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清衛河發現清代錢幣 居民爭相挖寶

2020-12-20 中國網山東頻道

    7月1日上午,臨清一位熱心拍客向大眾網記者提供了一組關於居民尋寶的照片。原來,連續一個月以來,在衛河臨清先鋒橋河段,有部分居民挖出了清代銅錢,消息傳開後,引來更多附近的居民前來挖寶。

    這位提供照片的拍客名叫周玉剛,是臨清當地一位攝影愛好者。三天前下午3點左右,周玉剛驅車途經衛河先鋒橋河段,無意中看到橋下聚集著不少人,有的手拿鐵鍬在挖掘河道。周玉剛感到很好奇,拿起相機記錄下眼下一幕。經過和村民交流,周玉剛才知道,有村民發現了清朝銅錢。隨後,更多附近的村民從四面八方趕來,數量最多時達到二十幾位。

    從周玉剛提供的照片可以看出,六七月份的衛河正處於乾涸期,河道中央殘留著少量河水,行人可在河道上任意行走。周玉剛介紹,居民挖寶已持續一個多月時間,衛河退水後一直有村民在沿岸挖尋"寶貝",不僅僅在先鋒橋段,在臨清境內其他河段同樣有不等數量的村民在尋找古錢幣。在周先生短暫逗留的十幾分鐘內,就有一位村民挖出了三枚銅錢。

    從銅錢外觀上來看,錢幣屬於圓形方孔,錢經大約2.5至3釐米,錢面為四字"乾隆通寶",讀序為自上而下從右至左。錢幣表面已有明顯的鏽跡,但字跡清晰可見。由此可斷定,銅錢可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間。大眾網記者查閱資料得知,乾隆通寶為乾隆年間通用貨幣,多為銅製錢幣,鑄造精美,數量和種類繁多,甚至有地方官員私自大量鑄造。因此,流傳至今的錢幣價值較低廉,但對文物愛好者來說,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

    附近居民也反映,此類錢幣在臨清當地並不稀奇,每當衛河處於乾涸期時,臨清大量當地居民便蜂擁而至,每次都有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大多村民都將錢幣據為已有以供收藏。截至記者發稿時,仍有不少居民在衛河挖掘錢幣。

    相關銜接:

    臨清運河文化源遠流長,出土錢幣折射商業繁榮

    據史料記載,明清時期,大運河漕運異常興盛,當時的臨清處於運河南北交匯之地,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和人文環境,無論是經濟還是政治上,臨清所處的地位非常顯赫。大明王朝有三大船廠,臨清《衛河船廠》便是其中之一,另外兩個為南京《龍江船廠》和淮安《清江船廠》。

    當時的臨清被稱運河上的第一大碼頭,商賈雲集,物資流通頻繁,商業繁榮。明吏部尚書王直《臨清建城記》記載,"財賦雖出乎四方,而輸運以供國用者,必休於此而後達;商賈雖周於百貨,而懋遷以應時需者,必藏於此而後通"。

    臨清還有有"三十二條花柳巷,七十二座管弦樓"之譽,所以,臨清不僅可以為船廠提供技術、物資方面的支持,而且還可以為船廠官員、工匠們提供吃、喝、玩、樂等精神方面的享受,可見商業大都會的風採。

    另外,據《明史·兵志》記載,"初,洪武二十六年定天下都司衛所。設臨清衛"。可見,當時的臨清軍事地位也很重要,被明王朝視為軍事重鎮,並在臨清設衛,駐軍一萬三千多人,船廠在當時可謂是國家的經濟軍事命脈。

    說到衛河不斷出土的明清錢幣,有研究顯示,大運河商業儘管發達,但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欠缺,商船遇到風浪難免出現翻船事故,大量錢幣沉入河底,有的錢幣隨急流衝到下遊,等到河水乾涸時不斷被發現。由此更能體現,當時的臨清在歷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相關焦點

