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原創,我是唱作人,不只是差在格調,還差在了格局。

2020-12-19 小妖孽得啵得

我是唱作人已經播出六期了,但是這就是原創明天就總決賽了,我一直追唱作人了,還是追看就是街舞第二季的時候才看到的這就是原創,看來關注度不高了,大眾反響不夠強烈呀

不過我看了最新一期的節目還是發現了個寶石級的選手,唐漢霄,第十一期他唱的卡西尼,哎呀太大氣磅礴了,完全唱出了無限頌揚的感覺,宇宙的廣袤無垠,空靈靜謐,把卡西尼捨生取義的精神完全表達出來了,也唱出了他對卡西尼這種精神的敬畏之情。(卡西尼是火星探測器在灰飛煙滅前,把信號穿回地球……)

這個歌大愛呀,你們快去聽聽吧,保準你聽了以後,心潮澎湃的

這男生妥妥的小鮮肉,但是很有書生氣質,溫潤如玉,聲線也很好,他的歌不只是追求流行追求大眾化,還更兼具正能量的氣節和教育性,總之品質挺高的。

我特意查了一下看他以前做什麼的,原來他08年是我型我秀的全國總冠軍呢,原來早就出道了,看來這些年沒浪費,進步挺明顯的呀

我看了一下這就是原創的賽制和這就是街舞的賽制基本是一樣的,都是新生和老炮齊聚一堂,一期一期的比升級

和我是唱作人不同,感覺唱作人的選手都是來當自己的新歌發布會的,這個這就是原創優勝劣汰,競爭可是相當激烈了

不過能最後贏得冠軍的歌手可是出鏡率挺高了,因為最少也出了自己12首歌呢,唱作人就不同最快的兩期兩首歌就淘汰了

這兩個原創歌曲競技節目都是寫作歌曲的,可是就是節目效果一個像培訓班,一個像演唱會呢,而且就是同樣賽制的街舞也比他這個節目有話題度

原來和汪蘇瀧齊名的徐良也參賽了,也沒在掀起多大水花,已經被淘汰了,汪蘇瀧還發文力挺他所唱的中國風也有未來,哎可能是不是特別流行的曲風吧,喜歡的人還是比較小眾吧,總之只要不放棄,就永遠有進步的可能

曾經他的歌也紅遍全網,耳熟能詳,現在還在寫歌就不是江郎才盡,有時候不逼一逼自己怎麼知道自己該有多大的潛力呢,我支持徐良參賽這勇氣,試試大眾對什麼樣的歌敏感度高,也多接觸些新元素,多一些靈感,在回去加工研究,一定還會再創輝煌滴。

基本每個歌手都有一首成名曲,可是都是別人寫作的,我想每個歌手都想唱自己寫作的歌,都想有一首寫自己的歌,又被大眾傳唱度很高的歌,這樣才能被認可成唱作人,專業的歌手。

