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河西走廊?為什麼在古裝劇中,都會去爭奪這個地方

2020-12-20 百家號

經常看歷史劇的大家一定對河西走廊這個地方既熟悉有非常的陌生,熟悉的原因就是在各個朝代都要提起這個地方,而每次提到這個地方都要涉及到打仗什麼的,但是大家對河西走廊又不是很清楚,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到底是哪個地方,為什麼那麼多北方的遊牧民族都要和中國爭這個地方。

河西走廊就是從酒泉到嘉峪關的這麼一條線路,是中國和北方地區最早發生貿易的地方,中國很多的植物都是從這個地方進入內陸地區,從中國的秦朝開始,就不斷的有北方民族和中國去爭奪這片地段,那麼這個地方真的有那麼的重要嗎?

先說一下這個地段對於北方部落的重要性吧。通過各種電視劇大家可以知道,北方的那些部落發展了很多年,可是依然只會放牧不會種地,每一天能不能吃飽都是要看天氣,遇到不好的天氣牛羊繁殖的太少,他們就只能入侵南方,去搶奪吃的東西,而河西就是他們能接觸到的,最近的物產豐富的地區,而且這還是中原地區非常重要的一條貿易線路,基本上能控制這裡,就吃喝不愁了。

而對於中原地區來說,河西這段路線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和外部的溝通與貿易上,在漢朝特別出名的出使西域,就是從這個地方開始的,所以大家為了佔有這個地方就一直的在打仗,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漢朝了。

不管是哪一部關於漢朝的電視劇,都會非常濃重的描寫關於河西這個地段的打仗過程,而漢朝那些出名的將領,也基本都集合在這個戰場上面。可以說從漢朝剛剛建立開始,關於河西的爭奪就開始了。在漢朝的初期,河西主要被匈奴人佔領,漢朝一直都處在一個自我保護的狀態,那時的匈奴不僅隨時能進入漢朝的城池搶吃的,更是控制著西域的那些部落,面對這種情況,漢朝在存了很多年錢以後,終於有了積蓄,發兵搶回這個地段。

在河西的戰場上,也出現了一個神一樣的將軍,那就是年紀輕輕就去世的霍去病,雖然那時的霍去病還小,可是按戰功來說,也是沒有人能比的,在前幾次戰果的積累下,霍去病只用一次戰鬥就完全的佔領了整個河西,整個匈奴都將霍去病當成是惡魔一般的人物。在那一戰之後,漢朝在整個河西地區還是修防禦工事,屯兵屯糧,基本上將河西打造成了一個鐵通一般的城市。

河西的佔領,讓漢朝有了足夠的能力開始和西域的各個部落開展貿易,也獲得了很多漢朝本身沒有的東西,尤其是在鐵器和農作物的發展上有非常大的幫助。而河西強大的農作物產出能力,也讓河西往南的地區有了更好的發展,作為一個重要的通道,河西在未來還承擔了公路、石油管道等重要的作用,如果你是漢朝的皇帝,你會選擇怎樣的方式去爭奪河西走廊呢?

