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資深家庭治療師的婚姻建議:離婚後如何成為更好的自己?

2020-12-15 不勞而獲勞小姐

小時候看電視劇,一直厭煩劇中那些人妻的拖拖拉拉。

想當然地以為,只要雙方沒了感情,或一方出了軌,抓了奸,離婚便是鐵板上的事。

現在長大了,看過了很多人在圍城裡的進進出出,方才明白離婚之難。

美國婚姻與家庭治療師,費希爾博士認為,離婚之難主要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在離婚之前的猶豫與煎熬,第二個階段為離婚後的自我療愈。他在《分手後成為更好的自己》一書中提供了一套實用有效的「自我療愈指南」。這套指南讓我們重新審視整個離婚的過程,指導我們在不同的階段去做出相應的調整和決策。

《分手後,成為更好的自己》書封

與市面上其它關於離婚的書不同,《分手後,成為更好的自己》並沒有從解決法律、財務、爭取撫養孩子和監護權,找到新愛情等問題上給讀者提供建議。

相反,費希爾博士更關注個人在離婚後的自我療愈方式和效果。他認為,當我們遭遇離婚這種重大變故的時候,要想恢復自己的生活,就會面對各種不可迴避的情緒問題。而只有完美地處理好這些問題,我們才有可能在離婚後得以重生。

《分手後,成為更好的自己》熱銷30餘年,銷量逾百萬。很多讀者都表示,費希爾博士的建議成功地幫助自己從離婚、分手或失去另一半的痛苦中恢復過來,重建他們的人生。成從了已婚到離婚,再到真正的獨立人的轉變。

那麼,在費希爾博士看來,離婚到底難在哪?而離婚後的我們,又應該如何處理離婚後的負面情緒,讓自己受傷的心儘早療愈呢?

一、離婚難,到底難在哪?

離婚對大部分的人而言就是一段支離破碎的經歷。一般來說,離婚對人們的衝擊,主要體現在以下3個方面。

1、無法接受被拋棄與被否定等負面情緒

離婚時,人們的失望程度與他們對生活的期待值,或是配偶在他們生活中的重要性有關。當我們處於分手階段時,被拋棄感是最常見且典型的感覺。雖然我們以前也試過這樣的感覺,但愛人的離開會將這種感覺無限放大。

費希爾博士認為,離婚後一個完整的療愈過程會經歷以下階段:

首先,你會經歷一個消極期,主要表現為拒絕承認離婚的危機。因為一段關係的終結,往往會帶來被拋棄的感覺。同時,突然被迫從生活中熟悉的人和事中抽離,也會為我們帶來強烈的孤獨感。

其次,你想逃離自己所在的環境。你開始憤怒,責怪愛人給你帶來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倘若你的離婚是因為第三者介入。那比起對前任或是對自己,我們更容易對第三者產生憤怒。總之,不管是對前任,還是第三者,你的憤怒在初期都難以遏制。

然後,你開始陷入回憶,並計算這些年來你在感情中的付出,盤點對方對你的好與不好。對方過去的表現將直接影響你對孩子監護權和財產分割的處理。

然而,當一切現實條件就緒,你卻開始陷入一段抑鬱期。在這一階段,你可能會自怨自艾並產生強烈的挫敗感。你的自我價值感會降低,內心會不斷糾結到底出了什麼錯,對未來會有很多恐懼。

總之,大多數人在整個過程中都會感到絕望、失望、復仇的欲望、絕望和無助。但只有當經歷了所有的階段,你才會最終接受現實,接受自我,才會對未來產生希望。

2、孩子與經濟會讓你對關係的結束猶豫不決

孩子與財產永遠是夫妻之間最糾結的問題,很多人之所以遲遲不能決定離婚,完全是出於對孩子日後成長的考慮。

即使孩子不參與你的離婚決定,他們也會感到同樣的沮喪和憤怒。大部分孩子都能感知到父母的婚姻走到了盡頭。因此,他們也會感受到一定程度的被遺棄感。一些孩子還會認為自己應該為父母的離婚負責,從而產生內疚感。

