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郵政仍屬「封閉」網絡 業內人士:無技術障礙

2020-12-22 中國新聞網

  對於中俄邊城綏芬河市綏芬河鎮居民李萍來說,到家門口的郵政服務站交電費已經成為一種習慣。「郵政服務站離家只有幾百米,路過時就可以順便繳費,不用特意跑一趟,也不用排隊,一分鐘就能辦完。對我們這些不懂網絡的人來說,確實非常方便。」李萍對《瞭望》新聞周刊記者說。

  作為中國服務歷史最久、服務面積最廣闊的傳統企業,中國郵政擁有著國內覆蓋面最廣的服務網絡。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城鄉一體化建設的推進,農村地區對公共服務的需求正在與日俱增,但對以傳統信件寄遞為主的郵政服務需求卻在不斷下降。

  一方面是利用率下降的郵政網絡,一方面是市場對公共服務的龐大需求,針對郵政網絡面臨的現實狀況,黑龍江郵政系統積極利用現有網絡拓展公共服務項目,通過「1+N」式服務實現了居民便利、企業增效的目標。

  接受採訪的多位業內人士認為,利用郵政網絡搭載公共服務既可用活現有資源,避免造成重複建設,又能進一步推進農村電子商務和普遍公共服務的發展,對於消除城鄉二元化、推進城鄉普遍服務均等化進程具有積極意義。

  郵政網絡「1+N」

  郵政網絡資源利用率低下,已經成為拖累郵政企業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隨著通信方式、物流形式的升級,郵政傳統的平信、平包郵寄量大幅下降,農村郵路成本不斷提升。但是,作為國家賦予「通政、通商、通民」普遍服務的承擔者,中國郵政分布在各地的郵政營業網點又不能輕易撤併,大量網點常年虧損。

  「現在一天也見不到幾個寄平信、包裹的人。」綏芬河市阜寧鎮建華郵政支局工作人員尹慧說。

  記者在黑龍江省肇東、綏芬河、蘭西等地採訪了解到,鄉鎮郵政網點靠傳統業務普遍存在「吃不飽」的現象。如果僅依靠傳統業務,一些基層郵局月收入甚至難以突破1000元。

  據來自黑龍江省郵政公司的數據,在分布於全省的1.1萬多個郵政網點中,企業自有網點有2000多個。這些自有網點中,約有70%處於連年虧損狀態,年虧損額加起來高達數億元,遠遠高於國家給予郵政普遍服務的補貼。

  如何提高郵政資源利用率?黑龍江省郵政系統把視野擴展到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的公共服務上。自2010年以來,黑龍江郵政利用遍布鄉村和城市社區的網點資源,建設集信函寄遞、電費話費代繳、農資銷售等為一體的「1+N」式農村便民服務站、城市社區郵政服務站,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如今,從中國「東極」撫遠縣抓吉鎮到中國「北極」漠河縣北極村,這樣的便民服務站幾乎遍及黑龍江大地。在抓吉鎮,許多年輕人都外出打工。對於留在家裡的老人來說,到便民服務站處理日常生活所產生的費用十分方便。而服務站也在服務農村百姓的同時,解決了一些群眾的就業問題。

  「服務站每個月僅代收電費就近7萬元,最高時可達到十多萬元。方便了當地居民的同時,也給我們找到了新的增收途徑。」綏芬河鎮加盟郵政服務站負責人付桂生說。

  「搭載公共服務一方面提高了郵政網絡的利用率,一方面也避免了其他行業重複布點造成的浪費。」黑龍江省電力公司綜合技術處處長蔣本武說。

  相比商業銀行網絡,中國郵政在農村的網絡是一套相對完備的資源,且不會因「嫌貧愛富」而不願意進入農村。據黑龍江省電力公司提供的數據,2014年該公司居民用電收入共48億元,通過郵政代收的就達到了21億元,接近全部居民電費收入的一半。

