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衛東:新消費時代如何科學地打造品牌

2020-12-19 新浪財經

來源:秦朔朋友圈

編者按:「十四五規劃和2030年遠景目標建議」中提出,全面促進消費,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順應消費升級趨勢,提升傳統消費,培育新型消費。成立於2002年的天圖投資因投資了飛鶴乳業、周黑鴨、百果園、小紅書、奈雪的茶、茶顏悅色、三頓半咖啡、江小白、德州扒雞、鮑師傅糕點、鍾薛高、八馬茶業等公司,在新型消費領域積累了豐富經驗。

本文是天圖投資創始合伙人馮衛東的分享。

我是一名投資人,虧過很多錢。創業中那些不科學、拍腦袋,帶來的代價是觸目驚心的。搬梯子夠月亮是永遠做不到的,因為你完全不知道正確的方向和路徑。獲取一點點的認知都是極其困難的。而一旦獲取了,知道地球是圓的,東方有一個地方走不通,向西航行照樣可以到達目的地,這就能帶來新大陸的發現。

從產品定位,從0到1,從1到10,是新品牌創業繞不過的幾個坎,每一步的選擇錯誤或者失衡,創業者都會在後續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

相比於網際網路產品的快速迭代,在消費品領域翻盤,其實需要更系統和底層的行業規律把控。我在投資和培訓實踐中看到很多創業者用這種系統的方法,準確地發現了機會,這種方法就是繪製品類分化樹。

品類到底是什麼?

品類到底是什麼?就是顧客心智中對商業的分類,由這個分類可以關聯到品牌,同時也可以完成購買選擇。從顧客的角度來看商業世界,一切都將變得簡單,因為顧客不會那麼複雜。

如果一種品類是顧客心目中解決某種需求的具體手段,這樣的品類就是真品類。比如礦泉水、空調都是真品類。

飲料、電器屬於抽象品類,在這個分類級別上,顧客完成不了具體的購買選擇,但抽象品類可以轉化成具體品類,通常是加上一個表示銷售的場所或者購買方式,比如水果店、電器店,就可以打造渠道品牌。

說到水果店大家就能想到某個具體品牌,比如百果園。消費者不願意記憶幾百種水果品牌,但會記住百果園這種渠道背書,它幫我把關就好了。

品類背後的分化,是被一些可以把握的商業的力量,要麼是需求變化,要麼是技術、供給端的變化所推動。

比如鞋這個領域,過去分化出了童鞋,現在開始分化出老人鞋,材質則從草鞋、布鞋到皮鞋,未來可能會出現高科技的材料。

所以從品類分化中就能發現和判斷很多商業機會,它不再是靈光一閃,而是能系統性地梳理、推演。這不光是創業者要做的,也是投資人要做的。

將品類歸屬顯性化,才能高效對接顧客需求。很多品牌都圖大,都不明確自己的品類,發現對接需求的能力反而會大幅度下降。比如當你問無印良品是什麼,答案五花八門。有人說是雜貨鋪,有人說是生活方式,各種各樣。但你問優衣庫是賣什麼的,基本上異口同聲說是賣衣服的。這就導致他們心智預售的能力不一樣。很多人出門之前就想好要買優衣庫的什麼東西,但到無印良品去卻很少先想好,基本是逛街時的衝動性購買。優衣庫只賣衣服,但比什麼都賣的無印良品多賣6倍,而且優衣庫比無印良品還晚成立4年。

