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賞析魯迅小說的藝術風格,看完真的漲知識!

2020-12-15 他亂雲脫包

魯迅是我國現代文學的奠基者,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偉大旗手,其文學活動和文學創作,對中國現代文學的

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吶喊》,《彷徨》是中國現代小說的開山之作,在藝術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它們繼承了我國古典小說的優秀傳統,同時又打破了古典小說以敘述情節為主的模式和第三人稱的敘述方法,吸收了外國小說的表現方法和藝術技巧,創造出真正具有現代意義的新的小說形式。

一、多姿多彩的敘述手法

魯迅的小說表現出大膽的創新精神。他的《吶喊》和《彷徨》就是以表現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別而著稱的,這些作品幾乎一篇有一篇的格式。從敘述的角度而言,魯迅小說中有第三人稱的小說,如《藥》、《明天》、《離婚》等,也有第一人稱的小說,如《狂人日記》、《故鄉》、《傷逝》等,同時也有第一人稱與第三人稱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的小說,如《祝福》。從時序上的安排上看,魯迅小說中有以時間先後組織

情節的順序,如《藥》、《阿Q正傳》、《離婚》等,但也常用倒敘的方式改變固有的時序關係,如《祝福》、《傷逝》等。從時空關係而言,橫斷面切割方式在魯迅小說中已成為經常運用的主要方式。《示眾》只是一個場景的描寫,展示的是現實生活的一個橫斷面。《藥》則是先後幾個場景的組合,像戲劇中的幾幕……魯迅小說雖然數量不多,但其文體形式卻萬象紛呈,各自不同,奠定了中國現代小說多樣化發展的基礎。

二、精細老練的白描手法

在表現手法上,魯迅喜歡運用精細而又老練的白描手法。他認為白描就是有真意,去粉飾,少造作,勿賣弄而已,仰仗的是觀察精到,語言貼切,表現節儉。比如《祝福》中的祥林嫂「臉上瘦削不堪,黃中帶黑,而且消盡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間或一輪,還可以表示她是一個活物」,表現她最深最重的悲哀。魯迅在簡練、含蓄的筆觸中,既對人物有傳神的寫照,又勾畫出了人物的靈魂。又如小說《示眾》中的人物描寫中,多用白描,描寫在「盛夏」的「酷熱」裡,牲畜與飛禽就只能發出生理上的「喘氣」,比牲畜和飛禽高級的人卻耐得住暑熱立在十字路口觀看穿「白背心」男人的「示眾」。他們「仰起臉」,伸著「脖子」,「擠」進「擠」出,尋著「看」、「研究」著「看」,「相互」「看」,不斷發出「好看」、「多麼好看」的讚嘆聲。他們沒有姓名,沒有自我,沒有精神和思想,只有「四肢」、「五官」上的差別和感覺,只有年齡、面相和性別的不同。廖廖數筆,把一群沒有自我意識和精神靈魂的無聊的、冷漠的看客勾畫得淋漓盡致。

三、大膽創新的表現手法

魯迅是創造文學新形式的先鋒,他借鑑西方文學形式,轉化傳統文學手法,經過自己不斷的創新和實驗,開創了中國小說的現代形式。在他看來,「沒有衝破一切傳統思想和手法的闖將,中國是不會有真的新文藝的」。大膽吸收異域的文學營養是魯迅小說的藝術經驗。他吸收了西方文學表現心理

的多種手法,如對夢境、感覺、潛意識和變態心理的描寫。

如《狂人日記》有大段大段的心理描寫,表現狂人複雜的心理感受,《阿Q正傳》也大量表現了阿Q心理的潛意識與顯意識,如對革命成功的想像性滿足,從自卑到自尊的心理轉化,阿Q始終處在心理與現實、主體與客體、想像與真實的世界之間,他從失敗到勝利的心理轉化也是小說藝術的精彩之筆。小說《肥皂》、《傷逝》、《白光》等都大量使用了心理描寫手法,揭示了人性的複雜與心靈的深度。

