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手機禁入小學初中校園 值得我們借鑑麼?

2020-12-17 人民日報

7月30日,法國國民議會表決通過關於禁止幼兒園、小學和初中學生在校園內使用手機的法案。這一禁令將於今年9月開學時生效。

按照新規,在校小學生和初中生無論是在課堂上,還是在課外活動時均不得使用手機,除非出於教學目的,或是殘疾兒童的特別需要。高中學校可自願全部或部分執行此手機禁令。除手機外,新法案還規定禁止使用包括平板電腦和手錶在內的所有可聯網的通信設備。

此消息一出,立馬在網上引發熱議。多數網友表示贊成、支持,並希望我國也能實行這樣的規定。

說起手機對孩子的危害,誰都能說上一嘴,比如損害孩子視力、脊椎,讓孩子沉迷手機遊戲,被一些網絡低俗文化侵蝕,影響身心健康等。在校園場景中,手機還會消解學生學習熱情與注意力,霸佔其課外活動時間。久而久之,一些意志力較弱的孩子就會患有「手機癮」,對手機之外的世界提不起興趣,嚴重影響正常學習和健康成長。

這些危害,也是法國在法律層面禁止中小學生校園玩手機的現實依據。不僅法國,義大利、希臘和英國等國家,都限制在校中小學生使用手機。

拋開「對與錯」不談,出臺禁令起碼釋放了一個堅定的態度。而我們,也亟需一個這樣的態度。

目前,我國基本沒有在法律或國家層面,對中小學生校園玩手機做出明確規定。只是在現實中,大多數中小學對學生帶手機進學校明令禁止,還出現過學校當眾開「手機銷毀大會」的「壯觀」場面。這種用力過猛的現象,根源也在於缺乏一個權威、統一且堅定的態度,導致學校的自由裁量權過大。學校銷毀學生手機等行為,雖一直有反對的聲音,但也缺乏相應的有力制約。如此,即使禁止中小學生校園玩手機的事實一直存在,但結果很難與預期相符合。

反而是,對於到底要不要全面禁止中小學生校園玩手機,長期以來爭議很大。贊成的,當然不難理解,他們著眼於手機對學生的危害。而質疑者則認為,比起危害,手機為學生提供的方便更大。在及時與家長聯繫、確保家長隨時知曉孩子情況——尤其是人身安全等方面,手機不必可少。再者,在不少人眼中,手機對學生的危害,主要並不在校內,而在校外,只禁止校園玩手機無濟於事。

這樣的質疑自有道理,它強調學生與手機全面而真實的關係。進一步說,手機本沒錯,保護孩子不被手機坑的關鍵不在於「禁」,而在於讓孩子對手機有一個正確合理的認識,並在使用中得以規範。畢竟,現代社會,手機已經是必備品,要讓孩子與手機完全隔絕,幾無可能。

其實,這也傳遞出了一種對中小學生玩手機的真實態度,即「一刀切」的傾向不可取,即使禁得了學生校園玩手機,禁不了學生對手機的迷戀心,結果也是徒勞,他們總會想方設法辦法弄到手機玩,頂多換個玩的場所而已。

從這個角度說,完全照搬法國禁止中小學生校園玩手機的做法,可能也會引發一些人的反對。畢竟目前一些中小學對手機的實際禁止,也帶來了不少麻煩,也難言效果有多好。當然,這絕不是說要對中小學生玩手機一味的放縱,放縱帶來的傷害只怕更大。

怎麼辦呢?如果要兼顧贊成者與反對派的感受,或許只能採取一些較為溫和折中的辦法,比如在校內,探求相對的禁止,對學生對手機和網絡的基本訴求,給予滿足,杜絕不合理、過度使用手機,避免絕對禁止帶來死板機械;在校外,以家庭為主體,社區等社會層面配合,引導、管控、監督孩子正確使用手機。當然,這就對學校、家長等群體提出了較高要求。從根本上說,這也有賴於出臺一套既態度明確又細則可行的規則,供各方借鑑參考,規範自律。

無論如何,對待中小學生校園玩手機的科學態度,應該兼顧原則性和人性化兩個維度。最大限度規避手機對學生的傷害,讓學生最大化受益,是應該追求的狀態。

(來源:澎湃新聞)