  「藉助農村郵政網絡,一方面推進了電力服務走向基層,方便了基層特別是農村用戶的用電服務;另一方面也減少了人力和基礎設施建設上的投入。雖然利用郵政網絡我們每年要向對方分成一千多萬元,但是與自己建立一套接近郵政密度的服務網絡所需的成本相比,還是十分划算的。」蔣本武說。

  農村郵政仍屬「封閉」網絡

  藉助品牌信譽和網絡優勢,黑龍江省郵政網絡搭載的便民服務得到了廣大百姓的認可,服務種類和業務量不斷增加。黑龍江省郵政管理局市場處處長焦俊峰表示,從網絡建設的角度看,郵政「過剩」的農村網絡其實是很好的資源。目前,很難再有企業有實力投資建設普及程度如中國郵政一般的網絡。

  不過業內人士也表示,雖然黑龍江省郵政網絡搭載公共服務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現實工作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難,搭載業務種類仍不寬泛是其中的首要問題。

  不寬泛的業務種類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郵政便民服務的完整性。據記者了解,當前黑龍江農村郵政網絡搭載的公共服務業務品類,仍多集中在電力、水務、通信等現金代收業務上。在當前農村青壯年進城務工比較普遍的情況下,這些現金代收業務尚能夠服務於不容易接受網絡生活的留守人群,但並非長久之計。

  而對於農村居民與城市居民在公共服務上存在較大差距的稅收、交通、公安等基礎政務,郵政網絡仍沒有過多涉入。因此,很難通過建立「微型行政服務中心」實現農村基層郵政網點利用率的進一步提高。

  目前,我國農村郵政網絡仍屬於「封閉」網絡,面向社會的開放程度不高。記者採訪了解到,與城市中的激烈爭奪不同,順豐、圓通等民營速遞物流企業雖有意開展農村市場,但限於成本因素,幾乎沒有公司能實現網絡向農村的快速延伸,更沒有幾家公司有實力大規模布局農村物流網絡。

  而中國郵政在農村的物流網絡也仍屬於「專網專用」的情況,這從另一方面限制了農村郵政網絡利用率的提高。在業內人士看來,郵政網絡向市場化物流企業開放,並不存在過多的技術障礙。

  黑龍江省郵政公司市場處湯麗麗表示,每逢物流高峰民營快遞公司運力飽和無法處理包裹時,都會出現民營快遞攬收郵件後,再將郵件轉寄至郵政渠道的情況。

  「事實上,在運能緊張的時候,我們已經被動地向其他物流企業『開放』了我們的網絡,一個快件上貼著快遞公司、郵政的兩張標籤,同時也造成了許多不規範的情況,影響了郵件的投遞質量。與其通過這種被動的方式,還不如我們主動敞開大門,讓更多社會成員分享郵政資源。但由於缺乏明確的政策支持,郵政網絡目前很難被眾多民營速遞公司利用。」湯麗麗認為。

  此外,執行層面的政策不清晰也阻礙了公共服務和郵政資源的進一步組合。湯麗麗等業內人士介紹,黑龍江省郵政曾與省內某市的國稅部門洽談搭載服務,該部門也認為與郵政合作後將明顯減少人力成本投入,但由於沒有明確規定來界定兩者的合作可行與否,雙方合作遲遲不能籤字落實。

  「要提高郵政網絡的利用率,發揮它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僅靠郵政一家是做不到的。」湯麗麗說。

  以網際網路思維改造傳統郵路

  現代郵政網絡已不應再被單純地看做物流網絡。現代郵政網絡應該是一個開放的、複合的網絡體系,只有進一步盤活郵政資源,拓展郵政網絡負載,讓其向綜合服務網絡的方向加快發展,才能更好地發揮其經濟社會效益。在採訪中,多位業內人士都表達了這類觀點。

  多位受訪專家和業內人士建議,應進一步以網際網路思維改造傳統郵路,建立起綜合性的服務網絡。

  黑龍江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曲文勇教授等學者認為,單純從事物流系統難以從根本上改變郵政網絡利用率低下的情況。目前,郵政網絡已經開始了信息化改造。但目前看來,信息化的程度僅限於物流查詢等情況,改造的空間和潛力十分巨大。

