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與膀胱癌有關的頻發突變

2020-12-11 生物谷

對131個高等級肌肉入侵性尿路上皮膀胱癌所做的這項研究(「癌症基因組圖集」 (TCGA)項目的一部分),報告了32個基因的頻發突變,其中包括那些在細胞周期調控、染色質調控和激酶信號作用通道中所涉及的基因。

染色質調控基因在尿路上皮癌中發生突變的頻率比在迄今所研究的任何常見癌症中都高。 「頻發in-frame激發FGFR3–TACC3融合」以及與基因失活相關的病毒的表達或整合在這項研究中也被發現。重要的是,在69%的這些腫瘤中還發現了潛在的治療目標。(生物谷Bioon.com)

生物谷推薦的英文摘要

Nature                doi:10.1038/nature12965

Comprehensive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urothelial bladder carcinoma

The Cancer Genome Atlas Research Network

Urothelial carcinoma of the bladder is a common malignancy that causes approximately 150,000 deaths per year worldwide. So far, no molecularly targeted agents have been approved for treatment of the disease. As part of The Cancer Genome Atlas project, we report here an integrated analysis of 131 urothelial carcinomas to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landscape of molecular alterations.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ecurrent mutations in 32 genes, including multiple genes involved in cell-cycle regulation, chromatin regulation, and kinase signalling pathways, as well as 9 genes not previously reported as significantly mutated in any cancer. RNA sequencing revealed four expression subtypes, two of which (papillary-like and basal/squamous-like) were also evident in microRNA sequencing and protein data. Whole-genome and RNA sequencing identified recurrent in-frame activating FGFR3–TACC3 fusions and expression or integration of several viruses (including HPV16)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gene inactivation. Our analyses identified potential therapeutic targets in 69% of the tumours, including 42% with targets in the phosphatidylinositol-3-OH kinase/AKT/mTOR pathway and 45% with targets (including ERBB2) in the RTK/MAPK pathway. Chromatin regulatory genes were more frequently mutated in urothelial carcinoma than in any other common cancer studied so far, indicating the future possibility of targeted therapy for chromatin abnormalities.

