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電商商業模式設計乾貨合集——行業常見踩坑之法律風險(上)

2020-09-19 九州旺鋪社交電商SaaS

網際網路紅利時代的落幕,使得以社交為基底的電商迅速崛起,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傳統電商羸弱的增長節奏,門檻低、易複製的行業發展模式如預期般野蠻生長,受資本追捧,但繁榮背後良莠不齊,伴生的法律風險也鮮少有人重視,花生日記、雲集等眾多大平臺都曾因此繳過天價&34;。

1. 模式設計風險

了解過社交電商行業的人都知道,一系列自發裂變的背後都有一套完整的&34;模式,這個模式就好比產品力,決定著平臺存活率,自然成為每一個社交電商平臺起盤前最為重視的環節,但是企業如果無法把握其中的尺度,則極易觸及傳銷紅線。

(1) 拉人頭

拉人頭往往伴隨團隊計酬,本質是拉流量,在資本加持的行業大環境下各類新老電商蜂擁而入,拉人頭的方式也層出不窮。拉人加入成為下線,並且按一定的先後順序組成金字塔結構層級盤剝,團隊人數越多、越靠近金字塔頂端的人收入越高。

(2)入門費

《禁止傳銷條例》中對於傳銷的定義之一是: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交納費用或者以認購商品等方式變相交納費用,取得加入或者發展其他人員加入的資格,牟取非法利益的。

社交電商多以分銷模式為主,一般用戶只有成為會員才能享有自購返利、發展下線、銷售佣金的資格,如果平臺將普通用戶獲得會員資格的方式設置為繳納一定費用或購買特定商品,則可能構成直接或變相收取&34;。

(3)團隊計酬

團隊計酬傳銷有兩種類型:一類是經營型,銷售實際商品或服務,以下級的業績作為上級計酬或返利的基準,通俗解釋為&34;;第二類是詐騙型,沒有實際商品,以&34;作為計酬或返利基準,收益完全來自於發展下級。

一般情況下,社交電商平臺常觸及的是第一類。如果企業設置了某一等級用戶可以發展下級,並且根據下級或下下級的銷售業績作為計酬依據,則難以擺脫&34;之嫌。

(4)三級以上出局

分銷模式必然有層級返利,而對於傳銷組織層級及人數的認定在《關於辦理組織領導傳銷活動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中有提到:傳銷組織內部參與傳銷活動人員在三十人以上且層級在三級以上的,應當對組織者、領導者追究刑事責任,所以平臺需要將分傭層級控制在三級以內(包括三級)。

2.判定核准機制

(1)大禮包

大禮包判定機制主要有幾點:

①是否質次價高?即商品質量差,但銷售價格卻遠超於市場價格;

②非會員能否在平臺消費購買?部分平臺在設定等級晉升條件時會設置為購買某一商品,且其他等級無法購買;或是非平臺會員根本無法購買該商品,完全是平臺構建的閉環銷售場景,外人無法介入;

③平臺收入結構,即普通產品銷售與大禮包銷售佔比情況。通過分析平臺的SKU銷售比重,如果大禮包佔比過多,例如超過80%,則可以判定該平臺純粹是拉人頭發展下線的傳銷模式,已脫離電商賣貨的本質。

(2)分銷裂變機制

在設定等級晉升機制時,平臺以銷售業績作為審核標準是合理的,如果要設置成購買產品也應避免出現&34;屬性,但是以團隊數量或者團隊總消費金額作為晉升條件的話有&34;的嫌疑,所以最好避免出現&34;&34;等條件。

(3)是否限定/開發產品的銷售渠道

即某一產品只在一個平臺渠道進行銷售,行業中沒有其他平臺價格可以作為參考,可以視為壟斷商。

(4) 是否利用積分、金幣設置門檻

除去大禮包性質的門檻費或入門費,部分平臺是以購買商品所累積的積分或金幣作為入門、晉升門檻,這種方式同樣涉傳。平臺設置購買商品為條件的合理情況,必須是實物商品,且價格符合市場價格,平臺只提供雲倉服務。

刑法意義上的傳銷犯罪一般是不存在實際產品,而正規的電商平臺或經銷商必須是實際存在的產品或服務,並且符合質量標準、會被終端消費掉的類型,符合行為或常識意義上的價值。總而言之,如果平臺要規避傳銷風險,應該始終維持賣貨的初心,勿以銷售產品為名,行人頭計酬之實。

