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學期緊張地學習過後,孩子們需要休養生息,讓他們疲憊的身心得以休息,讓他們緊張的神經得以鬆弛。但是,有很多孩子沒有那麼幸運,他們不能休息,他們要在父母的要求下去上各種各樣的補習班、提高班、培優班,他們要把假期當成超越別人的「彎道」。
不懂教育的家長只有直覺:你沒有考滿分,所以你的知識還有漏洞,你需要補課;你沒有考第一,所以你的前面還有更強的競爭對手,所以你需要上個提高班,以便有效地超過你的競爭對手。理由無可置疑,證據不可推翻,你就是還有很大的不足,犧牲假期是你唯一的合法選擇。為了你的未來快樂幸福成功,你現在一定要能忍受痛苦。於是,你的假期就屬於補習班了。
其實你學得挺好,你根本不需要補習。你之所以沒考第一名,也許只是因為你做題不夠熟練,這跟只是無關,只跟練的多少有關。你之所以沒考滿分,不是你只是有什麼漏洞,僅僅是你考試時有點點疏忽而已。這些都不能說明你不夠優秀,你既不必自責,也不必難過,在學習過程中知識的掌握、能力的提升還是需要一些時間來醞釀。就像釀酒,不經過時間沉澱,再高明的酒師也釀不出美酒。
學生們需要好好休息,換換腦筋,有可能的話就去走「萬裡路」,讓腦袋接收一些直接的鮮活的知識,讓腦子成為一個有活水注入的池塘,而不是僅僅只有那些寫在書本上的知識。
我看到鄰居一個孩子今年小學畢業,剛剛參加完畢業考,家長就給他花錢到培訓機構報了培優班,幹什麼呢?擔心這個孩子到了初中跟不上或者不能取得領先成績,影響以後中考,專門找老師給他提前講授初中的課程。這個孩子本來想小學畢業了,好好地在假期玩玩休息休息,迎接初中更緊張的學習,沒想到休息時沒有撈著,直接就一步進了初中,從緊張的預習開始。
教育是有規律的,不是你提前學就可以,也不是你拼命刷題就可以勝出,一定要遵循教育的規律,孩子們在什麼年齡就去教他們什麼難度的知識,這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教育才有希望產生好的效果。近些年,有些家長熱心創造神童,讓孩子提前學習與年齡不相符合的知識,固然在我國這種應試教育體制下,小孩子靠他們超強的記憶力能記著很多知識,有一些也能考出不錯的成績,提前進入大學。但是這樣卻沒有什麼好處!小孩子在需要同年齡玩伴的時候,家長卻剝奪了他們的玩伴,他們得與習題為伍,他們強行跟比他們大得多的成年人一起參與成年人的搏殺,他們沒有了童年的快樂,難說是成功。而這種遺憾無法彌補,因為時光不會倒流。
把假期留給孩子們吧。學習是為了獲得對於社會、人生和世界的認識,終歸也是為了人生的幸福與快樂,如果一味地犧牲孩子們這些快樂,那麼學習的目的是什麼呢?