  • 臨清衛河酒業有限公司七十周年慶暨新產品推介會隆重舉行
    (原標題:臨清衛河酒業有限公司七十周年慶暨新產品推介會隆重舉行)
  • 臨清歷史名勝古蹟,臨清人都轉轉!
    三、官橋曉月 古時衛河上無橋,跨河只靠船隻故稱津渡。臨清城區衛河之上著名渡口有七,而廣積橋渡(浮橋)最大。《臨清縣誌》交通類橋梁表中記有「浮橋為臨西來城之要津,明弘治時副使陳壁創建。萬曆時於西岸甃石為纖道。清順治時州人李際泰募資造舟十二隻,又於東岸疊石廿餘級。昔日所稱官橋曉月即此。乾隆時毀於兵燹」。
  • 臨清老大橋成省級「寶貝」了
    7.臨清閘 臨清閘始建於元代至元三十年(1293),是會通河入衛河端始船閘,與會通閘、隘船閘三位一體,《元史》稱「運環閘」。閘口寬6米,高8.2米,四向雁翅10.5-12米不等。明代弘治三年(1490)閘墩、四向雁翅加高疊砌2.2米城磚牆,使其牢固。
  • 安徽宣城河道村民瘋狂挖寶 普通陶罐開價幾千
    他們不顧危險,爭相下河「挖寶」,導致幾百米長的河道兩邊,出現數百村民揮著鋤頭「挖寶」的情形。文物部門和當地政府對此曾進行了集中治理,甚至派人24小時巡查,禁止村民下河挖寶。  「最近又有人在河邊『挖寶』了。」日前,有讀者向記者反映,在宣州區狸橋鎮與南京市高淳區交界處的水陽江邊,又出現了「挖寶」的村民。
  • 500年前一個朝鮮人漂流到了臨清,目睹了臨清的繁華……
    ——縣治及臨清衛治俱在城中。——在兩京要衝,商旅輻輳之地。其城中及城外數十裡,樓臺之密,市肆之盛,貨財之富,船舶之集,雖不及蘇杭,亦甲於山東,名於天下矣。臣等沿清瑞河而北,過漏浮關、藥局、新開上閘、衛河廠、板下閘、大浮橋,至清源驛前留宿。」文中「觀音寺即現博物館駐地,元代運河與明代運河相交這地,當時又稱「觀音嘴」。
  • 新鄉輝縣百泉藥材市場:立足於衛河之濱,發展於4月藥材大會
    一、百泉藥材市場,興於明初,康熙末年走向繁榮豫北地區的航運主要是衛河,在輝縣境內,衛河是清代貨物往來河南與直隸的重要水上商道,而這一優勢成就了毗鄰衛河的百泉市場的繁榮。百泉藥材市場雖然立足於衛河,但是並沒有把目標只是局限於直隸與山東,而是吸納了來自全國各地的藥商,且在進行藥材交流的同時也帶來了相關產業的春天。藥會上除了藥商,還有其他為藥會服務的人員。藥材經紀人遊走於藥會各處,盡力促成山貨商與行商之間的交易並從中抽成;裝車卸車的活計則由百泉居民從事,按藥材件數計算工資;還有各種雜耍說書,日夜供遊客、商人娛樂消遣。
  • 臨清明清兩代進士名錄,113人!竟有這麼多...
    宋文明,民籍,山東臨清州人。(山西洪洞),明代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丁未科二甲第六十八名官至刑部郎中。 鄭存仁,匠籍,山東臨清州人(衛河提舉司)明代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庚戍科三甲第三十一名。任官御史。
  • 清代錢幣學習資料,看得懂滿文最重要!
    學習清代錢幣知識,認識下面滿文是最基本的錢幣背面用滿文表示局名,是清代鑄幣的重要特點之一。
  • 衛河、衛國、館陶(冠氏邑)、朝鮮
    衛河和衛國以及館陶這幾個詞大家隱隱約約可能還找到些關聯,可朝鮮又怎麼跟這些詞能掛得上鉤,人家是離咱十萬八千裡還是外國鄰邦啊!別急,咱們慢慢說說。衛河,發源於太行山脈,是海河水系的五條主要支流之一。明、清代時被認為其源頭是在河南輝縣百泉,因該地為春秋時的衛國之地,其入海處又在天津衛,一條河連起兩衛,故稱「衛河」。在明清之前,該河又稱為白溝、永濟渠、御河等名稱。明清之後稱衛河。
  • 新鄉 衛河的風雨歷程