相關焦點

  • 社交電商商業模式設計乾貨合集——行業常見踩坑之法律風險(下)
    上一期我們對社交電商行業中極易觸及傳銷紅線的商業模式設計部分作了分析說明,本期將從每一個電商從業者都不可忽視的廣告法和稅務層面進行講解,希望能夠幫助平臺合規經營,形成良性的生態循環鏈。(3)項目投資回報敏感詞即&34;&34;&34;等投資承諾敏感詞,違法案例常見於房地產行業。
  • 社交電商商業模式設計乾貨合集——行業常見踩坑(三)
    【法律法規風險】網際網路紅利時代的落幕,使得以社交為基底的電商迅速崛起,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傳統電商羸弱的增長節奏,門檻低、易複製的行業發展模式如預期般野蠻生長,受資本追捧,但繁榮背後良莠不齊,伴生的法律風險也鮮少有人重視,花生日記、雲集等眾多大平臺都曾因此繳過天價
  • 社區團購平臺的十大商業模式解析之社交電商模式
    社交電商模式是什麼?這一期小編繼續給大家帶來社區團購平臺十大商業模式解析,上一期有關社群團購模式的介紹想必大家已經了解了。今天呢我們來聊聊社交電商模式。是目前被譽為最具潛力的商業模式,也是被各大公司爭先結合的商業模式。
  • 丁夢丹:社交電商涉傳法律風險探析(PPT)
    2020年9月6日,由杭州市律協網際網路信息專業委員會主辦、北京大成(杭州)律師事務所承辦的「民法典體系下電商新業態的趨勢及合規」法律實務沙龍成功舉辦。在沙龍主題演講環節,浙江墾丁律師事務所、知名社交電商公司外聘律師丁夢丹帶來《社交電商涉傳法律風險》主題演講。
  • 機遇與風險並存的社交電商,如何走下去?
    首先社交電商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相關法律的滯後,行業缺乏監管。因其爆發式的增長,監管制度不完善,使其處於傳銷的邊界,稍有不慎就會踩雷。所以大多數企業都是摸著石頭過河,與監管部門密切聯繫著。但是《電商法》的出臺,使其變得有法可依,社交電商也進入了正常發展的節奏。
  • 流量造假風險要點解析(下):一表讀懂流量造假法律規範要點
    對此,我們將在總結、梳理流量造假案例及相關法律法規、行業規範的基礎上,總結提煉直播電商行業相關主體可能遇到的法律風險點,希冀直播電商行業相關主體引以為戒,避免通過流量造假的行為製造虛假流量泡沫從而承擔相應法律責任的法律風險。
  • 流量造假風險要點解析(中):一表讀懂流量造假法律規範要點
    然而,流量造假行為所涉及的法律風險遠不止於案例中所提及的部分。對此,我們檢索了與流量造假行為相關的法律法規,希冀通過系統性的梳理,準確有效地發掘風險點,為直播電商行業相關主體提供合規建議,引導行業健康發展。
  • 知識地圖合集(32套、60份)
    小編整理的這套知識地圖涵蓋運營、新媒體、電商、抖音短視頻、社群、私域流量、百度SEO、餐飲實戰、產品思維、連鎖模式、APP運營、營銷技術、爆款寫作、職場成長、戀愛婚姻、經濟學,甚至還包括用戶、增長、渠道、行業
  • 惠及全國中小電商 網經社推出「電法寶」電商法律服務
    8月30日,電商產業鏈綜合服務商「網經社」宣布正式推出「電法寶」電商法律產品及服務(//www.100ec.cn/zt/dsflcpfw/)。「電法寶」基於網經社12年來在電商立法、爭議案件、輿情處理豐富經驗和海量國內一線專業律師、監管部門、法學專家資源基礎上,提供電商專業法律服務,尤其在平臺電商、社交電商、網紅電商、金融科技等領域有獨到優勢。
  • 代理分銷模式的社交電商怎麼做?眼鏡商家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很多社交電商平臺在陸續上線,而代理分銷模式的社交電商是產品運營的重要手段之一。那麼,什麼是代理分銷模式的社交電商,眼鏡商家如果想要進行代理分銷模式產品運營,需要注意那些問題呢?一,常見的三種代理分銷模式1,分銷模式分銷模式中,每一個社交電商平臺,都有他的計算方法。計算方法雖然不同,但大多都是多級分銷。
  • 社交電商不社交不電商——社交電商急需訂立規範
    「如果是不斷的壓貨,刷朋友圈,這樣的社交電商與80年代的『擺地攤』沒有任何分別。」研討會上明確提出這樣形態的社交電商不是國家鼓勵的扶植的,需要思考社交電商是否具有更良性的發展形態。《社交電商經營規範》是商務部批准、國務院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備案的國家級行業標準,中國協會微商工作組及創奇社交電商研究中心具體實施。
