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學攝影時,老師說過:」照片是二維畫面,現實是三維世界。
想將平面畫面變的立體,要學會製造「空間感、層次感」,將想展現的主體放你搭建的「模擬三維空間」中。
簡單說,就是用最少的元素,藉助畫面的空間感,層次感,突出主體。
雖然只是簡單的3個關鍵詞「空間感,層次感,主體」,但對於初學攝影的夥伴來講,想表達清晰,還需要我們做一些了解。
下面小月就通過三部分聊聊自己的體會。
一、利用攝影構圖,製造「空間感」:
想增加空間感,可以通過一些特殊的構圖,造成視覺上的無限放大。
1-透視構圖:
利用畫面中的延伸線,拍出無限延長的空間感。
▼ 比如:同樣拍攝的兩張照片(右圖)有了延伸的小路,讓畫面有了透視的空間感。
2-畫面「留白」創造空間感:
攝影中的「留白」構圖,其實就是讓我們「聯想空間」的延伸。
留白並不是簡單空白,而是藉助各種對比(色彩,明暗對比等),讓主體與簡約的背景之間有強烈的對比。
突出主體的同時,也因更多的留白空間,而給觀者對畫面不同的理解和無限的想像空間。
想了解手機「極簡」攝影技巧:可點擊《初學者如何拍出「極簡」大片?》
二、利用「多種對比」,拍出層次感:
攝影中有三種常用「對比——色彩對比、明暗對比、虛實對比。
如果我們利用好這幾種對比,就能拍出畫面的層次感。
1-色彩對比:
通常是指「冷暖色對比」(紅、橙、黃和藍、綠)。掌握好冷暖色的對比,會讓畫面變得有層次。
▼ 比如:下面四張照片,分別有對比,和無對比拍攝
圖1、圖4:主體與背景都是同色,無對比,所以沒層次感。
圖2、圖3:主體與背景有強烈的冷暖對比,自然有了層次。
了解了冷暖的對比作用,我們在平時的拍攝時就可以留意觀察,捕捉這類對比的場景。
2-明暗對比:
明暗對比,通常是藉助光線以及拍攝的角度,造成畫面的明暗對比,表現出層次感。
想拍出明暗對比的畫面,通常可藉助逆光、或側光拍攝。
▼ 比如:逆光拍攝的明暗對比畫面
▼ 側光、側逆光拍攝明暗對比:
想了解更詳細的手機拍立體畫面技巧:可點擊《手機這麼拍,讓平面照片變得「立體有層次」!》直接查看。
三、利用「虛實對比」突出主體:
想突出主體的方法其實有很多,包括上面提到色彩和明暗對比。而虛實對比,則是比較直觀有效的方法之一。
▼ 比如:手機拍攝兩隻小蝸牛
手機對焦在近處小蝸牛,遠處的蝸牛及背景明顯虛化,最終突顯了主體。
經常用手機攝影的夥伴應該有體會,用手機想拍出虛化的背景,不太容易。
有一個小技巧——在保證對焦清晰的情況下,鏡頭儘量靠近拍攝主體,背景會自然虛化。
▼ 比如:下圖同樣拍攝小花,
1-左圖:遠距離拍攝,背景無虛化,主體不突出。
2-右圖:近距離拍攝,對焦在一朵花,背景虛化,突出主體。
此外,想突出畫面主體。除了虛實對比,還可以藉助一些「強制」手法。
▼ 比如:後期「抽色」效果
拍攝的一大片楓葉,通過後期只保留一片葉子,畫面主體馬上突顯。
手機製作「抽色」方法:點擊《手機如何實現「抽色」效果?手把手教你一鍵搞定!》直接查看。
文|嶽小月 圖|部分來自網絡 想了解更多手機攝影技巧,創意後期,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