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貪多 清光緒古籍 國文教科書1910年第2冊第8 饕餮龍子

2020-09-20 若水新媒體

勿貪多 清光緒古籍 國文教科書1910年第2冊第8 饕餮龍生九子

培育美德 清光緒古籍 國文教科書1910年第2冊第8 猴子的聰明

清光緒古籍 國文教科書 端正做人 1910年 第2冊第8 高清 一百一十一年前


讀國學書籍使人明智!有益身心!


內容詳解請見下方的--->【文中重點難點提示】




書名:最新國文教科書.初等小學用.第2冊.蔣維喬等編.上海商務印書館.光緒2年版.1910年


蔣維喬(1873年-1958年3月),字竹莊,號因是子,江蘇武進(今常州)人,

中國近代哲學家、教育家、佛學家、養生學家

蔣維喬先生於1914年出版了《因是子靜坐法》,暢銷全國各地以及歐、美、東南亞諸國。

後編成《因是子靜坐法續編》(1918年)。

1954年他又根據自身體會,寫成《因是子靜坐衛生實驗談----中國醫療預防法》。

1955年撰寫《中國的呼吸習靜養生法----氣功防治法》(一名《因是子靜坐法提要》)。


清光緒古籍高清 國文教科書 生活之品德 1910年 第2冊第8位於 [第8部分] 第23課到23課

本書共六十課,圖文並茂,含彩色插畫三幅。

從開學第一天的《學堂》,到最後一課的《放假歌》,

內容涉及禮儀、孝道、常識、典故、識物等內容。

上海商務印書館於光緒30年初版,此為宣統2年(1910)版 第60版。

每課生字以十二字為限;本編雜用歌辭體例便於兒童唱和以取興致;

本編所述德育事仍以家庭倫理為主,間有旁及他事亦皆兒童所能行者;

本編每課必在一開之內,每句必在一行之內,以便誦習,惟成章之文排比不易,故較第一冊尤見苦心等。

華夏傳統品德養成的課本,既源於生活,又貼近兒童,配以插圖,便於引發學生的興趣.


我們將整理後分批次發布,目的明確:

1.使閱讀的諸君每次不會超過3-5分鐘,以適應現代人的高節奏的生活習慣

2.使收藏者更容易歸納排序

3.即使用於教導小朋友也不會花費太多時間

4.開卷有益,利用儘量少的時間就能夠了解傳統國學內容

學習國學簡介方法:

多讀多誦多體會,其意自見!

查詢字詞含義可以參考康熙字典.


歡迎大家收藏 下載 轉發 點讚 鑑賞!

謝謝!

末學

雲山人 凌蘊子 安妮 稽首!


5.傳統國學傳承連載系列,每一期都是獨立的內容,開卷閱覽有益


【文中重點難點提示】:



--著作者 雲山人 凌蘊子 安妮 原創精品

***

勿貪多 饕餮 龍生九子 猴子的聰明後續:厚德載物 顏氏家訓等】

--

勿貪多 原文

案上有玻璃瓶,中貯橄欖.



兒童以手入瓶內,滿握之。

拳不得出,手痛心急,大哭不已。

母戒之曰:汝勿貪多,則拳可出矣。


釋義:

桌子上有玻璃瓶,瓶子裡有橄欖



孩子伸手去瓶子裡取,抓了滿滿一大把,

瓶口小,手無法出來,越用勁手越疼,手疼心急大哭。

母親勸誡說:「你不要貪多,少拿幾個手就可以出來了。」

--


註:這篇課文也說明,玻璃器皿在清朝光緒年間已經被普遍使用了.

***

貪有依戀、熱切的想要擁有、渴望、貪婪等意思,

是一種忘我的心態,是無節制的貪圖,其往往出自私心.

**


饕餮 其性最貪



饕餮是一種神獸,是神明一種,饕餮可以通天地、通生死.

饕餮專指那些貪食、貪財的人.

華夏上古時期的奇書之一的《山海經》,在北次二經中記載有非常出名的怪獸饕餮.

