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宣統古籍 國文教科書 品德培養 1911年 第2冊之一

2020-09-05 若水新媒體

清宣統古籍 國文教科書 品德培養 1911年 第2冊之一 高清 一百一十年前

書名:初等小學堂四年完全科國文教科書.第2冊.學部編譯圖書局編.湖北官刷印局.1911年

本書共八十課,圖文並茂,內容涉及禮儀、孝道、常識、典故、識物等內容。




清宣統古籍高清 國文教科書 生活之品德 1911年 第2冊之一 【第一部分




此書用歌辭體例便於兒童唱和以取興致;

本編所述德育事仍以家庭倫理為主,間有旁及他事亦皆兒童所能行者;

本編每課必在一開之內,每句必在一行之內,以便誦習,惟成章之文排比不易.





華夏傳統品德培養的課本,既源於生活,又貼近兒童,配以插圖,便於引發學生的興趣.






清宣統古籍高清 國文教科書 生活之品德 1911年 第2冊之一 【第一部分一到十課


我們將整理後分批次發布,目的明確:

1.使閱讀的諸君每次不會超過5分鐘,以適應現代人的高節奏的生活習慣

2.使收藏者更容易歸納整理

3.即使用於教導小朋友也不會花費太多時間

4.開卷有益,利用儘量少的時間能夠了解傳統國學內容.


歡迎大家收藏下載鑑賞

謝謝!

末學

雲山人 凌蘊子 稽首!

後學

安妮 稽首!

