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教授:培養孩子數學思維這件事,奉勸媽媽們一定要早點落實

2020-12-13 踽踽懂家居

繼何猷君在《最強大腦》驚豔亮相後,又一位數學少年8歲男孩王浩瑜,在綜藝節目《了不起的孩子》中大放光彩,網友diss強哥,眾推這位少年上《最強大腦》。在參加《了不起的孩子》節目前,他剛從印尼參加完全球速算比賽。

王浩瑜挑戰的項目是在75秒內完成100個3位數的混合算式,隨著速度的加快,觀眾們連數字都快要看不清了,王浩瑜卻正確地寫出了答案。

從何猷君到王浩瑜,有人覺得他們一定是數學天才,其實完全不是這樣。何猷君從小學習數學,王浩瑜,更是從學前就開始系統地學習數學,不一樣的是,他們在學習過程中,都注重數學思維的培養和鍛鍊

就像何猷君,他能在數學華容道取勝,就用到了奇偶數、排列組合、記憶、計算等,展現了他超乎常人的數學思維能力。

有人出了一道題,請工程師、物理學家和數學家來解決,讓他們用最少的磚頭圍出最大的面積:工程師用磚頭圍了一個圓,說是最優設計,不但實用,而且漂亮。物理學家用磚頭擺了一條足夠長的直線,說只要線無限延長,面積就能無限大。

數學家用了幾塊磚將自己圍了起來,說,我現在在磚頭外面。數學家通過逆向思維,反其道而行之,巧妙地解決了這個問題。

為人父母,尤其是家裡有上學的孩子,這兩個問題就一直揮之不去:一、孩子平時活蹦亂跳,一到學習就打蔫;二、花了不少時間,可成績就是上不去。我朋友的女兒,別的成績都不操心,唯一擔心的就是數學。

數學思維好的人,不僅做事有條理,擅長概括提煉,邏輯推理,更能從多方面開闢思維點,進行逆向思考。這樣的人在學習考試中很容易做到舉一反三,也能對知識活學活用,成績自然差不了。就算將來工作和生活,也會更有目標和節奏。

不少家長也給孩子補數學,買書也好、報班也好,卻陷入了老一套的刷題模式,孩子沒建立數學思維,該錯還是錯。學數學一定要從小就學懂、學透,只有掌握背後的邏輯原理,才會有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能力,數學才不會越學越吃力。

有家長會問,小學讓孩子培養數學思維有用,上了初高中是不是就晚了?當然不是,好的思維模式任何時候學會都不晚,尤其初高中的孩子,會學習會思考,學習效率提高可以不止一兩倍。

其實早就有很多家長發現了這本寶藏書籍——《瘋狂大腦》,學習沒有捷徑,但這個方法幫你輕鬆搞定!

這是一套專為幼小銜接設計,重點培養孩子綜合能力的遊戲書——《瘋狂大腦思維訓練營》10冊

全套400道題,夠娃們玩很久;題目中還融入很多圖形、運算、比較、統籌等銜接小學的基礎知識;而且在小朋友靜下心來遊戲的過程中,學習能力、專注力等也同步提升。

連線-立體圖形和空間想像

齒輪旋轉-觀察力和推理力

數字運算

不僅豐富好玩,更驚豔的是,它有非常科學的內容編排

參照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和認知發展理論開創者,當代認知建構主義鼻祖讓·皮亞傑的理論體系編寫而成,並由中科院兒童發展心理學專家審定,遵循3-7歲兒童大腦發育特點命題

而這套書就很好地將孩子們對方向的認識,融入到了遊戲中。比如判斷小機器人的朝向,用東南西北多種方向的訓練,訓練孩子邏輯推理能力

還有分左右的,觀察傳送軸運轉方向的左右變化,推理三隻小刺蝟會掉到到哪個桶裡

甚至是更高難度的,在左右、旋轉方向訓練的基礎之上,又加入了順時針和逆時針的訓練。

通過這樣的遊戲,孩子對方向的認識由淺入深、層層遞進。他們不但可以準確迅速地分辨出不同的方向,而且還掌握了規律,會在不同情況下運用方向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此外,皮亞傑還指出,孩子的學習大都是通過活動完成的,知識起源於孩子與世界之間的活動。

因此,《瘋狂大腦思維訓練營》10本書對應10個孩子喜歡又貼近生活的主題場景,讓孩子在模擬遊戲中與世界互動,獲得發展。簡直是兒童必備書籍

其實教育孩子從來都沒有一個模板,每個孩子的個性都是不一樣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是要懂得變通,融合孩子的實際情況去告訴孩子應該怎麼做,這樣的教育方式才是最適合孩子的。

原價200元,現有優惠活動只需要99.9元,共10冊,算一下每本書都不到10元!

讓孩子提高邏輯思維能力,成為大家口中那個別人家的孩子!

