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整式運算容易出錯?看完就知道如何避免錯誤!

2020-12-13 五分鐘學數學

整式的乘法和因式分解問題是初中數學中的重要內容,也是後續學習方程、函數等內容的基礎,我們將它們統稱為整式問題.在蘇科版教材中,將此兩部分內容放在一個章節中進行教學,主要是考慮到整式乘法與因式分解是兩種互逆變形,可以引導學生感悟到一個數學表達式,不僅要會順向看,還要會逆向看.弄清這兩種變形的互逆關係及各自的功能,才可以深刻理解兩者的本質.

教學中發現學生在學習此內容時,常常會出現一些典型的錯誤.在此,筆者結合實例進行分析,並提出改進方法.

一、關於整式乘法的錯誤分析

1、多項、漏項

例1 計算:(2a-b)(a+2b-3).

錯解

原式=2a-ab+4ab-6a-ab-2b+3b.

原因重複計算.

例2 計算:(x-y)(2x+y-3)

錯解

原式=2x+xy-3x-2xy+3y.

原因遺漏一項.

錯因分析 以上兩種情況的出現,主要是因為在計算的過程中,沒有注意運算順序.學生在遇到較複雜的多項式乘多項式的運算時,有時會用第一個括號中的項與第二個括號中的每一項相乘;有時卻又採取了用第一個括號中的每一項依次與第二個括號中的項相乘的順序.兩種順序交叉出現,就有可能產生多項和漏項的情況.

因此,在教學時,應注意提醒學生,在一般情況下,進行多項式乘多項式的運算時,我們只能在以下兩種順序中任選一種進行運算:一是以第一個括號中的多項式為主,將第一個括號中的第一項分別與第二個括號中的每一項相乘,再將第一個括號中的第二項分別與第二個括號中的每一項相乘,以此類推.二是以第二個括號中的多項式為主,將第一個括號中的每一項與第二個括號中的第一項相乘,再將第一個括號中的每項與第二個括號中的第二項相乘,以此類推.這樣,就不會出現重複相乘或是漏項的情況了.

2、符號錯誤

原因在單項式乘多項式的運算過程中,搞錯了所得項的正負性.

錯因分析 符號錯誤是運算類問題中最常見的錯誤之一無論是在有理數的運算中還是整式的運算中,學生常常會搞錯結果項的正、負號,導致後續問題的錯誤.究其原因,負數的計算是學生在進入初中後才學習的內容,受小學學習習慣的遷移,學生在運算過程中更注重對數和字母的運算,而常常忽視符號的問題.

因此,在此部分教學時,應特別強調,在有理數及整式運算中,需先確定每一項的符號,再考慮數和字母部分.

3、公式用錯

原因 用錯公式.

錯因分析 學生在剛接觸乘法公式時,常常會對公式理解不夠透徹.在平方差公式中,分不清哪一項為正哪一項為負;而在完全平方公式中,主要出現的錯誤:一是首尾兩項的係數沒有平方,二是中間項沒有乘以2,三是中間項的正負號弄錯.

4、冪的運算錯誤

原因 混淆冪的運算法則.

錯因分析 冪的運算是整式乘法的基礎.有些學生在學習冪的運算時沒有將基礎打實,導致在學習整式乘法時常常出錯.

因此,教學中應先將冪的運算法則打牢基礎,特別是要搞清楚冪的乘法、冪的乘方、積的乘方等幾種運算法則防止混淆.

二、關於因式分解的錯誤分析

1、概念錯誤

原因概念不清,發生了因式分解的結果不是整式的積的情形.

錯因分析 學生在剛學因式分解這部分內容時,常常會混淆整式乘法和因式分解的概念,出現不按步驟逐步分析的情形.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強調因式分解與整式乘法的區別與聯繫,使學生明確因式分解與整式乘法是兩種互逆的運算,其中,因式分解是從一個多項式出發得到幾個整式的積的運算過程.當學生對概念明確後,就不會出現這種混淆概念的情況了.

2、分解不徹底

例7因式分解:

原因 當第一步運用平方差公式後,忘了再檢查每個括號中是否可繼續進行因式分解,特別是提公因式這步,學生常常會疏漏.

錯因分析 學生在學習因式分解時,沒有養成反思的習慣.因為他們之前學習過的計算(包括有理數計算和整式運算)都只需要按照步驟依次往下計算即可.但在進行多項式的因式分解時,常常要交叉運用各種方法,而且要時時檢查每個括號中是否已經分解到底了.所以學生在初學因式分解時,常常會犯此類錯誤.

因此,從一開始教學因式分解時,就應強調「回顧與檢查」,讓學生養成邊檢查邊繼續分解的習慣,防止出現虎頭蛇尾,分解不徹底的情況.

3、公式用錯型

原因 將完全平方差公式中的兩種情況混淆.

錯因分析 學生在學習用公式法分解因式時,沒有從本質上理解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的區別:平方差公式適用於兩項式,每一項都是平方項且符號相反,而完全平方公式適用於三項式,並且要滿足有兩項是平方項且符號相同,另外一項為兩數積的兩倍.只有明確了這兩種公式的適用範圍,才能根據情況選擇合適的公式進行因式分解.