相關焦點

  • 清宣統古籍 國文教科書 道德養成 1911年第2冊第三 高清
    清宣統古籍 國文教科書 道德養成 1911年 第2冊第三 中秋命名來源 16兩制等清宣統古籍 國文教科書 品德養成 1911年 第2冊之三 高清 一百一十年前書名:初等小學堂四年完全科國文教科書.第2冊.學部編譯圖書局編.湖北官刷印局.1911年本書共八十課,圖文並茂,內容涉及禮儀、孝道、常識、典故、識物等內容。
  • 清宣統古籍 國文教科書 品德養成 1911年 第2冊第二
    清宣統古籍 國文教科書 品德養成 1911年 第2冊之二 高清 一百一十年前書名:初等小學堂四年完全科國文教科書.第2冊.學部編譯圖書局編.湖北官刷印局.1911年本書共八十課,圖文並茂,內容涉及禮儀、孝道、常識、典故、識物等內容。
  • 清宣統古籍國文教科書 端正做人 1911年第2冊第五 抓小雞
    清宣統古籍 國文教科書 端正做人 1911年第2冊第五 老鷹抓小雞等清宣統古籍 國文教科書 端正做人 1911年 第2冊第五 高清 一百一十年前書名:初等小學堂四年完全科國文教科書.第2冊.學部編譯圖書局編.湖北官刷印局.1911年本書共八十課,圖文並茂,內容涉及禮儀、孝道、常識、典故、識物等內容。
  • 戒貪 清光緒古籍 國文教科書1910年第2冊第9 留學誤區
    戒貪 清光緒古籍 國文教科書1910年第2冊第9 留學誤區培育美德 清光緒古籍 國文教科書1910年第2冊第9 厚德載物改變命運三要素 清光緒古籍 國文教科書 1910年第2冊第9 顏氏家訓 捐讓吉宅清光緒古籍 國文教科書 端正做人 1910年 第2冊第9 高清 一百一十一年前讀國學書籍使人明智!
  • 勿貪多 清光緒古籍 國文教科書1910年第2冊第8 饕餮龍子
    勿貪多 清光緒古籍 國文教科書1910年第2冊第8 饕餮龍生九子培育美德 清光緒古籍 國文教科書1910年第2冊第8 猴子的聰明清光緒古籍 國文教科書 端正做人 1910年 第2冊第8 .初等小學用.第2冊.蔣維喬等編.上海商務印書館.光緒2年版.1910年蔣維喬(1873年-1958年3月),字竹莊,號因是子,江蘇武進(今常州)人,中國近代哲學家、教育家、佛學家、養生學家
  • 李斌 清末古文家與中學國文教科書的編寫
    又逐篇詳加評批,開示義法,皆先生平日心得之言」(朱羲胄:《中國文學讀本十卷》條目,《春覺齋著述記》,世界書局,1949年)。民國初年,為適應中學學制從五年到四年的變化,商務印書館請許國英將這套教材重訂為8冊出版,初版第1、2冊合訂為第1冊,選清文,初版第9、10冊合訂為第8冊,選周秦漢魏文,初版本3-8冊則變為重訂本2-7冊。重訂本保留了林紓眉批,但刪去了各冊序言。
  • ...城建檔案館藏珍品檔案解讀之:清朝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德州地圖
    館藏珍品檔案解讀之:清朝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德州地圖                      清朝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德州地圖,是用現代測繪方法和手段繪製的最早(目前尚未發現年代更久遠)的德州行政區劃圖,也可稱作《宣統三年(1911)德州輿圖》,原件保存在德州市城建檔案館,上世紀八十年代人們發現它時
  • 古籍新書·2019年夏季|唐文治文集
    《採山樓藏稀見清人別集叢刊》(全2冊)羅鷺 編,國家圖書館出版社本項目為四川大學一流建設人才人物培育工程專項項目「民間所藏稀見清人別集搜集、整理與研究」的重要成果,所收20種清人別集,《清人別集總目》《清人詩文集總目提要》《中國古籍總目》皆未著錄,各大圖書館也罕有收藏,如《怡真齋詩稿
  • 【寶慶名人】孫俍工主編的八套中學國文教科書
    在上世紀二十年代初至三十年代末,不到二十年的時間裡,孫俍工就主編出版了八套中學國文教科書,這不能不說是個奇蹟,也是現代其他教育家所不能企及的。二OO七年,《中國現代中學語文教材研究》(文心出版社)從「五四」運動後至新中國成立前的中學國文教科書中,專門挑選了七十七套具有特色的國文教科書進行研究,其中就選了孫俍工所編纂的《初級中學國語文讀本》《中學國文特種讀本》《國文教科書》《復興高級中學國文課本》四套。
  • 程怡︱呂思勉先生編寫的小學國文教科書
    呂思勉先生2016年,距離呂思勉先生編寫《新式高等小學國文教科書》已整整一百年。從1916年2月至1924年5月,這套國文教科書各冊的重版次數最少的也有四十九版,而第一冊居然有七十版之多,足見其影響力之大、使用面之廣。
  • 清末初等小學國文教授書的編輯與旨趣
    筆者在常熟市圖書館古籍特藏室偶然發現一冊教授書,全名為《初等小學國文教授書》(第一冊),書的第一頁有「學部第一次編纂初等小學國文教授書 光緒三十二年十一月學部圖書局印行」字樣。封底版權頁寫明「光緒三十二年十一月印刷 光緒三十二年十一月出版 定價銀元一角三分 編纂兼印刷者 學部編譯圖書局 總發行所 學部編譯圖書局」。
  • 楊樹達《新制中華國文教科書詞性釋及批評》
    前兩年表哥楚澤涵教授將他母親和他自己保留多年的楊樹達先生《新制中華國文教科書詞性釋及批評》送給我。我想目前民國教材熱方興未艾,尤以國文教材為最;楊先生這部書即是對當時最流行的國文教材《新制中華國文教科書》的批評和修正。
  • 開明書店:20世紀40年代中學國文教材的討論與編纂
    因此儘管學術文對於學生了解本國文化、訓練學生學術文章寫作能力、培養學生邏輯思維等有很大作用,但是專門學術文的學習還是逐漸退出了高中國文課程。餘冠英考察了當時國文教科書中的白話文教材。根據1940年頒布的修正初級中學國文課程標準,初中國文課以白話文為主,所以對白話文教材的批評主要是指初中國文教科書。
  • 古籍影印丨《清華大學圖書館藏稿鈔本日記叢刊》(全二十四冊)出版
    在國內外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出版學術專著2部;主編或合作主編著作6部,參編著作10餘部。主編的《疇人傳合編校注》獲全國優秀古籍圖書獎一等獎,與華覺明共同主編的《中國三十大發明》獲第十三屆文津圖書獎。
  • 回顧中國現代學校教育110年歷史 民國小學國文受好評
    110年來,我國的小學語文教科書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同時也印上了深深的時代烙印。天地日月山水土木第一堂課認八個字1904年開啟的現代學校教育,與新學制相匹配,商務印書館出版發行了一套《最新國文教科書》。
  • 新時代第一套教科書——中華書局《中華教科書》
    1912年元旦,中華民國建立,新的歷史紀元開始。為了迅速恢復全國各地的正常教育秩序,並為新生的資產階級共和國的教育發展規劃藍圖,臨時政府教育部於1月19日頒布了《普通教育暫行辦法》和《普通教育暫行課程標準》規定「各種教科書務必合於共和國民宗旨,禁用清學部頒行的教科書」,「凡民間通行之教科書,其中有遵從滿清朝廷,及舊時官制、學制等課,並避諱、抬頭字樣,應由各書局自行修改」。
  • 光緒年間的各類教科書,你一定沒見過
    地理教科書(光緒版宣統印)地理教科書歷史教科書(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歷史教科書(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修身教科書(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國文教科書(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國文教科書(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
  • 節目|在民國「教科書革命」口號下,中華書局怎樣燃起出版「第一把...
    不論經歷過怎樣的歲月滄桑、苦難磨礪與戰火硝煙,這家出版社從未放棄傳承與堅守,不斷推出教材、雜誌、辭書、古籍、畫冊。中華書局現辦公大樓1911年10月武昌起義勝利的消息傳來,陸費逵敏感地嗅到一個新時代即將要來臨,準備出版一套適用於革命後的教科書。
  • 個人硬碟珍藏精品古籍資料一百冊全集打包約17G
    、佛家羅漢經書、中醫、等,各類資料都有所涉及,都是全冊單本的古籍,內容無缺少,也是歷年來收藏的不錯古籍,此為一個合集包,並沒有確切的具體分類這些古籍都是國外圖書館藏本,高清掃描的版本,觀看清晰,一共91本,內容比較多,我只做了一個目錄,和隨便挑選了幾本古籍截圖了一頁內容就不每本都截圖了,圖片太多的話網頁無法打開或者打開緩慢,也是受伺服器的限制,大家可以看看具體書籍目錄
  • 民國學童讀什麼課本 高小學生國文超過現在大學生
    《共和國教科書·新修身》第八冊第十七課《自由》。 孩子的事,永遠是大事。從2004年崔健的《一無所有》入選深圳中學課本選讀本以來,有關教材的爭議不斷被推上風口浪尖。民國時期的學制,4年初級小學(初小)和2年高級小學(高小),合起來稱為完全小學(完小)。鄧康延買下的《共和國教科書·新國文》,大都為幾行大字加上一個相關的插圖,圖文並茂,讀來甚為有趣。第一冊第一課學習的是一個「人」字,課文配有插圖,畫的是一家老少7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