相關焦點

  • 李玫瑾教授:孩子青春期太重要,家長一定要注意4件事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研究生導師李玫瑾,在浙江寧波的《家庭的心理撫養》演講中,就曾說到了孩子青春期的重要性。如果在這一個時期能把握好這四件事,孩子和家長都受益匪淺,所以家長們一定要認真看。家長要學會將孩子放在同等的位置上,表面上放手讓孩子獨立,從事事跟在孩子後邊催促,到讓他自己決定,叮囑他需要幫助,可以和家裡說,告訴孩子:「你長大了」。
  • 李玫瑾:3歲前媽媽不陪孩子做好「這件事」,將「遺憾終生」
    李玫瑾是我國比較著名的教育專家,她就說一定要抓住孩子3歲之前的機會。李玫瑾教授說的這件事就是早期教育,她強調3歲之前一定要做好早期教育,這對孩子今後的發展至關重要。3、數學思維培養通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讓寶寶建立起一個數學概念或者是數學模型,讓寶寶建立一個空間感。
  • 李玫瑾教授:如何培養孩子成長型思維
    人的思維模式可分為兩種,且不同的思維模式會有不同的行為結果,也會讓孩子乃至成年交出不同的人生答卷。史丹福大學的教授卡羅爾.德韋克曾撰寫過一本書,叫做《終身學習》,書中將人的思維模式分為兩種,一是固定思維,二是成長型思維。卡羅爾教授認為:幼兒行為和成年人的成敗實際上均與這兩種思維模式脫不了干係。
  • 李玫瑾:孩子青春期太重要,這8件事家長一定要做!
    青春期對於一個孩子有多重要?家長的教育如果處理不好,會帶來多麼嚴重的後果?老師家長們,這個話題,一定要認真看看,這段時間用對了力氣,可謂是事半功倍;這段時間出了問題,真的會讓人追悔莫及!今天向大家分享一個關於家庭教育的優質講座,講的就是這個事兒。
  • 李玫瑾:孩子青春期太重要,這8件事家長一定要做
    青春期對於一個孩子有多重要?家長的教育如果處理不好,會帶來多麼嚴重的後果?家長們,這個話題,一定要認真看看,這段時間用對了力氣,可謂是事半功倍;這段時間出了問題,真的會讓人追悔莫及!今天向大家分享一個關於家庭教育的優質講座,講的就是這個事兒。
  • 到底要不要給孩子報興趣班?李玫瑾教授:這兩種一定要給孩子報
    在我看來,再怎麼崇尚「快樂教育」,也要在孩子學習能力最強的時候,給孩子報讀一些興趣班。公安大學的李玫瑾教授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她專門研究青少年兒童的心理學,在育兒方面有很多自己獨到的見解。李玫瑾教授就曾在一次講座中說過:給孩子報讀興趣班是很有必要的,既能讓孩子獲得加分項,又能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對學習起到輔助的作用。有這兩種興趣班就一定要給孩子報讀。
  • 「棉花糖·分享」培養出人格健全的孩子,你要做對這3件事
    培養出人格健全的孩子,你要做對這3件事!著名的犯罪心理及青少年心理專家李玫瑾教授,通過接觸大量案例,經過多年的偵查實踐發現:人在成年後的行為和心理,都是過去經歷中的一個表現、一種折射,與幼時的家庭養育方式密切相關,&34;。父母們不禁要焦慮了,如何才能讓孩子眼裡充滿快樂、溫暖呢?
  • 李玫瑾:提高3-8歲孩子的思維能力,聰明爸媽只要做對這1件事
    不論孩子是否聰明,主要原因是他們是否具有較強的思維能力,而父母要使孩子變得聰明而聰明的最基本方法就是發展思維能力。美國心理學家班傑明(Benjamin)認為,研究表明,孩子發展思維能力的最佳時間是在孩子8歲之前。
  • 李玫瑾:養男孩的家庭,這3件事家長越「捨得」,孩子越有出息
    對於有男孩的家庭來說,教育孩子可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尤其是在培養男孩子上,男孩天生就要比女孩淘氣一些,生活中也總是給家長惹麻煩,所以,養男孩家長費更多的心思。如何讓男孩子未來有出息,成為家裡的頂梁柱,家長們心中自然是有一桿秤。
  • 育兒專家李玫瑾:想要培養出人格健全的孩子,你要做對這幾件事!
    3歲以下的孩子需要依戀,父母需要及時滿足他們的身體需要。3-12歲的兒童需要規則,父母必須說「不」。年幼的兒童需要選擇的權利,父母需要耐心並將其視為朋友。著名的犯罪心理學和青年心理學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通過無數案件和多年的偵查實踐發現了這一問題。
  • 斯坦福教授:數學不只有數數和加減法,還要注重培養孩子數學思維