  「未來郵政網絡應該在物流的基礎上,進一步搭載信息流、金融流,並藉此進一步疊加公共服務,因此郵政網絡必須有能力承載更多信息,並向著這樣的方向改造,這樣才能為農村基層郵政網點向『微型政務大廳』方向發展提供硬體保障。」曲文勇說。

  北京郵電大學郵政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趙國君說:「要提高郵政網絡的利用率,必須進一步提高郵政網絡的開放程度,電信行業正在嘗試的鐵塔公司模式,或許會對郵政網絡的改革提供借鑑。」

  鐵塔公司模式,是將有限的通信資源進行了有效的整合,而物流企業現存的情況與早前通信市場存在的問題是有共同點的。

  趙國君認為,當前速遞物流企業面臨的同樣是資源不合理分布的情況。一方面城市裡市場競爭激烈,另一方面農村市場少有人問津。借鑑鐵塔模式,開放農村郵政網絡,可以進一步降低農村物流網絡建設的資金成本、環境成本,更可進一步帶動農村物流業的發展,對應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需求,還能避免企業重複建設對資源環境造成的壓力,以實現物流發展帶動商務發展。

  部分專家學者認為,利用好郵政網絡資源,需要相關部門進一步釋放政策紅利,鼓勵政府部門和公共服務企業通過郵政網絡進一步推進公共服務向農村拓展。

  黑龍江省郵政公司總經理劉福義認為,郵政可以結合網點所在地需求,繼續嘗試疊加護照、身份證、駕照更換、圖像採集等業務,借鑑「負面清單」的思維,破除條條框框,明確除相關部門明確不能搭載的服務之外,其餘的公共服務均可利用郵政網絡。

  「憑藉企業信譽、價格、網絡等優勢,郵政企業未來發展潛力仍在寄遞業務和搭載公共服務等『代字號』業務上。寄遞業務重點將轉向包裹、物流方面,『代字號』業務將向金融服務、承接政府性服務拓展,郵政企業『通政、通商、通民』的普遍服務職能將得到進一步加強。」劉福義說。□文/《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孫英威馬曉成

