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封:2021年,寫封信給自己

2021-02-07 空山新嶼

2021年,來了嗎?對於我,一個貧農的兒子,在農村裡長大,以農曆計算重要日子的傳統習慣還根深蒂固——按除夕為年底,初一為新年——好像又沒來。其實,當元旦把往年的苦難和不平統統關在一扇永不再開啟的門背後,新的一年就這樣樸素地、毫無徵兆地開始了,不管你願不願意。在作家遲子建看來「元旦就像拍賣行的槌子,每當它重重敲下,一錘定音後,我們能看到的——就只是歲月增長和流逝」。然而,企盼新年充滿陽光雨露、鳥語花香的我們落空了,誰能想到新冠疫情任性蔓延,又以它強大的力量隨元旦一同邁入了2021年的門檻,登堂入室。那我們準備好了嗎?這回總不是不期而遇了吧。靜坐時,我看著《參考消息》上那個巨大的黑體字標題「2021指南:世界仍需一劑強心針」,就有了一種給自己寫封信的衝動。新年伊始,寫點什麼好呢?網絡上有「立一個flag」的流行說法,我百度了一下,發現「立flag:網絡流行語。指定下一個想要實現的小目標後,結果卻往往事與願違。簡單地來說就是一個人被自己說的話打臉了,你做了一件事或說了一句話為下面要發生的事做了鋪墊,結果往往是相反的,這就是立flag。類似一語成讖,烏鴉嘴之類的」。既然有這個涵義,那flag我也不立了,就按「與溫度相對應的方法」談四點人生感悟與希望吧。

我還記得,2020年12月31日「友鄰優課」把友鄰內容團隊花兩天時間挑選的100個充滿希望的單詞,開啟新年送禮「你的2021年關鍵詞是什麼?」的活動,讓學員隨機抽取。其實我知道,根據量子的不確定性原理,這確實是在擲骰子。但我還是忍不住長按掃碼,得到了屬於我的關鍵詞「Simplicity(斷舍離)。The easiest way to organize your stuff is to get rid of it.(井井有條,先從扔扔扔開始)」。真神奇!簡靜,就是放下一切,物我兩忘。就讓我在眾聲喧譁的空間裡,留守冰凍一刻屬於自己的時間吧。

回顧2020年——「愛您愛您年」, 這是「繞不過新冠疫情話題」的一年,我覺得這諧音就像開了個玩笑,但並不好笑。說實話,疫情沒有從根本上改變我的生活,卻讓我「宅」得更加理直氣壯。一天天就這麼既無驚喜也無煩惱,在我那左鄰右舍的《詩經》《楚辭》裡,在我「一生一諾一諾一生」的家人旁,我尋找到了讀書的快樂,我很欣慰。莫耶有一句經典語錄「有時間讀書,有時間又有書讀,這是幸福;沒有時間讀書,有時間又沒書讀,這是苦惱。」——這不是有關讀書功利性的說教,而只是幸福與苦惱的對比。讀書,與其說是我的愛好,還不如說是我的習慣。不分男女老少,不論貴庚幾何,每一個人都需要成長,而茁壯成長最有用的方式就是讀書和思考。讀書能使人明智、守理、快樂、健康,而這就是人之所需。

人活著,說到底是為了體驗一切美好。糟心過一天,就辜負了一天的生命。時間寶貴,即便是百年人生,也不過三萬六千五百天,一天也不該浪費,尤其不該浪費在不值得的人和事上。所以一定要放寬心樂觀點別鬥氣,沒事多哄自己開心點。哼個小曲,喝點小茶,在朋友圈偶爾點個讚。哪怕只是靜靜坐一坐,都比琢磨那些「與人鬥其樂無窮」的烏七八糟事兒要強。把煩惱看淡點,心態就平和;健康珍惜點,日子就幸福。人這一輩子說長不長,說短不短,應該笑著過日子。常言道「健康是福」,以前總不以為然,覺得健康不是很平常的東西嗎?後來,隨著光陰這把不見影的刀在身上留下的印痕日益明顯,皺紋的溝壑越來越深,頭髮的行與列越來越寬,健康值開始餘額不足,才發現常言有理。尤其是,2008年我無意中被查出患有「糖尿病」這個富貴病後,對健康的理解就更加深刻。對我們每個人來說,身體都是根基,哪個零件壞了,幸福大廈都得晃一晃。職務工資還能不能再高不在意了,小心著不能讓血壓血脂再高「則可」,事業突出不突出已無所謂了,注意別讓腰椎盤突出「就行」。所以,沒病沒災就是最大的福氣。沒有好心態,幸福免談,沒有健康,免談幸福。新的一年一定要活得健康點,這不僅是願望,更應該是承諾。少生氣,少刷手機,少胡吃海塞,「醉酒不過二三兩」;多運動,多吃五穀雜糧,多親近大自然。體重把住,不要增加了;髮際線穩住,不要上移了;頭髮留住,不要再掉了;三高指標控制住,不能再升高了。不灌雞湯不煽情,這就是身體健康最好的保證,也是我們送給自己最好的禮物,更是對家人最好的一份承諾。