通過這這就是原唱和我是唱作人這兩個節目,能看出有我們從小聽到大的選手也還在堅持創新堅持寫歌,也有後起新秀也在努力地吸取養分努力學習著進步著。

比賽越多競爭越激烈,才能分清高低,分清市場需求,這對樂壇發展是很大的助攻

就是這倆節目賽制都挺殘酷的,都是自己嘔心瀝血的作品,手心手背都是肉,拿出來和別人比,哎……相煎何太急呀

本來有的新歌很好聽,不是比賽正常發行量也不會低的,結果碰上更狠的歌了,這人就輸了淘汰了,節目上不能在出新歌了,這對歌手也是挺大心裡壓力呀。看著心酸呀。

明天我是唱作人又更新了

咱們準備好爆米花,可樂做等硝煙四起吧

這一期我還期待常石磊

相關焦點

  • 《這就是原創》不敵《我是唱作人》,不只是明星陣容,還有這3點
    《這!就是原創》和《我是唱作人》都是原創歌曲競技節目,但前者的熱度和話題討論度不及後者。這裡的「不敵」不針對歌手和作品,單純說節目。《我是唱作人》雖然請來了王源、毛不易、MC Hotdog、汪蘇瀧、梁博、曾軼可、高進、陳意涵,但其中自帶頂級流量的人不多,新進唱作人毛不易和王源算是粉絲基礎最好的。
  • 《我是唱作人》《這!就是原創》:能否給原創音樂帶來生機?
    音樂人李健也表示過類似的擔憂:「我認為最匱乏的是原創音樂,太多的節目竭澤而漁,重複的編排讓很多優秀的音樂變得乏味,希望更多有能力的人創作更多的原創音樂,讓曲目更豐富一些。」 在這樣的背景下,視頻網站聯合在線音樂平臺推出原創音樂類綜藝《這!就是原創》《我是唱作人》,自然是值得歡迎的。
  • 《這就是原創》《我是唱作人》「硬碰硬」,揭露原創音樂的A、B面
    文 | 林不二子昨日,又一檔關注原創音樂的綜藝節目《我是唱作人》於愛奇藝上線,這是今年繼優酷的《這就是原創》後第二檔聚焦原創音樂的網綜。王源、梁博等8位唱作人帶來的歌曲和呈現的舞臺讓人印象深刻,無論是身披「愛豆」身份但卻唱出真我感受的王源,還是demo與現場形成強烈反差的曾軼可,都帶來不少驚喜。
  • 《這就是原創》《我是唱作人》正面剛背後:原創音樂需要更多關注
    4月12日,愛奇藝推出的音樂網綜《我是唱作人》開播,王源、梁博、毛不易、熱狗、汪蘇瀧、高進、曾軼可、陳意涵等8名唱作人帶著自己的原創作品展開首輪對壘。而今晚優酷的原創音樂綜藝《這就是原創》將進入更加激烈的第二場辯論賽。
  • 「綜藝觀察」《這!就是原創》與《我是唱作人》同期對打
    3月9日優酷原創音樂節目《這!就是原創》正式開播。而在3月8日,愛奇藝《我是唱作人》發布了8位首發藝人的15秒歌曲demo,兩檔原創音樂類節目正式開啟對打模式。自2016年《中國好歌曲》停播之後,原創音樂類綜藝節目都沒有什麼出彩的表現。
  • 《這就是原創》、《我是唱作人》將上線,誰來拯救2019音樂綜藝?
    這是一個「不會滑動榜單」的時代 ,原創音樂有的空間並不多。3月9日,優酷「這就是」系列2019年首檔綜藝《這就是原創》正式上線。節目開場,105組唱作人,「猛獸原創榜」前十名的選手直接晉級,這是大眾用戶發揮的第一道篩選作用,戰場留給了剩下的95組選手,第二道篩選過程開始。
  • 費孝通:什麼是差序格局?
    在鄉村工作者看來,中國鄉下老最大的毛病是「私」。說起私,我們就會想到「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屋上霜」的俗語。誰也不敢否認這俗語多少是中國人的信條。其實抱有這種態度的並不只是鄉下人,就是所謂城裡人,何嘗不是如此。 掃清自己門前雪的還算是了不起的有公德的人,普通人家把垃圾在門口的街道上一倒,就完事了。
  • 我是唱作人,下半季歌手不如上半季?金志文和常石磊了解一下
    文/阿論   昨晚《我是唱作人》上半季決賽正式宣告結束,最終是梁博、曾軼可以及熱狗成功獲得了直通總決賽的三個名額。不過被淘汰其他的歌手也並不是說沒有機會了,按照《我是唱作人》官博的說法,復活賽是確認有的,至於怎樣的一個形式,筆者不知道……
  • 《差序格局》說課稿
    這一點更是我們指導整本書閱讀的共識。因此,《鄉土中國》教學重心應該放在閱讀方法指導上。為此,我嘗試著通過《差序格局》的研讀,給學生提供一個自主閱讀《鄉土中國》的路徑。其次,《鄉土中國》是一本關於社會學的學術性著作。儘管費孝通教授的語言通俗易懂,詼諧幽默,但是同學們常常有「每個字都認識,連到一起卻不知所言了」的困惑。
  • 我是唱作人李榮浩被cue,導演直言金志文很強,是忘記梁博了嗎
    文/阿論最近的一檔原創音樂類綜藝《我是唱作人》可以說是引起了非常高的關注度,每一期的播出都會有歌迷朋友進行爭論。比如歌曲的高低貴賤,比如大眾評審的投票是否有問題,但是其實我個人覺得這檔節目,比拼輸贏結果其實只是一個看點,歌手並不是說輸贏就真的證明了什麼,音樂風格都不同,何來比較?所以我個人覺得,無關結果,其實留下作品才是最重要的。而在《我是唱作人》的另一檔衍生節目《開飯啦!