相關焦點

  • 看完真的漲知識了
    看完真的漲知識了。中國是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家,我們也都知道在中國其實有很多的食材種類,有的食材種類可能我們經常見到,而有的食材種類就不是經常能夠見到的了,那麼在平時的時候,很多人也是會聽說一些食材,可是卻從來都沒有見過,今天我們要來為大家介紹的就是一種東西,它的名字叫做瑤柱,很多人並不知道這個瑤柱是什麼東西,可是卻聽說了它的價格,因為它的價格特別的昂貴,甚至賣出了天價,那麼對於這種瑤柱更是讓更多人好奇了,當我們看完這篇文章之後,真的是長知識
  • 讀魯迅《狂人日記》極致的反諷作品範本,整體結構反諷的藝術賞析
    當我們閱讀完魯迅的這篇小說《狂人日記》的時候,你就會對反諷有一個更為深刻的理解,同時除了在語義上知道作者運用了反諷的手法,還能在其整體的文本結構上,看到作者的獨出心裁,用一種反諷的結構來組織這篇小說,給了我們一種新穎、陌生化的藝術體驗,同時也帶來了無限的沉思。
  • 講座紀要丨陳平原教授:魯迅《中國小說史略》研讀
    這些問題不僅僅是知識意義上的,更與人格的砥礪和培養、與精神意義的上返本開新有密切關係。陳平原教授對魯迅《中國小說史略》的成書背景和題旨關懷抽絲剝繭,為我們解讀了這部現代學術史上的經典之作。其溫厚風趣、深入淺出的演說風格,使現場氣氛融洽而熱烈。
  • 品酒師這樣告訴我們,看完真的是漲知識了
    品酒師這樣告訴我們,看完真的是漲知識了。紅酒現在是很多人都非常喜歡喝的一種酒類飲品,我們也都知道紅酒相對於白酒而言,它會更加的健康。因為大家都知道現在紅酒有很好的美容養顏的效果,那麼在平時的時候我們喝紅酒都會把它打開之後每天喝上一些,但是我們卻不知道這些紅酒過去之後還能不能喝呢?品酒師就這樣告訴我們,看完後真的是長知識了。
  • 看完真的漲知識了
    看完真的漲知識了在古代,讀書人的社會地位一般都相對較高,普通民眾都非常尊崇讀書人,就連打家劫舍的劫匪都不會輕易得罪讀書人,在唐朝時期人才選拔嚴格,每年當選秀才之人僅一二人,因此要想當上秀才尤其困難,「秀才」相當於現在什麼學歷?
  • 高考小說閱讀專題:賞析藝術技巧
    專題——賞析藝術技巧一、必備知識歸納:(一)、敘述藝術敘述(記敘、敘事)作為小說最主要的表達方式,其技巧表現在敘事的人稱、方式和線索三個方面。雙線(明線與暗線,主線與副線)(二)、描寫藝術小說中的描寫從描寫對象看分為環境描寫(主要是自然景物描寫)、人物描寫和場景描寫。其中人物描寫是賞析的重點。(1)景物描寫a、抓住特徵,進行形、聲、色等方面的描寫。
  • 64年後,這部由魯迅小說改編的電影入圍「坎城經典」
    著名劇作家夏衍根據魯迅小說改編的劇本,緊扣祥林嫂的人物性格,放大反映底層人物生活的視野,不但擴展了原著的社會信息量,也使影片的藝術結構更加嚴謹和精煉。導演桑弧通過對原著所反映社會環境的準確把握,多層面多角度地塑造了《祝福》的人物典型性。影片在1957年獲得第十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特別獎,1958年獲得墨西哥國際電影周銀帽獎。
  • 5本主角為了力量不擇手段的小說,心狠手辣不聖母,看完真過癮!
    大家好,我是小馬哥,今天給大家推薦5本主角為了力量不擇手段的小說,心狠手辣不聖母,看完真過癮!在這裡知識和力量決定了一切。主角為了獲得知識和力量可以捨棄一切,剛開始還像個正常人,在逐漸了解到巫師世界的殘酷規則後,他逐漸剝奪自己的善良與人性。主角的信條就是力量,在成為無法被世界容下的強大存在後再次離去尋找新的力量。
  • 5本超好看的都市系統類小說,劇情精彩爽快,一口氣看完真過癮!
    大家好,我是小馬哥,今天推薦5本超好看的都市系統類小說,劇情精彩爽快,一口氣看完真過癮!小說的合理性也比較好,甲方會因為價格過低質疑主角,曾經的手下不會因為主角一聲招呼就拋下剛找到的工作,主角就算打算靠口碑靠自來水取勝,也會去找水軍幫忙營銷,提高了實感。非套路文,行文比較流暢,故事設定也很自然,人物形象也不錯。值得一看。
  • 魯迅作品中的看客現象,值得一看,漲知識!
    在魯迅小說的人物畫廊中,看客形象是極其重要的一部分。魯迅收入《吶喊》《彷徨》的25篇小說中幾乎三分之二的小說都不同程度地勾勒、描繪了看客形象,其描寫的看客人物眾多,層次繁雜,組成了一個看客群體,具有深廣的揭示意義。
  • 威廉·萊爾譯介魯迅小說的啟示:文學外譯貴在靈活
