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單手與賣家之間的假聊截圖
「雙11」即將來臨,網購成為近期熱點。在網上購物平臺鍵入「手機」、「電腦」等商品名,會檢索出上百頁的相關商品信息,在這些商品中有些銷量過萬,而有些連一件也沒有售出。按照「綜合排序」、「人氣」或「銷量」進行分類檢索後,會發現一些商品自稱是「熱銷單品」、「全網銷量第一」、「鑽石買家最愛Top1」,這些商品的銷量和好評率往往高於其他同類商品。
這些商品果真像描述的那樣貨真價實嗎?北京青年報記者調查發現,一些商品的質量與其高銷量和好評率往往不成正比,好評和銷量都是虛假買家通過虛假交易「刷」出來的。對此,業內專家指出,目前各大網上購物平臺都有監控系統,一旦發現店鋪或個人有刷單行為,會採取扣分或封號等措施對他們進行懲處。
事件
商品月銷數百好評眾多 結果是假貨
黃先生近日遇到了煩心事,他的蘋果耳機壞掉了,已經過了商品保修期的他只能選擇購買一副新耳機。黃先生在一家大型網上購物平臺上瀏覽發現,不同商家出售的原裝耳機售價差別很大,價格從40多元到300多元不等。黃先生犯了難,究竟買誰家的好呢?
黃先生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經過多次對比,他在購物網站上選擇了一款月銷量數百單的商品,並仔細閱讀了裡面的評論。據黃先生稱,800多條評論幾乎全是好評,很多好評描述得很仔細:「耳機經外觀檢查,音線上的序列號印刷清晰且耐磨,線控手感柔和敏捷,耳機過濾網密實呈灰藍,確是正品無疑。」看到這些買家好評,黃先生決定購買這款商品,更讓他驚喜的是,這家網店的蘋果耳機只賣66.9元,相比其他售價200多元的原裝耳機便宜很多。
拿到貨之後,黃先生發現不對勁,「耳機的外膠皮看起來就不舒服,摸起來還澀澀的,音質也不像評論裡描述的那麼好,最後用了不到兩個月就壞掉了。」黃先生帶著這副蘋果耳機來到了位於朝陽區三裡屯的蘋果旗艦店,工作人員仔細查看這款耳機後告訴他,「網上賣的這款60多塊錢的耳機是假的」。
黃先生稱,他把自己的經歷發到朋友圈,很快有朋友提醒他「被刷單的坑了」。什麼是刷單?朋友告訴黃先生,刷單就是商家付款請人假扮顧客,空賣空買,用以假亂真的購物方式提高網店的排名和銷量,獲取銷量及好評後來吸引真的顧客購買。
暗訪
招聘刷手稱「可月賺3000元」
「輕輕鬆鬆日賺上百,在家就能賺錢」、「2000人的大群,1200個商家,單多有保障!」在一個名為「刷客」的貼吧裡,密密麻麻的刷單員招聘圖片,霸佔了整個網頁,而每一張圖片或帖子裡,都寫著類似這樣的標語。
北青報記者隨機點開一個招聘帖子,根據帖子上留下的聊天號碼聯繫到了一位名為「小螞蟻」的刷單中介。在得知北青報記者想做刷單兼職後,小螞蟻說要先下載一個語音軟體並註冊,所有的刷單活動都會在該平臺上發布。隨後,一位自稱是平臺接待員的人表示,加入平臺參與刷單活動需要交一定的入職押金。
據這名接待人員介紹,押金有三個「檔次」:第一檔為普通職員,需交99元押金,交錢後按照刷單單數領取佣金;第二檔為高級職員,需交158元押金;第三檔為超級職員,需交300元押金。接待人員稱,第二、三兩檔職員刷到指定單數後,可以拿到一些額外的提成。與此同時,接待人員告訴北青報記者,這些押金做滿一定單數後會全部退還。接待員稱,自己已經在這個刷單平臺做了兩年,平均一個月能賺3000元。
