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數學高級教師、現任貴州省臺江縣民族高中校長陳立群
浙江在線11月17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沈蒙和)「給錢總要花光的,給物資總是要用完的,唯有把農民的孩子培養好,才能不讓貧困傳給下一代。」這是陳立群撰寫的《我的教育主張》裡的一句話,也是他從教40餘年一直踐行的理念。
今年高考,貴州省臺江縣民族高中二本以上上線完成率居黔東南州第一。901人參加高考,二本以上的上線人數達450人,其中8名學生考分突破600分,結束了學校十多年來沒人考過600分的歷史。這意味著,這個國家級貧困縣,一下子走出了數百位大學生,且大都是農家子弟,為下一代能擺脫貧困增加了足夠的砝碼。
該校取得如此佳績,與生源無關,而和陳立群有關。在他2016年8月到任前,該校儘管是縣裡唯一的高中,但由於教育質量欠佳,生源流失嚴重,每年全縣中考前200名學生中,只能留住十來個。因此,看到這份高考成績單,臺江縣的老老少少都覺得是奇蹟。事實上,這並不是他創造的第一個奇蹟。
與農村孩子結下不解之緣
創立的「宏志班」曾轟動杭城
1977年,由於鄉鎮高中的師資力量緊缺,年輕的陳立群便在臨安做了一名普通教師,從此和農民的孩子結下不解之緣。
當年底恢復高考後,陳立群一邊給學生上課,一邊準備自己的高考,隨後順利考入浙江師範大學數學系,成為恢復高考後首屆本科生。大學畢業後,他繼續從教。
他在桐廬窄溪中學做校長時,有兩位學生中考並列第一,但因家庭經濟原因,想放棄讀高中選擇中專。陳立群覺得,兩個好苗子只讀中專太可惜,便再三做工作。在他的堅持下,兩人最終選擇了讀高中,並考取大學,如今一個是浙江工業大學的教授,另一個成為了杭州市某轄區的區領導。
後來,陳立群調到杭州主城區當校長,教城裡的孩子,但心裡仍放不下農村的孩子。「我自己就是農村出來的孩子,因為遇上改革開放,一直堅持讀書,改變了自己的命運。所以對那些因為各種原因不能順利上學的孩子,我就想為他們伸出援助之手。」他說。
陳立群的「援助」,並非像普通好心人那樣捐錢捐物,而是送給這些孩子三樣東西:志氣、志向和志趣。
2001年,他擔任杭州市長河高級中學校長時,創立了浙江省首個「宏志班」。宏志,寓意為「宏偉的志向」。「宏志班」不僅學費全免,還有生活補助,招收的都是家庭貧困但學業優良的孩子,其中有許多來自農村。
首批「宏志班」參加高考,就成為當年杭州教育界最轟動的新聞之一——全班51人中,45個上了一本線,第一名被清華大學錄取。
2016年,他從杭州學軍中學的校長崗位上退下來,拒絕了民辦中學開出的百萬年薪,選擇到貴州省的國家級貧困縣支教,且不要一分錢,幫助更多孩子走出大山。他說:「不為功利,不求功德,只為心願。」
「我始終認為,『寒門』是可以出『貴子』的。」陳立群說,「『寒門』學子從小就經歷著生活上的磨難和歷練,所以具有普通家庭孩子所不具備的克服困難的意志力。這裡的孩子們很聰明,欠缺的只是教育氛圍。我作為教師,有幫助這些孩子走向成功的責任和義務。」
身體力行傳遞教育理念
激勵學生也激勵家長、老師
陳校長不僅有辦法激勵農村學生,也有辦法激勵農村的家長和老師。他的兩大絕招,一是熱心幫助,解決後顧之憂;二是身體力行,傳遞自己的教育理念。
這個學期,記者第一次聯繫陳校長,他沒在學校,而是走村串寨家訪去了,目的是儘快摸清高一新生中貧困生的家庭情況,提供必要的鼓勵和幫助。臺江縣最高海拔近2000米,俗稱「天無三日晴,地無三裡平,人無三分銀」。對這位身體欠佳的老校長來說,山路崎嶇並不好走,但他還是一趟趟走。
在高山苗寨板凳寨,他走進了高一學生李蘭花的家,一間用鐵絲箍起的兩層吊腳樓。李同學的父親常年在外打工,每月給家裡寄幾百元生活費,母親沒上過學,不識字也不會說普通話。陳立群望著滿牆的獎狀,輕聲勉勵道:「一切會好起來的。有困難就和我說,千萬別自己扛著。」告別前,他偷偷將準備好的慰問金交到孩子手中。
每天清晨6時30分,他就準時出現在學校,一直到晚上9時多,學生們夜自修結束再回家。他說:「愛就是陪伴。」臺江民中的老師們感慨:「我們還有什麼理由放鬆呢?」
為了改善教師待遇,陳立群自掏腰包設立獎教金,並制定《中青年教師培養行動計劃》,組織教師到杭州交流學習,提升業務能力。「一個人的力量總是有限的,改變臺江民中,需要3200多位師生的共同努力。」陳立群說。
對話
記者:哪樣東西是您一直珍藏至今、具有特殊意義的?
陳立群:初高中階段的幾個小本子。上世紀70年代初寫的,記載的是一段歷史。上面抄寫著毛主席語錄、唐詩宋詞、勵志名言、春聯、謎語、外國諺語、歇後語等。其中一個本子上還留有好幾頁我父親生前的筆跡。我現在擁有的一切,首先要感謝我的初中語文老師竺震霖和高中語文老師顧彭榮,他們讓我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也要感恩我的父母,他們讓我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並在十分貧困的年代,仍堅持讓我上學接受基礎教育。
記者:您覺得自己做過的最有意義的一件事是什麼?
陳立群:創辦宏志班,支教貧困山區,服務於底層平民百姓。
記者:業餘時間您有什麼興趣愛好?
陳立群:體藝等各方面興趣愛好比較廣泛,尤其喜歡圍棋,現在基本上不下了,但閒暇時間會關注重大比賽。
遇事愛思考。床頭邊放著手稿本,悟到一點什麼,就記下來,有時睡覺前會開燈關燈好幾次。
記者:對於改革開放,最想說的一句話是什麼?
陳立群:感恩。我放過牛,種過田,當過生產隊會計,擔任過大隊團支部書記,還能夠趕上高考,遇上改革開放,過上好日子。對於名利,看淡了,想通了。
人物名片
陳立群,1957年11月出生,中學數學高級教師,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兼職教授,曾任杭州市長河高級中學校長、杭州學軍中學校長。現任貴州省臺江縣民族高中校長。
先後榮獲浙江省第十八屆春蠶獎、杭州市勞模、杭州市第二屆傑出人才獎、首屆全國教育改革創新傑出校長獎、感動杭州十大教師、全國百強特色學校十佳創新校長獎等榮譽。
2001年,在浙江省內率先創辦了「宏志班」,招收的寒門優秀生不僅學費全免,還有生活補助。這個助學項目一直延續至今。2016年4月赴貴州的國家級貧困縣支教,同年8月起擔任臺江縣民族高中校長,且分文不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