其狀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齒人爪,其音如嬰兒


--

饕餮的來歷:

一.饕餮是四方神中的西方白虎星君,它由二十八星宿中的西方七宿所變成;



二十八星宿源自上古華夏,分為四組,又稱為

四象、

四獸、

四維、

四方神。



上古時期,華夏先祖先賢把星空分為若干個區域,是為二十八宿

二十八宿在黃道附近的28個不同星空區域,每一星宿,都有若干個星組成.

位於東方七宿:角、亢、氏、房、心、尾、箕

位於北方七宿:鬥、牛、女、虛、危、室、壁

位於西方七宿:奎、婁、胃、昴、畢、觜、參

位於南方七宿:井、鬼、柳、星、張、翼、軫。

華夏傳統道家非常熟悉這些天文地理等知識.


二.饕餮是龍生九子之一,我們將在下面介紹.



三.黃帝捉住蚩尤並砍下他的頭顱蚩尤被殺後化為饕餮。


龍魚河圖 記載:



黃帝攝政,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並獸身人語,銅頭鐵額,食沙石子,造五兵,仗刀戟大弩,威振天下。

蚩尤兄弟都是驍勇善戰,其勢力強大



《山海經》之大荒北經有載,蚩尤作兵攻伐黃帝,黃帝令應龍迎戰,雙方在冀州之野大戰,

蚩尤善戰,制五兵之器,變化雲霧,作大霧,彌三日,黃帝九戰九不勝、三年城不下。



西王母派遣九天玄女下授黃帝兵信和神符,黃帝同時藉助風后製造的指南車在大霧中辨明方向。

蚩尤兵敗被殺



黃帝斬蚩尤,蚩尤首級化為血楓林。蚩尤其強大的魂魄化為饕餮.

--


軒轅黃帝戰蚩尤,是華夏中原上古重要的事件。



黃帝戰勝蚩尤之後,其他各部 爭相來投,中原一統。



蚩尤敗後,族人流散,一部分歸附黃帝,一部分則向他處遷徙

現在可能與蚩尤相關的民族有苗族、羌族等。



所以苗族中有生苗一族,善於巫蠱之術



這是另話,以後有機緣再詳為表述.




--

龍生九子 其中就有饕餮

中國傳統文化中有龍生九子,也就是龍生有九個不同的子女。

按照傳統華夏文化的表述,九為極數,一般以九來表示極多,



九同時又是貴數,所以我們常聽到九五至尊等等,這裡用來描述龍的子女,

有可能並非具體數量,但也有可能就是實數也未定。

我們研究華夏玉器都知道龍生九子,九子各個不同.


據記載,一些龍屬其性較淫,至有龍之子女各個異表


例如:

龍與牛交,則生麟;



與豕交,則生象,



與馬交,則生龍馬。



--


龍本性善良. 然其子卻非如此.

人們依照龍九子的品性,將它們的外形用於裝飾,以承其性.

根據明朝《升庵外集》記載,龍的九個兒子分別為:

1.老大

喜好負重,形似龜,見於馱碑.

2.老二

其形龍頭魚身,性好望與吞,故立屋角上和建築的脊梁。

3.老三蒲牢

其形似龍而小,性喜歡吼叫,有神力,故懸於鐘上和鍾提梁的獸鈕。

4.老四

平生好訟,形似老虎和獅子,今獄門上獅子頭是其形象



5.老五饕餮

性好水和貪食,故立橋頭。形似兇殘野獸,鬼頭,性好腥,故用於青銅器的面部裝飾和刀柄上



6.老六嘲風

形似鳳凰,平生好險遠望,今殿角走獸是其像

7.老七睚眥

龍首豺身,平生好殺鬥,今刀柄上龍吞口和刀環、劍柄吞口是其像

8.老八

其形似獅,性好火煙,喜煙好坐,故立於香爐蓋上和香爐腳部、佛座。



9.老九椒圖

其形似螺螄螺蚌,性好閉口閉居、不受打擾,故立於門上鋪首銜環。

正所謂龍生九子不成龍,各有其所好。


--

以上是饕餮的幾種來歷不同的記載.