因此,我們需要讓孩子明白,離婚是成年人的問題,與孩子無關。孩子本身沒有任何的錯,父母離婚也不是他們造成的,他們更加沒有被拋棄。

當然,讓孩子意思到這個問題需要一段較長的時間。倘若夫妻分居及離婚後,父母能夠和孩子保持良好的關係,那孩子便能順利度過這個特殊階段。

3、 被人情與輿論所綁架

雖然離婚在當今社會越來越普遍,但大多數人對離婚者仍然持有不公平的看法。離異女性在生活、職場和婚戀市場上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視。

人們對離異人士的偏見與惡意,一方面是源於固有觀念對已婚女性的定義,另一方面源於自身對離婚的恐懼。

如果你朋友的婚姻本來就不穩定,他們可能會迴避你。因為你的離婚,讓他們感受到了自己婚姻的不穩定。他們避開了你的友誼,只是擔心離婚會像傳染病一樣蔓延到自己的身上。

二、 離婚後應該如何進行自我療愈?

失去了愛人,很多人因此感到悲傷。事實上,伴隨著愛人的離開,我們還失去了其他的東西。比如兩個人共同規劃的未來、愛情關係、愛人的角色或與夫婦相關的身份。

從已婚狀態變成單身狀態,我們的生活也會發生很多變化。在很多人的眼裡,失去愛情和失去配偶一樣影響重大。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應對離婚後的負面情緒,儘早走出離婚的陰霾呢?

1、處理內心的悲傷

處理悲傷的第一步,是接受分手的事實。

接受事實雖然不會讓你馬上放下,但從某種意義而言,這是黎明前的黑暗。很多人會在這個階段感到抑鬱,但這種抑鬱不會持續很長時間。

而當你徹底接受分手的事實後,你便能擺脫悲傷帶來的情感上的痛苦,開始覺得沒有必要在過去的關係上投入感情。只要挺過了這個階段,你便可以建立起更為堅強的自我身份,實現更為圓滿的個人自由和獨立了。

2、處理內心的憤怒

當我們熬過了悲傷的階段,憤怒便會撲面而來。憤怒是離婚時最常見的負面情緒。分手的時候,你會感到狂怒、懷恨在心、無比怨恨。這些感受都是正常的。

有一些人會以孩子為媒介,藉此表達對前任的憤怒。但這種發洩方式不僅會讓孩子蒙上陰影,也會讓自己陷入萬劫不復。

另一些人則選擇把憤怒埋在心裡。但這些未被處理的負面情緒會日漸發酵,最後讓你變得抑鬱。

事實上,憤怒是發洩的,只是我們需要學會用健康的方式來表達。

那麼面對離婚憤怒,你能做些什麼?

費希爾博士的回答是:「允許自己哭泣」。

哭泣是表達難過和憤怒的自然反應,也是一種積極誠實的情感表達。

除此之外,你還可以嘗試給你的前任寫一封信。先把想說的話都寫下來,不管是好的還是不好的,感恩的還是憤怒的。當信寫好後,不要寄出去,而是把它毀掉。通過這個行為,你表達了憤怒,同時也象徵性地毀掉了內心的憤怒。

同時,你還可以嘗試「空椅子」(Empty Chair)的方法來發洩自己的憤怒。首先想像自己的前任坐在上面,然後把想要說的話都說出來。

當然,在《分手後,成為更好的自己》中,費希爾博士還提供了很多實用的方法來幫助我們發洩離婚憤怒,讓我們知道憤怒是可以被健康表達的。

因此,不要把自己的怒火壓在心中,也沒有必要變得有攻擊性。學會健康地表達憤怒,才能清空內心的負面情緒。

3、安放內心的孤獨

愛人離開最大的後遺症,是讓失去習慣和陪伴的我們感到孤單。這種無法安放的孤獨會讓很多剛恢復單身的人急於去物色新的戀人,從而尋求安慰。

但如果過快進入下一段戀情,我們便很有可能把上一段關係的遺留問題帶到新關係中來。你也許會找了一個和前任一模一樣或完全相反的人結婚。更恐怖的是,你極有可能會在新的關係中重複犯錯,遭遇與以前相同的問題。因此,如果在情感上還沒有完全走出上一段戀情,最好還是不要涉足另一段長期的穩定戀情。