相關焦點

  • 郵政資費上調 業內人士稱解決不了郵政目前困難
    郵信漲價 商業信函影響最大  從本月15日開始,中國郵政在全國範圍內上調信函、明信片業務資費。  昨天,在瀋陽市皇姑區一郵局裡,記者一進門就看見了遼寧省郵政局的資費調整公告。業內人士透露,此次郵政資費調整是國家郵政局對國內常用郵政資費進行的一次大幅度調整,這已是建國五十年來對國內常用郵政資費進行的第十一次大調整,其中還不包括對個別費種進行的多次微調。  12月15日前可通融交寄  當記者昨天趕到小西路上一郵局時,一個工作人員介紹,出於過渡期的考慮,郵政部門也出臺了相應的過渡政策讓百姓得到方便。
  • 業內人士稱:條件成熟將成立郵政儲蓄銀行
    業內人士稱,一俟條件成熟,我國銀行體系將再添「新丁」,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不僅將成為繼中、建、工、農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後的又一家國有全資銀行,且將成為我國最大一家專門從事零售金融業務的國有銀行。  目前,國家郵政局國際匯兌業務已經展開與國外銀行的合作,新闢互寄匯票業務;而廣東省郵政儲匯局也正在與一家國外投資集團進行初步接觸……郵政儲蓄的「變臉」大戲開鑼在即?
  • 臺郵政協會董事長:兩岸直接通郵不存在技術障礙
    臺郵政協會董事長:兩岸直接通郵不存在技術障礙 2008年09月03日 15: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華郵政公司副總經理黃書健三日在此間說,以現在技術面、業務面的研判,兩岸直接通郵是沒有障礙的。
  • 郵政包裹將實現上門攬件
    從用戶送件變郵政人員上門攬件  《辦法》明確提出,支持郵政企業發揮郵政網絡公共服務作用,提升郵政網絡資源使用效率,通過郵政寄包裹將可以和快遞一樣上門攬件。「從以往顧客登門送件,到今後郵政工作人員上門攬件,這一變化確實蠻大的。」
  • 阿里和中國郵政籤戰略協議 郵政網點將可自提快遞
    值得注意的是,通過合作協議,中國郵政將對菜鳥網絡開放10萬多服務網點,為商家和消費者提供社會化自提等服務。目前在菜鳥網絡的平臺上,包括順豐、三通一達等民營快遞企業已全面接入。也就是說,協議籤訂後,民營快遞的包裹將可以在郵政網點實現自提。
  • 民聲熱線 | 茂名郵政發揮網絡優勢,做好農村電商助力鄉村振興
    A:一是我市郵政分公司始終秉承「人民郵政為人民」的服務宗旨,認真履行國家賦予的郵政通信普遍服務的「神聖使命」。目前,全市投遞點113個,攬投人員569人,開通的郵路總數為38條,總裡程3302公裡,郵政生產用車148輛。
  • 中國郵政已成為世界規模最大的郵政網絡之一
    新中國成立前,全國僅有2.6萬餘處郵政局所;目前,水鄉郵路、山區郵路、海上郵路、大漠信使,只要有群眾的地方,就有郵政人員的身影。到2008年年底,中國郵政服務網點達到6.9萬處,從業人員97.3萬人,全國郵路總數2.1萬條,單程總長度369萬公裡;實現了航空、鐵路、公路、水路等多種運輸手段的綜合利用。我國的郵政網絡已經成為世界規模最大的郵政網絡之一。
  • 廣西郵政助推農村電商精準扶貧
    郵政沒有幫扶之前,他的甜玉米都是賣給收購玉米的老闆;郵政幫扶後,由與郵政籤了購銷合同的電商公司收購,甜玉米的價格會比一般收購商高0.2元/斤,每造玉米收入比以前多3000元以上,而且價格穩定。2018年雷顯平一年收入6000多元,2019年上半年賣出1.2萬斤左右的甜玉米,收入將近1.7萬元,年底玉米再收一造,收入還會有所增加。
  • 農村信用社和郵政銀行,哪個更適合存款?
    而郵政儲蓄銀行的性質屬國有商業銀行,雖然至今為止郵政儲蓄銀行成立不足14年,但依賴其前身的儲蓄業務基礎。短時間內,規模就追上了成立時間是郵政數倍的四大行。也正是因為前身的儲蓄業務,目前郵政銀行在全國的營業網點超過4萬個。至於農村信用社,單從該銀行的名字,就能知曉一二。
  • 對開拓農村快遞市場的思考 - 中國郵政報
    作為一名郵政人,真是扼腕嘆息:農村快遞市場,想說愛你不容易。     得益於電商的爆發式增長,農村快遞前景廣闊。2018年,我國農村地區收投快件數量達到120億件以上,帶動農產品進城和工業品下鄉超過7000億元,有效助力精準脫貧和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但農村地區快遞進出口比例為10∶1,可以看出,農村地區明顯存在著快遞「進多出少」的問題,也就是投遞量大、而寄出量小。
  • 業內人士談WePhone網絡電話是否灰色運營:需經營許可