饕餮是一種兇惡貪食的野獸,古代鐘鼎彝器多刻有其頭形以為裝飾。

在《呂氏春秋》先識覽.先識中也記載:周鼎著饕餮,有首無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

周鼎鑄上饕餮紋飾,有頭無身,正在吃人還沒有吞下去,結果危害到自身。



這個結果一說是其太過貪婪,連自己的身子也吃掉了.這就太恐怖了吧.


還有一種理解是饕餮見到什麼就吃什麼,終因暴飲暴食被自己撐死。這是沒有節制的膨脹的結果.

人貪吃,饕餮也貪吃.

人貪吃,最多只會吃撐肚皮;



但饕餮的貪吃,不僅無物不吃,就是自己的身體也吃掉,最後只留下頭和一張大嘴而死。

又是一個無語的.

饕餮不僅兇惡而且貪婪。


在《左傳》文公十八年中記載:

上古夏禹之前,浙江蓋有二國,

一為縉雲氏,在今縉雲縣,黃帝之臣夏官受封於此;

一為防風氏,在今德清武康縣。



縉雲氏的其中一支後裔居於洞庭湖與鄱陽湖之間的地區,成為三苗部落,與堯舜為敵

《左傳》記載:

縉雲氏有不才子,貪於飲食,冒於貸賄;



侵欲崇侈,不可盈厭;

聚斂積實,不知紀極,不分孤寡,不恤窮匱,天下之民以比三兇,謂之饕餮



這裡面講到的縉雲氏一支,民眾因其受賄無度 貪婪暴虐 窮奢極欲 毫無廉恥 不體恤民之生計等惡行而稱之為饕餮.


饕餮之

貪財為

貪食為餮.

正如其意.


**

我們再講一個古時候的事情 貪心害己

猴子的聰明在哪裡?



猴子很聰明,而且大大的狡猾,現在君不見峨眉山的猴子搶奪人們的食物和其它物品的報導比比皆是,大多數的時候人們無從以對.



唐朝有一書生遊歷到南方邊地,當地人給他講了一個捉猴子的方法。

當時有附近山林中中的猴子經常來禍害莊稼,有一些人就想出了辦法。



聰明的捉猴人把南瓜挖空,這種南瓜皮很厚,也能長得很大個,大概是因為南方雨水充足的緣故吧.

然後用繩子把其固定在樹上或固定在地上,南瓜上留了一個小洞,洞裡放了一些食物,多是爆出香味的花生 南瓜籽等等堅果,總而言之就是一些猴子愛吃的堅硬食物。

南瓜上的洞口,大小恰好只能讓猴子空著「猴子爪」伸進去,而無法握著拳頭拿出來。




--

一切準備就緒,就等猴子落入陷阱。

不久,猴子聞香而來,探查無誤後,實在是忍不住被香氣吸引,就將它的爪子伸進南瓜裡面抓食物,



爪子中滿滿的抓住堅果,這可是即將到手的美味,可是猴爪怎麼也出不了南瓜的洞口。

這猴子還不敢大聲喊叫,又怕其它猴子來爭搶,正在此時,埋伏在附近的村民迅速來到猴子周圍,猴子雖然驚慌失措,但仍然不肯放棄手中的食物.

這下子逃不掉,脫身不了。

猴子被捉住了。



猴子由於不願意失去美味的食物,被自己的貪念所困住

試想人類有的時候也是這樣作繭自縛的啊,做人不能太過貪心


貪慾之念是生命痛苦的根源,學會滿足,才會得到快樂。


--+

橄欖

橄欖 ,無患子目,橄欖科橄欖屬植物,果實為水果,微苦帶甜



小心假冒的橄欖油:

現在也有將其果實用於生產橄欖油。

中國和國外都有很多此類榨油廠.



不過大家一定要小心,市場上銷售的橄欖油不一定是橄欖製做的,據行業內的朋友透露,一些橄欖油是向日葵油假冒的!


餘甘子,在中國雲南稱之為橄欖,原產於中國南方,分布廣東、廣西、福建、四川、雲南、臺灣等地。



橄欖做水果食用,酥脆可口、果肉硬實.一般先苦後甘。


橄欖也是一味中藥:



味甘酸,性平。

入脾、胃二經.

--


1.橄欖可以解酒毒等。

去某國旅遊時如果要喝烈酒,不妨預先買些橄欖預用.