4、提高自我認同

不管是出於何種理由的離婚。當事人都會有一種「投資失敗」的感覺。如果遭遇的是「被出軌」的一方,更可能會產生「被否定」的「自我懷疑」。

「低自尊」會讓我們產生一種「自己做什麼事都不能成」的錯覺,嚴重打擊我們的積極性,降低我們在事情上的成功機率。

因此,費希爾博士特別為離婚人士準備了一個「修復自尊」的簡單操作。整個操作一共有11個步驟,具體細節如下:1、你必須下定決心要改變。2、改變你看待自己的方式。3、在別人面前把自己的優點說出來。4、審視你與他人的關係,做出改變,改掉自己的破壞性模式,養成「新」自我。5、從腦海裡根除那些負面的自我概念。6、在紙條上寫下自己的優點,然後把這些紙條貼在家裡顯眼的地方。7、敞開心扉,傾聽來自他人的正面評價。8、在自己的行為方面做出某項具體的改變。9、多一些擁抱吧!這是最有趣的步驟之一。10、你應該努力與他人建立有意義的交流。11、你可以選擇進行心理治療,以求增強自我概念。

特別需要強調的是,雖然離婚讓你失去了很多,有強烈的失敗感。但這並不一定意味著你在感情裡是不合格、或是有什麼問題的。因為婚姻是需要雙方共同維繫的,每個人在婚姻裡都有做的好與不好的地方。離婚只能說明你們的關係出現了問題而不是你個人有問題。並且,婚姻關係惡破裂,也意味著你的人生就此完蛋。

就像費希爾博士說的那樣,「如果我們的關係有問題,那並不是我有什麼大問題。如果兩人不能在一起,我失去了一些東西,那對方也失去了同樣多的東西,甚至更多。」

寫在最後:

當我們處在巨大的情感痛苦當中,我們需要一些簡單可行的操作,幫助我們走出陰霾。儘管離婚會給我們帶來創傷,但也給我們帶來了動力,藉此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與內心。

在《分手後,成為更好的自己》中,費希爾博士提醒我們不要在已經結束的關係上再進行投入,並指導我們如何在在情感上投資自己,促進自己的個人成長。

他不僅推翻了我們對離婚的偏見,同時讓我們認識到離婚不只是一個悲劇,而且還是一個自我尋找的過程。在這個過程裡,我們可以從過去學到新的東西,可以更加了解自己,還可以獲得成長,遇見未知的自己。

