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管學院】多方聯動築合力 協同育人助成長

2020-12-25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新聞網

「今年我們原班級保研了9人,得益於專業分流時大家理性選擇了適合自己的專業,今後我們還應該繼續引導學生合理定位,在專業分流時做好學業規劃。」原經濟類1704班班主任董春柳表示。

像董春柳一樣的班主任,在經管學院還有很多。近年來,經管學院重視盤點活各類資源,協同專業課教師、班主任、學生家長、優秀校友和畢業生等多方力量,為立德樹人注入新活力。

依託專業課教師力量,將思政元素融入課程教學,詳細為學生講解專業前景等相關問題,通過教書與育人相結合的方式幫助學生進一步了解所學專業。《國際市場營銷》任課教師王秀娟說:「給學生上課時,我會提醒他們最近有哪些資格證書考試要報名了,論文開題間隙我詢問了今年學生的就業情況,會針對學生的意向推薦實習單位。」

班主任以班幹部為抓手,以主題班會和「思想工作面對面」為載體精準識別和跟蹤班級中學習困難、經濟困難、就業困難的學生,對班級學生分別進行整體引導和個別指導,幫助學生做好學業和職業規劃。「老師,我們班出勤率是100%,同學們上課也都很認真。」工商1802班學習委員陳澤楷主動和班主任交流道。

學院通過「雲」家訪、實地走訪、QQ群消息發布等形式向家長群體宣傳和通報學校的人才培養模式、科研成果、資助政策、就業情況等信息,以提升認識帶動家長群體的觀念轉變,凝聚家校合力,引導學生合理定位。針對特殊群體學生與家長進一步交流,制定具體的幫扶計劃。

舉辦「校友面對面」活動,聘任優秀校友擔任就業創業導師,並邀其來校報告。同時,學院利用專業實習、就業實習等機會走進校友企業,觀摩學習、知行結合, 「引進來」和「走出去」做好專業實踐教育,反哺和鞏固第一課堂的學習成果。

積極搭建「學榜樣 共成長」平臺,集結國獎獲得者、保研和學術大咖、學科競賽達人、優秀畢業生等各類先進個人,成立宣講團,通過朋輩經驗交流會、優秀畢業生風採展、獎學金答辯會、新媒體推送等載體加大學習典型、宣傳典型力度,用身邊人講述身邊事,讓身邊事激勵身邊人。