相關焦點

  • 法國全面禁止初中以下學生在校園內使用手機:課間也不行
    IT之家7月31日消息 據法國媒體報導,法國國民議會30日表決通過關於禁止幼兒園、小學和初中學生在校園內使用手機的法案。這一禁令將於今年9月開學時生效。▲圖片來自新浪科技新規規定,在校小學生和初中生無論是在課堂上,還是在課外活動時均不得使用手機,除非出於教學目的,或是殘疾兒童的特別需要。高中學校可自願全部或部分執行此手機禁令。
  • 調查:76%受訪者支持幼兒園中小學禁手機
    日前,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12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80.5%的受訪者表示自己周圍帶手機入校的未成年人多。未成年人帶手機入校,68.8%的受訪者認為會分散課堂注意力,56.0%的受訪者認為會造成視力下降和近視。76.4%的受訪者支持幼兒園和中小學禁手機。參與本次調查的受訪者中,83.5%的人是幼兒園或中小學學生家長,16.5%的人不是。
  • 手機禁入大學課堂並非死命題
    「非教學需要禁止學生將手機帶入課堂」,引發社會熱議。(據人民網) 近年來,校園「手機一族」不斷發展壯大,大學生群體當屬其中的新生主流,隨身攜帶手機已成習慣,即使是進入課堂上課,手機亦不離手。在大學課堂尤其是在公共課與選修課上,部分大學生常常只帶手機不帶課本,一節課下來手機鈴聲此起彼伏,教師放眼望去在課堂上使用手機進行與學習無關操作的低頭族比比皆是,這不僅影響了大學生課堂知識的吸收掌握,還擾亂了課堂教學秩序,破壞了課堂學習氛圍。由此可見,大學生手機依賴是當前高校教學管理亟待解決的問題,手機禁入大學課堂是基於對現實問題考慮所提出的一項指向性措施。
  • 法國小學初中將禁用手機:維護教學秩序保障健康
    中新網12月12日電 據《歐洲時報》報導,當地時間12月10日,法國教育部長布朗蓋宣布,為維護學校秩序以及學生健康,新學年起將禁止小學生和初中生帶手機上學。據報導,布朗蓋稱:「我們正在研究相關問題,在實施層面可以採取不同形式。
  • 北京市下發通知:入小學升初中公辦校禁收擇校費
    2012年,本市將深入治理義務教育階段擇校亂收費行為,公辦小學初中禁止單獨接受贈款和實物;小學入學、「小升初」禁收擇校費,期望以此解決義務教育階段擇校熱。    小學初中不得單獨接受捐贈    按照《意見》要求,北京市將堅持義務教育階段免試、就近入學原則,嚴格學籍管理。嚴禁在義務教育階段以任何名義收取擇校費、報名費、測試費和借讀費。
  • 法國初中課堂擬禁止學生使用手機引質疑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戰濤】據法國「歐洲時報」9月13日援引法新社報導,法國教育部長讓米歇爾-布朗凱近日稱,要在全國初中學校的課堂上禁止學生使用手機。全國公立學校學生家長聯合會(PEEP)對這項措施的可行性表示懷疑。
  • 【素材 · 時鮮 · 事件】手機禁止入校:在爭論中尋利弊,在實踐中求真知
    《通知》要求,中小學生原則上不得將個人手機帶入校園。確有需求的,須經家長同意、書面提出申請,進校後應將手機由學校統一保管,禁止帶入課堂。學校要將手機管理納入學校日常管理,制定具體辦法,明確統一保管的場所、方式、責任人,提供必要保管裝置。應通過設立校內公共電話、班主任溝通熱線等途徑,解決學生與家長通話需求。不得使用手機布置作業或要求學生利用手機完成作業。
  • 初中英語怎麼學成績都不高?這3種高效英語學習法,值得家長借鑑
    文/高分談教育學生在上小學的時候,學習的內容也比較的簡單,基本上在小學時期,老師上課講的內容也比較基礎,小學生學習起來也會比較的容易一些。但是當學生們離開小學的校園,步入初中之後,不管是在學習上還是在生活上,都會有所不同。
  • 保衛母語,法國經驗值得借鑑
    我曾向美國和法國的朋友介紹某些新詞的漢譯,如:computer,中國人既不直接用英語,也不用音譯「肯普特」,而採用了意譯「電腦」,即「電子大腦」,生動易懂;laser,譯為「雷射」,展現了它的科學特性。外國人聽了,睜大了眼睛,不斷地讚嘆:「中國人的智慧,中國人的智慧!」  當電腦出現後,不少人擔心方塊字將被拼音字母取代,漢語要消亡了。
  • 教育部發文,中小學生原則上不得帶手機入校園.你怎麼看?
    小學和初中的時候,手機都屬於稀罕玩意兒,配不到我們這些孩子身上,初中住校跟家裡聯繫都要打IC卡電話。到了高中,高二高三的時候為了方便聯繫,才有不少同學配了手機,不過那時候都是以小靈通居多,至於現在的各種讓人眼花繚亂的智能機,當時都是不存在的。
  • 初中語文:文言文通假字整理,家長們值得借鑑!
