷模式的社交電商是產品運營的重要手段之一。那麼,什麼是代理分銷模式的社交電商,眼鏡商家如果想要進行代理分銷模式產品運營,需要注意那些問題呢?一,常見的三種代理分銷模式1,分銷模式分銷模式中,每一個社交電商平臺,都有他的計算方法。計算方法雖然不同,但大多都是多級分銷。
  • 社交電商持續火熱,S2B2C模式成新電商時代突破口
    2019-2020年中國網絡零售額及增長率 在9月24日中國電子商會編制的《社交電商行業發展白皮書(2020)》中顯示,2019年社交電商交易規模就佔到了全國網上零售交易總額的
  • 2019社交電商大洗牌,奇美多成行業黑馬
    其順應5G時代的到來,積極響應國家戰略、擔當民族重任,緊緊抓住我國新經濟時代的契機,嚴格按照分享經濟的運作規律、運營特點,創造性的設計推出B2C2F的全新商業模型、線上線下互相助力的全渠道產業閉環,打造出一條「一體兩翼、5G戰略」的全新產業布局。旗下創客新零售、奇美多社交電商、裕民堂青少年視力養護中心三大產業競相發展。
  • 社交電商 | 什麼樣的推廣模式才能扼住用戶需求的喉嚨?
    區別於淘寶京東蘇寧唯品會等綜合電商平臺,社交電商打造了一個新的從「貨」到「人」的商業模式,一個是以拼多多為代表的拼團模式,充分利用熟人(亦有陌生人)社交圈,低價獲得某款商品。拼團具體流程如下圖所示:所以在目前的情況下,推廣口腔服務,可用的抓手除了用戶教育,還有就是如何減少用戶對價格的疑慮(目前常用的玩法就是將口腔服務分為低價引流款和高價收割款,具體不贅述)。了解完口腔行業的痛點,我們來看下社交電商推廣模式,是否可以適用於口腔服務?
  • 社交電商|什麼樣的推廣模式才能扼住用戶需求的喉嚨?
    區別於淘寶京東蘇寧唯品會等綜合電商平臺,社交電商打造了一個新的從「貨」到「人」的商業模式,一個是以拼多多為代表的拼團模式,充分利用熟人(亦有陌生人)社交圈,低價獲得某款商品。拼團具體流程如下圖所示:另一種社交電商是以雲集、環球捕手、達令家等為代表的代理模式。
  • 社交電商不社交不電商——社交電商急需訂立規範
    「如果是不斷的壓貨,刷朋友圈,這樣的社交電商與80年代的『擺地攤』沒有任何分別。」研討會上明確提出這樣形態的社交電商不是國家鼓勵的扶植的,需要思考社交電商是否具有更良性的發展形態。《社交電商經營規範》是商務部批准、國務院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備案的國家級行業標準,中國協會微商工作組及創奇社交電商研究中心具體實施。
  • 社交電商+區塊鏈?SEC是社交信任與共識算法的結合
    在社交電商行業的大風口下,SEC團隊將基於自身的供應鏈和用戶數據,發力社交電商領域。社交電商正重構傳統電商用戶使用終端從PC向手機轉移之後,電商形態到了新的轉折點,並快速走向移動化、碎片化、社交化。三年時間,社交電商已經佔據整個電商14%的市場份額,增速每年超過100%。
  • 以淘小鋪、東小店為例,如何入局社交電商平臺?
    三、收益模型第一次遇見社交電商,心裡難免好奇。充分學習與發揮個人能力:面對未知,踩坑不可怕,記錄更有效。基於以上考量,我更希望深入研究 淘小鋪 與 東小店。如果你擅長做團隊或是賣貨,這兩個社交電商產品目前紅利期巨大,這次就是最好的機會。1.
  • 社交電商模式與平臺電商社交化的差異?