西方哲學家盧梭說:四十歲,退隱「江湖」。東方教育家孔子曰「五十知天命」。我跨越五十的門檻兩年多了,基本上有自知之明,假如別人給我一個棒槌,我絕對不會當「真」( 針)。《周易》乾卦告訴我們,四十歲對應九三爻,「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五十歲是九四爻「或躍在淵,無咎」,是一道分水嶺,即五十以前做加法,五十以後做減法。於是,我很理性,也很知足,覺得還是「平平常常著」好,因為,我知道無論我這把「勺」怎樣地努力盛水,也絕對是盛不過那些「瓢」的。既然這樣,就讓我「春到了看百花開,秋來了就掃落葉」吧。儘管以前我也承諾過要送給老婆兩朵花——「有錢花、隨便花」,幸好,她回贈我兩朵——「不亂花、省著花」。從此,我將不再為了所謂的「掙錢」,而擱置生活!疼愛家人多一點,幸福地過好我們的小日子。生活雖然平淡簡單,但絕不會是單曲循環!

我記不得在哪本書上看到過:「當絲線般細密的陽光,從樹枝、牆根、人的臉上絲絲縷縷抽走時,滿世界的聲響,天塌下來都一樣,我們就把時間都熬老了。」是的,是我們把時間熬老了——熬老了時間的就是我們!但同時,當我們老得載不動歲月時,時間也已老得啃不動我們……寫此信時,正值我們的結婚紀念日,就讓我用《詠七夕》這首七言律詩來致敬吧!其詩曰:

2021年元月28日

相關焦點

  • 你有多久沒有寫過信了?2021新年已至,給自己或者親朋寫封信吧!
    你有多久沒有寫過信了?2021新年已至,給自己或者親朋寫封信吧!✍這封信寫於2018年,筆者給朋友講述了自己初當老師的幸福之情以及對愛情的憧憬。✍這封信寫於2011年,寫信人正值高三,學業繁忙時。
  • 給未來的自己寫封信 4學霸相約考清華研究生
    「你是否想寫封信給未來的自己,試看時光磨礪,是否不忘初心?」昨天,西南大學舉行感恩書信活動,上千名西南大學的學生參與到活動中來,給未來的自己寫封信,而學校會根據同學自定的任意時間將信寄到他的手中。  千餘大學生給未來的自己寫信  昨天上午,記者來到了西南大學橘園宿舍小廣場,已經有不少的學生自發在活動現場進行寫信。  「主要是想讓大家保持一顆積極的心,時刻不忘自己的初心。」
  • 周國平:兩年給教師寫了101封信
    我們很多老師都在自己的崗位上兢兢業業,卻不知道自己為什麼如此這般……」這是今年1月,瑞安市桐浦鎮中心小學校長周國平寫給教師的第100封信,寫在一個再平凡不過的工作日早上。隨著時代的發展變遷,書信這一傳統的通訊方式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但周國平卻筆耕不輟,從2016年開始,堅持每周給全體教師寫信。
  • 十年前寫封信給十年後自己 寫給未來的信還記得嗎
    2002年12月8日,西湖邊少年宮60名小學生,在作文老師吾斌的指導下寫了一篇命題作文:寫封信給十年後的自己。作文完成後,這些寄向未來的信被密封進兩個大牛皮紙信封裡,交給吾老師保存。孩子們當時圍著老師一個勁地問:「這些信,十年後我們真的能收到嗎?」  這些信就封存滿十年了。當年的吾老師現在已是《小學生時代》雜誌社的首席編輯,她一直沒忘記孩子們的那個問題。  她找出了當年孩子們密封起來的作文,準備把這些信完璧歸趙,讓孩子們回頭看看,那時對十年後的自己到底說了什麼話,兒時的苦惱結束了嗎?當初的理想實現了嗎?
  • 千封信箋載師道!復旦老教授給學生寫了1000封信
    作為一名大學老師,該如何樹德立人,葉春華教授與學生的1000封信做了最好的詮釋。葉春華,1929 年出生,浙江黃巖人。1951年考入上海復旦大學新聞系,1955 年畢業即留校任教,前後40 年。曾任新聞系副主任、新聞學院新聞系主任等職務。
  •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一書是朱光潛先生在旅歐期間寫給國內青年朋友的十二封信,信中所說多為青年們所關心和應該關心的事情,如讀書、修身、作文、社會運動、戀愛、哲理、凡凡種種如此。這本書雖說是標杆給中學程度的青少年所讀,但在我看來,無論你什麼時候翻開它,都是最佳時機。
  • 逆商培養——南翟營小學致家長的第九封信
    點擊下面連結查看往期精彩♦  2020年述職——撞好鍾,努力做合格校長♦
  • 給未來寫封信app怎麼寄信件 軟體功能使用教程
    給未來寫封信怎麼用?給未來寫封信app怎麼寄?大家好,相信很多小夥伴都想給未來的自己寫封信吧?那麼要怎麼做呢?別著急,小編這就帶來了給未來寫封信app的使用方法,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給未來寫封信怎麼用?給未來寫封信app怎麼寄?
  • 大學4年父子寫144封信 父親:寫家書可學會孝順
    今年76歲的鄒服生曾是陝西省安康職業技術學院的中文系教授,在兒子將離家上大學前,他要求兒子每月要寫一兩封家書。鄒謹在大學4年間,與家中往來書信144封。1993年,鄒謹進入《長江日報》工作,至今從事體育新聞報導已20餘年。
  • 戰友,給十年後的自己寫封信吧!
    作者:魯宇辰、趙開、李良圖片:楊瑞毅、王磊視頻:祝長浩這是一封給未來的信信中的你們各自懷揣著對未來的期待深信不疑在未來的某一天再次打開這封信的時候窗外正是雪花紛飛也許那時早已滄海桑田那時的你是不是會拿起曾經的照片
  •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早讀到這本書就好了
    很久沒有收到過信了,但始終忘不了讀信的感覺,《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出了這種感覺。朱光潛先生旅居海外時曾在《一般》雜誌上分期刊載過十二封信,這十二封信沒有特定的收信人,凡是具有中學教育程度的青年都是收信人。
  • 張愛玲與夏志清的118封信
    一九六三年以來張愛玲所有給我的信件都可以按年月有系統地排列起來了。愛玲來信大部分找到之後,我當然也想起了三十多年來我自己給她更多的信。她經常在信上抱怨搬家遺失東西之苦,因之初在《對照記》上看到了「三搬當一燒」這句名言,我對自己的信件究竟保存了幾封更不敢樂觀。
  • 給自己未來寫封信:2014我要變得更好!組圖
    原標題:給自己未來寫封信:2014我要變得更好!組圖 四川在線記者華小峰攝   2013年的最後一天,在春熙路步行街上,一座近3米高的紅色郵筒格外醒目,組織方為這個另類郵筒準備了一萬張明信片,免費發給市民。
  • 給你的朋友和家人寫封信吧
    本報訊 (記者惠 婷)「一兩年沒有給父母寫過信了,今天我要坐下來認真給家長寫封信。」5月20日,河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的大學生張菡在參加學校組織的「心靈郵局」活動時說。「誠然,信件沒有電話、簡訊、郵件那麼方便快捷,但信上的每一句話,無不是深思熟慮過後才寫下的,無不是真情實感的表達。所以,讓我們抽點時間,寫封信。」一名同學在活動留言簿上寫道。
  • 曉念作品《給我的祖國寫封信》心香文藝
    曉念 作品欣賞,主編黃幼中給我的祖國寫封信用中國的漢字寫出你的頂天立地我的自豪用流利的英語>寫盡受盡凌辱的悲憤寫盡千百萬民眾浴血奮戰的不屈不撓寫盡為國捐軀的每一位將士寫盡渣滓洞流血的鐐銬我的信裡寫盡長江灘涂老水車的記憶寫盡黃河岸邊山丹丹花開的微笑
  • 她一年寫700封信,其中一封寫給了郵政
    此後,來求信的人絡繹不絕到現在,她已經幫人寫了700多封信這件事在網上勾起了一波回憶殺網友紛紛「爺青回」翻出了自己那些年曾收到的信聲靜本人也有一段難忘的書信情緣她說小時候最盼望的就是郵遞員送來的家書(大哥,1998年12月28日,北京)如今疫情阻隔真情可貴她希望能像當初哥哥鼓勵自己那樣用手寫的溫度帶給別人溫暖
  • ...她給小偷寫了封信 老被盜的店平靜了難道這封信是「護身符」不成?
    由於商鋪屢屢被盜,店主也想出了防盜奇招,不但在商鋪捲簾門上了足足10把鎖,並且還給小偷寫了信:「親愛的朋友,你我都是可憐人,請你們不要再光顧我們了,裡面沒有值錢的東西,你們把門搞壞,我還要出錢修門。謝謝!」負責看守店鋪的王大姐說,自從在捲簾門上給小偷寫留言之後,一年多了,確實再沒有被小偷光顧過,在王大姐看來,這封信就像「護身符」一樣。
  • 寫給女兒的第十八封信:勞動,是五月的美妙旋律
    電腦,將手寫的文章通過鍵盤演繹成多彩的藍圖;航天英雄,把勞動的字眼驕傲地寫在太空;一聲傳導,大洋彼岸就會通過手機看到對方的容顏……勞動創造的神奇,使整個人類睜大了眼睛!「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次在談靈感時說道:「要等待靈感的垂青,就先得不停地學習,實踐和勞動……」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 2907名大學新生寫家書 50多封信被退回
    這不,中秋節寧波大學陽明學院2015年級的2907名新生分別給自己的爸媽寫了一份家書,算算時間,這份家書也應該到家裡了。只不過,這途中發生了一點不怎麼愉快的事情,至今已有50多封信,又輾轉被退回了學校。  不禁讓人疑惑,這僅僅只是95後的學生不會寫信嗎?還是當下不少人的通病?
  • 給一年後的自己寫封信,高校舉辦時光郵局活動
    給一年後的自己寫封信,高校舉辦時光郵局活動 12月7日,河南鄭州財經學院舉辦「時光郵局」活動,讓同學們給一年後的自己寫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