咖啡的例子

在瑞幸當紅時,我老被LP或媒體問對瑞幸的看法。當時我說我掙不了瑞幸的錢,因為那是超出我的認知的錢。這是比較委婉的說法,後來的發展證明誰都不容易掙這個錢。

這背後是什麼?咖啡現在已經是一個抽象品類,買咖啡一定會被追問買什麼咖啡。背後分化的力量,主要是需求和技術。

品類分化樹右邊是往高品質方向分化,有技術的支撐;左邊是往便捷性上分化,也有技術的支撐。便捷性以速溶咖啡為代表,高品質以現磨咖啡為代表。

現磨咖啡還追求便捷性怎麼辦?就出現了膠囊咖啡,來得快同時不需要處理咖啡渣。

這裡產生了很多品牌,比如咖啡豆品牌、咖啡機品牌、咖啡膠囊品牌。進一步還想喝到更好的咖啡,要專業咖啡師用專業咖啡機而不是家用的,那就出現了咖啡館的咖啡。

速溶咖啡夠方便了,還想更方便,連找杯子、找開水都不願意,那就是即飲咖啡。

這些都是高品質和便捷化兩個極端的分化方向。

但總有一部分消費者魚與熊掌都想得,就會出現各自的主流方向在扭頭,比如便捷性的速溶咖啡也想高品質,就出現了利用食品科技的冷萃咖啡。高品質裡又想便捷,就出現了外賣咖啡。

殊途同歸,冷萃咖啡和外賣咖啡在魚和熊掌兼得的頂點上相遇了,那這個時候投資人如何選擇,創業者如何選擇?

背後是品類分化樹,前面都是細線條,真實分析時還要分析品類的強弱。速溶咖啡和現磨咖啡哪一個品類大?速溶相比現磨,大概是6倍的差異。

從速溶往高品質方向走,是精品速溶,使用的是冷萃技術。進一步做經濟分析,如果既要有質量又要有供應效率,我們最後認為精品速溶咖啡是更有社會效益的。

從品質來說,通過冷萃技術,它可以做到很高的品質。現磨咖啡,外賣要二三十分鐘送過來,品質其實守不住,這哪比得上冷萃咖啡只衝一兩分鐘。

這是我們選擇投資三頓半冷萃咖啡背後的一些思考。從長遠看,它的品質和便捷性都能勝過外賣咖啡。

多品牌的問題

大部分中小企業可能都處在單品牌主導一個定位的階段。比如周黑鴨品牌主導了休閒滷鴨品類;接下來是多品牌主導一個品類,因為有些品類太強大了,顧客看中的特性比較多。比如乘用轎車,有的人看中安全,有的人看中舒適,有的人看中豪華,有的人看中駕駛樂趣。這些特性都有不同的代表性品牌。

當一個品類都裝不下多品牌,承載不了企業那麼多的資源和能力,這時候就會出現多品牌主導一個抽象品類。

以可口可樂為例,它在碳酸飲料領域就有五個品牌,大家可能只知道可口可樂,其實還有雪碧、芬達、醒目。它也不光主導碳酸飲料抽象品類,還往整個飲料抽象品類發展,比如有美汁源、冰露、水生活這樣的礦泉水飲料。此外,它還收購了咖啡品牌Costa,一般消費者不知道Costa是可口可樂公司的品牌。

更往後的話,是多品牌主導一個價值網。海底撈就是用多品牌主導火鍋價值網。過去它是為自己配套,因為當時餐飲業的分工沒有形成,沒有人給它做配套,所以它自己給自己配套,再往後每一個配套的職能都變成面向整個市場的業務。所以它有海底撈、蜀海、頤海、蜀韻東方、海海等品牌,已經有兩個上市公司。

資本市場為什麼給海底撈這麼高的估值?就是看到它在火鍋這個價值網裡強大的壁壘。阿里巴巴也是多品牌主導零售價值網,如淘寶、天貓、支付寶、菜鳥物流等等,然後開始往線下擴展,收購了大批商超零售,現在進入「主業聚焦+戰略投資」的階段。

多品牌主導一個品類,是因為背後有資源協同性,同一個品類的供產銷體系很相近。比如寶潔五個洗髮水品牌主導了全球70%的洗髮水市場份額。還有就是多品牌主導一個價值網,通過價值網把很多外部交易變成內部交易,能降低交易費用。現在由於大數據、人工智慧的拓展,可以讓價值網內的協同變得更明顯。新技術出現後,大企業的規模會不斷創新高,市值也創新高。

差異化要對顧客有意義

競爭理論大師麥可·波特講差異化競爭,我認為差異化本質上可以歸結為品類的某種特性。重要的是這個差異要對顧客有意義。

比如恆大冰泉,說「一處水源供全球」,那又如何?對顧客來說,你要說來自長白山就有意義了。

榮耀有一個廣告,「是時候換雙鏡頭手機」。為什麼?得拼命找理由。結果它右上角是「勇敢做自己」,左下角是「榮耀暢玩6X」。直到我看到OPPO的廣告才發現「雙鏡頭,拍人更美」,這才是對消費者有意義的差異化。