相關焦點

  • 敢於改變,人生不設限 ——專訪蝴蝶心理資深婚姻及家庭治療師梁敬之
    52歲毅然放棄從事了30多年的工程師工作,成為美國婚姻及家庭治療協會.AAMFT.臨床院士及認可督導.美國.,專職從事婚姻家庭治療。 他就是資深婚姻家庭治療師、亞洲家庭治療學院院士.香港.、國家婚姻家庭諮詢師.二級.、婚姻家庭治療精品課程《我的家庭怎麼了.》主講老師梁敬之。本報記者很榮幸地通過電話採訪了一直生活在香港的梁敬之先生。
  • 家庭治療讓我們更好的成為自己
    本書講述了兩位家庭治療師,給一個家庭治療的具體過程,當然作者指出,書中的案例是以一個家庭治療為主,但是治療過程中,也融合了對其他家庭的治療方式。讀者看了猶如身臨其境,沉浸在作者幾次的治療過程中,是一本非常好的家庭治療的啟蒙書籍。
  • 《做你自己的心理治療師》|如何擁有和諧的關係?
    大家好,這裡是家庭幸福關係課堂,今天起我會用7天的時間為你解讀一本非常實用的自我療愈工具書——《做你自己的心理治療師》。我將為你淬鍊書中的觀點理論,獲得重新療愈和改變自己的力量。同時,我成為了一名鼓勵諮詢師,在幫助自己的同時也幫助了很多像我一樣,在關係中受到困惱的人。從2018年到現在,我作為女性情感社群導師、鼓勵諮詢師和婚姻家庭心理諮詢師,通過一對一諮詢和線上療愈小組,幫助人們解決戀愛關係、婚姻關係和親子關係出現的困惑,幫助他們緩解壓力、療愈創傷,更好的處理自己和他人的關係,從沮喪的狀態走出來,看到轉變的可能。
  • 2020年新婚姻法家庭主婦離婚如何獲得家庭勞動補償?
    家庭主婦在面臨離婚時,往往有種莫名的恐懼,即對於未來的恐懼。這麼多年以來的相夫教子,讓自己幾乎喪失了在社會上生存的能力,而自己對於家庭的無聲付出,換來的只有鄙視和背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這個2001年的關於對家庭主婦的家庭勞動補償規定,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在實行夫妻財產分別所有的情況下才可以。而實際上,受我國傳統家庭觀念影響,夫妻實行分別財產制的情況是極少的,所以家務勞動補償制度基本成了擺設。在歷經了近20年後的2020年,立法者終於全面承認了家庭勞動的重要價值。
  • 家庭治療大師筆下的家庭關係素描
    奧古斯都·納皮爾和他的老師卡爾·惠特克都是資深的家庭治療師,他們在長期的臨床實踐過程中,對原生家庭的心理真相有十分深入的剖析。他們合著的《熱鍋上的家庭》一書出版於上世紀80年代,但直到今天仍然被奉為經典之作,僅在美國的累積銷量就超過100萬冊,有無數家庭從中受益。
  • 心理諮詢師說|離婚後如何開啟新生活?
    鄧波2020年7月17日10點20分一、大部分夫妻本無須走到離婚的地步首先聲明,我本人不建議小夫妻動不動就提離婚。離婚牽涉到的不只是兩個人,還牽扯到三個家庭:現在的核心家庭、夫妻兩個人的原生家庭。如果有孩子,孩子受到的影響更大。
  • 一個性治療師,11年挽救3000個無性婚姻
    問題:怎麼才能每天都收到這種文章呢??
  • 婚姻家庭諮詢行業悄然興起——為愛把脈,給瀕危婚姻「開處方」
    為了孩子,我不想離婚,但我不知應該怎麼做才能挽救我們的婚姻……」紀宇隨後打開了接線員拿來的預約記錄本,了解了諮詢者的大概情況後,便根據自己的檔期定下諮詢時間。將這一切安排妥當,看看表,距離第一位諮詢者的預約時間還有不到一個小時,他便和記者聊了起來。  「身體不舒服,得看病、吃藥,那麼婚姻生活出現問題,同樣需要治療,治療及時得當,才能讓婚姻保持健康、煥發活力。」
  • 如何成為一位優秀的康復治療師?
    從人文角度而非技術角度去思考和構建行業的核心內涵是海外物理治療師經常思考的一些問題。本文作者的思考和實踐,從某種角度來說,甚或遠大於去學一個具體的技術。它從最高層面解決內心的掙扎和矛盾,讓自己在職業發展之路上明察秋毫,洞若觀火。在學校,老師總是強調自省的重要性。但是,儘管我們一直灌輸這樣的思想,但我們中的大部分人早已將它拋之腦後了。
  • 婚姻專家教你如何度過離婚後的空窗期
    結束 了一段不成功的婚姻,在新的戀情到來之前,一個人如何度過這段感情的空窗期,對告別前面的生活,更好地投入將來的生活非常重要。 走到離婚這一步,很多人會有很深的人生挫敗感。總覺得婚姻失敗了,仿佛自己的人生就此也宣告失敗,會對自己產生嚴重懷疑和責備。 婚姻專家何好:首先建議應平復和放鬆情緒。在結束了前一段婚姻後,不要急於開始下一場感情。不凡給自己一段獨處時光,享受一個人的自由生活。
  • 「設置離婚冷靜期是善意的提醒」 夏吟蘭談民法典婚姻家庭編草案