編輯:王學鋒

終審:徐海

相關焦點

  • 肇慶學院:組合拳凝聚三全育人合力
    肇慶學院每年都有一批像劉潔這樣的學子響應國家號召,參加援藏支教、「三支一扶」等。這是肇慶學院建校50年來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縮影。學校堅持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職能部門分工負責,根據問題、創新、特色的育人導向,建立健全協同融合機制,推進全員育人協同協作、全過程育人貫穿始終、全方位育人滲透拓展,努力實現人人、時時、處處育人。
  • 美英兩國多方協同育人中的政府作為及典型模式研究
    文章通過分析美、英兩個發達國家的多方協同育人的各種舉措和典型模式發現,兩國均基於本國的國情推動多方協同育人,美國以市場主導下的政府引導為理念,產生了靈活多樣的多方協同育人模式;英國以政府主導同時重視市場作用發揮為理念,注重吸引中小企業參與多方協同育人。通過比較兩國的模式,發現政策支持、法律法規保障、資金支持、稅收優惠、建立中介體系是美英兩國推動多方協同育人的通用措施。
  • 福建工程學院:多方聯動同育人 扶貧扶智助成才
    福建工程學院高度重視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工作,堅持經濟援助與思想引領、心理發展、素質提升並行的理念,推進資助工作從「輸血型」向「造血型」轉變,積極聯動各方力量、資源助力貧困家庭學生成長成才,確保貧困學生「經濟有保障、生活有尊嚴、努力有方向、發展有空間」。
  • 多元合力驅動 協同創新引領
    對於民族院校而言,大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育,既是服務國家戰略布局和民族工作大局的需要,也是踐行辦學宗旨、履行特殊使命的需要,還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而大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育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系統謀劃,多元協同,融會創新,全面推進。
  • 【機電學院】家校協同育人有「溫度」
    為進一步加強家校協同育人,機電學院以迎新工作為契機,開展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力求家校協同育人有「溫度」。與父母共話成長  尋找家校育人最大合力  當「00後」撞上大學,仿佛一切充滿了未知。
  • 高校思政教育協同育人機制的建構
    因此,滿足研究生全面發展的現實需要,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必須堅持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統一的原則,導師和輔導員應聚焦研究生面臨的實際困難和發展需求,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統性和整體性,提升研究生的獲得感。研究生導師與輔導員協同育人的制約因素協同育人素養不足。
  • ...厚德強技唱響育人主旋律——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思想政治工作...
    從搭建「服務春運」特色平臺起步,探索項目引領、多元協同、知行合一的校園文化品牌項目,通過特色春運聯動,創新文化育人模式;特色黨建引領,深化校企協同內涵;特有專業輻射,優化課程體系建設;特有師資共建,強化崗位認同;特定實踐基地,豐沃厚德強技土壤;特定聯合平臺,開闢生涯導航路徑;實現「三全育人」種子落地開花,培養手腦心合一(技能+智慧+人格)的新時代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 校企合作打造鮮活教材 華師大經管專業學位豐富思政教育打開形式
    為深入落實經管專業學位學生思政育人工作,推動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去感知經濟發展業態轉型、商業變革邏輯和企業創新戰略,推動學生對企業社會責任、企業家精神、在疫情環境下企業生存變革的運營的思考,華東師範大學經管學部專業學位中心開設黨建引領下的學生思政移動課堂行動,將合作企業真實案例作為思政育人的鮮活素材
  • 同濟大學經管學院:「五大協同」打造人才培養生態環境
    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是全國最大的經管學院之一,學院匯集了同濟大學經濟類、管理類的主要學科。國內很多學校把幾個一級學科拆分到不同的學院,而同濟經管則把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和應用經濟學都放在一個學院裡,使學院涵蓋了經濟和管理的相關學科。同濟的MBA教育始於1993年,並以這四個一級學科為支撐建立,經過25年的發展累計校友已逾7000人。
  • 藉機制創新之引擎 領跑產教協同育人實踐
    作者:浙江萬裡學院 徐玲、孟祥霞服務地方經濟轉型需求,輸送理論基礎紮實、專業知識面廣、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並有較強的運用、推廣、轉換能力的人才一直是浙江萬裡學院商學院(下稱學院)的辦學目標,產教融合、協同育人是其行之有效的培養途徑和必由之路。
  • 推進產教融合 發展協同育人丨德州學院泰山體育產業學院揭牌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王金剛 通訊員 馬曉敏 許文豪 劉偉東為推進產教融合、發展協同育人,12月11日,德州學院泰山體育產業學院揭牌儀式舉行,進一步著力精準培養應用型人才。德州學院作為德州的大學,建設現代產業學院,是推進產教融合、協同育人的有效形式,是高等教育服務行業、產業和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是推動地方高校特色發展的重要舉措。
  • 三全育人:「三個抓好」打通育人最後一公裡
    中國江蘇網訊 徐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出臺了《「三全育人」綜合改革方案》,明確各部門及各類人員在育人體系的中職責、任務,充分調動各類人員的積極性,形成同向同行、協同有力的育人合力。(一)抓好學生工作治理體系改革。一是重塑學生發展評價體系。
  • 重慶理工大學強化協同育人聚力新工科人才培養
    重慶理工大學積極響應國家和重慶市重大戰略部署,傳承發揚「工以建國、技以利工」的紅色兵工基因,堅持市場導向、需求導向,強化協同育人,努力培養新興工程科技人才,推動實現在「新工科」背景下人才培養和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同頻共振。一是強化協同育人基地建設。
  • 校企合作 協同育人-奧雅設計與西農攜手打造「西農-奧雅協同教學...
    產學研深度融合,在宏觀層面能推動經濟增長方式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在微觀層面能實現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等產學研主體的深度融合,形成創新合力。 奧雅設計在行業深耕二十餘載,對行業人才培育有著自己的獨特理念,在教育部指導下,積極參與開展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助力高校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將奧雅設計多年來的行業經驗及對人才培養的理念、行業對人才新標準及新要求等通過協同教學與高校無縫對接,圍繞目前行業的發展對人才的新要求,支持高校進行創新型的課程建設和教學改革工作。
  • 商學院舉辦校企協同育人主題論壇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周翠翠 攝影 李晨)12月21日,南開大學商學院舉辦校企協同育人主題論壇。論壇現場發布了南開大學商學院2018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及2019屆畢業生生源情況,同時為南開大學商學院2018年人才培養合作開發基地及學生生涯發展智庫導師進行了致聘。
  • 新道科技2020年第一批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公布
    在教育部指導下,開展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包含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實踐條件和實踐基地建設、新工科建設、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四大類。探索基於雲計算技術和理念的新型實踐基地和人才培養模式,向企業提供財務、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金融科技、區塊鏈等相關專業方向的複合型應用人才。為校企雙方搭建橋梁,著力培養符合區域特色、適應產業發展需要的創新創業型複合型高質量人才。
  • 經管學院與北京成都等地文旅企業考察團開展座談研討會
    【阿壩師範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頭條】2020年5月15日,為推進畢業生就業工作和本科學生社會實踐、實習工作,在嚴格遵守學校疫情防控相關規定,繼續做好網絡教學及返校複課準備之際,經管學院在水磨古鎮接待了由北京壹方城產業文化研究院總顧問鄧勇老師、成都匠守偉業健康產業服務集團王偉董事長
  • 雲南工商學院3年獲批77個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雲南本科...
    雲南工商學院高度重視產學合作協同育人工作,重視與企業的產學研深化合作,學校長期以來堅持圍繞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深入推進產教融合、探索多樣化的產學研合作模式、強化校企合作協同育人,建設學校協同育人新機制,強化校企合作協同育人平臺構建,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和實踐能力。
  • 多方合力讓四點半課堂更好育人
    這些地方做法體現出較強的公益性、普惠性、便利性、自願性和靈活性,從側面說明開展中小學課後服務,不僅幫助家長解決了不能按時接孩子的難題,也是落實「五育並舉」、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舉措,是進一步增強教育服務能力、使廣大家長享有更多獲得感和幸福感的民生工程。因此,做好校內課後延時服務,家長歡迎,學生受益,作用不言而喻。
  • 北科大經管學院SRTP校企協同指導動員會召開
    2020年12月3日晚,北京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SRTP(即本科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校企協同指導動員會在線上召開。雲端會議大手拉小手:邀請專碩同學成為SRTP項目的企業小導師首先,範小華副院長介紹了SRTP項目是培養和提高本科生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和創業素質的重要途徑,學院高度重視校企協同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