差異化包括物理特性和市場特性。物理特性有直接的功能、性能、便捷性,也有間接的工藝、標準。有時候在物理特性上,很難找出對顧客特別有意義的競爭性差異,這時候往往市場特性會更有銷售力。

比如優諾酸奶,當他們一線銷售人員面對顧客,顧客問你的酸奶跟光明有什麼不一樣?銷售員說的是我們是法國品牌,是上海灘賣得最好的酸奶。這就非常能影響顧客的購買選擇。

市場特性也可以分成兩類:一是身世類,所謂品牌故事、品牌歷史都是不可更改的。比如奔馳說自己是汽車的發明者,奧迪說自己是安全的發明者;還有發源地,比如廣州涼茶就比山東的涼茶品牌要正宗,出身不一樣。

另外一類是現狀類。比如說自己領先——領導者、局部領先、前N強;說自己熱銷——緊俏、高增長;說自己是專家,這個市場特性在B2B裡用得非常普遍;還有說自己受青睞,被特定人群/亞文化喜歡,是彰顯價值的主要來源。

要使得顧客相信你的品牌定位,需要有可信的事實和行為。這些「信任狀」可以分三大類:

第一類是品牌的有效承諾。我們在街頭巷尾可以看到賣西瓜的攤販,是不是會立一個牌子,叫「先嘗後買,不甜不要錢」,這個土辦法就是有效,所以會被反覆使用。還有一些是隱性的承諾,比如在網際網路金融哀鴻遍野成了過街老鼠時,陸金所的廣告是怎麼打的?「平安集團旗下金融企業」。這下顧客就放心了,平安集團這麼大,它不會跑路的。

第二類是顧客自行驗證,這是最廣泛的信任狀。說什麼都不如顧客的體驗重要。對於初次顧客,產品本身的設計、包裝、門店形象、人員,都是重要的信任狀。奈雪的茶曾經跟我分享過,說他們招店員,男的要長得帥一點,女的要漂亮一點,這也是信任狀。我們一看這個店員,如果形象都不好,就覺得這個企業好像在走下坡路,僱不起好的人了。

還有關聯認知。在顧客的常識中認為核桃補腦,所以六個核桃打的「經常用腦,多喝六個核桃」。這在顧客腦子裡也是信任狀。當然只有中國人才有這個認知,美國人就沒有核桃補腦這個認知。