2.能生津液,酒後嚼之不渴,故主消酒.

喜歡喝酒的朋友有福了,經常吃點橄欖,對身體有好處.

3.還能治咽喉腫痛.

嗓子疼時可以試試效果.



4.治諸魚骨梗:利用橄欖搗汁或煎濃湯飲。無橄欖時以核研末或磨汁服。

所以一般人家日常可以常備一些橄欖或藥用橄欖核.

5.治唇裂生瘡:橄欖炒研,豬脂和塗之。

就是橄欖研磨成末,炒黃即可,最好用不鏽鋼鍋或陶器瓷器都行.



6.治牙齒風疳:用橄欖燒研,入麝香少許貼之。

牙齒風疳指牙齦紅腫,潰爛疼痛,流膿血等症.


小心假麝香

這裡呢大家要知道,真麝香比較難得,很多醫院開出的多是人造麝香,

療效是與真麝香不能相比的,如果找不到麝香也沒有關係,多塗抹幾次也是管用的.

--


欖核雕

說道橄欖,就不得不想到珠寶行業的微雕,橄欖內有果核,為兩頭尖狀的果核,可做工藝品,稱為欖核雕,又稱欖雕。

古時的老藝人可以在方寸之地雕出萬紫千紅,讓人讚嘆不已.



++


玻璃


普通玻璃的成分主要是二氧化矽.

透明是玻璃最大的特點.


黑曜石

珠寶中有在火山熔巖中出現的天然玻璃,稱黑曜石.




華夏玻璃的歷史

考古發現,華夏在西周時已開始製造玻璃。這並不能說明玻璃在華夏西周前是不存在的,只是暫時沒有出土文物而已。




物久即懷,甚或滅失。

此一定之理也.

這個娑婆世界上大多數的物品都會在時間長河中化為灰燼,重返自然。


西周時期的古墓中曾發現玻璃管、玻璃珠等物品。



南北朝以前,中國人多以琉璃稱玻璃

宋朝時則開始稱之為玻璃



到明清時,習慣以琉璃稱呼低溫燒成,不透明的陶瓷。



這又跟我們現在的玻璃不一樣了

--


華夏宋朝南宋四大家之一的楊萬裡的詩作《稚子弄冰》中寫道:

稚子金盆脫曉冰,彩絲穿取當銀錚。

敲成玉磬穿林響,忽作玻璃碎地聲




我們簡略釋義

滿臉稚氣的小孩子清晨將夜間凍結在桶盆中的冰塊脫下,

有彩色的絲線穿了提在手中輕輕敲打當作銀錚這個樂器。

冰塊發出穿林而過的玉磬一樣的響聲,

忽然間冰坨碎裂就像水玉一樣.



--


水玉

水晶在華夏上古稱之為水玉,因其似水又有玉的性質,古人認為是千年之冰所化。

《山海經》中有多處記載:

「又東三百裡,日堂庭之山,多水玉」;

此是山中有水玉.



--

「丹山出焉,東南流注於洛水,其中多水玉」;

此是水中產水玉.

--



「逐水出焉,北流注於渭,其中多水玉」。

此是山水中有水玉.

--


水晶得名水玉,古人是看重其晶瑩如水,其堅如玉



我們華夏先祖認為做人就要像美玉一樣,要有良好的德行.


勿貪多 第一部分 釋解 未完待續 敬請期待!