相關焦點

  • Science:研究揭示DNA突變導致膀胱癌的發生
    2020年10月3日訊/生物谷BIOON/---在最近一項研究中,通過對健康和膀胱癌患者膀胱組織中的DNA突變情況進行的首次全面研究表明,「癌驅動」突變在健康的膀胱組織中很常見。這項由劍橋大學威康姆·桑格研究所(Wellcome Sanger Institute)的科學家及其合作者進行的研究為膀胱癌的第一步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觀點。
  • Cell:對肌肉浸潤性膀胱癌進行綜合的分子特徵描述,有助改進療法
    2014年,這些研究人員已在Nature期刊上發表了一項針對131種膀胱癌樣品的研究的結果:首次對這種癌症發生的分子變化的「多組學(multi-omic)」特徵進行綜合性描述,這是個人化療法取得的一次重大進展,也是TCGA研究網絡項目的一種特點(Nature, 20 March 2014, doi:10.1038/nature12965)。
  • 研究發現新的膀胱癌腫瘤免疫療法
    研究發現新的膀胱癌腫瘤免疫療法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7/28 19:00:38 近日,來自西班牙的多個研究組合作揭示了抑制G9a/DNMT通路可激活免疫介導的膀胱癌清除。
  • Nature重大發現!腫瘤突變靶向藥物的療效受突變類型及腫瘤組織環境...
    2018年2月6日訊 /生物谷BIOON /——一大群來自美國、西班牙和澳大利亞的科學家發現旨在靶向特殊基因突變的抗癌藥物的療效依賴於涉及的腫瘤組織的類型以及基因突變的性質。在他們這項發表於《Nature》的新研究中,研究人員描述了他們的臨床試驗和結果。
  • 出現這樣的尿最可怕 當心是膀胱癌的前兆
    通常,大多數血尿與泌尿生殖系統疾病有關。多數血尿患者伴隨有其他症狀,例如前列腺炎、盆腔炎等泌尿系統感染引起的血尿常伴有尿頻、尿急、尿痛等症狀,泌尿繫結石導致的血尿常伴有腰部劇烈絞痛等。但有少數病人偶然出現肉眼血尿,但又沒有任何疼痛或其他不適,臨床上稱為「無痛性肉眼血尿」。
  • 【盤點】Nature近期十大研究進展
    在這篇Review文章中,Russell Poldrack 和Martha Farah對目前用來研究人類腦功能的方法進行了分析,重點關注有關思想的神經基礎的研究,同時還討論了這些方法用來驗證有關因果機制的假說的能力。他們還思考了人類神經科學在現實中的幾個當前和潛在的應用以及其中所涉及的挑戰。
  • 泌尿外科在膀胱癌液體活檢領域取得系列研究成果
    11月23日,湖南省科學技術廳公布了2020年度湖南省高新技術產業科技創新引領計劃立項項目名單,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泌尿外科主任王龍主持的課題「基於尿液DNA點突變、甲基化及拷貝數變異的膀胱癌液體活檢新方法研究「作為科技攻關類項目獲批(2020SK2012),標誌著醫院在膀胱癌液體活檢領域開拓了新局面
  • 無痛血尿,過度憋尿 警惕膀胱癌!
    提到膀胱,我們的印象都是泌尿系統的器官之一,而膀胱癌,也是泌尿系統最常見的惡性腫瘤,發病率居泌尿系統惡性腫瘤的首位。世界範圍內,膀胱癌位列男性最常見實體瘤四位,女性位列七位,每年新診斷膀胱癌患者超過350000名。發病原因一般認為與經常接觸致癌物有關,而且吸菸也會引起膀胱癌!今天非常高興邀請到了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泌尿外科主任醫師楊勇教授,來談談這個話題。
  • Nature:重大進展!新研究揭示最常見的SF3B1基因突變如何導致癌症
    2019年10月17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弗雷德哈金森癌症研究中心和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確定了SF3B1(splicing factor 3b subunit 1, 剪接因子3b亞基1)基因突變如何促進很多癌症形成,其中SF3B1是最為頻繁發生突變的剪接因子編碼基因。
  • Nature:12個腫瘤類型的基因組「景觀」
    他們的發現包括127個顯著突變的基因,它們來自與癌症有已經確定的聯繫和新發現聯繫的細胞過程。他們還發現,腫瘤形成所需的驅動突變的數量是相對較小的。進一步的分析還識別出了對存活有顯著影響的基因以及腫瘤發生過程中的突變事件的可能時間順序。來自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科學家們通過檢測12種主要的癌症類型,鑑別出了127個似乎驅動了機體眾多腫瘤發生與發展的多次突變基因。
  • 匯總22項研究後發現,電子菸使用者的尿液中含有6種與膀胱癌有關的...
    匯總22項研究後發現,電子菸使用者的尿液中含有6種與膀胱癌有關的物質  Emma Chou • 2020-03-20 16
  • 這些表現或許與膀胱癌有關,需重視
    有痛感的血尿往往和前列腺疾病以及泌尿系統的感染有關,但偏偏無痛感血尿才更應該引起重視,這很有可能不是上火表現,反而和「癌」有關係。膀胱癌一大症狀就是血尿,但不伴隨痛感,如果一旦出現以下五個異常,更應注意起來:1、血尿異常,可別以為是上火血尿一般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用我們的眼睛就能看到血液存在,而另一種則是在顯微鏡之下才能觀測到紅細胞。
  • nature中文摘要 25 June 2015
    已有理論表明,如果兩性交配過程可以進行性別選擇,以消除突變負荷導致的整體適合度限制,就可以抵消只有一半個體產生後代所帶來的代價。在性選擇中,通常都是雄性之間競爭,雌性作出選擇。這一過程為繁殖成功起到了重要的種內過濾作用,只有一部分雄性才能爭取到當父親的權利。
  • 膀胱癌的早期症狀 這些症狀是膀胱癌的預警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膀胱癌是一種比較嚴重的疾病,膀胱癌是在膀胱部位長的惡性腫瘤,那你知道膀胱癌的早期症狀有哪些嗎?平日裡引起膀胱癌的病因有哪些呢,膀胱癌的患者吃什麼水果才有益健康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 Nature 中文摘要 2 June 2016
    /nature/journal/v534/n7605/full/nature17676.html 本文分析了 560 例乳腺癌的全基因組序列,以理解導致單克隆優勢的驅動突變和產生體細胞突變的突變過程。我們發現了 93 個編碼蛋白的癌症基因有可能帶來驅動突變。一些非編碼區具有高頻突變,但其中多數含有可能提高突變率的獨特結構特點,而不含驅動變異。將分析突變特徵擴展到基因組重排,顯示十二個鹼基置換和六個重排信號。三個以串聯重複或者缺失為特點的重排特徵與基於同源重組的 DNA 修復缺陷相關:一個和 BRCA1 功能缺陷有關,另一個和BRCA1 或者 BRCA2 功能缺陷有關,第三種原因尚且不明。
  • Nature 中文摘要 05 May 2016
    另外,轉錄因子結合方面的單核苷酸多態性(SNP)特定變化與染色質狀態的遺傳性改變有關,並被認為是基因表達序列依賴性調控的主要中介體。這裡我們報導一種新策略,通過結合基因組表觀遺傳信息和成簇規律間隔短回文重複序列(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揭示人多功能細胞基因表達中調節基序的遺傳風險變體的順式作用。
  • 研究揭示人膀胱體細胞突變和選擇的廣泛異質性
    研究揭示人膀胱體細胞突變和選擇的廣泛異質性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3 23:00:10 英國惠康-桑格研究所Iigo Martincorena團隊的一項最新研究,揭示了人膀胱體細胞突變和選擇的廣泛異質性。
  • Nature:吸菸導致基因突變致癌
    英國研究人員發現,香菸中的致癌物直接導致脫氧核糖核酸(DNA)突變,估計菸民平均每吸15支煙,DNA就發生一次突變。研究結果刊載於最新一期英國《自然》雜誌網絡版。譯癌症基因英國韋爾科姆基金會桑格研究所分別對肺癌患者和惡性黑素瘤病人的腫瘤組織進行基因解碼。
  • 40分+文獻解讀|巧用被忽視的「體細胞突變」數據發Science
    我們一直主張「醫生發臨床SCI論文其實很簡單」,「好醫生因為觀察仔細而更容易做出高質量的臨床科研
  • nature中文摘要 18 September 2014
    20號染色體長臂上的擴增子在mRNA與蛋白質水平上都與最大的全球整體變化有關;蛋白質組學數據使很多潛在的20q候選基因浮出水面,其中有:HNF4A(肝細胞核因子4, α),TOMM34(線粒體外膜移位酶34)和SRC(SRC原癌基因,一種非受體賴氨酸激酶)。綜合蛋白質組-基因組學分析為解釋基因組異常提供了有用的信息,也為我們理解癌症生物學提供了新的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