第三類是可信第三方證明。天圖說自己的定位是消費品投資專家,何以見得?那我說出一長串消費品品牌,總有一個你消費過。

當然,一個品牌不是一句話就能徵服顧客的,而是要環環相扣的立體信任狀。

相關焦點

  • 馮衛東:中小企業如何通過定位,打造脫穎而出的品牌?
    天圖投資CEO馮衛東因成功投資了飛鶴乳業、周黑鴨、百果園、小紅書、奈雪的茶、茶顏悅色、三頓半咖啡、江小白、德州扒雞、鮑師傅糕點、鍾薛高、八馬茶業等公司,在如何通過定位打造品牌領域積累了豐富經驗。 近日,馮衛東老師在營創學院論壇,發表了關於品類定位的灼見。以下,Enjoy:
  • 馮衛東《升級定位》新書首發,華章「科學創業系列叢書」重磅面世
    活動中,天圖投資CEO馮衛東攜新書《升級定位》首度露面,這也是機械工業出版社華章公司與高維學堂聯合出版的「科學創業系列叢書」的首本重磅作品。這本還未上市就已熱銷近20000冊的「品牌戰略必備圖書」用實際戰果初步贏得了市場的認可。
  • 馮衛東《升級定位》—高維學堂vs華章「科學創業系列叢書」第一本
    《升級定位》還未上市就已經熱銷15881冊的「品牌戰略必備圖書」用實際戰果初步贏得了市場的認可。現場氛圍熱烈,有實踐定位理論的創業者,有研究定位多年的學者,大家對於這本《升級定位》的科學性與實用性,給予了積極反饋,也進行了充分的交流與討論。
  • 品牌消費時代 Babycare打造母嬰產品新理念
    中國母嬰產業進入品牌消費時代,隨著90後成為母嬰市場的消費主力,他們從育兒理念、育兒行為、到育兒消費,都展現出跟上一代截然不同的態度。90後的他們作為互聯第一批原住居民,日常生活都緊密貼合網際網路的使用場景,網際網路母嬰社區市場逐漸進入成熟階段,育兒觀念、消費觀念不斷升級。
  • 鴻道戰略定位:新消費時代如何贏得客戶首選?
    但就在這樣的市場形勢下,依然有很多的新國貨品牌崛起,今年的雙十一榜單出來,有360個新國貨品牌拿下第一,這些品牌都入駐天貓不到三年,卻成長的如此迅速,那他們成功背後的原因是什麼?世界短篇小說之王狄更斯說過:「這個時代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很好詮釋了中國企業面臨的情況,在所有人都覺得陷入谷底的時候,也是很多企業逆勢反彈的機會。
  • 新消費業態下如何更好地消費維權?
    新消費是本次企業消費責任論壇的重要議題。網際網路的廣泛發展已經深度地影響了消費者的生活方式和消費習慣。社交電商、直播帶貨、社區團購等這些新零售業態確實帶來了全新的消費體驗,但在消費中的薄弱環節和結構性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
  • 招金銀樓:新消費時代的品牌構築
    對於當今的中國企業家來說,幾乎沒有人再去懷疑品牌的力量,中國企業正面臨著一個前所未有的黃金消費時代。這種新消費時代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消費渠道增多,隨之而來的品牌推廣也逐步根據不同的渠道呈現出不同的方式,那麼對於如此繁多的渠道,企業的品牌建設是否還有章可循?
  • 新汽車消費時代如何玩轉「用戶思維」
    消費結構改變開啟新汽車消費時代馬雲在2016年的雲溪大會上提出了新零售的概念,通過在產品和用戶之間建立一個高效的交互,從而解決消費環節中的一些痛點。新零售的宗旨是提升消費體驗,這種體驗貫穿於整個消費行為的所有環節。在日常消費品的零售基本完成了電商化之後,這一風口吹向了汽車領域。
  • 新經濟消費時代,舒蕾品牌成功引領國潮新風尚
    (原標題:新經濟消費時代,舒蕾品牌成功引領國潮新風尚) 歷經多年的蓬勃發展
  • 「Z時代」新消費,VPO微珀榮獲電子霧化器品牌TOP10
    6月22日,以「新人群、新渠道、新消費」為主題的2019「 Z時代」新消費峰會在北京嘉瑞文化中心盛大啟幕。本次峰會由微媒控股旗下WeMedia新消費自媒體聯盟、藍洞新消費及行業權威媒體鞭牛士(BiaNews)聯合舉辦,匯聚了新消費領域知名投資人、行業權威投資研究機構、一線影響力品牌創業大咖及資深媒體人,共同探討新消費行業的新風向與新商機。就新消費行業現況與未來發展趨勢,帶來最為獨到、權威、前沿的數據與深刻觀點分享。
  • ...王子新布局:RainbowBaby七色蝌蚪打造國產中高端科學洗護領導品牌