  • 《我是唱作人》周筆暢音樂被金志文質疑原創度,胡海泉表示很唐突
    《我是唱作人》周筆暢音樂受質疑後回應:不能接受就過幾年再聽編輯/一土《我是唱作人》這個節目強調唱作一體化,來參加綜藝的歌手,肯定要帶著自己的原創作品,即使不是100%參與,起碼也要投入自己大部分精力但是下半季一開場,周筆暢的歌就被質疑是否原創?《我是唱作人》上半季結束後,下半季無縫銜接播出。首發陣容比著上半季卻稍顯弱勢。錢正昊從《偶像練習生》剛出道不過一年,雖然在音樂方面很有天賦,但資歷尚淺。金志文從好聲音之後就一直很少現身,現在的人氣也早已大不如前。
  • 差序格局理論——貢獻、局限與新發展
    為了比較好的理解這個概念,我這裡先討論一下差序格局出現的歷史背景中國傳統文化中沒有出現社會科學,也就是說沒有從客觀性的角度藉助於形式邏輯討論自然、社會、文化與人的問題(比較接近的是歷史學和考據學,有點這方面的苗頭)。追蹤下來,這樣的研究意識還是從第一代社會科學家留學以及翻譯介紹了西方社會科學後才出現的。
  • 經典翻唱濫了,《我是唱作人》想推音樂綜藝進入原創時代
    在傳統音樂綜藝中被強調的唱功、舞臺表現力退到次要位置,《我是唱作人》更注重原創能力,以及『人』的魅力。節目中所有歌曲都是從未發布過的原創作品。陳偉和愛奇藝副總裁、《我是唱作人》總導演車澈,兩個曾經聯手推出過《中國有嘻哈》、《熱血街舞團》等爆款綜藝的搭檔,又一次將目光放在了音樂上,他們希望通過綜藝形態向音樂市場拋出一些問題,試圖引發討論:華語樂壇究竟需要什麼樣的流行音樂。
  • 翟學偉:差序格局理論——貢獻、局限與新發展
    為了比較好的理解這個概念,我這裡先討論一下差序格局出現的歷史背景 (1)時代背景 中國傳統文化中沒有出現社會科學,也就是說沒有從客觀性的角度藉助於形式邏輯討論自然、社會、文化與人的問題(比較接近的是歷史學和考據學,有點這方面的苗頭)。
  • 「品質擔當」《歌手》落幕,《我是唱作人》上線
    「在我心裡,只有歌,沒有王。」   大氣,雍容。   這是一個剛公布陣容幾乎就能猜到結局的結局。如譚維維賽前預言:「他就是歌王。」   有意思的是,被稱為「低配版《歌手》」的原創音樂節目《唱作人》選擇正面剛。
  • 從《這就是原創》看中國原創音樂的機遇與挑戰
    原創,宏觀來說意味著華語樂壇的未來,放眼當下市場來說,原創音樂不僅能為國內音樂綜藝帶來新鮮血液,也是在線音樂平臺下半場戰爭的重中之重,可以說,原創牽動著整個音樂產業未來的發展和走向。儘管大部分做原創音樂的唱作人想要讓市場接受是一件特別難的事情,但是音樂行業的發展與繁榮又勢必離不開原創音樂的推動。正是因為對於原創音樂的看好,所以《這就是原創》成為了騰訊系與阿里系首次聯手打造的音樂綜藝。
  • 《我是唱作人》為什麼要做第二季?
    本著「把音樂還於音樂」的初心,《我是唱作人2》延續不同價值觀的審美衝突,讓意見市場湧動起來。首發陣容裡,有之前炮轟「排行榜上的作品都是shit」的搖滾老炮鄭鈞,而坐在他對面的張藝興恰恰就是常年霸榜之人;有將作品下沉做得相當優秀的隔壁老樊,屬於新晉「網紅型歌手」,過去一年裡他的歌曲病毒式地在短視頻平臺進行傳播。
  • 《我是唱作人》半季收官之戰,熱狗與薩頂頂告訴你什麼叫神仙打架
    《我是唱作人》半季收官之戰,熱狗與薩頂頂告訴你什麼叫「神仙打架」千呼萬喚,我是唱作人終於迎來眾所期待的第五期節目。為什麼說這是眾所期待?因為這一期將是我是唱作人上半季的收官這站,九位嘉賓經過這五期的比拼,最終將留下三名唱作人進入總決賽,爭奪最後的冠軍。一路走來,每一個唱作人在舞臺上帶來精彩的表現,也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毫無疑問,我是唱作人憑藉獨特的節目形式為音樂真人秀綜藝開創了新的一種格局,而上半季的比賽也註定成為綜藝節目史上的經典之作。
  • 沒有封王、奪冠賽制,《我是唱作人2》告訴你真正的音樂無高低!
    前幾天,一檔原創音樂綜藝《我是唱作人2》順利收官。這檔綜藝展現出與其他緊張、刺激的競演節目不同的「畫風」,《我是唱作人2》雖也有殘酷的淘汰制度,但是整體的氛圍都是輕鬆、愉悅的。甚至一度跑偏,唱作人們的搞笑行為也差點令這檔音樂綜藝成為「搞笑綜藝」。
  • 「差序格局」抑或「關係情理化」:對一個經典概念的反思
    在「差序格局」這一概念被生產出來後,留給相關研究者的任務不只是如何進一步發掘該概念的學術價值和實踐意義,還是對該概念進行反思性的研究。正是由於「差序格局」這一概念在學界具有十分強大的影響力,與如何進一步發掘該概念的學術價值和實踐意義的問題相比,對其進行反思性的研究顯得更為迫切和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