    1990年,美國夏威夷大學出版社出版了威廉·萊爾翻譯的小說集Diary of a Madman, and Other Stories(《魯迅的〈狂人日記〉及其他小說》)。該譯本是魯迅小說非常完整的譯本之一,其中收錄了魯迅《吶喊》《彷徨》中全部的25篇小說及其最早的小說《懷舊》的譯文。該譯本在國外,尤其是在美國受到廣泛關注,獲得廣大外國讀者的青睞,在亞馬孫上讀者對該譯本也好評如潮。
  • 走進我國傳統藝術,看完真的漲知識
    在探索中國傳統藝術的路上,我享受著這份先賢們所賜的「藝術饕餮」。  中國畫在中國傳統藝術中有著作用,中國寫意畫講究「以形寫神,形神兼備」,給人一種「似是而非」的神秘感,其大量的留白給人們無限遐想的空間。有的畫面寥寥幾筆就勾勒出了一幅或是氣勢磅礴,或是婉約動人,或是氣韻悠揚的畫面。
  • 「寫什麼」「如何寫」……特級教師餘映潮談課文賞析寫作要點
    如"記敘文的要素和各種敘述方法的分析、說明文的順序安排與結構藝術的品析、小說的起因發展高潮與結局的結構欣賞、文章總分關係的解析、文章段落之間的關係的闡釋以及各種形式的段落結構的解說與欣賞等。還有課文中的線索語言,字詞的運用技巧,詩文的修辭藝術,語言的特別風味,課文中的對話品析、詩歌意象欣賞、人物語言描寫品析、細節描寫品味、語言的音樂美、比喻藝術……都在賞析的視野之內。
  • 高三語文:賞析技巧 語言藝術
    小編將從「語言藝術」方面,與大家分享散文賞析的方法。之後,我們會通過一道綜合性的散文訓練題,進一步明確散文技巧的鑑嘗思路。「陽光校園 空中黔課」,高三語文散文板塊的學習,是由貴陽六中的陳豔豔老師負責的。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陳老師的確教給我們許多實用的知識。
  • 看完真漲知識,秋季多吃身體好
    看完真漲知識,秋季多吃身體好。買來的黑豆提前放入清水中浸泡4個小時以上,泡過的黑豆顆粒飽滿,倒入篩網中,控幹水分,正宗的黑豆,泡過的水並不會太黑,表皮呈棕紅色。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黑豆相關知識和好吃的做法,這種黑豆的吃法比炸花生米好吃多了,咬上一口咯嘣脆,越嚼越香,作為追劇小零食,實在是太好吃了,一次可以多做一些,放入保鮮盒或者保鮮袋中密封保存,吃上一個月,照樣酥脆,平時也可以用來當下酒菜,吃粉、面時加上一些也是非常不錯的。平時煲湯打豆漿,吃膩了的朋友,不妨試試這種吃法。喜歡的朋友不妨收藏一下。有空也在家試一試哦。
  • 有位年輕人說浙江人寫不來散文,金庸:浙江人裡還有魯迅和餘秋雨
    賈平凹擅長寫小說,余光中擅長寫詩,但在散文領域這二位都推崇餘秋雨。雖然這二位把他捧得夠高,但在筆者看來,最有意思的評價來自於金庸先生。 第一位大伽魯迅先生自然不用多說,他的經典散文太多了,其散文集《野草》和《朝花夕拾》至今仍是當代文人很難企及的作品。 第二位就是餘秋雨,他是否能和魯迅一樣,成為浙江文化圈的驕傲,咱們用事實說話,來賞析一首餘秋雨的兩段散文:
  • 眾所周知《阿Q正傳》不僅是魯迅最優秀的小說
    眾所周知《阿Q正傳》不僅是魯迅最優秀的小說,也是中國現代文學上最傑出的小說,所謂「曠代文章數阿Q」。小說集中塑造了一個充滿精神勝利的阿Q形象,這一形象不僅高度概括了辛亥革命時期落後農民的共同特徵,而且概括了當時整個中國人的某些人性弱點,揭示了國民的劣根性。
  • 小說文體知識講與練(附答案)
    主要考查考生藉助語文學習的方法和規律,捕捉語言信息,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而不是考查某個專業知識。所以,讀文的重點就是理清文章的論述關係和行文的邏輯關係。六、讀文方法步驟一:邊讀邊標關鍵詞:1、表示範圍、程度的副詞;2、表時間、結果的關鍵詞;3、某些指代詞;4、含有肯定或否定的關鍵詞;5、提示信息的詞;6、文中反覆出現的詞。
  • 由魯迅的小說《社戲》引發的一次練筆
    今天講到了魯迅的小說《社戲》,有一段講的是從人物描寫的角度分析人物形象。下午的答疑課,我告訴學生們:分析人物形象是我們學習小說的一個重點,人物形象塑造得好,往往是小說成功的關鍵。如果人物形象模糊不清,那麼讀者讀起來也覺得千人一面,乏味得很。
  • 公共基礎知識:以三部大作來看清代小說
    《儒林外史》的問世流傳,意味著諷刺小說的成立,尤其是《儒林外史》的問世,如魯迅《中國小說史略》所說,"說部中乃始有足稱諷刺之書"。惜乎此後的諷刺小說走入下坡路,逐步為"譴責小說"、黑幕小說所更替。《三俠五義》的出現一肅晚清文壇上人情小說淪為狎邪、諷刺淪為黑幕、神話淪為迷信、講史已無藝術魅力的局面,清代大儒俞樾見到後驚呼:「如此筆墨方許作平話小說,如此平滑小說方算得天地閒另是一種筆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