    在升入初中之後,語文的學習也變得難了起來,古文就是語文難度提升的體現。在小學階段,學生接觸到的無非就是一些簡單的古詩詞,只要稍微認真一點,記住並不難。但初中的文言文,隨便拿一篇出來就是幾百上千個字,有些甚至是需要學生們通篇背誦的,學生們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能將一篇文言文給完全理解透徹。步入初中階段的同學需要掌握好重要的知識點,才可以更好地學習每個學科的知識,基礎不牢固,一切都是白談。同學們在學習中一定要注意學習的效率認真聽講,認真學習,在此基礎上取得好的成績就不是很困難的事情。語文學習重在平時的積累。
  • 教育部發文,中小學生原則上不得帶手機入校園.武岡人你怎麼看?
    小學和初中的時候,手機都屬於稀罕玩意兒,配不到我們這些孩子身上,初中住校跟家裡聯繫都要打IC卡電話。到了高中,高二高三的時候為了方便聯繫,才有不少同學配了手機,不過那時候都是以小靈通居多,至於現在的各種讓人眼花繚亂的智能機,當時都是不存在的。
  • 法國教育部長:小學初中禁用手機有益身體健康
    【環球網報導 記者 趙怡蓁】據法國媒體「歐洲時報」12月11日報導,法國教育部長布朗蓋日前宣布,為維護學校秩序以及保障國民健康,2018年起將禁止小學生和初中生帶手機上學。《世界報》報導,根據2015年Credoc調查,80%的青少年配備有智慧型手機,對比2011年比例為20%。總體情況是從小學四年級起,不少學生便開始配備手機,因為從這個年紀開始孩子可以自己上下學,家長認為有手機隨時聯絡更放心。除了影響課堂秩序,手機對青少年的學習、思維和分析綜合能力的影響、甚至幹擾也是教育界擔心的問題。
  • 湘潭教育局發布「禁機令」,中小學生使用手機要寫申請表?
    學生們禁止帶手機入課堂,關於這個消息,小編想到了以前小編在上高中的時候了,那時小編的高中班主任就規定我們不能使用使用手機,然後要求我們在每周日晚上要把手機給交了,在放假的時候就發給我們。其實在那段時間,有些同學是真的上交了,有些同學就用自己不要的手機去濫竽充數。
  • 法國禁止中小學生用手機,抑鬱、上癮、失控…你知道或不知道的智慧型手機危害
    布朗蓋12月10日參加費加羅、RTL電臺、LCI電視臺合辦的「大陪審團」節目時宣布,2018學年起,法國將禁止在小學和初中使用手機。他說:「我們正在研究相關問題,在實施層面可以採取不同形式。使用者可能有教育目的或緊急情況的需要,但原則上手機應當被限制。」部長補充說,有幾個中學已經成功實施了此項禁令。
  • 張路:全世界都不幹的事情我們在幹,校園足球就是這樣被搞垮的
    有網友問:「搞垮一個完整的校園足球到職業足球的體系,需要多久?需要哪些步驟?」張路回答說:「三年足以!兩次都是三年搞垮。從根上搞垮的。從小學開始,搞的最後沒有小學生踢球,這就是我們幹的事。」到2015年,校園足球活動再次展開。在張路看來,我們不是有意去搞垮中國足球、校園足球。確實是抱著非常大的熱情想把中國足球搞好,想把基礎搞好,想把小學的普及搞好。但是方法錯了。所以,最後的結果是,滿懷熱情卻把中國的小學足球搞垮了,而且已經搞垮了兩次,每次都是用時三年。
  • 小學語文成績一般,升入初中後突然逆襲,學霸的方法很獨特可借鑑
    在小學語文學習過程中,語文老師為了讓同學們形成好的學習習慣,常布置的語文練習有練字、摘抄,這兩項練習可以融合在一起,所以我會對三年級的同學開始有摘抄練習的要求。收錄美文美句並抄寫下來,加強記憶。同時提高的是文學鑑賞能力,你要對所讀的文字有一個基本辨析,知道哪些是好詞好句。
  • 付出一切讓孩子上一個好的小學.值得麼?
    我們家的孩子還有一年就要上小學了.同學的好多爸媽開始為自己家的孩子找小學.條件好的家長都希望吧自己的孩子往市裡去上小學,現在是9年義務教育找到一個好的小學相當於找了一個好的初中.一般好的小學對口的初中也都是很不錯的.好的小學在師資。教學環境 多具備很大的優勢我們這邊現在是這樣的不知道你們那裡是不是的。
  • 【初中地理試講】法國
    湘教版初中地理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1.分析法國自然地理特徵;2.理解法國工農業生產特點。【過程與方法目標】運用圖示法分析法國自然地理特徵,提高讀圖析圖能力。四、教學過程(一)新課導入視頻裡有哪些典型的法國符號?開啟「法國遊」學習之旅。
  • 小學一二年級成績墊底,三年級卻逆襲成學霸,家長的做法值得借鑑
    等孩子到上小學的時候,考慮到爸爸這邊的小學教育質量更好,於是夫妻商量讓兒子到爸爸工作的城市上小學。因為爸爸是某大學的老師,工作比較忙,從把兒子接到自己身邊時,他就告訴兒子從今天開始他要自己照顧自己了,自己定鬧鈴起床收拾,自己去大學學校食堂吃早餐,然後自己步行去上小學。孩子聽到這裡,忍不住哭了起來,但是也知道在爸爸身邊只能按照爸爸的要求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