二十八宿在黃道附近的28個不同星空區域,每一星宿,都有若干個星組成

相關焦點

  • 戒貪 清光緒古籍 國文教科書1910年第2冊第9 留學誤區
    戒貪 清光緒古籍 國文教科書1910年第2冊第9 留學誤區培育美德 清光緒古籍 國文教科書1910年第2冊第9 厚德載物改變命運三要素 清光緒古籍 國文教科書 1910年第2冊第9 顏氏家訓 捐讓吉宅清光緒古籍 國文教科書 端正做人 1910年 第2冊第9 高清 一百一十一年前讀國學書籍使人明智!
  • 清宣統古籍 國文教科書 品德培養 1911年 第2冊之一
    清宣統古籍 國文教科書 品德培養 1911年 第2冊之一 高清 一百一十年前書名:初等小學堂四年完全科國文教科書.第2冊.學部編譯圖書局編.湖北官刷印局.1911年本書共八十課,圖文並茂,內容涉及禮儀、孝道、常識、典故、識物等內容。
  • 清宣統古籍 國文教科書 道德養成 1911年第2冊第三 高清
    清宣統古籍 國文教科書 道德養成 1911年 第2冊第三 中秋命名來源 16兩制等清宣統古籍 國文教科書 品德養成 1911年 第2冊之三 高清 一百一十年前書名:初等小學堂四年完全科國文教科書.第2冊.學部編譯圖書局編.湖北官刷印局.1911年本書共八十課,圖文並茂,內容涉及禮儀、孝道、常識、典故、識物等內容。
  • 清宣統古籍國文教科書 端正做人 1911年第2冊第五 抓小雞
    清宣統古籍 國文教科書 端正做人 1911年第2冊第五 老鷹抓小雞等清宣統古籍 國文教科書 端正做人 1911年 第2冊第五 高清 一百一十年前書名:初等小學堂四年完全科國文教科書.第2冊.學部編譯圖書局編.湖北官刷印局.1911年本書共八十課,圖文並茂,內容涉及禮儀、孝道、常識、典故、識物等內容。
  • 清宣統古籍 國文教科書 品德養成 1911年 第2冊第二
    清宣統古籍 國文教科書 品德養成 1911年 第2冊之二 高清 一百一十年前書名:初等小學堂四年完全科國文教科書.第2冊.學部編譯圖書局編.湖北官刷印局.1911年本書共八十課,圖文並茂,內容涉及禮儀、孝道、常識、典故、識物等內容。
  • 李斌 清末古文家與中學國文教科書的編寫
    又逐篇詳加評批,開示義法,皆先生平日心得之言」(朱羲胄:《中國文學讀本十卷》條目,《春覺齋著述記》,世界書局,1949年)。民國初年,為適應中學學制從五年到四年的變化,商務印書館請許國英將這套教材重訂為8冊出版,初版第1、2冊合訂為第1冊,選清文,初版第9、10冊合訂為第8冊,選周秦漢魏文,初版本3-8冊則變為重訂本2-7冊。重訂本保留了林紓眉批,但刪去了各冊序言。
  • 清末初等小學國文教授書的編輯與旨趣
    但是檢索文章發現,研究老課本只見老課本,教授書卻不多見。這當然與發行量和保存有密切關係,一般而言,教科書較為常見,教授書則難尋,現今關於清末、民國國文教科書的相關材料在北京、上海較為多見,其他地方雖有留存,但總體感覺史料獲取有一些困難,因此便不好下判斷。所謂教授書,即今天周知的教學參考書。今人閱讀那一時期的老課本,若是參閱教授書,一定會有不一樣的線索發現。
  • 光緒年間的各類教科書,你一定沒見過
    歷史教科書(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歷史教科書(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修身教科書(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國文教科書(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國文教科書(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格致科教科書(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格致科教科書(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
  • 民國學童讀什麼課本 高小學生國文超過現在大學生
    母曰:「汝勿貪多,則拳可出矣。」一個貪吃的小孩躍然紙上,可愛得叫人歡喜。一句「汝勿貪多」,孩提記取,可免手痛心急,長大當官,當是好官。這是一冊民國時期的課本。課本為商務印書館印製,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6月初版。