    社交電商和平臺電商的社交化有什麼差異呢!隨著社交電商的發展趨勢平臺電商的社交化也越來越明顯。對於社交電商而言,是通過第三方交易應用依託社交媒體工具跨平臺分享打通用戶的關係鏈,實現流量裂變的銷售場景,社交電商更注重的是分享和親密社交關係了的互動傳播,了解過我們第一節內容的朋友可能會跟理解社交電商的定義。但對於平臺電商社交化是什麼樣的場景呢?
  • 社交電商的本質是什麼?
    創業的時候,我思考過商業的本質:《創業的本質和四種常見的商業邏輯》經過幾個月的努力,阿里淘小鋪和京東芬香我都已經做到了最高級,這個過程中,我一直在思考:社交電商的本質是什麼?相信稍微懂行的朋友看到這個問題,第一反應就是:這還用問麼?無論什麼電商,本質都是電商,核心都是供應鏈啊?
  • 代理模式的社交電商,為什麼難做?
    從傳統微商興起,到雲集成功上市,國內各種社交代理模式的電商平臺不斷湧現。但除了雲集和個別淘客代理APP以外,至今就再也沒看到其他真正有影響力的品牌了。那到底代理模式的社交電商,為什麼難做?2019年大時代核心創始人田昭(老光)離開大時代,創辦社交電商平臺喜兔,邀請了2000多位店主齊聚杭州。而俞凌宇和另一位創始人陳文慶,宣布成立全球自選。以上這兩個項目一個有供應鏈優勢,一個有微商團隊長資源,作為社交代理模式的電商平臺起盤其實是極具競爭力的,但都在成立不足一年的時間裡就宣告失敗了。
  • 先有社交才有網際網路:顛覆中的社交電商
    文章大綱:社交電商起源社交電商勝在傳播力拼多多:社交電商的進行時如果我說,未來電商領域微信真的有可能和淘寶平起平坐,你恐怕會付之一笑。但是,改變正在發生……首先我們認識一個名詞——什麼是社交電商(social commerce)?
  • 乾貨筆記|717新渠道大會27位嘉賓分享的乾貨合集!
    沸點天下盯住了個人崛起這個機會,盯著這群人,無論商業模式怎麼變化,一直專注於解決這波人的難題。社交及直播模式,將成為未來獲取流量的主流,幫助下沉市場的中小商家跟上趨勢,提升商業效率,降低商業成本。【思考】鄭總的分享,我聯想到特抱抱的昨天,今天與明天。昨天,特抱抱是第一個微信直播的平臺,把握了非常好的機會。今天,特抱抱在疫情期間做了大量的公益活動,提升了行業及社會影響力。
  • 短說整合運營系統分析:社區論壇、社交電商、知識付費三大模式
    短說整合運營系統深度分析:社區論壇、社交電商、知識付費三大模式文章大致結構一、產品介紹二、競品分析三它的設計理念貼近運營,從客戶實際運營出發。短說本身除了最核心的社區論壇部分以外還原生支持社交電商和知識付費三大功能塊。
  • 社交電商靠什麼盈利,詳解社交電商的流量變現模式
    在經歷過網際網路紅利的消失,傳統電商獲客成本越來越高,這個時候,尋找一種新的流量模式,就成為企業勢在必行的任務。在大家為止著急,各種試水的時候,以拼多多為代表的社交電商脫穎而出。與此同時,社交電商發展日趨成熟,截止2018年,網絡新零售交易總額高達9萬億,電商平臺營收規模約94.1億。社交電商作為一種新的零售方式,利用社交聯通用戶和電商,引導用戶形成自發傳播,為平臺和商家在短時間完成拉新,促活,減少流量成本,降低用戶信息甄別成本,提高購物體驗。
  • 從風起看風平:電商直播到底是一個功能還是商業模式?(上)
    在開始之前,先分享我們對直播電商的兩個判斷:直播電商目前是享有三重階段性紅利的,包括近期疫情帶來的時間分配紅利、信息消費(媒體)介質遷移帶來的用戶體驗度的紅利,以及平臺的流量配給紅利。所有品牌如果有條件都可以試試直播電商,無論對於去庫存、拉新還是建立品牌知名度,利用得當,當下都能享受一定的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