在繳納了99元的押金之後,接待員把北青報記者「移交」給培訓員。培訓員在介紹了做單的流程後,讓北青報記者準備好身份證、銀行卡、戶口本、實名認證的支付寶帳戶等,還要對身份證進行視頻拍照認證。該培訓員解釋稱,此舉是為了防止騙子和差評師混進來。北青報記者詢問對方,如此展示個人信息,是否存在信息洩露的風險。對方只回復「不會」二字,並表示如果不提供這些證件,將無法進入刷單群,也無法退還已交的押金。
北青報記者隨後聯繫上了同在一個頻道裡的刷手小念(化名)。小念稱,自己剛交了158元押金,在得知要提供身份證等證件給對方後,她表示放棄,「這些都是很重要的東西,萬一他們拿我的信息去幹一些不好的事呢?也不知道他們是不是騙子,反正我交的錢就當是被騙了吧。」
成為刷單手近一個月的小斯(化名)告訴北青報記者,刷單群裡「每一秒都會彈出很多的任務,做都做不完」。小斯稱,她刷一單的時間大概在半小時左右,一般一天能做十幾單。
體驗
刷手一單收3元 賣家寄出空包裹
應聘者通過繁瑣的流程進入到刷單平臺,成為了一名刷手。那麼需要刷單的賣家如何聯繫上這些刷手呢?北青報記者調查發現,刷手和賣家之間存在著一個溝通這兩者的平臺方。通過檢索,北青報記者以賣家身份聯繫上一位刷單平臺負責人「芯姐」。
芯姐稱,網店刷單很簡單。「你刷了幾百單或者上千單之後,店鋪裡的商品就能擠進相關搜索頁面的首頁,就能吸引真正的買家來買。」芯姐表示,「我們直播平臺上的刷手會有一套相對固定的刷單流程。」
隨後,芯姐向北青報記者展示了直播平臺的頁面截圖。截圖上顯示,這個名叫「任務刷單群」的平臺上約有3萬多名成員,在線人數也有3400多人。「這些都是我們的刷手,你把單放進去,很快就會有人來搶單。」
北青報記者借用了一家網店,以賣家身份進行了體驗。按照芯姐提供的步驟,北青報記者首先將商品價錢29元和刷單費用3元通過轉帳的方式支付給刷手,然後將商品的關鍵詞「大碼防曬超長衫女式秋款」通過聊天窗口發送給對方,並附上賣家本人的旺旺號碼和商品主圖。刷手通過搜索找到店鋪商品,截圖經過店主確認後,刷手進入店鋪。在此之前,刷手還瀏覽了其他兩家店鋪。
進入店鋪後,北青報記者通過賣家後臺的監控記錄發現,刷手先瀏覽了店鋪裡的其他兩件商品,並點擊收藏了要刷單的商品和店鋪。最後,刷手和北青報記者進行簡短聊天后拍下刷單商品,並用北青報記者之前支付的29元付了款。整個過程約持續10分鐘左右,每個刷單環節刷手都會通過截圖呈現給北青報記者確認。
刷單結束後,賣家將發送空包裹到達刷手手上,5天後刷手收到空包裹後,點擊確認收貨,並且給賣家的商品五星好評。北青報記者詢問評價內容能否更加豐富,芯姐回復稱:「評價內容你可以自己跟刷手提,你寫好一段,他們複製一下就可以。」
揭秘
「325」刷單流程規避監控風險
芯姐將整個刷單流程概括為「325」,即「貨比3家後雙收藏,再加上至少瀏覽5分鐘後付款」。芯姐進一步解釋說:「刷手通過賣家提供的關鍵詞找到對應的店鋪商品,截圖核對確認後,先要『貨比3家』,就是先要點開別的店鋪瀏覽一下,然後回到你的店鋪。」芯姐強調說,進入賣家店鋪後,並不是立刻拍下商品後付款。「還要瀏覽其他的2到3件商品,每件商品由上往下瀏覽3分鐘,然後收藏店鋪裡的2個以上的商品,並對店鋪進行收藏。」瀏覽3到5分鐘後,開始瀏覽需要刷單的商品,「我們會安排他們看5到8分鐘,仔細瀏覽『寶貝詳情』、『寶貝評價』和『寶貝成交記錄』,然後收藏這件商品,並且進行分享,整個過程都通過截圖反饋給賣家看。」
為什麼不直接進店下單然後付款,而是要經過「325」這樣複雜的流程呢?芯姐解釋稱,這樣做是為了避免被網上購物平臺發現,「直接下單很容易被購物平臺監測到是刷單行為,被發現後店鋪有可能會被強行關閉,對刷手來說也會有麻煩。」