  • 楊樹達《新制中華國文教科書詞性釋及批評》
    前兩年表哥楚澤涵教授將他母親和他自己保留多年的楊樹達先生《新制中華國文教科書詞性釋及批評》送給我。我想目前民國教材熱方興未艾,尤以國文教材為最;楊先生這部書即是對當時最流行的國文教材《新制中華國文教科書》的批評和修正。
  • 個人硬碟珍藏精品古籍資料一百冊全集打包約17G
    、佛家羅漢經書、中醫、等,各類資料都有所涉及,都是全冊單本的古籍,內容無缺少,也是歷年來收藏的不錯古籍,此為一個合集包,並沒有確切的具體分類這些古籍都是國外圖書館藏本,高清掃描的版本,觀看清晰,一共91本,內容比較多,我只做了一個目錄,和隨便挑選了幾本古籍截圖了一頁內容就不每本都截圖了,圖片太多的話網頁無法打開或者打開緩慢,也是受伺服器的限制,大家可以看看具體書籍目錄
  • 程怡︱呂思勉先生編寫的小學國文教科書
    呂思勉先生2016年,距離呂思勉先生編寫《新式高等小學國文教科書》已整整一百年。從1916年2月至1924年5月,這套國文教科書各冊的重版次數最少的也有四十九版,而第一冊居然有七十版之多,足見其影響力之大、使用面之廣。
  • 古籍影印丨《清華大學圖書館藏稿鈔本日記叢刊》(全二十四冊)出版
    在國內外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出版學術專著2部;主編或合作主編著作6部,參編著作10餘部。主編的《疇人傳合編校注》獲全國優秀古籍圖書獎一等獎,與華覺明共同主編的《中國三十大發明》獲第十三屆文津圖書獎。
  • 【寶慶名人】孫俍工主編的八套中學國文教科書
    在上世紀二十年代初至三十年代末,不到二十年的時間裡,孫俍工就主編出版了八套中學國文教科書,這不能不說是個奇蹟,也是現代其他教育家所不能企及的。讀本還選了多量的外國翻譯作品,將外國文學作品選入教科書推向高潮,好似為乾涸的田園灌注了一股清泉,出版後銷行逾萬,一時洛陽紙貴,連著名的東南大學附中、浙江春暉中學、松江景賢女子中學等十多所學校也採用了這套教材。孫俍工曾自豪的說,讀本「解決了當時國文教學上一個重要問題——教材;而且廓清了初中學生底舊思想,而代入了一種前進的科學化的新思想。同時並使學生對於新的文學有徹底的認識與傾向」。
  • 陸胤 「普通國文」的發生——清末《蒙學報》的文體試驗
    《蒙學報》第2期內頁編者按:學界討論晚清的書面語體和文章體式,多注重以梁啓超的報章文字為代表的「新文體」和面向下層民眾的白話文
  • 武大書醫守護古籍20餘萬冊 修復古籍要技藝更要熱愛
    【武大書醫守護古籍20餘萬冊 修復古籍要技藝更要熱愛】為古籍「問診」,查出「疑難雜症」,並進行「手術」,使其能夠正常供讀者翻閱——這是@武漢大學 圖書館6名修復師的日常工作。
  • 《成語小秀才》第1910關答案是什麼 第1910關答案通關攻略
    成語小秀才是一款簡單好玩的成語類遊戲,一起來檢測檢測我們的成語儲備量吧,玩家只需要找到對應的成語字塊將空著的成語連接起來即可,輕鬆易上手,閒暇之餘就來成語小秀才闖關,下面一起來看看成語小秀才第1910關的通關答案。
  • 開明書店:20世紀40年代中學國文教材的討論與編纂
    小註:《國文月刊》正式創刊於1940年6月,到1949年8月停刊,共出版82期。最早由國立西南聯大師範學院國文月刊社創辦,由開明書店印行出版。浦江清擔任主編,朱自清、羅庸、餘冠英等人擔任編委。20世紀40年代,在浦江清、葉聖陶、朱自清、呂叔湘等人的實際推動下,文白分編的國文教材編輯理論逐漸成熟,開明書店一批志同道合的編輯者最終於1946年在課本編制中展開了文白分編的實際探索。開明書店於1946年出版了由葉聖陶、郭紹虞、周予同、覃必陶、徐調孚合編初中用《開明新編國文讀本》甲乙兩種本,甲本為白話讀本共六冊,乙本為文言讀本共三冊。
  • 古籍新書·2019年夏季|唐文治文集
    《採山樓藏稀見清人別集叢刊》(全2冊)羅鷺 編,國家圖書館出版社本項目為四川大學一流建設人才人物培育工程專項項目「民間所藏稀見清人別集搜集、整理與研究」的重要成果,所收20種清人別集,《清人別集總目》《清人詩文集總目提要》《中國古籍總目》皆未著錄,各大圖書館也罕有收藏,如《怡真齋詩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