    是不是這些話仿佛昨日之事猶在耳邊,確實我們的孩子在一定年齡之就要接觸數學,但是我們最常教給孩子的就是數數了吧。但是孩子越長越大們就會發現,原來感覺很厲害的孩子,越來越吃力,越來越跟不上了。其實就是數學啟蒙上出現了問題。很多人認為的數學啟蒙就是數數數字,或者就是簡單加減法。但是說起來數學啟蒙這件事,可不止有數數這麼簡單的。
  • 斯坦福教授:數學不只有數數和加減法,還要注重培養孩子數學思維
    是不是這些話仿佛昨日之事猶在耳邊,確實我們的孩子在一定年齡之就要接觸數學,但是我們最常教給孩子的就是數數了吧。但是說起來數學啟蒙這件事,可不止有數數這麼簡單的史丹福大學教授曾經明確的指出:數學不是簡單教會孩子們數數和加減法,而是要注重培養孩子們的數學思維。
  • 如何培養出快樂、溫暖、人格健全的孩子?一定要做好這幾點
    父母們不禁要焦慮了,如何才能讓孩子眼裡充滿快樂、溫暖呢?李玫瑾教授針對不同階段孩子的養育給出了具體可行的方法。在面對孩子的教育問題時,李玫瑾提醒家長們,在對孩子進行教育時特別要做到「四個不要」:不要罵孩子,不要打孩子,不要跟哭鬧中的孩子講道理;不要離開孩子。
  • 今年的高考數學告訴我們,數學思維一定要從小培養
    這次的數學題型的新變化,不僅讓學生頭疼,更是讓家長們憂慮。其實,題目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難。比如這道「雲」題,其實只要學生掌握了極坐標方程的知識點,稍微靈活變通下,拿一點分數應該是沒問題的。但是我們也要注意,這種比較創新的題目形式,對學生的要求更高了,意味著學生以後不能只依靠刷題、背套路了,而是要真正地掌握知識點,更要有靈活的數學思維,以不變應萬變。數學思維是什麼?看到這裡,很多家長都會有這樣的問題:孩子才那麼小,就要開始培養數學思維嗎,數學思維是什麼,又有什麼用?
  • 李玫瑾:孩子青春期太重要,這8件事家長一定要做!別讓自己追悔
    青春期對於一個孩子有多重要?家長的教育如果處理不好,會帶來多麼嚴重的後果?老師家長們,這個話題,一定要認真看看,這段時間用對了力氣,可謂是事半功倍;這段時間出了問題,真的會讓人追悔莫及!最近聽說了一個關於家庭教育的優質講座,講的就是這個事兒。
  • 李玫瑾:如何培養出快樂、溫暖、人格健全的孩子?
    父母們不禁要焦慮了,如何才能讓孩子眼裡充滿快樂、溫暖呢? 李玫瑾教授針對不同階段孩子的養育給出了具體可行的方法。 在面對孩子的教育問題時,李玫瑾提醒家長們,在對孩子進行教育時特別要做到「四個不要」: 不要罵孩子,不要打孩子,不要跟哭鬧中的孩子講道理;不要離開孩子。
  • 李玫瑾:如何培養出快樂、溫暖、人格健全的孩子?
    父母們不禁要焦慮了,如何才能讓孩子眼裡充滿快樂、溫暖呢?李玫瑾教授針對不同階段孩子的養育給出了具體可行的方法。 「應該給母親3年產假,利於培養嬰幼兒正確的依戀關係。」在公開場合,李玫瑾教授不止一次這樣公開呼籲。源於美國的「哭聲免疫法」曾一度風靡全球,年輕的中國父母也追捧不已——孩子哭鬧時不能馬上抱起,這樣有利於培養孩子獨立睡覺的好習慣,避免養成哭鬧的習慣。李玫瑾教授不同意這種觀點。
  • 李玫瑾建議:養育男孩,家長「捨得」3件事,將來孩子更有出息
    孩子是上帝給每個家庭最好的禮物,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有出息,尤其是家裡有男孩的家庭。都說養兒防老,但是孩子將來是否有出息、有本事還真的說不準,所以家長們應該從小培養孩子的各種能力。她的家庭教育講座往往都是一針見血的指出根源所在,家長們對她的育兒方式也是十分的認可。現在大多數家庭教育都是過於重視孩子的智力發展,而忽略孩子人格與性格的培養,其實這是家庭教育中嚴重的偏差。往往成年後看一個人是否有發展,其實學歷和智商並不是最重要的。
  • 李玫瑾:孩子青春期太重要,這8件事家長一定要做(別讓自己追悔莫及)
    老師家長們,這個話題,一定要認真看看,這段時間用對了力氣,可謂是事半功倍;這段時間出了問題,真的會讓人追悔莫及! 小編最近聽說了一個關於家庭教育的優質講座,講的就是這個事兒。這個講座是由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研究生導師李玫瑾在浙江省寧波市向上千名觀眾開講的《家庭的心理撫養》。
  • 李玫瑾:教育男孩,家長要"捨得"做這三件事,兒子將來少走彎路
    教育專家李玫瑾表示,在教育男孩的這件事情上,要捨得做這三件事情,孩子將來才會少走彎路教育專家李玫瑾也認為,在教育男孩的這件事情上,有三件事情要特別特別的關注,這樣才能培養出更加有出息的男孩。1、「捨得」培養孩子承擔責任李玫瑾作為一名大學教授,長期從事的是犯罪心理學和青少年心理問題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