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畫筆下的世界往往都充滿著無數的趣味,從一兩歲開始他們就喜歡進行塗鴉式的創作。
當然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孩子們的畫都會天馬行空,有的時候讓人們很難揣摩其中的意思,當然因此還會發生一些啼笑皆非的誤會。
幼兒園裡老師布置了一項繪畫作業,題目是我的全家。
孩子們聽到這個題目之後顯然非常興奮,很快燃起了他們的創作欲,老師話音剛落,他們就迫不及待的拿起畫筆,畫下心目中的爸爸媽媽和自己的形象。
一個小時結束後,大家紛紛把作品交給了老師,老師一張一張看得非常認真,時不時地露出笑臉,因為這些孩子畫的真的太可愛了。
不過當他看到其中一個孩子的作品時,突然變得嚴肅起來,下課後很快聯繫了孩子的家長,讓家長儘快到學校來一趟。
孩子的家長很快趕到了幼兒園,老師把孩子的畫拿給了他看,畫面上是一家四口,看上去非常溫馨。
不過每個人的頭上都有一條類似繩子的物品,老師懷疑孩子心理有問題,因為這看起來就像是在上吊一樣。
孩子的媽媽看後哭笑不得,對老師說您看錯了。媽媽解釋道,這是他們之前去海邊旅遊,然後一家四口潛水時的場景。
不過孩子的畫確實容易讓人誤解,只能怪孩子太小,畫的太抽象,確實看不出來他們嘴巴上的設施就是潛水裝備,難怪老師會誤解。
不過這樣的老師卻讓家長非常放心,因為他真的很認真負責。
如果遇到了這樣的老師,相信每一個家長都會感到非常幸運,當然對孩子來說也是很幸福的事情。
1、儘量私下溝通
現在很多班級都會有家長群,老師和家長之間也會有微信,所以溝通起來也會非常方便。
但是如果真的遇到了關於孩子的問題,父母和老師還是應該私下進行溝通,不要在班級群裡互相質疑對方,否則最後大家都很尷尬,對孩子的學習自然也是不利的。
2、儘量用平和的語氣
有的時候父母和老師之間會因為孩子的問題發生一點小爭執,這時大家難免情緒都會激動。
但是相信雙方都是為了孩子好,所以大家還是應該儘量控制自己的情緒,用平和的語氣和對方交流,這樣會更有利於問題更好的解決。
1、學會和孩子像朋友一樣相處
父母在孩子面前應該學會放低姿態,不要總是高高在上盛氣凌人,而是要和孩子像朋友一樣相處。
這樣孩子才會願意和父母交流,才會向父母敞開心扉,否則父母必然很難走進孩子的內心。
2、關注孩子的情緒
孩子的繪畫其實在很多時候能夠反映出他們的此刻心情,如果孩子在繪畫上用的色彩都比較灰暗,那麼很有可能他們的內心此刻並不開心。
反之如果他們喜歡明亮的顏色,那麼孩子的性格應該比較開朗。父母要關注孩子的情緒,這樣才能及時幫助孩子處理他們的心理問題。
3、和孩子的同學交流
父母如果有機會碰到孩子的同學,那麼可以和孩子的同學進行一些交流。因為通過孩子同學,父母可以更好的了解孩子在學校裡的表現。
比如他們上課時是否認真,下課時是否能夠和其他孩子一起玩,這對於父母了解孩子非常有幫助。
只有父母更好的了解孩子,多和孩子的老師交流溝通,才能夠讓孩子健康的成長,讓孩子感受到更多的關愛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