    古老的衛河穿城而過,由西而東將新鄉分為南北兩半。衛河是新鄉人的母親河,對新鄉的繁華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衛河是一條英雄河,曾肩負著運糧進京、排澇洩洪、為天津送水的重任;衛河是一條美麗的河,「衛水金波」不知傾倒了多少文人墨客;衛河是一條神奇的河,留下了無數曲折動人的民間傳說。
  • 清末天地會錢幣秘籍
    大多數人對晚清天地會及其他會黨、起義軍的錢幣概念模糊,對某些錢幣一直存在較大的困惑和爭議。筆者查閱了自民國時期以來有關天地會及其他會黨、起義軍錢幣探究的成果和論文資料,從中吸取了許多寶貴的經驗和鑑定成果,但同時也發現不少的考究不夠科學。
  • 臨清發現全國最大糧倉遺址,號稱「天下第一倉」!
    明清時期,臨清依靠運河漕運迅速崛起,成為江北五大商埠之一,繁榮興盛達五百年之久,有「繁華壓兩京」、「富庶甲齊郡」之美譽。明朝萬曆年間,臨清鈔關稅收居運河八大鈔關之首。據說,臨清的貢磚曾經建起了一座北京城。最近,被稱為「臨清公館街老頭」的劉英順研究發現,臨清曾經在明朝建有全國最大的糧倉,並且還發現了糧倉的遺蹟。
  • 浙江溪灘現神秘石頭 居民帶磁鐵「挖寶」
    淘到的「黑金石」被磁鐵吸住昨天,在樂清芙蓉鎮黃岙坑的溪灘,有人在尋找「黑金石」溫都訊 樂清芙蓉鎮一處盤山公路邊的溪灘,最近一段時間成了「挖寶」現場。傳說這裡出產一種「黑金石」,很值錢,於是當地人以及周邊地區的老百姓都趕來挖石頭。
  • 鶴壁:衛河濬縣段成為世界級文化遺產
    (記者李國慶攝於7月9日)   隨著中國大運河的申遺成功,衛河(永濟渠)滑縣至濬縣段和濬縣黎陽倉遺址成為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產點。   7月10日,記者來到衛河(永濟渠)濬縣段衛溪街道辦事處西城牆附近的河道旁,河道一側是古樸壯觀的濬縣古城牆,不遠處濬縣古城西城樓巍峨聳立,與西城樓遙相呼應的雲溪橋橫跨衛河之上,形成了一幅古色古香的優美畫卷。
  • 臨清市長拼多多直播帶貨,為網友提供「五一安全出行套餐」
    4月23日晚間,山東臨清市委副書記、市長祁學蘭出現在了拼多多直播間,為消費者的五一出行提供了「安全出行套餐」——口罩、酒精棉片以及一次性床單被罩等。「今天我的身份不是市長,而是帶貨主播。歡迎寶寶們進入直播間,不要手軟,抓緊下單!」
  • 誠軒20秋拍·錢幣丨一種貨幣百種樣貌:清代、民國銀錠亮點
    預展時間 錢幣 12月12日 上午12:00至晚8:00 12月13日 上午9:
  • 武訓先生與臨清
    我家鄉在臨清,從小聽老人講武訓乞討興學的故事長大。老人教育我說:「武訓先生靠乞討生活,還要辦義學,後世學生要珍惜上學機會,好好學習,學有所成。」可能這樣的話,很多家長都會說。臨清有武訓實驗小學,因教學質量優異而著名,聽七八十歲的老人說,他們當年在武訓高小(「高小」即高級小學,「完小」即完全小學)讀書,一早到校,都要對武訓先生塑像脫帽行禮。但武訓先生何許人也?工作之後,我才知道他是冠縣柳林鎮武莊人。
  • 官方回復:臨清市民反映的這些問題……
    臨清曲氏醫美世家給人做雙眼皮 市民反映:曲氏醫美世家非法給人做雙眼皮 臨清健局回覆:自接到來電人反映問題後,衛健局及時安排綜合監督科執法人員到反映的場所進行調查取證,並未發現有關問題。
  • 在臨清比臨清美食更牛的就是臨清湯……
    古往今來,會通河流經臨清,它沒有辜負「會通」二字的含義,使臨清稱為運河上遠近聞名的商業都會和漕運咽喉,而且它還使南甜北鹹、東辣西酸各種風味小吃和南北菜系在臨清匯集溝通。「臨清湯」就是在幾百年的歷史中創新發展起來的一朵飲食奇葩。「臨清湯」百樣選料、百法烹調、百種味道、百方滋補,真可謂品種繁多、一湯一味,決不重樣、重味,因此臨清湯遠近聞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