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依據
一、眾創時代如期而至
眼下,藉助基於設計、基於項目和探究性學習等學習方式,以真實問題為導向,強調知識與能力並重,倡導「做中學」策略的STEAM教育,越來越受到教育者的關注。以信息技術推動學生數位化學習能力的提升,已然成為當前全球基礎教育改革的熱點。
3D列印,正作為多媒體技術的新寵走進基礎教育領域。但作為促進基於創造的學習方式,如何豐富基於創造的學習形態,是當下3D列印技術教學應用中亟待探討的話題。
二、童心社團蓬勃發展
2015年,我校引入7臺3D列印設備,成立了3D列印創意社,這大大激發了學生對3D列印的探索興趣。但社團在發展過程中也遇到了瓶頸:1.老校區作品無法一一展示,打消了學生的積極性。2.授課學生範圍小,3D列印亟待普及。
因此,筆者希望可以將STEAM理念與社團教學相結合,以STEAM教育思想為導向,以3D列印技術為依託,以激發學生興趣、貼近生活為出發點,通過單元式的課題設計、多學科的知識融合、跨社團的交流學習等形式,構建富有學校特色的3D拓展性課程,期待在解決社團難題的同時,更積澱童心校園下的3D列印文化。
案例特色
與傳統課程相比,3D列印教學顯得格外生動,它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感官接觸具體的事物,體驗作品從無到有的產生過程,使得概念更為形象。然而,昂貴的成本及列印材料、較複雜的建模工序等,都制約著3D列印在基礎教育中的普及。作為市課改示範學校,我校引入了先進設備,保障3D社團的順利開展,這成為我校實踐基於STEAM教育創新3D課程的一大優勢。下圖是童心校園下,基於STEAM的小學3D課程設計思路圖。
內容呈現
為了讓更多的孩子有機會接觸並感知三維設計, 2015年,筆者嘗試著在五年級平行班中進行大班3D列印教學,過程中採用了工作坊、微課、學案、以老帶新等教學新模式。下面,筆者將以「3D列印創意雪花設計」為例,來簡單闡述基於STEAM的3D列印課程設計與實踐應用過程。
一、教學內容
案例是一堂新科技的創新拓展體驗課,筆者旨在給學生帶來不同的課堂視角,打開他們的視野,拓寬他們的見識,讓他們感受科技帶來的變革。教學內容是筆者根據班級學情原創設計的,主要是針對123D Design 這款簡單建模軟體的基礎指令學習。
二、教學過程
1.課前熱身,引入主題
教師展示聖誕樹實物,提示裝飾聖誕樹的小掛件都有哪些。
揭題:3D雪花創意設計——讓裝飾更有個性。
設計意圖:上這一課時正值聖誕節來臨,創設裝飾聖誕樹的情境,自然引出「聖誕DIY創意設計」的課程系列,先以雪花設計為例。
2.藉助微課,學習指令
(1)師:如何設計雪花?請你先觀看微課,自學這些指令的功能分別是什麼。
學生通過微課學習,了解幾個簡單基礎的建模指令。
師:你都學會了嗎?將這些指令和它對應的功能連連看。
設計意圖:加強師生課堂互動,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讓學生切身感知3D列印作品在生活中的應用。
(2)學生利用微課自學幾個指令的組合運用,生成雪花。
師:利用這幾個指令就生成一朵栩栩如生的雪花,神奇嗎?還記得這幾個指令的依次運行的順序嗎?如果讓你做朵雪花,你會怎麼設計?請你先在作品紙上簡筆畫一畫。
學生簡筆畫雪花線描稿。
設計意圖:通過連一連、排一排的形式,讓學生進一步鞏固指令,突破教學重難點。
師:請你利用這些指令組合,嘗試給自己的三維雪花建模吧!
學生探究指令,完成個性化雪花製作。
師:利用簡單的幾個指令,同學們生成了一朵朵立體的雪花。咱們一起來看看。
學生紛紛展示作品,闡述創意。
設計意圖:完成作品的設計後,讓學生參照,進行建模,生成數字文件,並當場列印學生作品。這既是對學生自由發揮、創意設計的肯定,也是對虛擬變成現實的最好詮釋。
4.展示作品,潤色生活
師:請拿出你的點讚卡,把你的卡送給你認為今天的最佳作品!我們現場把它列印出來。
學生點讚同學的作品。
師生總結:製作雪花所用的指令。
設計理念:筆者事先聯繫了繪畫社團的教師,協商把列印出來的純色模型,交由社團的學生上色、噴漆,再次創意。最後作品共同附上兩位小作者的署名,在校園的連廊櫥窗裡進行展覽。這種形式樹立了學生在同伴之間的形象和影響力,無形中也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和榮譽感。
實踐反思
基於STEAM的3D列印課程有著可視化的知識,創客式的教學樣態,實現了平面教育到立體教育的轉變。
通過前期的課程實踐,筆者清楚地意識到,在後續的教育探索中,還應該更好地規劃和整合設計基於STEAM的3D創新課程,在前期引導學生對事物形態、事物外形的認識基礎上,進一步引導其關注事物運行間的規律和各個部分、各個配件間的聯繫,引入智能模塊,如Scratch、Arduino等,引導學生完成更高科技的作品。同時,還需引導學生結合校園生活,更好地發掘3D列印與節日活動、環境美化等方面的契合點,如創設3D列印變廢為寶的活動,通過與3D列印物品的結合,賦予廢舊品新功能新意義。
在筆者看來,創新3D課程進校園是一個潛移默化、細水長流的過程,讓我們一起期待在想像創建、虛擬創造等內容上,進一步激發學生所需、所想、所學所用!
教學點評
本課面對零基礎的學生,開展基於節日主題的3D列印活動,拉近學生與新科技的距離,旨在給學生帶來不同的課堂視角,打開他們的視野,拓寬他們的見識,感受3D列印技術所帶來的變革與魅力。
本課的設計從技術出發,蘊含數學的對稱之美,整合科學的雪花知識。整個任務,是從生活中的自然現象出發,創設了一個聖誕情景,引出裝扮聖誕樹這個任務,然後腦洞大開,設計雪花,藉助微課,幫助學生的設計從紙上轉化到3D軟體中。按理說,到這時,課堂已經結束。最後,教師引導學生繼續深入,將作品展示與評價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並分享列印的作品,作為聖誕禮物交給學生。學生能在這次學習活動中,取得自己的學習成果,這是多麼開心的一件事啊!(陳夢瑤 點評人:卻雲江,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信息技術教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