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鯢又稱作娃娃魚,在地球上已經存在了幾億年,野生大鯢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但人工養殖並由國家頒發養殖證和經營利用許可證的大鯢是可以食用的,它的營養價值較高,被稱為「水中人參」。因大鯢對水質溫度等環境要求較高,人工養殖並非易事。一位來自陝西漢中的小夥子程虎,24歲那年,放棄了20萬年薪的工作,返回家鄉小南海鎮雙龍村養殖大鯢,開始了大山裡的艱辛創業之路。
2008年,第一批投放的大鯢種苗經過3年的精心飼養,一天天長大,眼看就要盈利了,迎接程虎和幾位合伙人的卻是當頭一棒。大鯢市場價格持續走低,6個股東紛紛退股,無奈之下,程虎東拼西湊收購了他們的全部股份,自己卻背上了400多萬元的外債。在巨大的壓力下,程虎沒有怨天尤人,而是主動出擊,開拓全國市場。當得知貴州的大鯢市場行情不減時,他帶上1000多尾大鯢苗千裡迢迢趕往貴州,但還沒到貴州就死去一半,幾趟下來,雖然賣了100多萬元魚苗,可全部是欠款白條,這可謂是雪上加霜。程虎咬緊牙關堅持,沒有放棄,終於靠毅力和誠心打動了貴州客商,隨著大鯢苗價格回暖,不但順利結清了欠款,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就這樣,一年多時間不但還清了400多萬元的債務,還擴大了大鯢養殖場規模。
誰知剛剛緩過一口氣,2012年7月的一場特大洪災,衝走了剛剛擴大的養殖場600多尾大鯢種魚,每尾價值都在萬元以上,場裡只剩下100多尾種魚,廠房和養殖設施夷為平地,直接損失1000多萬元。面對受災慘狀親人們落淚嘆息,程虎只能安慰他們說:「受災不要緊,只要人沒事,我們繼續幹」。但看著幾年的打拼付之東流,夜深人靜的時候,從不流淚的他也忍不住捂著被子嚎啕大哭。
溝溝坎坎伴隨著程虎的創業之路。2013年,大鯢市場價格降到冰點,很多養殖戶無法繼續維持下去選擇了放棄。程虎籌措資金大量收購大鯢幫助他們度過難關。痛定思痛後他悟出了一個道理,那就是必須轉變經營理念,開拓銷售渠道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程虎團隊建成大鯢繁育池3800多個及冷水性魚類養殖基地10000多平方米,集大鯢馴養、繁殖及食品深加工生產與銷售、餐飲連鎖於一體。養殖成品大鯢200萬尾,冷水性魚年產30萬斤,年銷售額超過一億元。一枝獨秀不是春,經歷過失敗的人更懂得雪中送炭的重要,程虎帶動周圍的鄉親走上了共同致富的道路,近年來他先後為漢中市360多戶貧困戶提供大鯢種苗30多萬尾,每年培訓養殖農戶約2000名,截止目前,大鯢養殖業幫助建檔立卡貧困戶500餘戶脫貧,助力30多個貧困村擺脫貧困。程虎也因此先後獲得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漢中市扶貧明星等榮譽。
談起創業以來經歷的起起伏伏,程虎說,創業的道路充滿艱辛,也充滿幸福,進步讓人喜悅,挫折讓人成長。
更多精彩內容,請收看每周五21:48央視財經頻道《創業英雄匯》!
製片人:閆 瓊
新媒體主管:李春妍
本期編輯:邵冠豪 任悅辰(實習)
更多權威財經資訊
下載央視財經客戶端
覺得不錯,請點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