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睡眠監測設備,似乎會讓失眠變得更嚴重

2020-12-22 愛範兒

碰上失眠的時候,你會怎麼解決?看醫生,用藥物或設備輔助還是用其他的方式讓自己快速入睡?

世界衛生組織在 2019 年 3 月 21 日公布研究報告顯示,全球大約有 20 億人有失眠的現象。與此同時,全球也大約有 21% 的人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睡眠問題,而且這些問題還會影響生活狀態,引發更多問題。

所以,現在越來越多人去關心自己的睡眠質量,也開始調整自己的睡眠模式,讓它變得更規律。為此,有不少人也購買了睡眠監測工具,幫助自己實現這個目標。

但現在又有研究表示,這些睡眠監測設備得出的數據未必準確。而且,它的存在可能還會影響你的睡眠狀態,讓失眠變得更糟糕。

專家:睡眠追蹤器可能會使你的失眠更糟

針對「睡眠追蹤設備影響睡眠質量」這個話題,紐約時報就採訪了美國北達科他州睡眠中心的研究小組。

研究小組表示,一些附帶睡眠監測功能的運動設備並能夠很準確地得知佩戴者的睡眠狀況。主要是,部分設備的監測模式相對比較簡單,它主要是「佩戴者有沒有運動」作為睡眠狀態的判斷依據。

當設備佩戴者躺在床上不動的時候,設備就會判定這個人已經睡著,但事實並非如此。通過這種形式得出的數據無疑是不準確的,設備明顯是高估了佩戴者的睡眠狀態,這對於佩戴者也沒有實際的幫助。

當然,這些只是較早期的設備會犯的錯誤。現在,不少設備的「睡眠模式」都不再單純以運動作為評判標準,它們還會結合呼吸、心率等數據,來判斷佩戴者的睡眠狀態。這確實比舊模式要合理很多。

但是,設備的佩戴方式其實也會對睡眠造成「二次影響」。IEEE 健康與醫學轉化工程期刊在 2013 年的研究報告中,就推出了這個觀點:

在進行睡眠監測的時候,我們往往要把很多監測設備、傳感器接駁到檢測者身上,這一種外接的方案會對睡眠產生影響,從而會影響檢測結果的真實性。

在「睡眠」這個場景中,手錶、手環、有線耳機(包含掛脖耳機這種帶有線材和固定結構的設備)以及全無線耳機這四種設備產生的「佩戴感」對睡眠的影響也不一樣。

即便這些傳感器是通過無線的方式連接到檢測設備上,有一定體積的它們對於人體來說同樣是外置了一件物體在身上。人可能會因為佩戴產生的異物感被喚醒,這樣就是對實現造成不必要的二次影響。

還有,北達科他州睡眠中心研究小組還提到,監測數據結果也影響佩戴者。很多人會從檢測數據中感受到壓力和焦慮,從而也會增加失眠的可能性。

對此,睡眠中心研究小組就在訪問中舉出例子:

在我們跟蹤測試的對象中,有一位女士告訴我們,她手上的設備監測出她的睡眠質量只有 60%。然後,我盟再對她做了一次全面的檢查和治療,然後再進行了一次睡眠測試。實驗的時候,她已經在實驗室內睡著了。但當我們告訴她實際的結果時,她還是不相信。她依然拿著智能穿戴設備得出數據來問我們:「為什麼我的手環還是說我睡得很差呢?」

從這個案中,研究小組也開始思考,設備不準確的研究結果還會為用戶帶來焦慮,增加失眠的機率。

廠商:「所謂的威脅,都被放大了」

拿著睡眠中心研究小組的結果,紐約時報也相應聯繫了幾家做睡眠監測的智能穿戴設備公司和機構,看看他們對此的看法和回應。

▲ Conor Heneghan

面對這個觀點,Fitbit 的研究主管 Conor Heneghan 博士就表示:

我們 Fitbit 要做的,就是給人們一個了解自己睡眠健康的工具。我們也相信,設備和算法能夠保持準確性,可以清楚記錄用戶的睡眠時間。

為了論證這個言論,Fitbit 也搬出了他們在 2017 年的實驗結果。當時,Fitbit 就進行了一次睡眠監測測試。他們尋找了 60 人來佩戴 Fitbit 的智能穿戴設備,並拿出這些數據跟醫療級別的轉接監測器材做數據對比。結果發現,70% 人的數據都能夠和專業設備進行匹配。

Heneghan 還表示,當加入兩名分析師對同一個案進行睡眠質量評估時,Fitbit 的數據匹配度能夠達到 90%。

面對這個結果,Heneghan 以及 Fitbit 本身都對自己的數據和產品都很有信心。Heneghan 在受訪時也提到,很少有人會出現極度的睡眠焦慮,測試提到的狀況還是個例。如果把這個理解成常規情況,那就是被放大了。