另外,老師在教學時也應對運用完全平方公式的兩種情況加以區別,讓學生明確何時為差的平方,何時為和的平方.

三、整式乘法和因式分解混合錯誤分析

例9化簡:(a+b)(a-b)+b(a+2b)-b

錯解

原式=a-b+ab+2b-b=a+ab=a(a+b).

原因 最後一步將結果進行了因式分解,從而導致沒有完全化簡.

錯因分析 在學完了整式乘法和因式分解兩部分內容後,學生常常會對這兩種運算產生混淆.雖然分別運算時,學生明白整式乘法是從整式的四則運算出發,最後得到化簡後的多項式;而因式分解是從多項式出發,最後得到整式的積的運算.這兩種運算互為逆運算.而化簡指的僅僅是整式乘法,而不包括因式分解.

通過對以上幾種學生在整式乘法和因式分解中常見的錯誤進行分析,我們可以發現,學生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會產生錯誤:

一是概念不清,沒有真正弄懂整式乘法和因式分解的本質含義.

二是運算順序不明確,沒有按照一般順序進行運算.

三是基本公式沒有掌握好,對於本部分內容中最常用的兩種公式: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的本質形式沒有分清,搞懂.

最後是數學基礎不紮實,已有知識掌握不牢固,導致後續知識學起來比較困難.

以上幾個問題都需要在教學中特別引起重視.

您給我轉評贊,有一樣就謝謝您了!