相關焦點

  • 河西走廊,一個令人魂牽夢繞的地方
    這裡,有地球上除海洋外所有的地貌特徵:大漠,戈壁,丹霞,綠洲……,這是大自然的饋贈,這裡是絲綢之路必經之地,是每個西北人深感自豪的地方,這裡就是----河西走廊!在今天,沿著祁連山脈,依次分布著六座城市:武威、金昌、張掖、酒泉、嘉峪關、敦煌。
  • 一眼一生一西域:前篇—河西走廊
    —《萬國志》 因為疫情被隔離在房子裡,閒來無事,準備寫點什麼,因大學時代就對新疆地方史感興趣,也讀了幾個版本的地方史,準備以自己的角度寫點感興趣的話題。寡人非歷史博主,才學疏淺,文章僅供欣賞,若有不足之處,請淡定為盼。新疆古稱西域。西域,自漢代以來,是指玉門關、陽關以西的總稱,特指新疆地域範圍從古代一直延續至清朝中期乾隆統治時期。
  • 河西走廊,伸向西北荒漠的溼島
    兩千多年來,這裡戰事頻發勝利的一方都會極大地利用河西走廊來發展經濟中原的絲絹、鐵器、漆器、瓷器及耕作技術、建築技術等輸往西域漢使或商賈從西域帶來了葡萄、苜蓿、馬匹胡桃、胡麻、胡豆、香料等物產相對穩定的發展環境促進了中西方商貿文化交流各國互派使者往來民間商業活動也逐漸增多
  • 河西走廊,一條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長廊
    河西走廊在漫長的歷史時期,曾是鐵馬金戈的古戰場,也曾是中原溝通西域的唯一通道。和有著豐富歷史遺存的絲綢之路一樣,這段通道上,也是遺蹟眾多,長城第一墩便是其中之一,它位於河西走廊西端的嘉峪關市向西5公裡處,是明代萬裡長城最西端的一座墩臺。
  • 阿來:河西走廊是我的課堂
    阿來表示,河西走廊對他而言,是一個大課堂。回首古絲路,展望「一帶一路」美好藍圖,阿來認為,「絲綢之路」不止是物流的充盈繁盛,還是一條文化交流之路,以今天的敦煌為例,看看石窟中那些造像,造像風格的流變顯示的正是中華文化開放的姿態與融匯的能力。敦煌文書中那麼多不同民族的文字,都證明著文化交流的繁盛。
  • 河西走廊在我們不知道的年代發生了什麼?中原或有驅趕白人的經歷
    然而,在這之前,河西走廊發生了什麼?我們試圖通過以下的文字來作解答。一、誰說漢代河西才始有農耕?馬家窯文化是涼州文化的源頭我們沒有到磨嘴子。但是,我們知道,2005年7月,考古人員在武威磨嘴子發現了一處距今約4000年的甘肅仰韶文化馬廠期新石器時代遺址。
  • 河西走廊,憑什麼成為漢唐的「經濟特區」?
    而山上的冰川消融,雪水匯聚成流奔湧而下,則形成了黑河、石羊河、疏勒河三大水系,延伸出數十條支流,滋潤著整個河西走廊,讓她變得生動而多彩。這個星球上除了海洋以外,幾乎所有的地形地貌都在這條走廊上一一呈現。
  • 大型紀錄片《河西走廊》與甘肅旅遊
    被網友們公推最好的紀錄片——《河西走廊》。氣勢磅礴,再現了甘肅這片神聖的土地上的不朽歷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價值。紀錄片一經播放,就被眾多網友收藏、點讚和給予高度評價。很多朋友們因此對西北這塊土地產生了興趣,都決定以後有機會一定要到河西走廊遊覽一遍。
  • 看河西走廊的地形,就知道漢武帝為何和匈奴爭奪這裡幾十年了
    在對匈奴的作戰中,最大的成就就是佔領了河西走廊。為何奪回河西走廊,匈奴也多次進攻西漢。可以說匈奴和漢武帝爭奪這裡幾十年的時間。很多人都覺得沒有必要在這個地方耗費這麼久,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如果我們知道河西走廊的地圖就知道漢武帝為何要和匈奴在這裡打了這麼久了。河西走廊,位於黃河以西,北面有合黎山,南面有祁連山,呈走廊的形狀,所以叫河西走廊。
  • 《河西走廊》:一帶山河多面相
    曾擔任BBC紀錄片《美麗中國》攝影師並兩次獲得艾美獎的英國廣播公司(BBC)著名攝影師布萊恩·麥克達馬特擔任了《河西走廊》的攝影指導。布萊恩帶領團隊於2013年5月在河西走廊進行春季空鏡拍攝。片中十分珍貴的河西走廊星空和八一冰川的鏡頭,也是由享譽世界的美國攝影師科裡·羅素·布朗拍攝於2013年夏季。而片中的那段以都都克笛、弦樂主奏的絕美主題音樂更是由世界級音樂天團,來自希臘的雅尼主創。
  • 究竟是什麼價值讓中原王朝對河西走廊始終矢志不移?
    導讀:縱觀我國歷史上的大一統王朝,河西走廊以及和經營西域都是不可或缺的。即使羸弱的北宋都曾佔據河湟之地設置隴右都護府進行管理。可見河西走廊的重大意義,不但是經濟利益更重要的是巨大的軍事價值。通過陝西後西行是一條狹長的通道。
  • 河西走廊,一條貫通古今的歷史文化長廊
    為此,張騫在第二次出使時,專程前往烏孫訪問,說服烏孫首領獵驕靡派使節去往中原實地考察。他的努力終於奏效,烏孫使者看到這個中原帝國的強盛景象,當即決定和親。漢武帝迅速做出響應,選派皇族女子——細君公主遠嫁烏孫首領獵驕靡。由此,漢帝國與烏孫開始確立結盟關係。