    知名國產品牌青蛙王子董事長李振輝認為一個具有生命力的品牌應該是能持續創造的,一個真正的國民洗護品牌是可以為每個時代的媽媽更好解決問題的。而隨著時間的推移,90後媽媽成為母嬰用品消費主力軍,消費模式也從性價比向品質要求轉變,RainbowBaby七色蝌蚪作為青蛙王子旗下的中高端科學洗護品牌應運而生。
  • 消費升級時代,街區商業如何打造城市新「打卡點」?
    再看上海新天地,項目以石庫門建築舊區為基礎,創新地賦予其商業經營功能,打造集餐飲、商業、娛樂、文化的休閒步行街。中西相融、新舊結合的上海新天地成為中外遊客領略上海歷史文化和現代生活形態的最佳去處,也是具文化品位的本地市民和外籍人士的聚會場所。
  • 在便利店多功能時代下,全家集如何打造新一代「便利店王國」?
    (原標題:在便利店多功能時代下,全家集如何打造新一代「便利店王國」?) 縱觀整個行業,如果說便利店是零售行業快速發展的前段業態,那必然就會有對應的主要消費群體。通過大數據統計發現,在這個時代,80後、90後逐漸成為消費群體主力軍,他們的消費者觀與60後、70後有很大的不同,年輕一代更追求的便捷、快速、隨性、碎片化的消費觀,這與便利店的定位完全吻合。
  • 天圖投資馮衛東:從顧客角度看品牌,一切將變得簡單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浪潮新消費」(ID:lcxinxiaofei),36氪經授權發布。 分享 | 馮衛東 整理 | 長歌行 從產品定位,到從0到1,從1到10 ,是新品牌創業繞不過的幾個坎,每一步的選擇錯誤或者失衡,創業者都會在後續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
  • 李倩:打造新消費品牌的幾個醒腦大實話
    品牌營銷專家李倩結合自己在媒體、消費投資、品牌創業的三段經歷感悟,以及對品牌的長期觀察思考,為我們上了打造新消費品牌打造的醒腦一課。這裡面有對新消費品牌的三個關鍵洞察,也有疫情之後整個品牌營銷的打法大迭代,最後是對新品牌創業者難得吐露的幾個醒腦大實話。整理|黃斯理口述|李 倩消費這把火最近太旺了,旺到所有人都有點被燒的暈暈乎乎。
  • 如何打贏後疫情時代消費市場品牌「戰」?
    後疫情時代,中國本土奢侈品市場成為品牌主戰場。深化消費者洞察,細化購物路徑,並制定差異化打法將成為品牌的制勝之道。波士頓諮詢(BCG)聯合騰訊營銷洞察近日發布《2020中國奢侈品消費者數字行為洞察報告》,提出了逆勢增長的中國奢侈品消費三大典型路徑洞察。
  • 消費大細分時代來了!美的系洗衣機五大品牌如何實現多點引爆?
    如果說,美的系冰洗多品牌場景的發布和落地,讓行業在需求變化和消費細分的當下,看到冰洗未來新可能;那麼美的洗衣機事業部國內營銷總經理王春凱的這句話,釋放出來的正是美的系洗衣機「多品牌」戰略背後的決心,以及如何以多場景引爆市場新需求的布局。
  • 如何打贏後疫情時代消費市場品牌「戰」
    後疫情時代,中國本土奢侈品市場成為品牌主戰場。深化消費者洞察,細化購物路徑,並制定差異化打法將成為品牌的制勝之道。波士頓諮詢(BCG)聯合騰訊營銷洞察近日發布《2020中國奢侈品消費者數字行為洞察報告》,提出了逆勢增長的中國奢侈品消費三大典型路徑洞察。
  • 增長新洞察:如何打造流量常駐的餐飲品牌?
    1.如何把握明星流量的經濟時代在今天,流量成為餐飲企業無法繞開的話題,尤其是定位於時尚年輕群體消費的餐飲品牌,最核心的模式就是流量經濟模式。一家餐飲門店的選址、打造、呈現出來的生意好的氛圍等因素,對流量的導入作用非常大,當門店在排隊的時候,本身就是一個強有力的吸引和導流通道。2、自媒體流量。在過去五年,新媒體的低成本和高關注度,成就了很多餐飲品牌,不過,如今自媒體的紅利已經消失,流媒體也已經出現明顯的消費疲軟。
  • 豐谷酒業打造新「民酒時代」第一品牌
    豐谷酒業打造新民酒時代第一品牌   「新常態」下,新「民酒時代」來臨 白酒行業調整期的來臨,被視為中國白酒從「名酒時代」轉向「民酒時代」的一個分界期,而其標誌,則是從限制三公消費開始。在這樣的大環境下,諸多「名酒」消費基礎嚴重削弱、銷售額大幅下降。另一方面,部分民酒品牌卻保持發展勢頭。 「出於長期發展的考量,白酒企業必須重新尋找消費基礎。」營銷專家田震認為對於白酒企業而言,這個消費基礎已經從過去的政務市場轉為大眾化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