除了刷單流程,芯姐表示,刷手號的安全性對於規避這種風險同樣重要。
「在刷之前,我們會先告訴你買家的聯繫方式,我們刷單平臺這邊要先審核刷手號,判斷安全不安全。判斷標準是:每月刷單量不超過12單,每周不超過4單,並且刷手需要實名認證,刷手的帳號註冊時間要是2個月以上的老號,並且買家信譽是兩顆星以上的買家號。」
「這樣做既可以保證不被購物平臺監測到,也能防止那些職業差評家混進來。」芯姐補充說。
內幕
預存金額獲折扣 刷單費中抽成
在一份刷單平臺負責人提供的價目表上,北青報記者看到表上根據「實物單連結」、「實物多連結」和「實物套餐」三種不同形式對刷單價格進行了橫向區分。
「實物單連結是指一個人進去買一種商品(數量拍一個或者多個)都是單連結;多連結是指刷手進去買多種不同商品,加購物車拍的意思;套餐就是賣家把自己店鋪的2到3個商品搭配銷售,刷手直接購買套餐的意思。」這名刷單平臺的負責人解釋。
在這三種不同連結形式的區分基礎上,再根據商品的價格區間,進行了縱向區分。商品的價格(單位:元)被分為「0.1-200」、「200.1-400」、「400.1-600」、「600.1-1000」、「1000.1-2000」、「2000.1-3000」、「3000.1-7000」和「7000.1-9000」這八個區間,每個區間內的商品價格和上述三種不同形式交叉後,形成了不同的刷單價格。以「0.1-200」的商品價格欄為例,單連結的刷單費用為一單3元,多連結為一單4元,套餐價為一單3.5元。而最貴的「7000.1-9000」價格一欄,單連結、多連結和套餐收取的刷單費用分別為19元、21元和18元。
除了每筆刷單的費用,刷單平臺對需要刷單的賣家提供了「預存優惠」的折扣,「預存的金額可以用來支付刷手的刷單費用,預存金額越多,單筆支付給刷手的錢越少」。當北青報記者詢問刷單平臺如何盈利時,芯姐表示平臺會從每筆刷單費中進行抽成,但對於抽成的比例,芯姐表示不方便透露。
據刷手小斯介紹,刷手一般刷一單的佣金大約在3元到8元之間。「佣金的多少跟自己的帳號等級和刷單任務的難易程度有關,等級越高、任務越難,佣金越高。」
回應
購物網站嚴禁刷單 發現後將嚴懲
針對層出不窮的刷單現象,一些電商平臺採取了監管措施。
一家大型B2C購物網站的客服對北青報記者表示,目前網站上嚴禁刷單現象,一旦查到有商家和刷手進行刷單,會對他們進行查處,「對商家,我們會清除他們的交易筆數,還會對其進行扣分;對於刷單手,我們會對其進行封號。」
這名客服人員稱,購物網站上有專業的系統檢測刷單行為,此外,買家在遇到刷單的賣家時,可以進行舉報。該客服表示,是否存在刷單行為可以通過商品的成交筆數和成交時間來進行判斷。
一位電商的業內人士告訴北青報記者,目前他們自主研發的天網系統可以針對訂單、爆品秒殺、虛假交易這三個方面進行較為有效地監控。
這名業內人士稱,今年9月份,天網系統曾發現某個數碼產品在銷售過程中集中產生了500多個訂單,這批訂單最終因為涉及刷單行為被攔截下來。「因為系統發現,買家購買這個數碼產品的IP過於集中,且下單的時間都在同一天,所以我們判定這是刷單行為並對此進行攔截,最終放棄這批金額較大的訂單。」
此外,業內人士稱,網站嚴厲打擊刷單行為,但是因為進駐的商家很多,購物網站方面不可能將所有的刷單商家都清除,「所以這也需要消費者的監督和舉報」。文/本報記者 楊柳
見習記者 張雅 黃筱菁 屈暢
製圖/潘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