    夏吟蘭:1950年,我國頒布的首部婚姻法確立「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權利平等」等原則,奠定了我國婚姻家庭立法的基礎;1980年通過的新婚姻法將「感情確已破裂」作為離婚的條件,進一步明晰了「婚姻自由」概念和內涵;2001年婚姻法大修,「禁止家庭暴力」「離婚救濟制度」等內容,強化了對婚姻家庭中弱勢群體的保護,是「男女權利平等
  • 如何成為一位優秀的物理治療師?學會自我反思.
    《初進職場的物理治療師,記住這5句話,將會對你有幫助!》《如何成為成功的物理治療師?抓住患者那動容一刻!》《做一個好物理治療師的8個現實困境。》《彷徨的新物理治療師,給你的12點建議,或許對你有幫助。》在學校,老師總是強調自省的重要性。
  • 結婚6年,老公堅持要離婚!離婚後如何挽回婚姻呢!
    結婚6年,老公堅持要離婚!離婚後如何挽回婚姻呢!這是一個私信者的故事,她和她老公結婚有6年了,有個非常可愛的孩子,3歲了。但他們的婚姻也是從孩子的到來開始一步一步變得很冷淡,矛盾也越來越多,吵架也是不斷。
  • 確認不了眼神,如何遇上對的人丨心理治療師選擇指南
    甚至,在種種有助於治療起效的因素中,你與諮詢師的關係質量尤為重要。所以除了專業背景和預算等因素外,你還需要考慮自己的個人偏好。這會為建立良好的關係提供基礎。那麼到底如何選擇合適的治療師?而什麼又代表著合適呢?今天的文章將帶你了解如何選擇合適的治療師,如何充分利用心理治療或心理諮詢,並評估治療進程。
  • 被忽視的愛與性:從「臺灣第一性治療師」的治療筆記說起
    2013年,帶著「臺灣第一性治療師」的名頭,童嵩珍來到了大陸,與醫院合作開辦診療所,差不多三年的時間裡,梳理治療過的3000多例性障礙的案件,這是留給她最深刻的印象。今年2月的一天,30歲的吳劍帶著妻子到童嵩珍的診所進行性治療。治療室裡不時傳出吳劍和妻子的笑聲。患者吳劍(化名)在接受性治療。
  • 忍無可忍離婚後,她深有體會:婚姻是自己的,不要總聽他人「勸」
    文/雪落無塵現在在我們身邊,離婚的家庭越來越多,當我們遇到有夫妻鬧離婚時,絕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勸和不勸離的方式。然而,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婚姻這件事有時候真的難以評判出誰對誰錯,因為鞋子合不合腳,也只有當事人自己心裡最清楚。
  • 下月起離婚要「30天冷靜期」了 冷靜之後婚姻能得到拯救嗎
    這兩天,關於離婚「冷靜期」的消息衝上熱搜。12月7日,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分頭採訪了多位網友、律師、家庭婚姻指導師等,大家對這件事的看法,真是五花八門。黃小姐今年28歲,還未邁入婚姻。對於離婚「冷靜期」,她更建議來一個「結婚冷靜期」。「萬一以後兩個人過不下去了想分開,可一方在『冷靜期』突然反悔,那不就要一直耗著,那怎麼辦?既然這樣,不如設一個結婚『冷靜期』,讓熱戀中的人們都冷靜下來認真思考,到底要不要結婚?適不適合結婚?」網友「胖胖」更加理性:我覺得要區分,有賭博,嗜酒,暴力的家庭不能有冷靜期。不然好不容易同意離婚。
  • 離婚訴訟狀怎麼寫?(婚姻家庭·結婚·離婚起訴書)
    離婚訴訟狀怎麼寫?(婚姻家庭·結婚·離婚起訴書)勞動法律是以保護員工權益為主要立法目的,這是社會的普遍共識。國家立法機關認為,在勞動關係中,員工相對於企業而言始終處於弱勢地位,從保護員工權益出發,勞動法律應當賦予員工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的權力。
  • 「冷靜期」實施後離婚流程有何變化?來跟記者去海口的婚姻登記處...
    2021年1月1日起,《民法典》生效,離婚冷靜期正式實施,至今已近半月,離婚流程有什麼變化?需不需要新增辦理材料?「30天冷靜期」從哪天開始算?針對市民關心的問題,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記者連日來多次來到海口瓊山區、秀英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進行了實地探訪。
  • 治療別人之前請先治療好自己——談心理治療師成長
    諮詢師報告說她本人離婚數年,尚未走出婚姻失敗的困擾,並一直讓自己與異性的交往存在著障礙。諮詢師也真誠而勇敢地報告了此次找女性督導師的一個重要原因,正是自己無法正常面對男性督導師。諮詢師的在接受督導過程中的真誠與勇敢同樣值得讚賞,但這種動機卻與諮詢倫理不太符合。任何情況下都不能主觀利用來訪者來幫助諮詢師解決自身心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