相關焦點

  • 初中數學輕鬆學:會小學乘除的豎式計算,就能快速掌握整式(尤其是...
    小學數學中學習了兩位數的乘法以及除法,並且介紹的是豎式計算法,然而很多學生到了初中甚至高中後還僅僅認為豎式計算只適合數的乘法和除法運算,而沒有意識到豎式計算還可以在更為複雜的整式運算尤其是多項式乘積與多項式除法中也可以同樣使用,並且還能有效避免失誤,同時還能鍛鍊個人的思維和計算能力。
  • 八年級數學,整式的除法以及整式的混合運算詳細講解與答題技巧
    八年級數學,整式的除法以及整式的混合運算詳細講解與答題技巧本課程適用於八年級及八年級以上的學生,請根據自己的水平進行閱讀。文中加粗部分為重點反思內容。務必要引起讀者的注意。多思考,才能學好數學哦!1 除法概念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整式相除,即為整式的除法。2 四則運算的概念整式中同時含有加法,減法,乘法和除法運算,即為整式的四則運算。
  • 初中數學整式的運算8個必備考點完整總結
    在初中數學中,整式包含了整式的認識,單項式和多項式,同類項,合併同類項,整式的加減法,冪的運算,整式乘除法,乘法公式以及因式分解。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學習了除因式分解外整式的所有內容。整式的學習和考查以基礎運算為主,在中考中也經常直接考查到整式的運算。
  • 初中數學的運算要點簡析
    運算能力是數學學習的基礎能力,在初中數學中,代數部分就是以運算為核心的,很多數學成績不理想的學生在運算方面存在諸多問題。初中數學的代數部分包含數與式,方程,不等式和函數這四大基礎內容,其中以數與式和方程作為基礎,不等式和函數作為提升。
  • 初中數學整式的加減運算,添減括號規律
    整式,是初中階段學習的一個重點知識,固然是常規的一種運算,但是包含的知識點卻也不容無視,我們首先擴一點知識,我們學過代數式,簡單點來說便是把數或表示數的字母用四則運算加上乘方等運算符號連結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數式.需要注意的是單獨的一個數或字母也叫代數式.為什麼我們要說代數式,因為整式就是其中一份子
  • 初二數學:整式的乘法(冪的運算性質)
    初二數學:整式的乘法(冪的運算性質)在整式的乘除中同學們需掌握好的公式有:同底數冪的乘法和除法、冪的乘方與積的乘方、零整數冪與負指數冪、單項式與單項式相乘、單項式與多項式相乘、多項式與多項式相乘、完全平方公式、平方差公式。下面我們一起看一些整式乘法中常用到的公式。
  • 初一數學下冊知識點:整式的運算
    中國教育在線訊 初一(七年級)下冊數學知識點:整式的運算是由初中頻道整理的,供大家參考,下面來看一下初一(七年級)下冊數學知識點:整式的運算。  一、整式  單項式和多項式統稱整式。  a)由數與字母的積組成的代數式叫做單項式。
  • 2020初中數學知識點:整式的除法運算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初中數學知識點:整式的除法運算,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單項式÷單項式   單項式相除,把係數、同底數冪分別相除後,作為商的因式;   對於只在被除式中含有的字母,則連同它的指數一起作為商的一個因式。
  • ...輕鬆學:會小學乘除的豎式計算,就能快速掌握整式(尤其是多項式...
    小學數學中學習了兩位數的乘法以及除法,並且介紹的是豎式計算法,然而很多學生到了初中甚至高中後還僅僅認為豎式計算只適合數的乘法和除法運算,而沒有意識到豎式計算還可以在更為複雜的整式運算尤其是多項式乘積與多項式除法中也可以同樣使用,並且還能有效避免失誤,同時還能鍛鍊個人的思維和計算能力。
  • 初中數學之整式學習
    每學習一個數學名詞或者概念,我們一定要弄清楚它的定義。今天我們討論的是整式,那麼什麼是整式呢?整式是單項式和多項式的總稱,那麼什麼是單項式呢?由數與字母的積或字母與字母的積所組成的代數式叫做單項式。什麼叫做多項式呢?由有限個單項式的代數和組成的代數式叫做多項式。
  • 北京四中名師談如何學好初中數學
    正確的學習態度和科學的學習方法是學好數學的兩大基石。這兩大基石的形成又離不開平時的數學學習實踐,北京四中網校主講教師、北京四中數學高級教師龔劍鈞就幾個數學學習實踐中的具體問題談一談如何學好數學。
  • 2019中考複習:數與式專題複習-2018年中考數學整式真題彙編分析...
    通過對2018中考數學的真題分析我們可以更好的把握2019年中考備考的複習策略,掌握全國各省市中考數學的相關考點,而我們今天主要通過對2018年中考中關於「數與式模塊」下有關「整式」的考點進行簡單的分析,來幫助考生以及老師更加有針對性的進行2019年中考數學的備考複習,我們主要選取了50道來自2018年全國各省市中考數學真題來進行簡單的分析
  • 中考數學整式的運算及因式分解學什麼?考什麼?難點是什麼?
    整式的運算及因式分解是初中數學核心內容,是中考數學的必考重點內容,主要考查整式的加、減、乘、除四則運算及因式分解十二大方法中前幾種方法,剩下的方法是為高中數學準備的。在初中,這一部分包括人教版七年級數學上冊第二章整式的加減(第1-17課)和八年級數學上冊第十四章整式的乘法及因式分解(第18-53課)兩部分。詳見目錄:第01課整式的運算和因式分解課程說明.
  • 初中數學一種新的運算方式以及冪的運算法則,保存收藏
    初中數學北師大的教材,在七年級下冊開篇我們會學到一種新的運算方式,也就是冪的運算。冪的運算學習在整個數學學習上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其實估計不少同學有一種感覺,數學是一個拼湊的學科,各個知識點拿到一起就是一個大考點,分散開來就是一個個小知識點,就和積木一樣,多個知識點放到一起會拼成一個讓你驚喜的大玩具,這其實也是數學的一種樂趣和魅力。因此在數學學習上,如果你想拼成一個宏大的完整藍圖,那我們哪個零件都不能丟。
  • 初中數學《整式的加減》教學設計
    >金書匠官方微信教師考試信息發布真題備考紙:初中數學《整式的加減》1.題目:初中數學【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整式加減的學習中培養學生合作交流、勇於探索的學習習慣,發展學生的符號感。二、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學會進行整式的加減法運算,並能說明其中的算理;經歷字母表示數量關係的過程,發展符號感。
  • 2018初中數學學習方法:整式的加減
    新一輪中考複習備考周期正式開始,中考網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中考五大必考學科的知識點,主要是對初中三年各學科知識點的梳理和細化,幫助各位考生理清知識脈絡,熟悉答題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下面是《2018初中數學學習方法:整式的加減》,僅供參考!
  • 初中數學培優 七年級下 第五講 整式的乘法
    中國目前初中數學教育大綱基於以下這個情況,即絕大多數人現實生活中只會用到三年級以下的數學,因此難度下降很大,屬於普遍教育。而高中數學的難度並沒有下降,因此初高中之間的銜接存在著很大的困難。我曾經遇到過本地區最好的公辦初中的一個學生,她在初中排在年級前20名(年級總共500多學生),但是進入高中後感覺非常吃力,跟不上進度。和她交流後我一句話概括,現在的初中數學要求太低,難度太低。
  • 初二數學分式運算專題,強化意識,掌握運算關鍵點
    初二數學分式部分中,分式的運算時考試必考內榮,在中考中要求都屬於「c」級,這部分的內容主要掌握分式的加、減、乘、除、乘方的運算法則,並能夠進行混合運算,同時掌握負整數指數冪的意義,會進行簡單的整數範圍內的運算。在學習中要善於利用類比的數學思想。
  • 初中數學:整式相關考點及常見題型詳解
    前言:為迎接2019年中考,特把初中數學的知識進行梳理,做成了一份很實用的資料,基本囊括了中考所有必考考點,其中有基礎知識,也有拔高訓練,從前到後、由易到難,希望對學生有所幫助.此系列前兩篇是:《實數相關考點及試題》與《代數式及其求值》,這是第三篇,主要學習整式的相關知識.
  • 初二數學分式運算,強化意識,掌握運算關鍵點
    初二數學分式部分中,分式的運算時考試必考內容,在中考中要求都屬於「c」級,這部分的內容主要掌握分式的加、減、乘、除、乘方的運算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