針對設備帶來失眠焦慮這一點,睡眠監測應用 SleepWatch 的 CEO Eugene Spiritus 博士也表達自己的觀點:

睡前增加焦慮、導致失眠的因素有很多,如喝了咖啡、做了運動,又或者是晚餐吃得不好等等,都會成為影響睡眠質量的原因。很多用戶會關注這些因素,同時也像我們反饋了這些需求,希望我們推出的應用能夠幫助他們。

確實,SleepScore 目前也在優化他們的產品。他們希望添加更多的監測功能,提醒用戶在睡前有什麼需要注意,從而提高睡眠質量。

不管是硬體廠商 Fitbit 還是軟體開發商 SleepScore,他們還是希望通過這個例子向公眾說明,支持睡眠監測功能智能穿戴設備和應用,對於想調整睡眠模式的人,還是有幫助的。

提升睡眠質量的方法,好像只有一個…

現在,研究者的理論和廠商的觀點在相互對立著。我們很難用現有的信息和結論,來判斷誰對誰錯。兩派言論,可能還需要對峙一段時間。

但對那些渴望解決睡眠問題的人來說,兩派結論鬥爭的結果其實並不重要。怎樣才能睡個好覺,這才是他們關心的事。

但在討論此問題的答案前,睡眠中心的醫療主任 Seema Khosla 就認為一部分人應該先糾正自己的觀點,才有討論如何提升睡眠質量的意義:

現在,很多人其實都對這些設備有誤解。設備其實只是一個測量工具,它只不過是幫助你了解自己狀態的東西,而不是解決問題的東西。就像浴室秤一樣,你經常往上面站,它只能告訴你體重上的數字和變化,但它並不能幫你減肥。這些監測設備的意義,其實也一樣。

Khosla 在接受採訪時提到,很多人太過執著於設備和從設備中獲得的數據,這樣是沒有意義的。而且,在數據上過分執著反而會導致焦慮產生,對睡眠造成影響。

就像,一個人如果躺在床上苦苦思考自己為什麼睡不著,腦袋經常保持緊張的狀態,那是不可能睡著,那他也會進入一個「因為失眠而失眠」的惡性循環中。

Khosla 主任還補充,現代人的睡眠觀念也有不正確的地方。她認為,「人們會為一些睡眠設備支付 200 美元,但卻不願意關閉手機並上床睡覺」是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如果不改變這個思維,用再多的設備和藥物也意義。

