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藤老樹沐春風
——《一點帆影》序
文/金仕善
為12歲六年級王一帆小朋友79篇作文集《一點帆影》寫幾句話讓我感到特別亢奮,理由有二,一是再過66年王一帆就到了現今的我這把年紀,屆時她若重溫這本作文集,應該會想起我這個已經作古的老人,我肯定樂不可支;二是這本文集前23篇童話型科幻型作文既新潮又新穎,讀來特別提神;餘下的56篇寫實作文很實在很有靈氣,透露出小作者的天資聰慧,善良機智自律,讓人感到她的前景彩霞漫天,猛然間讓我生出「枯藤老樹沐春風」的感覺,因此我很是亢奮。
先說她的童話型科幻型作文。開篇是《一根竹杆》,說的是小猴子奉媽媽之命拿著「金箍棒」竹杆去摘桃子,小猴子卻去捅小鳥窩,弄得小鳥們哭哭啼啼,小猴子樂得歡天喜地。一會兒他又去捅馬蜂窩,被激怒的馬蜂群起而攻之,小猴子被蟄得鼻青眼腫,丟下「金箍棒」落荒而逃。而路過的小熊撿起竹杆釘上木板製成路牌指引路人。小猴子兩相比較羞愧地自責:我為什麼不學做好事的小熊而去搗蛋呢?類似這樣的喻理童話還有《小雞過河》;為老農扇汗、讓五星紅旗高高飄揚、教風電機發電的《風娃娃》;狹路相逢,智鬥大灰狼、獨眼狼讓自己轉危為安的《小羊脫險記》等精彩故事。她的科幻作文更加有趣,如2030年的《未來的房子(一)》,房內裝有「四季變換器」,摁一下開關,立馬呈現對應的季節場景,能自動生成色香味俱佳的飯菜,自動檢索放映心儀的電影,美美入睡的「催眠床」……《克隆的我》一文中,作者在克隆公司訂購了一個克隆的我,讓這個「我」替我寫論文、做家務、應聘上班,參加業務比賽拿獎等等,自己則到好玩的地方遊玩……開始時不明就理的爸媽誇獎「我」真的長大成人了,春節前,真一帆剛打開家門,爸爸媽媽誤以為是克隆的女兒,把她趕出門去。沒辦法,作者只好讓克隆公司把克隆的「我」領走,這才得以回到溫暖的家。
接下來的是56篇頗具特色的紀實作文,如《紅領巾伴我成長》《我學會了洗碗》《煎雞蛋》《愛護樹木的好孩子》《我們班的「小饞貓」》等,看標題就知道說的都是「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那些事,寫得明白曉暢,平實自然。《寫給自己的一封信》和《我的「猴子」表弟》兩篇作文,我想從不同的角度介紹一下。作者在寫給自己的信中坦率地承認自己是喜歡依靠父母幫助而不是設法解決困難的孩子,如等著爸爸指導自己完成作業,在夏令營裡因忘了帶筆打電話給爸爸等等。但她也意識到這麼下去不行,應該自己想辦法解決遇到的困難,於是毅然決然地給自己寫了一封信,說:「王一帆,你不能再依靠自己的父母了!因為他們在一天天老去,而你卻在一天天成長。如果有一天,他們離你而去,請問你還能依靠誰?」又說,「所以從現在開始,你應該自己依靠自己!」看看,一個小學生懂得自省了,並且給自己下達了自律的命令,多了不起!至於《我的「猴子」表弟》這篇作文,我想說說作者的家長和輔導老師。作者在作出了「猴子」表弟特別機靈多麼「壞」,「仿佛馬戲團會表演的猴子」 這些鋪墊後,描寫了一個場景:「有一次,我們圍坐在茶几邊吃飯,表弟冷不防一伸手,把一隻杯子推到地上摔碎了。他那閃電般的動作,讓我們應接不暇……」這「應接不暇」的形容沒有語病,但若改成 「猝不及防」應該更好。但老師家長為什麼不給改呢?我把這疑問向一帆的爸爸求證,回答是他們認為這是一帆作文當下的實際水平,不能拔高,還是保持原樣為好。言下之意是不能揠苗助長 , 園丁只做培土澆水除蟲施肥催生內生動力之事就行了,不可急於求成。這回答很有見地,我點三個贊。
這篇短文至此可以打住,但我還是感到意猶未盡要再說幾句。遙想我們這代人當年拜罷孔夫子上小學堂時,雖不乏機靈鬼玩些沒名堂的小把戲,多數人循規蹈矩呆板木訥。到了兒女輩上小學時,多了些跳橡皮筋玩積木看電視之類,好作文能上黑板報牆報比我們進了一大步,但難有王一帆這代小學生的奇思妙想、縱橫馳騁。這是因為當今社會已發展到網際網路 +、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讓世界聯為一體,弄得我們這輩老人「應接不暇」、「猝不及防」 亂了陣腳氣喘籲籲。更由於中華民族在此過程中日新月異蒸蒸日上,國力空前雄厚,對教育對民生不斷加大投入,國民素質尤其是教師素質大幅度提升,方方面面具備了有能力培育大批王一帆這樣優秀小學生的條件。我還進而設想,待王一帆這茬小學生他年成為國家中堅,到了現在的父輩祖輩的年齡階段,中華民族的復興與繁榮昌盛將是如何輝煌壯觀?只能是四個字:難以想像!
以上,是我讀了王一帆作文集《一點帆影》後萌生的感慨。由衷地感謝王一帆小朋友,我這株老樹在沐浴了她吹送的春風后頓感又年輕一次,說不定再發新枝。
2019年5月25日草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