  • 2019社交電商大洗牌,奇美多成行業黑馬
    其順應5G時代的到來,積極響應國家戰略、擔當民族重任,緊緊抓住我國新經濟時代的契機,嚴格按照分享經濟的運作規律、運營特點,創造性的設計推出B2C2F的全新商業模型、線上線下互相助力的全渠道產業閉環,打造出一條「一體兩翼、5G戰略」的全新產業布局。旗下創客新零售、奇美多社交電商、裕民堂青少年視力養護中心三大產業競相發展。
  • 社交電商持續火熱,S2B2C模式成新電商時代突破口
    網際網路為電商行業插上了翅膀,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網上零售交易總額就高達106324億元。 2020年,在疫情的影響下全國網上零售成交額不僅沒有下降,反而再創新高。
  • 從淘小鋪涉傳被罰,看社交電商的下半場
    個人信息洩露的原因主要有三種:用戶保管不當被不法分子獲取,技術漏洞導致隱私內容曝光,擁有個人信息資料的商業機構被外部竊取或內部洩露。社交電商平臺上的信息洩露,顯然屬於第三種。風險存在的前提下,用戶群體的特殊屬性,使得社交電商用戶群體更容易成為詐騙的多發地。
  • 從風起看風平:電商直播到底是一個功能還是商業模式?(上)
    在開始之前,先分享我們對直播電商的兩個判斷:直播電商目前是享有三重階段性紅利的,包括近期疫情帶來的時間分配紅利、信息消費(媒體)介質遷移帶來的用戶體驗度的紅利,以及平臺的流量配給紅利。所有品牌如果有條件都可以試試直播電商,無論對於去庫存、拉新還是建立品牌知名度,利用得當,當下都能享受一定的益處。
  • 涉傳風險下,社交電商出路何在
    涉嫌傳銷風險依舊伴隨著社交電商行業。6月29日,中國裁判文書網公示的一則《行政裁定書》顯示,淘寶旗下社交電商平臺「淘小鋪」運營方廣州三帥六將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及相關公司等因涉嫌傳銷被凍結4400多萬元。而不久前,社交電商「斑馬會員」相關公司涉嫌傳銷被法院凍結3000萬元。
  • 直銷擁抱社交電商,趨勢帶來的時機
    社交電商作為一種基於社交關係的新電商模式,主要通過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分享來促成交易,在兩年來風頭正勁,一時無二。據《社交電商行業發展白皮書(2020)》中顯示,2020年社交電商全網零售總額將達3.54萬億元,其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不可估量。
  • 社交電商 | 什麼樣的推廣模式才能扼住用戶需求的喉嚨?
    區別於淘寶京東蘇寧唯品會等綜合電商平臺,社交電商打造了一個新的從「貨」到「人」的商業模式,一個是以拼多多為代表的拼團模式,充分利用熟人(亦有陌生人)社交圈,低價獲得某款商品。拼團具體流程如下圖所示:雖然在美團2018口腔行業報告上指出:醫院口腔科門急診人次從2008年的70508174人次攀升至2016年的131548837人次,複合增長率8.1%。但是更多的口腔患者的需求被「掐死」了。只有充分了解是什麼扼住了用戶需求的喉嚨,才能更清晰的判斷,什麼樣的商業推廣模式適合它。
  • 社交電商|什麼樣的推廣模式才能扼住用戶需求的喉嚨?
    區別於淘寶京東蘇寧唯品會等綜合電商平臺,社交電商打造了一個新的從「貨」到「人」的商業模式,一個是以拼多多為代表的拼團模式,充分利用熟人(亦有陌生人)社交圈,低價獲得某款商品。拼團具體流程如下圖所示:另一種社交電商是以雲集、環球捕手、達令家等為代表的代理模式。
  • 律道|律師評社交電商:是傳播還是傳銷?
    相比於傳統電商以「物」為中心的營銷模式,社交電商更強調以「人」為中心,基於人際關係網絡進行營銷,因而逐漸發展出了會員參與、多級分銷、銷售提成獎勵等多種營銷方式,但前述模式與傳銷的相似性,逐漸成為了懸在社交電商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本文簡要分析社交電商與傳銷模式的異同,以及相應建議,供讀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