針對這一點,West Virginia 大學心理學教授 Hawley Montgomery-Downs 博士也保持相同的意見。

她在自己發布的研究報告中指出,了解睡眠質量最直接的方法應該是從自身出發,用自己的身體去感受睡得好不好,會比單靠用設備測量更好。

設備得出的數據只是輔助,更多的還是要自己的身體學會調整,那睡眠模式才能真正調整到適合自己的模式上。

如果你還在受失眠困擾的話,別想太多,好好睡一覺,效果應該會比看著指標苦惱怎麼才能入睡更好。

相關焦點

  • 睡眠軟體監測一晚睡眠不足2小時 女白領被嚇失眠
    本報訊(記者劉璇 通訊員鄧盛強 陳識)「睡眠軟體」監測一晚上沒睡到2小時,擔心不已的王女士到武漢市心理醫院做了個睡眠監測,結果顯示睡眠質量還不錯。45歲的王女士年初跳槽到一家新公司,一個月前剛升職的她覺得工作壓力陡然增大,晚上總是輾轉難眠,每天睡醒後都覺得睡不踏實。
  • 女白領睡眠不好用APP來監測 結果被嚇失眠
    隨著智能穿戴設備和健康APP的流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使用它們來檢測自己的身體狀況,武漢的王女士也是其中之一,但她的經歷卻頗為驚心動魄。據武漢晚報報導,45歲的王女士年初跳槽到一家新公司,一個月前剛升職的她覺得工作壓力陡然增大,晚上總是輾轉難眠,每天睡醒後都覺得睡不踏實。聽人說手機軟體可以監測睡眠質量,她便下載了一個。
  • 26歲小夥失眠半年,影響睡眠的3個因素,佔得越多,失眠越嚴重
    說起失眠,人們似乎有很多話要說,但是,卻不知該如何說出口,躺在床上翻來覆去一整夜,瞪著眼睛到天明。現如今,不僅中老年人會出現失眠,越來越多的年輕睡眠也會出現障礙,甚至嚴重到需要藉助藥物來進入睡眠。影響睡眠的3個因素,佔得越多,失眠越嚴重:因素1:壓力大人們常說:生而為人,怎能不抗壓,說實話壓力這種東西,你看的越重對自己的壓力越大,若保持一個平常的心態其實也就無所謂。
  • 省精神衛生中心:多導睡眠監測是診斷睡眠障礙金標準
    打鼾俗稱打呼嚕,很多人對打鼾不以為然,反而覺得打鼾睡得更香。21日,在山東省精神衛生中心世界睡眠日大型義診現場,記者從現場了解到,實際上打鼾是一種稱為睡眠呼吸障礙的病,不僅不會讓人睡得更香,相反的,嚴重時會引起窒息甚至死亡。
  • SleepImage:真正解決醫學問題的睡眠監測設備
    每年,將近有一百萬人因過於疲憊,在睡眠時會出現睡眠呼吸中止症,這是呼吸障礙所引起的問題,會在睡眠時出現喉部肌肉放鬆,並阻止空氣進入呼吸道。因為想要診斷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價格過於昂貴,而且對自己也會產生很多不便的因素。多導睡眠監測是常規的醫療睡眠研究方法,需要醫療技術人員在病人身體上連接22條導線,並整夜進行監控。其平均的費用約為3000美金。不同於第一代運動追蹤設備只能監測運動和心跳,SleepImage這款臨床消費者可穿戴設備可以測量心律(ECG),呼吸量和打鼾(通過組織振動)。
  • 多導睡眠監測的意義
    (耳鼻喉科 史麗莎) 多導睡眠監測的意義 「 多導睡眠的定義:多導睡眠監測是當今睡眠醫學中的一項重要新技術,在世界睡眠研究界又被稱為診斷睡眠障礙疾病的"金標準",對於診治各種睡眠障礙相關疾病、保障人們健康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 健康新定義 睡眠智能監測設備五大應用
    智能手環、手錶是大家常見有關健康的監測產品,此外還有類似Beddit鋪在床上的睡眠追蹤器,更有智能床墊,全方位監測睡眠。面對不同的智能產品,可以完成哪些不同的場景應用,今天的內容給您答案。健康新定義 睡眠監測智能設備五大應用    睡眠監測不一定「穿戴」    一說到有關健康或者睡眠監測設備,大多數人想到的就是可穿戴設備
  • 中國有2億失眠患者,這些助眠、睡眠監測APP你用過嗎?
    中國有2億失眠患者,這些助眠、睡眠監測APP你用過嗎?目前,有不少年輕人都經受著睡眠方面的困擾。不少人為了改善失眠症狀而吃褪黑素、安眠藥。據統計,我國有2億失眠患者,5000萬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嚴重打鼾憋氣)患者,100萬嗜睡症患者。
  • 杭州目前哪些醫院可做呼吸睡眠監測?
    為什麼進入夏季大家容易失眠?嚴重的失眠會對健康造成怎樣的危害?有失眠困擾的人又可以通過哪些方法進行自我調節?本報記者幫大家諮詢了多位睡眠專家,一起來看看答案。  出門旅遊一趟,回家後失眠  昨天,杭州市睡眠障礙診療中心尹巖副主任醫師接診了一位患者。
  • 睡眠監測到底監測什麼?
    睡眠監測到底監測什麼?很多來門診就診打鼾或口呼吸的孩子,我可能會建議孩子做個睡眠監測。家長會有些疑問,睡眠監測到底監測哪些內容,睡眠監測有啥作用呢?今天陳醫生就這些內容做個解答。目前我們醫院常用的有整夜多導睡眠監測和可攜式的睡眠監測(睡眠初篩)兩種。整夜多導睡眠監測,簡稱PSG,是一項客觀的檢查。一般是在睡眠中心內進行檢查的,一個晚上。