    業內人士談WePhone網絡電話是否灰色運營:需經營許可 法制晚報·看法新聞 近期,WePhone公司創始人蘇享茂被前妻逼迫而自殺身亡的消息在網絡傳得沸沸揚揚,而在蘇享茂發布的網帖中的截圖上,(蘇享茂前妻稱
  • 【熱點追蹤】「阿里·郵政」合作細節:兩年數據全對接 農村O2O浮出水面
    我自己也查閱了大量關於雙方合作的媒體報導,但都感覺語焉不詳。因此,便想借這次難得的交流機會一探究竟。」  未來兩年數據全對接  面對臺灣同行的「關切」,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張榮林首次揭開「阿郵」合作的「神秘面紗」。
  • 我國郵政資費扭虧尚需時日 屬過度放開行業
    11月15日,國家發改委、國家郵政管理局聯合發布通知稱,100克以內的國內信函,每重20克本埠由0.6元調整為0.8元,外埠由0.8元調整為1.2元。明信片資費由每件0.6元調整為0.8元。隨後,有專家表示,此次郵政資費調整在時間上比較突然,並認為,事前應該舉行聽證會。
  • 中國郵政集團:湖北省已累計收寄居民郵件355萬件
    李克強總理提出明確要求,各地要推動打破鄉村、社區「最後一公裡」通行和投遞障礙。今天發布會的主題是:郵政快遞業服務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郵政業務部總經理王志奇先生表示,從1月23日封城以來,湖北省已經累計收寄居民各類郵件355萬件,共計3416噸,主要包括口罩、藥品以及居民生活用品,包括教材、政務服務等等。現在我們的投遞日趨恢復,每天投遞量達到30萬件,可以說封閉區域郵政通過無接觸投遞,能夠滿足和實時進行有效服務。
  • 【郵新聞】「阿里·郵政」合作細節首曝光:兩年數據全對接,農村O2O浮出水面.
    未來兩年數據全對接面對臺灣同行的「關切」,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張榮林首次揭開「阿郵」合作的「神秘面紗」。根據6月12日雙方籤署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中國郵政和阿里巴巴表示將在物流、電商、金融、信息安全等領域全面開展深度合作,合力建設中國智能物流骨幹網絡。
  •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掛牌 郵政改革又邁實質性一步
    經銀監會批准,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信託郵政網絡優勢,完善城鄉金融服務功能,以零售業務和中間業務為主,與國內其他商業銀行形成良好的互補關係,支持農村建設。中新社發 張宇 攝 版權聲明:凡標註有「cnsphoto」字樣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新聞網,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使用
  • 郵政儲蓄資金回流農村積極支持廣大農民春耕生產
    新華社北京3月11日電(陳彥飛)3月7日,湖南省邵東縣農民老向在郵政局拿到了本人質押的貸款10000元,他存在郵政儲蓄的錢要一個月後才到期,眼下又是春耕備耕的關鍵時刻,買種子買肥料都急需用錢,得知郵政開辦了小額質押貸款後馬上就來貸款了。    2月28日,湖南省郵政儲蓄正式開辦了定期存單小額質押貸款業務。
  • 【郵政研究】中國郵政網絡培訓學院綜合資源建設研究(節選)
    在中國郵政網絡培訓學院(以下簡稱:中郵網院)框架體系中,綜合資源處於公共和基礎地位,既可以單獨開闢欄目面向固定人群開展學習活動
  • 國家郵政整頓快遞違規收費 末端收費亂象當休矣
    國家郵政整頓快遞違規收費 末端收費亂象當休矣 原標題: 記者調查發現,違規收費情況在一些鄉鎮、農村尤為普遍。  每件多收三五元保管費、取件費,看似不多,但總量驚人。而且,違規收費的具體表現也各不相同。有的是在投遞環節以超出派送範圍或經營困境為由,強行向收件人加收快件投遞費;有的則是收件人自取快件時,無正當理由向收件人額外收取保管費;還有的是未經收件人同意,快件放置到鄉鎮網點或其他代收點,不按約定名址投遞到人。
  • 手裡有15萬,農業銀行、郵政銀行和農村信用社,存在哪家好?
    如果生活在鄉鎮或者農村就會發現,當地的銀行並不像大城市裡那麼多,郵政、農行、信用社這幾家算是比較常見的,其他的工行、建行、中行和交行則會視當地鄉鎮的發達程度而設立網點,一般股份制商業銀行很少在農村或者鄉鎮有營業網點,究其原因就是客戶群體不一樣。那麼如果當地只有郵政、農行和信用社,手裡有15萬的情況下存哪家比較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