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湖南天河國雲科技有限公司,研發部李老師正在指導王帥(化名)開發程序。圖/受訪者提供
科技時代,大數據、人工智慧及區塊鏈等概念逐步走入大眾日常生活。新業態催生新職業。人社部近期先後發布了包括區塊鏈工程技術人員、在線學習服務師等在內的10個新職業。
在新職業中開拓就業新機遇,有怎樣的體驗?近日,記者採訪了幾位新職業從業者。
區塊鏈工程技術人員:讓電腦連成銀河
王帥(化名)今年25歲,目前就讀於湖南大學,是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研二學生。2018年,比特幣電子郵件騙局席捲全球,很多用戶郵箱受到攻擊。王帥注意到了這些報導,並對比特幣的底層技術——區塊鏈產生了好奇心。
2019年6月,他通過湖南天河國雲科技有限公司面試後,正式成為一名區塊鏈工程技術人員實習生,轉眼實習已滿一年。
「最開始,只知道區塊鏈是一個一個的區塊連接起來的鏈條。經過後來在工作中的學習,慢慢才對區塊鏈技術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王帥說,雖然所學專業知識和區塊鏈技術相關,但是在應用上,工作更側重於區塊鏈架構設計、底層技術開發、系統應用部署等方面。「區塊鏈,本質上是一個去中心化的分布式帳本資料庫。也可以理解為,為用戶提供的一套安全可信帳本。」
不同於一年前,現在的王帥說起「區塊鏈」頭頭是道。「有個通俗的例子,把網絡想像成銀河,電腦想像成星星。你在某一個星星上做記錄,星星與星星之間連接,形成銀河。當你想要刪除記錄,就必須聯繫所有的星星,進行刪除。你說,銀河中的星星數得清嗎?所以,區塊鏈帳本是不能被刪除的,從而保證數據的真實性和可靠性。」
智聯招聘發布的《2019年中國區塊鏈人才供需與發展報告》顯示,區塊鏈領域的平均薪資為16317元,是全國平均薪資的2倍。這兩年「區塊鏈」這麼火,技術人員一將難求不是個例。
在線學習服務師:當課堂突破傳統
7月3日20時,程承(化名)準時上線了。與他同時出現在線上的,是來自全國近千名小學生。
程承23歲,是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科學專業的本科畢業生,一年前加入在線教育機構,成為雙師課堂數學主講老師。通過線上講課,把教學內容通過遠程直播技術,連結到三四線城市的學生,再結合線下輔導老師監督落實。
「這是一種混合式的教學模式。科技改變了課堂的形式。」程承說,「網際網路+教育」發展模式會越來越成熟,相信會有更多的優質教育資源傳入大山每個角落。
「當課堂突破了傳統的形式,我的工作也面臨著諸多挑戰。但是挑戰意味著機遇和發展空間。」學生對知識的接受程度不一樣,就意味著要有不同的教學進度和教學方式。有一次,程承遇到學生反饋,課堂「不夠活躍」,老師語言「不夠幽默」,屏幕那邊的輔導老師也有點著急了,怎麼樣讓學生愛聽,聽得懂呢?「我會反覆看學生提出的建議,請講課成熟的老師提建議,改變我的講課語言,讓學生們接受。」
艾媒諮詢數據顯示,中國在線教育用戶規模逐步上升,預測在2020年將達到3.09億人。目前,程承工作地點在北京,但通過網際網路,他已服務上萬名學生,遍布全國各地。「關注每一個孩子的個性化需求,是在線輔導模式的獨特優勢。」
瀟湘晨報記者李瓊皓長沙報導
【來源:瀟湘晨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