  • 監測睡眠,如何擺脫手環捆綁
    手環等穿戴設備手環等穿戴設備具有自己的加速傳感器,可以不依靠手機來記錄肢體動作。但是一天24小時帶著手環讓人不易堅持,也不方便晚上洗漱。同時睡眠記錄有時也會出現一些誤差:睡眠時手腕動作較多或午睡時間太短,手環會判斷為非睡眠,不記錄睡眠。
  • 男子失眠8年苦不堪言醫院監測顯示睡得很好
    網絡配圖明明睡足8小時,起床後認為自己只睡了很短的時間甚至一晚上都沒睡;感覺做了整夜的夢,早上醒來疲乏不堪,認為自己失眠了。昨天,武漢市心理醫院睡眠障礙門診主任張昌勇向記者透露,在門診接診的失眠患者中,有兩成左右是「假失眠」,嘴上說著自己整夜睡不著覺,卻在睡眠監測時顯示:睡眠質量很好。自覺失眠但睡眠監測正常38歲的汪先生是黃石一家國企的財務主管,一個月前,失眠近8年的他找到了張昌勇。「腦子裡也沒有想什麼,就是整夜整夜睡不著。」
  • 超3億人失眠,催生千億級睡眠市場,一款眼罩年銷售額2000萬
    文 | 創業最前線,作者 | 李小反,編輯 | 蛋總「長期失眠是一種怎樣的體驗?」「長期失眠會不會得抑鬱症或者猝死?」「失眠的時候如何快速入睡?」知乎上,有很多關於失眠的提問。可見,失眠正在成為無數人的困擾。這個體量有多大?
  • 抑鬱症焦慮症嚴重失眠怎麼辦 焦慮症引起嚴重失眠怎麼辦
    抑鬱症焦慮症嚴重失眠怎麼辦長期失眠的人會因為長期的焦慮情緒最後患上焦慮症,一旦患上焦慮症的話心裡是非常煩躁的,經常會發火。不過人們常常吧失眠症以狂躁症區分不開,經常把這兩種疾病當成是一種疾病來治療,其實這麼做是不正確的。接下來就讓專家教您如何鑑別失眠症和狂躁症吧!
  • 比失眠更可怕的是「垃圾睡眠」,得治!
    年近40的蔡女士,用「生不如死」來形容自己20年的失眠史。但前不久,她卻被醫生告知,完全不是失眠。這是誤診嗎?蔡女士究竟得了什麼病?  二十年沒睡好 但呼嚕打得比男人還響  蔡女士是企業高管,與光鮮的事業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夫妻兩人日漸冷淡的感情。造成這一切的緣由是蔡女士持續20年的失眠和暴脾氣。
  • 睡眠不好如何調理?長期失眠,白開水裡加點它,入睡更輕鬆
    對於很多人來說由於年齡的增長,睡眠質量往往會下降,並且身體素質也開始變得不盡人意。其實這都是正常的情況。但是隨著時間的發展,很多年輕人也開始變得睡眠質量差,這樣不僅僅會造成身體健康受到損傷,而且還對於第二天的工作效率有所損傷,所以平時生活中一定要注重睡眠質量。
  • OPPO手環監測睡眠還給助眠方案,健康屬性滿分
    在經歷了「漫長」的暑假之後,我們再一次迎來新一輪的開學季,不過同學們的「生物鐘」從假期過渡到學習階段,需要一段時間去適應,習慣了熬夜的小夥伴,肯定又會出現晚上睡不著、白天起不來等情況。這個時候就需要注意睡眠時間以及睡眠的質量等方面,目前市面上的運動手環在睡眠監測上都有著不錯的表現,不過OPPO 手環似乎在這一方面提出了全新的想法,更有「組合拳」為用戶解決失眠提出了建議。相比於市面上只能進行簡單心率測試的手環,OPPO手環內置了光學血氧傳感器和心率傳感器,支持24小時心率監測以及夜間睡眠8小時血氧監測,時時了解心率以及血氧健康程度。
  • 76歲老人失眠20年,從嚴重失眠到睡覺香甜,只因做對一件事
    導語: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升,現代的社會壓力和工作負擔也變得愈來愈大,由此導致失眠病症的發作人群呈現穩定的逐年遞增態勢。雖然失眠不像一些急性病症那樣,一旦發作,就會造成明顯的身體危害性,但是如果任由這種情況滋生蔓延,也會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機體免疫,影響人們心志,所造成的危害後果,一點也不比那些嚴重的急性病症少。葛大爺,今年76歲,從五十來歲時就開始飽受失眠症狀的困擾。經常是一年到頭也很難完整睡個囫圇覺,由此導致自己的情緒狀態低迷,抵抗力也很差。
  • 超三成國人存在嚴重睡眠問題:正在失眠的中國人,你該怎麼辦?
    人生苦短,越睡越晚,失眠似乎成為很多人的生活常態。老實說,你有多久沒睡個好覺了?就是那種一覺到天亮,醒來毫無疲累,精神飽滿的感覺?不知從何時起,閉上雙眼成了一場緊張的祈禱,而睡個好覺都能拿來炫耀。失眠,正在困擾4.3億中國人。
  • 智能穿戴設備測睡眠靠譜嗎? 醫生:尚不能替代監測儀
    東方網4月1日消息:據東廣新聞臺報導,智能手錶、智能手環這些智能穿戴設備逐漸走入普通人的生活,對於人體健康自測的功能是多數產品的一大賣點,除了計算走路步數、卡路裡消耗外,還包括了睡眠質量監測,這樣的監測結果靠譜嗎?  智能穿戴設備很受歡迎,它不僅像戴手錶一樣方便,還功能多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