  • 確認過眼神,絲帶才是古裝劇中最全能的道具!
    在我看了這麼多的古裝劇之後,我算是明白了一個道理——絲帶才是古裝劇中最全能的道具。為什麼這麼說呢?那還不是絲帶能從頭用到腳,是所有精緻女子的必備選擇。不信就來看看那些年絲帶當過的道具吧。髮飾絲帶當髮飾在以前的電視劇中要頻繁得多,畢竟當年的劇組也很窮,沒現在那麼多漂亮精緻的頭飾,所以很多古裝女子就會選擇用絲帶當頭飾。劉亦菲當年在《神鵰俠侶》中的小龍女,白衣飄飄的她配上白色的絲帶頭飾,那也是怎麼看怎麼仙氣滿滿啊,是小仙女沒錯了。十幾年了,不少人還在意難平的《水月洞天》中的尹天雪,當年的白色絲帶髮飾也是讓人念念不忘。
  • 霍去病封狼居胥,以及河西之戰後漢武帝對河西走廊防禦體系的構建
    霍去病率軍隊,從烏鞘嶺進入河西走廊,從此以後大漢帝國的威名開始遠播西域,從此中西文化的交流與融合開始了新的篇章,從此這個年紀輕輕就立下赫赫戰功的將軍,註定成為中國歷史上閃耀的明星。漢武帝發動河西之戰,霍去病打通河西走廊公元前140年 ,一個男嬰降生到漢武帝的姐姐平陽公主府裡,他的母親衛少兒是公主府的女僕, 父親則是平陽縣一個地位卑微的官員。這個嬰兒就是後來大破匈奴的勇武神將霍去病。
  • 請問「龍族」在古裝劇中到底是什麼「美強慘」專業戶?
    閒著沒事看了不少古裝劇之後,突然發現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龍族」這個族群,一聽就是個神秘強大又高貴的族群,而各種電視劇中他們的人設也大多如此;最關鍵的是,不管在什麼電視劇中都是美人居多。但是吧,這個族群有多美、身世有多尊貴,在劇中就有多慘,可以說「龍族」在古裝劇中是典型的「美強慘」專業戶!《西遊記》中,唐僧去西天取經的白龍馬原本是西海龍王三太子,因縱火燒了殿上明珠,被西海龍王表奏天庭,告了忤逆,玉帝將其吊在空中,打了三百,不日遭誅。後因南海觀世音菩薩出面才被貶到蛇盤山鷹愁澗等待唐僧取經。
  • 《河西走廊》榮獲「人文類最佳攝影獎」
    由甘肅省委宣傳部和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聯合出品、北京伯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制的電視紀錄片《河西走廊》榮獲「金熊貓」獎國際紀錄片評選活動「人文類最佳攝影獎」。  「金熊貓」是四川電視節的金字招牌,本屆「金熊貓」獎國際紀錄片評選活動也是亞洲影響最大的國際紀錄片評選活動。
  • 【治國理政新實踐·甘肅篇】隴原史話|河西走廊之夢(圖)
    直到一位青年人的雙腳,踏入河西走廊向西走去,整個世界的格局緩緩改變,並影響至今。  這一年,安息王朝擊敗塞琉古帝國,控制了偉大的兩河流域,這個新帝國崛起的同時,國王密特裡達提一世溘然長逝;崛起於亞平寧半島的羅馬已經稱霸地中海,即將進入輝煌的帝國時代。此時,在距離長安西北120公裡外的甘泉宮,漢武帝劉徹將象徵授權的符節遞給了27歲的張騫。
  • 河西走廊為什麼總有金髮碧眼之人出現?和中國史上這兩個民族有關
    不管怎麼說,河西走廊都是一個最具民族融合的地方,漢帝國打通了這裡,讓這裡變成了一個中西文化交流的通道,而先進的漢文化也迅速同化了這一帶原有的土著民族,使他們成為中華民族的一個組成部分。在他負責管護的1萬畝林地上,從未發生過涉林案件和森林火災,是全場的護林標兵……這是張寶仁被甘肅省林業系統評為「最美護林員」的簡單材料,他告訴我們,在這一帶,哪個沙丘上長了一根草他都知道,沒有他不知道的地方。而且,他自告奮勇要帶我們去「當年姓安的挖墓的地方」,他說:「你們的車到不了哪裡,我可以用摩託帶你們其中的一人去!」
  • 如若沒有河西走廊,中國將不再是我們所熟悉的中國
    在出行方式落後的古代,要構建這樣一條長長的貿易路線可謂十分不易,而在絲綢之路產生過程中起到關鍵作用的其實不只是漢武帝、張騫,還有河西走廊。我們知道,河西走廊是位於今甘肅的一條狹長的地區,因為形狀相似,又起到了從中原前往西域的作用,它才因此得名。
  • 7天河西走廊自駕遊詳細攻略:行程、景點、路線、歷史、費用
    河西走廊,中國歷史最厚重的地方之一,也是自駕中國值得一去再去的頂級探索旅行地。一粒塵一個故事,一條路一部史詩。河西走廊是真正的時空隧道,駕行其間,兩千年前那些金戈鐵馬,迴腸盪氣的歷史故事,將隨著腳步的行進次第上演。在這裡,引擎的轟鳴如戰馬嘶鳴一樣令人血脈僨張。從氣勢磅礴的自然風光到豐饒厚重的人文歷史,1100公裡的自駕堪稱頂級無二的旅行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